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黑龙江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建立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对不同时期黑龙江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测算,并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及其组成部分的变动趋势进行了动态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综合可靠度的网络单元重要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基于最可靠路的网络单元重要度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可靠度概念,并研究了基于综合可靠度的网络单元重要度问题,给出了综合可靠度及基于综合可靠度的网络单元重要度问题的计算算法,并做了示例分析.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数学和灰色理论的多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多层次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价问题,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灰色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定量综合评价方法—多层次模糊灰关联聚类分析综合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油气钻井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三好学生的模糊综合评选模型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分析目前三好学生评选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构建了三好学生综合评选指标体系 ,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三好学生模糊综合评选模型 ,介绍了如何应用专家调查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用主成分分析法做综合评价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方法即当第一主成分的综合评价值和熵值法得到的综合评价值具有一致性时,将两种评价结果进行集成综合评价,若两种评价结果不具有一致性时则采用主成分聚类法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两种综合评价方法 ,对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的发展水平进行排序和分类 ,为规划和发展各地区的高等教育事业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两种综合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克服了单一评价方法的片面性 ,评价结果较为全面、客观  相似文献   

7.
根据高校综合实力中硬实力因素与软实力因素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高校综合实力的常微分方程模型,并利用定性理论的方法给出了该系统的奇点和相图,最后分析了高校综合实力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8.
对基于G om pertz函数的上证综合指数进行预测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在对上证综合指数的具体走势及实际数据进行研判的基础上,对牛市行情下上证综合指数的运行进行了预测的实证研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并提出了该预测方法进一步完善之处和可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基于属性数学模型的试卷质量综合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试卷质量综合评价的多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属性数学模型提出试卷质量综合评价的多级属性综合评价方法.与一般评价方法相比,属性综合评价方法严谨、精细,克服了模糊评价法的不足,评价结果更合理、更可靠.应用实例的评价结果与实际相吻合,表明了方法的科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综合评价方法稳定性分析研究极少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STDEV和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的综合评价方法的稳定性测度方法.首先,从规范化后的各综合评价方法评价值和排序值出发,通过各种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稳定性测度所需的初始评价值和排序值;其次,将评价指标个数改变和评价对象个数改变两者作为“横向”与“纵向”切入点,根据多次实验的评价值矩阵和排序值矩阵得出标准偏差均值和斯皮尔曼等级系数,并由两者得出综合稳定性指标值;最后,对7种常见综合评价方法稳定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得出初步稳定性结论.文章设计了综合评价方法稳定性的分析思路,并通过一个算例分析了几种常见综合评价方法的稳定性,为解决由于选取不同综合评价方法引起的评价结论不一致问题提供了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对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重要指标应用计量经济学,建立城乡居民的消费函数模型,并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就城乡居民消费能力与趋势进行计量经济的实证分析.进而探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寻求持续稳定提高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途径.研究表明所建消费函数模型具有较高的拟合精度,且很好的反映了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促进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的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等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重庆直辖以来,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其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针对性的对建设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提供科学的依据,根据2009年重庆市不同收入等级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结构的数据,运用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收入等级的城镇居民的消费特征、消费支出结构的特点,并针对不同收入等级的城镇居民提出了分层引导促进消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经济虽然实现了高速增长,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在继续扩大,由占人口绝对多数的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过低所直接导致的我国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中最突出的矛盾。本文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基础上,分析影响居民消费的其他原因,以及这些因素与消费的相关程度,建立回归模型,并采用2007年中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消费等统计资料,对消费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本文针对我国农村居民现实的消费状况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范德成  李昊  刘贇 《运筹与管理》2019,28(1):125-134
为了评价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变动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本文运用模糊影响图的方法,从需求方面、基础设施、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以及消费者自身五个方面选取了影响消费的十六个指标,并对这些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增长幅度缓慢,无明显变化。根据这一评价结果,结合消费影响因素影响图的拓扑结构得出,对外开放程度、社会保障水平、消费习惯以及居民受教育程度是导致消费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进而提出对策建议。为今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方面的研究和我国相关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通过建立静态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三大因素作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发现:收入、前期消费、价格指数对于城镇居民的本期消费有着正面影响;城镇居民的前期消费影响着消费者的本期消费,城镇居民本期消费存在很强的"棘轮效应";消费对前期消费的弹性系数与消费对收入的弹性系数大小相当;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存在乏力的可能;利率对本期消费虽然存在负面影响,但影响程度有限。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持久收入假设消费理论,建立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的Panel Data模型,分析中国农村居民不同收入层次之间的消费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入层次的农村居民的总消费支出差异显著,衣着消费模型为变截距模型,而居民食品、居住等其他消费支出差异不显著,模型表现形式一致,因此启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归根到底是要提高低收入层次居民的收入,拉动高收入层次居民的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7.
利用2006—2012年林芝地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数据为研究对象,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林芝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的G(1,1)预测模型,对其未来几年的人均生活消费进行预测,分析得出:在未来五年中林芝地区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呈现攀升的态势,平均年增长率预计达到7.93%.并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林芝地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主要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确定了各因素相对于消费支出的关联程度.  相似文献   

18.
根据2008年广东省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构成的统计数据,采用对应分析法,并结合可支配收入、平均消费倾向分析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消费特征.针对不同的收入人群提出了不同的扩大内需措施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实际问题,提出一种两阶段面板数据分位回归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分析我国居民的消费特征。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揭示三种不同收入人群的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趋势。文章认为中等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趋于稳定,低收入者和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都有上升的趋势。中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呈现"U"型,所以提高低收入者的消费不仅在于提高他们的收入,更重要的是缩小当前的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核算矩阵(SAM)和SAM结构性路径分析模型,以江苏为例,研究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路径选择问题.主要研究结论:第一,增加收入的确可以实现扩大内需的目标,但是,对不同行业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其中,对食品消费相关产业与居住消费相关的产业影响较大;第二,影响商品(服务)消费需求变动主要是直接相关行业,而传导机制主要依赖于传导速度较快的直接路径,但效果并非最好;第三,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更能有效地拉动居住和交通通讯消费产业的经济效益,而文教娱乐消费行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更主要是依赖于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动;第四,农村应将投资重点放在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城镇应将投资重点放在服务业以及消费转化效应较大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