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把各种形状截面的密绕载流螺线管、各种横截面的无限大载流平板产生的磁感应强度B,看成是一些无限长载流细条(宽为dl)产生的dB的和.选择无限长载流细条的电流沿着细长条的“宽”方向;计算得到的dB特别简单,因而在计算B= dB时,与各种螺线管的截面形状、无限大载流平板的截面形状的复杂程度无关,一目了然地便可以看出B.  相似文献   

2.
自然循环载热系统由密度差引起的重位压差驱动,驱动压头小且受冷热源位置和冷热流体温度影响,因此摇摆等海洋工况会对自然循环载热系统的载热能力产生较大影响。在固连坐标系内,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方法对自然循环载热系统的流量及载热能力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给出了摇摆产生的各项附加力对自然循环载热系统的流量及载热能力的影响机理,并得到了摇摆条件下自然循环系统流量的常微分控制方程。数值计算方法中针对动量方程添加了由于摇摆产生的各种附加作用力项。数值计算得到的系统流量波动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吻合得很好,并且数值计算还给出了由于摇摆使系统载热能力下降的幅度。  相似文献   

3.
油页岩原位注热开采过程中,储层内部孔隙结构的连通性直接影响载热介质的流动行为和传热效率,同时对油气产物的扩散和流动行为起控制作用.本文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 NMR)技术,考察了不同热解终温(23~650℃)处理时,饱和水及束缚水状态下抚顺油页岩的T2谱,分析了可动流体T2截止值、束缚流体孔隙度、饱和流体孔隙度、渗透率等NMR孔隙参数,定量研究了随热解终温升高,抚顺油页岩孔隙结构的连通性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热解终温对抚顺油页岩孔隙连通性及渗透率的变化起控制作用,且可动流体孔隙度对总孔隙度的增加起主要促进作用,这说明热解终温升高加大了渗透率及油气产物的输运能力.本文为深入认识油页岩原位热解过程中孔隙结构的演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包层及其它真空室内部件由于承受了高辐照和高热载,是极易损伤的部件。为保护这些部件,一般在其面向等离子体的表面做第一壁设计。液态金属第一壁由于具有高排热、自我修复能力强等特点被视为可能的未来聚变堆第一壁之一。包层液帘就是用于保护包层的一种特别的液态金属壁设计。包层液帘的研究涉及金属的流动特性研究、流体的电磁学特性研究、磁路设计、流体的力学效应研究等诸多物理课题。  相似文献   

5.
研制了二维多介质流体程序,主要包括单介质内高精度流体力学计算,多介质混合网格内各种介质输运过程和压力驰豫平衡过程计算、实际状态方程的黎曼解计算。流体计算分别采用高分辨两步PPM(Parabolic Piecewise Method)算法、TVD(Total Variation Diminishing)算法和FCT(Flux Corrected—Transport)算法,流体界面追踪采用VOF(Volume-of-Fluid)。数值求解可压缩多流体方程组和可压缩VOF方程。二维界面追踪分别采用一阶精度Youngs方法和二阶精度Elivira方法,三维界面追踪采用一阶精度Youngs方法,  相似文献   

6.
孙祉伟 《物理》1992,21(5):270-275
研究流体相变及临界现象对今后化学工程的发展有重大意义.由于各种具有临界点的体系在各自 临界点有一些共同的实验特征和极相似的临界现象,而流体的研究在实验上又有独特方便之处,所以可 作为普适性研究将理论及实验结果推广到固体.微重力条件下的流体相变及临界现象研究提供了十分 靠近临界点的最佳实验条件,本文介绍了这方面研究工作的物理意义及进展.  相似文献   

7.
均匀磁场对载流导线作用力的简单计算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国辉 《大学物理》1990,9(8):32-32,31
用安培定律求解均匀磁场对有限长非直的载流导线的作用力,通常要计算积分∫ Idl× B,对各种形状的载流导线,一般是较繁琐的,有些甚至是很困难的.本文介绍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并从理论上证明其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虚拟流体方法为模拟具有清晰物质界面的多介质流动问题提供了一种简便途径.尤其基于多介质Riemann问题解的修正虚拟流体方法及其变体,能够真实考虑到界面附近非线性波的相互作用和物质性质的影响,可以有效解决各种界面强间断等挑战性难题,具有巨大的工程应用潜力.文章重点回顾了虚拟流体方法的发展历史,总结和对比了各种代表性版本在模拟可压缩多介质流时的界面条件定义方式和多维推广方式,并介绍了该方法的设计原则和精度分析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章还回顾了该方法在其他更广泛和更具挑战性典型科学问题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并对方法的优势和特点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9.
演示载流线圈的P在磁场B的作用下的各种情况下地转向, 并定性地验证M= P×B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低Z流体的单次冲击波压缩极限是判断各种研究高压物态方程理论和实验正确与否的重要参数。维里定律和Hugoniot方程表明,单次冲击波压缩率是由各种因素的相对重要度决定的,包括平均势能、平均动能、内部自由度的激发度和逆幂函数型势能曲线的幂指数。如果幂指数大于2,相互作用势能使流体变得比理想气体更难压缩,否则流体就比理想气体更容易压缩。内部自由度的激发总是让流体变得更容易压缩。在各种不同因素起主导作用的压强段,低Z流体的单次冲击波压缩极限不同。用一个简单的单次冲击波压缩极限的表达式解释了低Z流体在离解区域和电离区域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基于Lattice-Boltzmann方法的纳米流体流动与传热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纳米流体是由流体与纳米粒子组成的悬浮体。由于悬浮的纳米粒子会受到各种内力或外力的影响,这使得其运动规律和换热规律及其复杂。本文运用Lattice-Boltzmann(LB)方法建立纳米流体的传热模型,并对纳米流体和水的流动换热参数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常用的防除垢效果评价方法不能实时在线地评价换热器防除垢效果这一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热系数法和威尔逊图解法,并结合BP网络计算超声波应用于换热器中的防除垢效果评价的新指标防除垢效果评价系数及其修正,该修正方法以各种工况下换热器经除垢前后的冷热流体的出入口温度差以及除垢前和未结垢时的冷流体流量和除垢时间作为...  相似文献   

13.
复杂流体的聚集态结构,性质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瑾光  王笃金 《物理》1997,26(1):31-36
综合报道了油-水、油-油分散体系中中各种聚集体,如胶团,微乳状液、凝胶、Liesegangring及分形图形等的形成机理,结构和特性,以及流体中聚集结构的形成在实际生产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充液圆柱壳受迫振动的能量流输入及传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一无限长弹性充液圆柱壳的受迫振动能量流为研究对象,分别用Flugge方程和Helmholtz方程分析了壳体及声场的波运动,利用圆柱亮-流体的耦合条件,获得系统的振动特性方程.分析了此系统在周向线分布余弦简谐外载作用下的响应;用傅里叶变换和反交换得到能量流的输入,以及当受迫振动波沿着壳体轴向传播时,壳体各内力和壳内流体所携带能量流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5.
强化对流传热场协同唯象机制及其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对流传热强度与流体中存在的各种内场及其外场的关系,从唯象上阐明了降低温度边界层厚度、增加流体扰动和增加近壁面速度梯度的强化对流传热方法的物理机制,其本质是控制流体中内场及其外场之间的相互协同。给出了当流体中存在内场和外场时强化对流传热场协同控制方法,以此可指导发展强化对流传热单元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几种强化传热表面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化传热对于航空航天技术、大功率电子设备、热能动力及化工、冶金等工业部门都有极为重要的实用意义。针对降低高温壁面或高热流壁面的温度、提高设备功率及效率、缩小设备体积或降低载热体输送功率等不同要求,可以采用各种强化传热技术以达到高的性能指标。多年来,粗糙表面与锯齿翅片流道的传热性能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已为不少工业部门所采用。本文针对高超音速进气道强化冷却的要求,研究了几种强传热表面的特性和流体P_r数的影响,获得了相应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7.
载气蒸发气-液两相流传热特征与过程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说明了载气蒸发气-液两相流传热特征,并以载气与沸腾液体相接触时液体向载气泡内快速汽化所产生的“界面汽化热阱”说明了其对传热的强化作用;进而建立载气蒸发过程流体流动与传热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8.
云中客 《物理》2004,33(12):864-864
科学家们一直很关心星球的构造以及它们之间的各种运动形态.最近美国马里兰大学完成了一个新的实验.他们将一个棒球大小的铜球安放在装有液态钠的容器中,并让其能自由转动.这个装置的目的是想模拟在星球的核心部分、星球的外壳层以及包围或附着在黑洞附近的各种园盘层的成分及其运动状态,因为导电流体在各种部位是具有不同的转动和磁力特性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U型载流导体实现冷原子磁导引的新方案,计算了U型载流导体在空间产生的磁场分布。研究发现该方案不仅可用于弱场搜寻态原子的单通道磁导引,而且也可用于冷原子的双通道磁导引,甚至用于实现可控制的相干物质波(BEC)的单模双波导,从而为构建各种原子光学器件(如原子漏斗,原子分束器及原子干涉仪等)提供一种新的实验方案。此外,由U型载流导体构成的分束器不需要外加任何偏磁场,这给实验带了很大的方便。最后,采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就冷原子在U型载流导体分束器中的分束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模拟,得到了分束器两个输出端的原子分布及其分束比与工作参数的依赖关系,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关于流体流动的最大输出功率及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传统有限时间热力学研究的模型为仅考虑温差传热的内可逆卡诺热机。事实上,存在有限势差(温度差、化学势差、压力差、电压差等)的各种装置均可应用类似分析。流体流动作功与温差传热热机间的类比性最早由Bajan[1]发现,Radcenco[2]进一步作了研究.最近,Bejan[3-4]用内可逆热机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流体流动的最大功率输出问题。本文基于非线性压力流阻关系导出流体流动功率输出与效率关系,并导出了最大功率输出及其相应的效率界限,由此发现Bejan[3-4]的结果是不正确的。2物理模型和性能分析考虑图1所示活塞、气缸装置。活塞在压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