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假定了一个p→Δ0+的一核子模型,在平面波玻恩近似下,把Δ0波函数取为谐振子形式,计算了26Mg(p,π+27Mg 反应的微分截面.为了比较,在同样近似下,对 p→n+π+的一核子模型,也做了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机制给出的角分布,无论大小和形状都有明显的差别.对于Δ0波函数,我们还选取了高动量成分较大的 Eckart 形式,由计算结果看出,它比谐振子波函数有很明显的改进.这表明,(p,π+)反应对束缚态波函数的高动量成分很敏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原子核的α集团独立粒子模型出发,在平面波冲量近似下讨论了质子在12C,16O等轻核上引起的(p,pα)准自由散射。α集团的独立粒子波函数表示成谐振子波函数的叠加,其中的参数用拟合高能电子散射实验测定的核电荷密度分布的数据来确定。结果表明,用这样确定的波函数能给出比较符合实验结果的准自由散射的理论截面。  相似文献   

3.
用裂变碎片折叠角技术测得50MeV/A12C轰击197Au和209Bi靶的线性动量转移分布,得到每个12C核核子线动量转移的最可几值与靶核相关,其值分别为184和173MeV/c.在线动量转移分布中,0.3附近有一小的突起,似乎可以认为是相应于弹核的α集团转移.  相似文献   

4.
陈可中 《中国物理 C》1986,10(6):690-696
在GlaubeR多重散射理论的框架下, 使用跃迁密度方法分析了入射动量为800MeV/c的π±介子在12C上的非弹性散射的最新实验材料. 比较了不同参数得到的理论结果与实验值的符合程度, 考虑了库仑效应对π核非弹性散射微分截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实验测量了83A MeV 14,15C的核反应总截面(σR)及15C产生14,15C和14C产生13C的动量分布(P//). 分析得到了15C产生14C和13C的动量分布半高宽(FWHM)分别为71±9MeV/c和223±28MeV/c, 而14C产生13C的FWHM为195±21MeV/c. 从15C和14C产生13C的FWHM与Goldhaber模型的预言基本一致. 而15C产生14C的FWHM却要比该模型计算小得多. 同时观测到15C的σR比相邻核有反常增加. 在Glauber模型框架中, 对实验测得的P//和σR进行了探讨. P//和σR的分析结果同时显示15C的最后一个中主要处于s1/2态, 具有中子晕结构.  相似文献   

6.
我们采用符合技术测量了31.2MeV α粒子在C12上的C12(α, 2α)Be8反应出射粒子的相加能谱及角关联分布. 角关联分布在相应于α-α自由散射的角度(即反冲核冲量趋于零)出现峰. 因此, 实验结果初步表明, 反应机制是准自由散射过程, 在低能区证实α集团是C12基态的子结构. 我们用平面波冲量近似进行了计算分析, 得到了成团几率为0.07, 与高能的(p, pα)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e+e湮灭的次级粒子的横动量分布的表示式中, 导出了当m>>T时横质量m的平均无标度性.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云南海拔3220米高山上,利用G-M计数管磁谱仪,测量了动量大于4 GeV/c的宇宙线μ子垂直积分动量谱.实验给出的谱可用一指数函数表示:I(>P)=Q(p+4)1.86±0.06(cm-2·sr-1·s-1),其中动量P以GeV/c为单位,Q为常数.同时测量了动量在4—23 GeV/c范围μ子的荷电比为Nμ+/Nμ-=1.26±0.11.另外对本谱仪的动量误差问题作了讨论和计算.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800MeV/A 12C+12C 碰撞中观察到的反常大横动量, 指出它可以自然地解释为核内存在多夸克系统. 根据这一图象作的初步计算和实验符合得很好, 从而从另一侧面印证了由轻子深度非弹中的EMC效应所得到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我们测量了31.2MeV的α粒子对10,11B的散射角分布,结果表明在10B核上有反常现象;在11B则无反常现象。我们采用了光学模型加雷奇极模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1p壳核,诸如α+16O,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很好符合,而对于α+10B则不成功。采用双v次幂光学模型分析时,对于α+16O的符合程度稍次于前者的结果;对于α+10B仅能定性符合。众所周知,上述模型对于α+40Ca的分析与实验结果的符合是十分好的。由此可以得出结论:2s-1d壳核与1p壳核的大角反常散射的机制不同;同时也表明1p壳核的反常散射机制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1.
刘渊  李扬国 《中国物理 C》1985,9(3):283-290
在Glauber理论基础上, 在刚性炮弹近似下, 给出了核-核非弹性散射振幅. 具体计算了1.37GeV的α+C12非弹性散射2+(4.44MeV)和3(9.64MeV)的微分截面, 并讨论了炮弹核α的不同密度分布对散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QCD的渐近自由性质,求出一条腿动量平方固定另一条腿动量平方趋于无穷大时的波函数,并把它应用于计算e++e-→π+q+(?)过程(其中π介子相对于层子喷注轴有大的横动量)。计算结果表明,这个过程对e++e-→强子截面的贡献比e++e-→g+q+(?)过程的贡献小得多。  相似文献   

13.
π核双电荷交换反应的强度与反应过程的两核子转移的核谱振幅直接联系着. 本文讨论了这类反应与它们的核谱因子的关系. 并以26Mg(π+, π)26Si为例, 用两种核结构讨论了它的激发函数和微分截面. 我们所用的理论方法能够解释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4.
假定8Be是由两个在组态空间相邻的α粒子组成的, 因而获得在余核中8Be集团的谱密度正比于核表面α粒子预形成几率Pα的平方. 利用改进了的EFRDWBA重叠积分的参数化方法[1—2], 我们计算了209Bi(12C, α)217Fr反应中出射的α粒子的角分布和双微分能谱, 而且通过拟合实验数据提取了在217Fr核表面的α粒子的预形成几率, 结果与由α衰变数据提取的预形成几率在计算误差范围内一致. 这个事实说明, 209Bi(12C, α)217Fr可能是双α直接转移反应.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Δ33准门口态模型[1]近似下, 计算了(3.3)共振区的π-12C弹性散射的T矩阵, 着重分析了模型参数的变化对角分布、总截面的影响. 这些参数反映了π核相互作用中多体修正和在核介质中Δ(1232)与核子相互作用的性质, 理论结果与实验材料符合是满意的. 特别有兴趣的是: 为了符合实验材料, 尤其是解分布, 发现原子核中Δ(1232)的自旋轨道相互作用的强度VΔLS必须是正的, 不同于核子的负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用含有软排斥心势和自旋-轨道非中心势的核子-核(N-N)力和具有d-α集团结构的波函数, 从单道共振群方法(RGM)相移分析和广义本征值分析两方面, 统一研究了6Li的(1+, 0)基态、(3+, 0)第1激发态、、(2+, 0)第3激发态、、(1+, 0)第5激发态. 结果表明: 从相移分析和相征能量分析两方面都说明了6Li的基态主要是l=0的d-α集团结构束缚态, 而第1、3、5激发态主要是l=2的d-α集团结构非束缚态.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讨论了高能p+N→μμ+X中μ对横动量QT,谱和〈QT2〉随Q2的变化。指出如果在αs阶QCD的计算结果上再考虑价夸克-价夸克子过程中双夸克态的贡献,并假定初态部分子有通常估计的固有横动量〈PT〉~0.3GeV/c后,利用核子深度非弹实验得到的部分子分布函数,能使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符合。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两个大面积塑料闪烁计数器和两个液体闪烁计数器组成的望远镜系统与铅吸收体组成射程谱仪, 并用一个灵敏体积为70×50×30cm3的流光室作为剔除簇射装置, 1981年冬季, 对北京地区海平面宇宙线μ子垂直通量及其积分动量谱进行了测量. 动量测量范围为0.2 GeV/c至1.3 GeV/c μ子的垂直通量为9.2×10-3sr-1cm-2s-1. 在3.5×104张照片进行了扫描判别, 可得簇射比例约占30%. 文中并对若干修正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凌有光  赵玄 《中国物理 C》1984,8(2):227-234
本文有略去α集团外核子与α内核子交换的共振群方法计算了n+6Li系统的弹性散射相移和微分截面, 并通过这些计算研究了6Li的d+α集团结构和反对称交换效应. 所得的结果表明, 6Li的d+α集团结构显著, 因此合理地选取6Li的d+α集团波函数, 特别是d与α的相对运动波函数是很重要的; 由于6Li的d+α集团结构显著, 且α束缚得委紧, 所以略去了α与n和d之间的反对称交换能得到与冗长的标准共振群方法相一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省海拔3220米高山上用G-M计数管描迹仪测量了天顶角78.4-90°范围、平均天顶角86.2°、动量大于2GeV/c的μ介子绝对强度为(9.2±1.0)·10-5cm-2·sr-1·s-1。配合磁云室测量了动量2.0-51GeV/c的μ子动量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