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户生计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从家庭决策的角度出发,劳动力的转移改变了农户发展生计的"能力",影响着农户对各种资本的获得和使用,有助于农户快速地积累和形成生计资本组合并呈多样化。劳动力转移这一行为和经历构成了家庭成员进行新的生计选择的背景和前提条件,在资本变动和要素约束下,农户进行着不同的生产决策,并形成不同类型的生计策略。基于此,本研究以甘肃各地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为基础,探讨甘肃省农村居民可行的生计策略选择;并以农村非农劳动力流动与城镇流动为对象,定量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率、教育水平、人均耕地面积对不同生计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村非农劳动力转移与以工资性收入为主的生计策略选择高度相关,累积的农村向城市转移劳动力与以家庭经营性收入为主的生计策略选择高度相关,当采取混合型生计策略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不利于混合型收入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2009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3个县(市)、295个村、3000户农户收入的微观数据集,使用两水平农户收入函数模型方法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经验研究的结果发现:1.农户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生产经营投入及耕地面积对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农户人力资本中的劳动力素质对农户收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劳动力数量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3.农户居住的外部环境(离市场的距离、乡镇企业发展)对农户收入有较大影响。并提出了增加农户收入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辨别“扩中”和“减贫”路径,形塑与建构未来农民分化图景,研究以新生代农民为研究对象,根据2016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CLDS),利用广义多层线性模型(HGLM)跨层次研究新生代农民分化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层面来说,个人人力资本投入如健康、教育、周工作时间、基本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流动性与非农生产等预示着较高的进入中等收入群体(相对于低收入群体)的发生比,社会支持系统如稳定的婚姻关系、父辈非农化代际传承与人际支持等则显著增加了进入高收入群体(相对于中等收入群体)的发生比.宏观层次上,城镇化率和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对新生代农民分化有显著影响.还就性别的分化效应、离土与离乡、不同的分化路径、社会保障的“减贫”与“扩中”效应、城镇化率-教育的跨层次交互效应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与讨论.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指出,在“扩中”与“减贫”的背景下,政府应继续推进城镇化建设,带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提高地区社会保障支出,强化社会保障的“减贫”和“扩中”效应;多手段综合提高新生代农民社会公平感;关爱女性,确保女性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获得更多的人际支持.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提出居民收入7年倍增计划.那么其农民收入能否同步倍增?基于分数阶累加生成GM~λ(1,1)灰色模型,采用2007—2012年江苏省农民收入数据,对其收入能力进行了预测.经计算发现,在MAPE误差允许范围内,选择分数阶λ值,可使预测结果更合理、更准确;最终结果表明江苏农民只需6年时间其收入就可以倍增.  相似文献   

5.
围绕"三农"问题,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扶贫攻坚战,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夙愿和热切期待.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农民增收,实现这些地区农民尽早脱贫更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针对广西村庄分布特点,利用农村住户调查微观数据资料,先对不同层次农户收入状况进行分层描述,再基于多层结构模型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影响广西农户家庭收入的原因,结果表明:有针对性地提高农业生产投入,改善村庄通达条件,合理整合多、小、散、弱、多山的村庄,改变农村基础教育落后面貌,统筹安排,精准扶持,可以确保广西地区农民收入实现可持续较快增长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胡宗义  李鹏 《经济数学》2012,29(4):60-66
运用空间计量的方法对我国1998—2008年31个省的农民收入及其影响因素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农民收入之间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从短期来看,农村投资与城市化进程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农村金融与地方财政支持的影响不显著,农村劳动力占农村总人口比重与农业产值占农林渔牧产值比重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负向作用.从长期来看,地区城市化水平、农村金融和农村劳动力占比对农村收入的影响不明显,而农村财政投入和农村固定资产投资起到正向的促进作用,农业产值占农林渔牧产值比重起到抑制作用.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进一步多元化,空间因素的影响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层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增收的主要办法,一是实现农业产业化增加农业收入;二是进行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非农收入.大量的劳动力涌入大中城市对部分行业就业进行了关键的补偿,但同时对城市人口就业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因此能否进行农村劳动力资源可持续的开发成为制约经济、社会、环境等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根据可持续发展评估体系,把影响农村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分为经济、社会、环境、支撑四个子系统,根据各子系统对其可持续开发的影响建立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得到各指标的权重,根据权重制定相应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可持续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农业技术培训和非农职业培训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5,(5):867-877
本文应用动态面板Biprobit模型和多重处理效应模型,分析我国10个省市1000个样本农户2003-2009年的影响农户参与农业技术培训和非农职业培训的因素,及两种培训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我们利用动态面板Biprobit和多重处理效应方法估计模型的参数,分析得出滞后一期参与培训显著的影响当年是否参与培训的决定,两种培训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参加非农业职业技术培训能够显著促进农民的收入,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会增加农民的收入但是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农户种植方式的选择是以收入最大化为导向的.把农户种植方式选择行为的动因延伸至种植产品的销售环节,采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面对差异化的市场需求时,农户有机种植方式决策行为的演化与稳定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农户种植方式选择的演化趋势主要依赖于其所选种植方式获得的利润,规模养殖户在政府扶持与监督下承担环境责任机制减少了农户有机种植成本,政府的绿色补贴直接提高农户有机种植的利润,两种方式增加了农户的有机种植偏好,促使农户种植方式选择演化稳定于农产品的有机种植.  相似文献   

10.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4):580-590
基于浙江西部山区农户的贫困脆弱性对劳动力迁移的定量数据进行计量验证,探索了参与不同的务工方式对农户选择参与各类生产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家庭劳动力参与外地务工虽然有利于家庭的资金积累,但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流出地非农生产活动的参与和劳动力供给;本地务工在促进资本积累的同时,对参与林(经济)作物种植、养殖和自营等生产活动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过多的劳动力迁移仍然会减少本地其他活动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95-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村正规金融融资额和非正规金融融资额的时间序列数据,分别构建农民收入与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相关联的A1和A2系统,实证分析了我国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同农民人均纯收入存在长期稳定的正向关系,在促进农民增收的效率上,农村非正规金融大于正规金融.但是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不是农民收入的格兰杰原因,相反农民收入是农村正规金融和非正规金融的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2.
对生产要素分配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进行了唯象分析.首先运用数学方法证明,在资本增长率高于劳动增长率的条件下,提高劳动份额,有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考虑要素分配对增长方式影响的计量经济模型,并根据我国的经济数据,对模型的参数进行了估计和检验.  相似文献   

13.
戴钰 《经济数学》2019,36(4):69-74
基于2007-2017年中国31个省际数据,通过构建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研究经济增长对贫困减缓影响的连续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增长与农村贫困之间的关系呈现出非线性的特征.在模型的门槛值前后,经济增长对农村贫困程度的影响始终表现为抑制,说明了经济增长有助于农村贫困减缓.城乡收入差距和农业总产值都显著地起到了促进贫困减缓的作用.财政支农在短期内可促进贫困减缓,但统计上不显著,在长期内不利于贫困减缓.政府若长期通过财政支出扶持农村地区,可能会使农民对政府产生依赖和劳动惰性,从而不利于贫困减缓.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户转移的微观调查数据,根据西部民族地区劳动力转移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的劳动力转移理论,构建了一个两水平的Logistic回归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定量分析了农户的家庭因素、所处行政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等对红河州农户家庭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程度,最后据此提出了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户收入的微观数据,探讨了利用多水平模型分析具有分层结构数据的统计建模和估计问题,并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就业结构三个方面研究了影响农村农户收入及其增长的因素及其特征。通过对所得结果的分析,提出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民健康状况对农业生产效率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2年福建安溪随机抽样的335茶农的调查数据,探讨农民健康状况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通过建立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对茶叶生产的效率损失值进行了测算;以健康损害为关键变量、农户家庭特征和其他变量为控制变量,对效率损失值进行Tobit回归。结果显示,农业生产效率不仅受到劳动、茶园面积、化学要素投入量等传统要素的影响,而且与农民的健康状况显著正相关,说明投资于健康对农民增产增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相结合的制度已成为我国水法的重要制度.但是定额管理制度的实行必须与水价政策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激励人们节约用水,而且不同的水价政策对人们用水行为的影响也可能存在差异.通过建立农户灌溉用水行为模型,利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分析单一水价与超定额累进加价这两种水价政策对农户用水行为的影响.分析表明,单一水价与超定额累进加价均会激励农户采用灌溉效率高的灌溉技术或对农户的种植面积和种植结构产生影响并对当地的农地流转市场产生影响.进一步的分析表明,超定额累进加价政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更大,但其有效性取决于合理的定价.  相似文献   

18.
《数理统计与管理》2019,(3):405-417
农村劳动力迁移首先要看劳动者是否有迁移就业的意愿,就业意愿是研究培训需求和迁移就业决策的基础。地处大城市郊区的农村劳动力,既有一般农村劳动力所具有的个体特征,也具有郊区农民所特有的个体特征,其就业观念更为复杂。因此,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农村劳动力作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影响其就业意愿的个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改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观念是进行农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第一步;(2)无业和务农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强烈;(3)通过有效提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加强就业培训,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深度考量甘肃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基于1985年-2010年的统计数据,选取能够代表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指标变量,通过JJ协整检验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其短期及长期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甘肃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能源消费携同其他要素(如资本存量、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关系,实际GDP增长率波动的84.8%可由模型中的该四个变量的短期波动以及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来解释  相似文献   

20.
叶飞  蔡子功 《运筹与管理》2018,27(5):186-193
基于订单农业特点,构建“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发现,订单农业传统价格机制:按“固定价格”收购、按“市场价格”收购、“随行就市,保底收购”,各具优缺点,但均未能很好地协调此类“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我国订单农业违约率也是居高不下。为此,提出一种 “双向补贴”价格机制来协调此类订单农业供应链。本研究结果表明,“双向补贴”价格机制能够很好地弥补了按“固定价格”,“市场价格”收购的缺陷,保证了农户和公司获得相对稳定的收入,提高了“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供应链的稳定性。同时,实施该协调机制后,改善了公司在“随行就市,保底收购”机制下要承担全部风险的缺陷,公司和农户实现了“收益共享,风险同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