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本文所论及的"操作--观察--探索--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就是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动手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折一折、叠一叠、移一移……等实验操作方法,经过动脑,观察具体直观的内容,分析、思考、探索并发现知识、发现问题、发现方法、发现规律,使学生成为一个有效的学习者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的本质就是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参与和体验知识技能由未知到已知,或由不掌握到掌握的过程,增加学生尝试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2.
很多教师组织的数学实验过于形式化,从表面上看数学实验搞得热热闹闹,但实验过程中主谓不分、层次不明,太过究于表面而失去了数学的本质.其实数学实验没必要太浮夸,通过手工操作式数学实验“画一画、折一折、算一算”,比形式化主义的数学实验效果好很多.下面笔者在验证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之前,先在课前回顾环节加强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然后借助几何画板进行教学演示,让学生使用简易工具模仿实验手脑并用,以此验证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3.
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特别强调“教学活动应注重启发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利用观察、猜测、实验、计算、推理、验证、数据分析、直观想象等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笔者结合沪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教材中的“14.3(2)全等三角形的概念与性质——画三角形”课例,探索借助“四步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借助翻转课堂拓展学习时空,使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深化概念理解,培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4.
最值定理是教材中现成的原理,它是前人早已发现的原理,但是教学中如果仅仅照搬课本中的结论,而不是揭露结论的探索过程,不给学生创设再发现的机会和条件,只是让学生机械地接受、生硬地套用,就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以上思想的启迪下,笔者对“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求最值”一课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相似文献   

5.
这一课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创设了情境 ;用初始问题——“这些现象有何共同特点 ?从中你发现了些什么 ?”引导学生活动 ;然后 ,在活动中让学生去体验去领悟去学习 .  相似文献   

6.
设计思想 :   1.这里我们尝试着对课本中的一道例题找准突破口 ,科学地改造为生动的教学活动材料 ,充分地让学生“活动”起来 ,学生通过由折到画 ,由画到算 ,从课堂活动开拓到网络遨游 ,积极地、不断地发现 ,不断地学习 ,充分认识到数学的巨大价值和无穷的魅力 .2 .提出的问题具有开放性、挑战性 ,其解答的不确定性及条件的发散性依学生的素养而定 ,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很大 ,激起全体学生的好奇心 ,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解答过程 ,而不论他属于何种程度和水平 .3 .尝试着进行在现代教育技术支持下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方式 .在教学活动中 ,学生…  相似文献   

7.
在教科书上,利用尺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需要画四条线,即画三条弧线和一条射线.然而,我经过探索发现,作一些特殊角的平分线只需要画三条线.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吗?请你先想一想、试一试,然后再看下文.否则,你将失去一次探索机会.  相似文献   

8.
智慧跑道     
《数学大王》2011,(4):4-7
贝卡和乐天蚁走到光亮处。发现了一个别具洞天的世界。眼前这个光线明亮的大厅。真是个不折不扣的沙漠展馆——地板上有各类型沙漠的成因介绍。墙壁上四处画着曾经探索沙漠的勇士们。贝卡和乐天蚁细细地看了一番,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汗直冒——羞愧啊!  相似文献   

9.
本文为中师《算理》课本应用题的特殊解题思路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并力图紧折其解题思路对应用题进行较为深入的数理剖析。供同志们教学时参考 一、代替法 代替法是特殊解题思路中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其思路是:选定一个未知数量作为比较的标准,称为“标准量”,算作1倍(或一份),然后根据其它未知数最和这个“标准最”的关系.——用这个“标准量”把它们反映出来,这就谓  相似文献   

10.
<正>剧中人表演者小强学生甲饰毕达哥拉斯——学生乙饰随从学生丙饰小强:这是什么地方?随从:别动,你闯入了古希腊数学圣地!报告宗主,我抓住了一个人.毕达哥拉斯:先把他看住,等我宣布一个伟大的发现之后,再来处置他!你看图1,这是什么?随从:直角三角形!毕达哥拉斯:在它的三条边上,各画一个正方形,如图2,我发现,大正方形的面积恰等于两个小正方形面积之和.  相似文献   

11.
问题将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ABCD的一个顶点A“折”到它的对边CD上。从操作过程发现“折”的过程其实就是数学中的“对称”。在《几何画板》软件中,可选取边CD上任意一点A_1,则线段AA_1的中垂线MN就是“折线”。如图1所示,拖动点A_1,观察图形动态的变化过程。可以发现在这一简单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量的变化和形的运动。从中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进行探讨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18 三角形重心的发现301800天津市宝坻县霍各庄中学刘建国主问句(主提示):画一个图,看一看,量一量,发现了什么没有?这样,关于××××(课题),我们可以提出怎样一个猜想?它可以化归到怎样一个问题?要证明这结论只要去证明什么?模式:观察实验─—猜...  相似文献   

13.
本课适用高中各个年级,用类比、探索等思想研究正方形中可画几个圆,一个正方体盒中可放几个球,层层深入,得到空间想象能力、发现能力的训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教学设计师:今天我们来研究一个有趣的几何问题在生产中的应用.某工厂需要加工直径为2cm的圆...  相似文献   

14.
孙大志 《数学通讯》2002,(13):36-39
信息迁移题是指通过阅读材料、观察图表 ,从中获取相关信息 ,从而发现规律 ,找出方法 ,并应用于新问题解答的一类问题 .信息迁移题的显著特征是 :解题信息往往比较含蓄地设置在题目提供的阅读材料或图表中 ,需要通过阅读、观察、归纳、探索等手段才能发现和获得 .阅读、观察、归纳、探索是手段 ,迁移是考查学生解题能力的目的所在 .由于信息迁移题既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数学语言转化能力 ,同时又考查了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而突出体现了“考能力”这一特色 ,有利于在数学教学中深化素质教育 .因而 ,信息迁移题倍受高考命题者…  相似文献   

15.
<正>引言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求值域问题,灵活多变,不易掌握,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要求的问题模仿的较多,思考的较少,题目稍微改一点就难以求解,好一点的同学能观察函数的性质借助图像解决,但是往往性质比较难发现,图像也不好画,还有同学想到求导列表求值域,但是有些函数的导数较复杂,尤其分式和含有无理式的式子,求导运算计算量较大容易计算失误等等,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求值  相似文献   

16.
吴智勇 《中学数学》2023,(24):22-24
从点关于坐标轴对称、原点中心对称开始,改变对称轴、对称中心的位置,探索图形变换与点的坐标变化之间的规律,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发现数学,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技术让思想更先进,让几何画板进课堂,构建探索发现型新课堂,实现数学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以应对未来社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折弦定理如果AB和BC组成一条圆O的折弦(BC>AB),如图1,M为ABC的中点,则从点M向BC作垂线的垂足D是折弦ABC的中点. 这个定理也叫阿基米德折弦定理,大多数学生都能利用对称变换(或截取)给出如下证明.  相似文献   

18.
折弦定理 如果AB和BC组成一条☉O的折弦(BC>AB),如图1,M为(ABC)的中点,则从点M向BC作垂线的垂足D是折弦ABC的中点. 这个定理也叫阿基米德折弦定理,大多数学生都能利用对称变换(或截取)给出如下证明.  相似文献   

19.
本节课是在进行初中数学"微话题探讨式学习"教学策略研究过程中,笔者代表课题组开设了一节"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区级公开课.一、教学简录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用纸或纸板制作一个有底的圆锥模型.上课伊始,笔者首先请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制作过程,谈谈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心得.笔者在参与小组探讨过程中发现学生知道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圆锥的底是圆,探讨的话题主要集中在:(1)画出扇形后,如何给围出的圆锥配一个合适的底;(2)画出圆后,如何配一个合适的侧面.师:为什么你选择画扇形和圆?(微话题一)  相似文献   

20.
在课堂教学中,几乎每一位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课前预设好的教学流程常因为学生的思维"不听话"而被打乱.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和一个平静的心态,顺着学生的思路走下去,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学会修正和反思,你会发现学生的思维是多么鲜活、多么可贵!也许这节课你没有能完成计划中的教学任务,但你一定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发现.以下案例是教学中的一个意外的发现,请广大同行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