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了一个三期的入口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框架,使用1995-2012年中国部分的30个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建立面板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出生率、受教育程度、适龄劳动参与率三个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全国来看出生率对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对于经济繁荣的东部地区出生率与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中部地区出生率对经济增长并没有显著的作用,而对于相对落后西部地区出生率的增加反而会阻碍经济的增长.无论对于全国还是东、中、西三地区,受教育程度、适龄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均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并且受教育程度从东向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渐减弱,而适龄劳动参与率从东向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逐渐递增.  相似文献   

2.
教育经费投入对于提升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通过利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人力资本理论,运用2005-2011全国其中30个省级面板数据,对不同层次的教育经费投入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初等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对中国各区域的经济增长均有显著作用,高等职业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作用显著,本科学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辽宁省大连市农村地区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效应"模型和"静态效应"模型,分析了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是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在既定的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口中,男性劳动力人口数量的适度增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经济的增长水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方向对农村经济增长有重要影响;农村储蓄率的增加对于农村经济增长和一系列公共服务的提供具有显著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Bayes空间计量视角,分析我国GDP增长与投资、消费、出口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模式,并将区域集聚效应引入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存在空间相关性,表现为外生冲击引起的空间误差自相关,将空间相关和空间异质性因素同时纳入模型后的分析结果显示:消费增长对GDP增长的拉动作用占主导地位,超过投资和出口影响的总和,这与普通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有着显著的差异;同时,GDP增长的空间计量模型显现出区域集聚效应差异:西部地区的增长显著低于其它区域,东部和中部地区之间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新经济地理学K关联的思想构造了外部技术创新溢出指数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2006~2014年中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区域间技术创新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技术创新溢出效应主要是东部地区带动的,东部地区的省份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其他省份存在技术创新溢出效应,而中部和西部并没有对其他地区技术创新产生溢出效应,并且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内部各省之间存在竞争效应。(2)无论是全国还是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R&D经费、R&D人员和知识存量均对技术创新产生正向作用,并且这些地区的技术创新产出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不同的是,全国、东部和中部地区R&D人员对技术创新的贡献比R&D资本要大,而西部地区R&D资本对技术创新的贡献则要大于R&D人员。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是金融业高度集聚的地区.本文选取2011-2016年江苏省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基于SDM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江苏省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模型计量结果显示:金融集聚、金融效率、人力资本以及投资行为均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从溢出效应的分解来看,金融集聚区位熵和人力资本的直接效应均大于间接效应.表明区位熵和人力资本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程度,辐射以及外溢作用比较弱.金融效率、政府行为以及投资行为则恰恰相反.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应的政策促进金融集聚溢出效应的发挥,积极推进不同地区之间深入沟通交流与合作.构建省内金融中心,发挥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效应.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能源消耗指标和污染排放指标纳入区域经济增长的模型当中,通过结合空间地理因素和时间变动因素,利用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能源消耗、污染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省GDP产出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即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和东北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我国能源消耗量与污染排放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明显,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污染排放严重;人力资本、资本存量和城市化率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1996-2010年27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基于非参数核估计方法,建立农村居民八大消费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系数固定效应半参数计量经济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计算显示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和均方误差(MSE)相比线性面板数据模型显著的减小,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农村居民各类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排列顺序依次为教育文化娱乐-食品-其他杂项-家庭设备-交通通讯-居住-衣着-医疗保健;中部为其他杂项-家庭设备-交通通讯-衣着-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食品-居住;西部地区为家庭设备-交通通讯-其他杂项-食品-医疗保健-居住-教育文化娱乐-衣着。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基于扩展的随机生产前沿模型,研究了区域生产效率的差异和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应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对中国各省份2010-2017的年度数据(不包含港澳台地区,下同)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生产效率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地区间生产效率有一定的差异,高等教育规模对生产效率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人力资本能有效促进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西部地区主要依靠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环境污染对中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负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运用DEA方法评价地区科技资源配置的相对有效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针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科技资源状况的差异性,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方法)来评价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的相对有效性,指出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状况的非均衡性,并揭示了影响科技资源配置相对效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在异质性人力资本的条件下,把劳动生产率增长分解为效率的改变、技术改变、人力资本及物质资本.用核密度函数及回归方法分别对劳动生产率增长及收敛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劳动生产率分布由单峰变为多峰,其在初级与高级人力资本下的原因分别为技术改变、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2)全国的劳动生产率是β收敛的,而西部并不存在β收敛;(3)效率改变及技术改变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发散,而人力资本积累及物质资本积累上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收敛.  相似文献   

12.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8,(1):146-154
利用熵权法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基于2004到2014年的30个省域数据,在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新城镇化指标,选取短面板动态空间误差模型对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区域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城镇化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存在区域差异,对中部及西部的影响比东部更大;初期收入对全国以及区域经济增长符合收敛水平,且对东部区域的影响更大;人口增长率对全国及中部地区经济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储蓄率对全国及东部区域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影响;基于研究结果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面板协整模型对我国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对外贸易、FDI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对外贸易、FDI与经济增长之间都存在稳定的面板协整关系,对外贸易和FDI对三个地区的经济增长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产业转移、人力资本和中部经济增长的假定假设,利用安徽省1990-2006年的时序数据和基于向量自回归的多元协整方法,对每个假设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而且不同程度的人力资本的影响是不同的;在存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产业转移对转入地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取决与人力资本的积累;但是与理论分析不同的是,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于高中和大学程度人力资本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遴选1996-2012年我国(除重庆、港、澳、台外)30个省(市)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及国内生产总值的面板数据,基于非参数核估计方法,建立固定效应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城乡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区域差异性进行实证分析.计算显示,运用半参数面板数据模型显著提高了估计的精度.分析结果表明,不论是城镇居民消费还是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均是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且农村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又大于城镇居民消费.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回归和收敛模型对全国,东部,中部,西部污染物排放强度的差异和收敛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的污染物排放强度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下降,其中以东部下降幅度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经济增长对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起到积极作用,第二产业占GDP比重对污染物排放强度起到正相关作用;全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都不存在绝对β收敛现象,但均存在条件收敛,且中部收敛速度最快,东部收敛速度最慢.  相似文献   

17.
基于ECM方法的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本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通过内部作用和外溢作用推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又进一步支持人力资本的发展.本文从数量分析角度,利用协整、误差修正模型(ECM)和G ranger检验考察各类教育程度人力资本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建立方差分解模型刻画它们的动态调整关系.实证分析表明,在长期中国经济增长是研究生教育人力资本和高中教育人力资本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选取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出2000-2019年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其动态变化视角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城乡收入差距对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空间异质性,直辖市、西南和西北地区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中南地区经济会因为收入差距的扩大实现增长,其他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变化对经济增长无显著影响;直辖市城乡收入差距和全要素生产率的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效应,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经济稳定发展,而东部、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与之相反;华北、中南地区交互效应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同向效应,全要素生产率与经济增长趋势向好,城乡收入差距仍需改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互动关系的脉冲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脉冲响应分析,本文对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稳定关系,东部、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不仅有利于自身,而且有利于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继续加快东部地区经济增长,深化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缩小中国地区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20.
不动产供给结构优化会通过创新产出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本文从供给侧出发,建立了城市不动产供给结构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不动产供给结构优化度,构建了包括最终产品生产部门、中间产品生产部门、创新部门和家庭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揭示了不动产供给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在实证中,选取中国2008-2016年34个都市圈中心城市不动产供给结构的存量数据,实证检验了创新产出中介作用下不动产供给结构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创新产出在不动产供给结构优化和经济增长之间有正向的中介作用;东部城市的不动产供给结构优化度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而中西部城市的不动产供给结构优化度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不动产供给结构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