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随着空调在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产生的冷凝水随意排放也引起众多问题,回收空调冷凝水已是必然。本文立足于空调冷凝水的产生原理,介绍了冷凝水在家用空调中回收利用的研究现状,并对各种回收利用技术进行了比较,指出冷凝水在家用空调中回收利用所存在的问题,为冷凝水在家用空调中高效回收利用提出了相应的方案,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干风冷水型转轮空调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转轮除湿空调系统,它基于吸附除湿和再生式蒸发冷却技术能够在夏季同时输出干空气和较低温度的冷冻水,克服了现有转轮除湿空调显热处理能力的不足。本文采用全寿命周期研究方法,对此种新型转轮空调系统在上海夏季和冬季运行的模式下进行全寿命的能耗分析、全寿命经济分析及碳信用分析,并与传统蒸汽压缩式空调系统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3.
空调在制冷和制热时,都会使房间内的湿度降低,较低的相对湿度对室内空气质量、室内人员健康及空调能耗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综述了低湿度的相关影响,并对有关加湿技术在空调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现有空调加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有关加湿空调的研究提供一些依据。并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家用柜式空调器中的超声波雾化加湿装置。  相似文献   

4.
空调蓄冷材料研究现状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空调蓄冷材料研究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研制一种新型空调复合蓄冷材料 ,通过实验 ,分析该蓄冷材料的融点、融解热等热学性能。并通过实验研究寻找到了一种新型空调蓄冷材料 ,测试结果表明该蓄冷材料具有较高的相变潜热、适宜的相变温度和较好的热稳定性 ,因此可被应用于蓄冷空调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首先对北京市现有能源消费、供应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双源供暖(空调)系统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然后进一步结合案例探讨了双源供暖(空调)系统的节能和环保优势,以及该系统对于电力和燃气系统季节性调峰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分别对卧室房间两种空调方案进行模拟研究,比较它们的舒适性和能耗情况找出夏季优质节能空调方案。为避免冬季空调高风速、大风量、大温差、高能耗的特征,提出改进的冬季取暖方案。模拟结果及相关分析说明了在满足人体睡眠舒适性的条件下,分别使用方案一的夏季空调方案和改进的冬季取暖方案时的能耗约为传统空调能耗的40%。并对此节能空调和取暖方式的研究进行了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7.
涡旋压缩机是空调行业的常用设备,通过变频驱动运转,可在部分负荷下更安全节能地运行。为得到适用于空调节能运行的智能控制数学模型,基于稳态工况假设得到简化的一次线性、三次多项式和二次指数等模型。在三种工况下进行了压缩机的变负荷实验研究,利用实验数据对三种数学模型进行了回归分析,平均相对误差分别是2.0%、1.7%和1.8%。对于空调用涡旋压缩机的数学模型,考虑复杂性和精确度两个因素,一次线性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2%,满足空调节能运行智能控制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黄晓艳  杜勇前 《应用声学》2015,23(8):2709-2712
针对当前公共场所分体空调管理和节能需求,通过分析分体空调的管理模式和设备能耗,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嵌入式技术的分体空调集中控制系统;分体空调集中控制系统将每台分体空调进行联网,并采集分体空调运行的环境参数以及功耗数据,再结合人体舒适度等因素制定分体空调的节能控制策略,最终通过学习红外编码的方法实现对分体空调的控制;系统已在公共场所实地安装运行与测试,证明本系统能够安全、稳定地运行,具有方便空调管理和良好的节能减排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型气体水合物蓄冷装置及其性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前言蓄冷空调是调峰平谷,缓解电力紧张、提高供电效率的有效途径。目前应用较广的是冰蓄冷。在冰蓄冷系统中,由于蓄冷时制冷机组必须工作在制冰工况,使得机组电耗增加30~40%,同时系统中必须采用不冻液循环。气体水合物能克服这些缺点。气体水合物是水在一种外来气体(如制冷剂、天然气等)的作用下形成的笼状结晶物。这种结晶体可在8~12”C的温度下相变,正适合于空调的制冷温度,且其相变潜热与冰相当,是一种理想的空调蓄冷介质。目前国际上较佳的蓄冷系统是美国开发的Rll气体水合物蓄冷系统,蓄冷温度为8.5”C,实际蓄冷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丁鹏  葛如海 《应用声学》2015,23(12):42-42
纯电动汽车迅速发展,要求其空调系统也急需跟进。根据纯电动汽车特点,开发出一种纯电动汽车空调控制器系统,设计了空调控制器的电源模块,阐述了使用无位置传感器控制压缩机无刷直流电机的原理,研发了一种过流检测电路。提出了一种新型控制方法,即:在考虑整车负载的基础上,使用多输入变量模糊控制算法对汽车空调压缩机电机进行控制,同时兼顾了乘员的舒适性与汽车的动力性。结果表明这种空调控制器运行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1.
热管喷射式空调系统中喷射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热管和喷射器复合所组成的空调系统是一种可利用太阳能和备类余热的无泵型新型空调系统。该系统利用喷射器代替压缩机,利用热管内的毛细芯实现工质循环。本文分析了喷射器的流动特性,采用一个简化的一维模型计算了喷射器的喷射系数。设计了一种专用的小型内置式喷射器,对一太阳能热管喷射式空调系统的制冷特性和性能系数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计算表明,喷射器的结构和运行特性对热管喷射式制冷系统的性能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夏季建筑空调系统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后的LM-BP神经网络,并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基于建筑历史数据的空调系统冷负荷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通过粒子群算法寻优得到不同负荷率下冷源系统各设备的最优运行参数。以青岛某一公建项目为例,采用TRNSYS仿真模拟空调运行能耗。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策略相比,所采用的空调系统负荷预测控制策略节能9.9%。  相似文献   

13.
吴国庆 《物理通报》2017,36(8):104-106
通过对两种理想的热力学循环过程的研究, 解释了普通空调和一种不耗电的空调的制冷原理, 并计算 了两种热力学循环的制冷系数  相似文献   

14.
搭建了高效利用室外环境空气冷能的分离式热管与蒸气压缩式复合机房空调系统实验台,对系统在热管工况和蒸气压缩式工况的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空调系统在热管工况下换热量随换热温差、高差、风量的增大而增大;当换热温差进风温差从11.6℃增加到17.4℃,换热量增加了14.4%;风量由2937.4m3/h增加到4196.3m3/h,换热量增加了5.4%;高差由1.1m增大到2.0m,换热量增加了8.3%;该系统的最佳制冷剂充注量为5.4kg。该系统在蒸气压缩式制冷工况下也具有良好的运行效果,且可实现两种模式的灵活切换,表明该复合空调系统是一种的高效可靠机房空调系统。  相似文献   

15.
冰蓄冷辐射空调系统方案设计与能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温湿度独立控制思路,提出了一种冰蓄冷辐射空调系统,该系统将冰蓄冷技术和毛细管辐射空调技术相结合,系统还利用地源为毛细管辐射供冷提供主要的高温冷源,以实现电力负荷"削峰填谷"、降低能耗和更好的热舒适性。以杭州地区某办公楼为实例,进行了负荷计算、空调方案设计和蓄冷策略制定等工作,并与常规空调系统相比较进行了节能分析,结果表明冰蓄冷辐射空调系统具有明显的节能优势。  相似文献   

16.
蓄能型液体除湿冷却空调系统的建立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提出了一种蓄能型液体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案,并基于此方案搭建了一个制冷量为3 kW的蓄能型液体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实验台。通过电加热器模拟60~80℃的低品位热源(太阳能、发动机排气余热、工业余热等),以LiCl水溶液作为除湿溶液,主要研究了在系统稳定运行时,各环境参数对此除湿蒸发冷却空调系统性能系数COP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变径型线涡旋盘设计方法和加工检测方法,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空调压缩机中可以使得体积更小、效率更高,生产的产品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内燃机车司机室吸附式空调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系统是一种采用分子筛-水吸附式制冷原理、以内燃机排气的余热驱动的新型空调系统。制冷系统为单吸附器结构,并通过蓄冷器,实现向内燃机车司机室连续、稳定地供冷。本文阐述了内燃机车司机室吸附式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及部分实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9.
建筑空调系统能耗预测对空调系统优化控制至关重要,因此提出一种联合BIC(贝叶斯信息)准则和多重注意力机制的空调能耗预测模型。针对空调能耗影响特征的复杂性,采用BIC分别对气象特征和空调内部特征进行特征选择,并引入双特征注意力机制。为改善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LSTM)梯度消失的问题,改进了网络的激活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时序注意力机制,以提高模型在长时间序列预测时的稳定性。最后,以某建筑空调系统为例对模型效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的MAPE、RMSE和MAE相较于传统的BiLSTM模型分别降低了0.013 1,2.929 6和1.841 3,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为后续优化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干燥剂除湿复合空调系统与传统的压缩式制冷空调相比,不仅降低了高品位能源消耗,而且可以实现温湿度单独控制,是一项非常有潜力的制冷技术。传统空调系统蒸发器同时承担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而复合空调系统的蒸发器只承担显热负荷。本文主要研究了潜热、显热分级处理对干燥剂除湿复合空调系统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