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我国煤矿安全监管的现状以及管理者的过度自信行为,建立了包括政府、煤矿企业以及过度自信的煤矿管理者的两阶段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过度自信行为对煤矿管理者自身的安全管理投入、煤矿企业的激励参数、政府奖惩力度以及政府安全绩效的影响,并与煤矿管理者完全理性的情况对比。研究表明,煤矿管理者的安全管理投入、政府奖惩力度以及政府的安全绩效在过度自信程度增大时都会越来越偏离煤矿管理者完全理性时的情形,最后给出算例并验证了相关结论,为我国煤矿安全监管和实践提供了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2.
李星华 《运筹与管理》2018,27(6):194-199
企业管理者的业绩预测偏差是衡量管理者是否过度自信的一个重要体现,值得关注和研究。本研究采用我国2004~2013年高技术上市公司的相关数据,应用Ordered-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高技术上市公司技术外部获取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技术上市公司以非股权技术联盟作为首要的技术外部获取方式,公司风险投资是最后的选择;同时,研究发现:在对技术外部获取方式进行选择时,管理者过度自信的高技术上市公司选择并购优先于合资和少数持股联盟,而管理者非过度自信的高技术上市公司选择少数持股联盟优先于并购和合资。该研究方法简单、高效、合理,是企业高管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科学获取技术外部的一种新的方法选择。  相似文献   

3.
群体决策的偏差度分析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本文引进群体决策的决策个体和决策群体关于两方案的偏差度,以及群体偏差映射的概念.在建立相应的偏差公理的基础上,研究了群体决策偏差分析的基本理论.同时,还给出一个利用偏差度进行群体排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过度自信是行为金融学中的一个重要假说。本文以证券市场整体为研究对象,采用可行的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估计线性回归模型并结合格兰杰因果检验、指数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EGARCH)等对中国证券投资者过度自信情况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投资者普遍存在着过度自信,且这种心理偏差对其投资行为产生了明显影响;与美国等成熟证券市场不同,中国投资者过度自信程度在牛市和熊市中并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5.
刘烨  曲怡霏  方磊  裴冬雪 《运筹与管理》2018,27(10):174-184
本研究基于高阶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最优契约理论,运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在2009~2014年的海外并购数据,对CEO年龄以及与CEO紧密相关的公司治理对企业海外并购决策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1)CEO年龄整体上与企业海外并购决策负相关,说明年纪越大的CEO越不倾向于进行海外并购,越年轻的CEO则越倾向于实施海外并购。在年龄组Ⅰ(<=40岁)中,CEO年龄与企业海外并购决策在5%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说明在年龄小于等于40岁的CEO中,也就是处于青年成熟期的CEO越倾向于实施海外并购;处于中年稳健期(年龄组Ⅲ,49~55岁)的CEO,随着管理经营经验的不断累积,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实施海外并购。(2)在公司治理对海外并购决策的影响方面,股权集中度与海外并购决策正相关,股权集中程度越高就越容易进行海外并购;CEO持股比例与海外并购决策负相关,CEO持股比例越高,CEO越不会做出海外并购决策。  相似文献   

6.
将零售商的过度自信行为纳入双渠道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研究了由供应商、分销商以及具过度自信行为的零售商构成双渠道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借助变分不等式以及互补理论,刻画了制造商、分销商以及过度自信零售商的最优行为,并构建了双渠道供应链网络均衡条件。解析分析了市场出现有利信息和不利信息两种情形下,零售商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其订购决策的影响。最后,数值算例验证上述结论,并借助数值结果分析了零售商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双渠道网络均衡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方舟  毕功兵  梁樑 《运筹与管理》2012,21(2):147-153
针对做市商的过度自信行为对金融市场的影响,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对市场均衡时的价格波动、市场交易量、价格质量、市场深度以及市场参与者的利润做了相应的分析。结果表明:做市商的过度自信行为对市场的影响不同于以往研究中过度自信的信息交易者。在市场均衡时,做市商的过度自信行为使得市场交易量增大、市场深度增大、价格质量改善,同时价格波动降低,即做市商的过度自信行为提高了市场的流动性、稳定性与有效性。另外,市场中的信息交易者与噪音交易者都能从做市商的过度自信行为中获利,但同时过度自信行为会损害做市商的利益,影响其在市场中的地位。较小程度的过度自信不会使做市商退出市场,其对市场的影响得以维持;但当这种过度自信达到一定程度后,做市商就会退出市场。  相似文献   

8.
不同稳定性可以折射冲突当局者的不同行为类型,为了更全面且深入地了解当局者的行为类型,本文将现有四种基本稳定性拓展至六种,构建了一个能够提高冲突分析图模型理论普遍实用性的决策方法。首先,提出了强、弱序列稳定性(SEQ稳定)的逻辑概念,以此分析当局者具有不同程度的过度自信下的冲突决策过程。然后,定义了强、弱SEQ稳定的矩阵表达,以此促进相应稳定解的计算和编程算法的实现。最后,使用“制造商与零售商渠道价格冲突”案例说明强弱SEQ稳定的意义。研究发现:冲突当局者的过度自信偏差并不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有时会利于当局者的集体利益。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企业战略风险度和偏离度对并购行为的影响,本文以沪深A股2010~2017为样本数据,基于Logit和Possion模型对企业战略与并购行为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企业战略风险度与并购行为显著正相关,表明企业战略越是风险偏好型的企业,其并购倾向越高,并购次数越多;企业战略偏离度与并购行为显著负相关,表明企业战略越是偏离同行常规战略的企业,其并购倾向越低,并购次数越少。进一步研究表明,完善的内部控制、较高的薪酬激励和聘请稳健的高管能够有效约束由企业战略引起的过度并购和并购不足行为,促进并购行为合理化。本文基于企业战略视角研究并购倾向和并购次数,有助于理解并购行为形成的内在机制,同时,对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治理和风险管控亦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10.
在管理者薪酬结构包括部分股权和固定薪水基础上,利用实物期权分析方法,研究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对企业投资的影响,分析了市场摩擦(税收和破产成本)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晌.数值分析发现,管理者的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都会导致过度投资;通过设计合适的股权和固定薪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管理者过度自信和过度乐观导致的过度投资问题;税收的增加会加重非理性投资的扭曲程度,而破产成本的增加可以缓和非理性投资的扭曲.  相似文献   

11.
柳键  江玮璠 《运筹与管理》2018,27(12):100-107
存货质押是中小企业短期融资的有效手段,而企业对需求的过度自信会影响融资企业和银行的决策,从而影响到企业和银行的预期收益。针对过度自信环境下的存货质押决策问题,建立过度自信零售商和银行的存货质押博弈决策模型,采用Stackelberg博弈分析期望需求和需求波动性两方面过度自信对零售商销售努力、订货量和银行质押率的影响。研究表明:过度自信零售商融资更为激进,过度自信程度越高,对资金需求越大,投入销售努力越高,采购量越大,预期利润与实际利润之间的偏差越大;在低利润市场环境下,质押率随着过度自信的增加而降低,在高利润市场环境下,质押率会随着预测精度过度自信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期望需求过度自信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2.
偏差度规则和偏比度规则是群体决策的两个基本的基数型决策方法,本文将不同决策个体给出关于各方案对的偏差度和偏比度,分别转换成具相同衡量尺度的偏差数和偏比数,据此建立了一个同时可混合使用偏差度和偏比度进行决策择优的群体决策规则.我们验证了所构建的规则满足Arrow公理系的所有五个条件,并给出了据此新规则进行群体决策的步骤.  相似文献   

13.
研究在竞争环境下过度自信零售商对市场需求的信念存在偏差时的订货决策问题.在仅知市场需求的均值和支集的情况下,应用最大绝对后悔最小化准则,建立多个过度自信零售商的鲁棒订货模型.证明了具有多个零售商竞争的报童博弈的鲁棒优化Nash均衡解的存在性,并导出了最优决策的封闭表达式.讨论过度自信行为对零售商最优订货量和期望利润的影响.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最小化最大绝对后悔值准则下,过度自信零售商获得的实际期望利润要低于其获得的信念期望利润;在两个零售商的非对称博弈情形,过度自信零售商获得的实际期望利润要高于完全理性零售商获得的期望利润,并且每个零售商获得的实际期望利润还随其竞争对手的过度自信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过度自信可以使那些在库存可用性上相互竞争的零售商获益.  相似文献   

14.
公司并购价值效应的DEA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传统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进行改进,建立适合公司并购绩效评价的DEA评价模型.采用沪深证券市场的5133个并购事件样本,利用改进的DEA模型结果指数θ*度量公司并购前后4年的绩效,并通过分析并购前后公司绩效指数θ*变化情况,来分析公司并购活动对公司价值提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并购对公司绩效确实具有较强的提升作用,并购对改善公司的业绩是有效的,尤其是最近几年,并购的业绩提升作用具有加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杨春鹏 《运筹与管理》2007,16(6):118-122
本文以KT(1979)的展望理论和过度自信、自我归因心理偏差为基础,建立了解释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异常现象的投资心理展望价值模型,研究了股票市场上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异常现象形成的机理,并解释了我国股票市场中反应不足和反应过度的一些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16.
上市公司股权集中程度与公司治理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机械、设备和仪表行业的16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2004—2006年的数据,对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Z指数与公司治理绩效的关系作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股改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正相关并不显著,且与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显著正相关,Z指数与公司治理绩效显著负相关;股改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托宾Q值正相关,代理成本显著正相关,第二至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公司治理绩效显著正相关,代理成本显著负相关,Z指数与公司治理绩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根据以往过度自信的研究,我们借用报童模型,设定了一个期望需求及方差预测都存在偏差的过度自信零售商,探究了该零售商与理性零售商在订购量及利润方面的差别,算出了过度自信零售商的利润损失。并且分情况讨论,供应商是否能采取契约机制实现有过度自信零售商的供应链利润最大化。  相似文献   

18.
现有的动态群体决策实践经常存在决策速度慢、观点不收敛的问题。本研究融入知识共享/转移的因素,从决策动态交互的过程视角,探讨决策绩效(一致性及决策时间)的改善机理、影响因素,从而提高相应绩效指标。研究通过构建决策过程模型,证明了知识共享/转移考虑下一致性序列在交互过程中的收敛性。同时,通过定性模拟判断知识共享/转移对决策时间的影响,以最小化决策时间为优化目标,搜索知识共享/转移水平,给出了个体知识差异构成的多维空间下最优的行动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证券组合分析中,标准金融理论认为风险与收益具有正相关关系,而行为金融理论认为认知风险与认知期望收益具有负相关关系.将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都作为设计和管理投资组合的工具,建立了基于"自信度"的认知风险和认知期望收益模型;研究了影响认知风险和认知期望收益的主要因素;得出了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在证券组合中的关系:只有在"自信度"大于某一值的情况下,收益与风险才具有正相关关系,否则具有负相关关系;讨论了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相互转换的边临界条件.为标准金融和行为金融对证券组合中风险和收益之间的矛盾关系给予了一种有效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20.
在群体决策过程中,随机噪音对个体理性和群体理性的变化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针对存在随机扰动条件下群体决策理性的演化行为,在假设个体和群体理性之间存在作用叠加效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刻画个体和群体理性受随机噪声影响的个体和群体理性演化动力学模型,利用随机微分方程理论,论证了模型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在给定群体决策的随机扰动为白噪声的假设条件下得到了模型的解析解,讨论了群体决策中两个重要参数:理性作用强度和随机干扰作用强度对于群体理性演化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群体决策理性的演化行为取决于这两个参数的相对大小,存在着三条不同的演化路径,数值算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对群体理性的演化行为进行了直观说明,对于深入认识群体决策规律和提高决策质量具有积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