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解三角题时,通过分析角之间的关系,并适当地把某个角拆开,即用其它角的和或差表示这个角,常常是突破解题瓶颈的重要手段,下面举例说明.例1(1997年高考题)求值:sin7°-cos15°sin8°cos7°-sin15°sin8°.分析:本题中三个角的关系特别明显:7° 8°=15°.显然,若将15°或8°拆开,  相似文献   

2.
<正>一题多解能够很好地体现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主探究,有利于培养数学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敏捷性.下面给出sin18°值的八种求法,与读者共赏.方法1(利用倍角公式)因为sin36°=cos54°,即sin(2×18°)=cos(3×18°),所以2sin18°cos18°=4cos318°-3cos18°,因为cos18°≠0,所以2sin18°=4cos218°-3,故4sin218°+2sin18°-1=0,  相似文献   

3.
根据近年教学实践,选出研究型问题一组,似对高中数学总复习、特别对教师的备课有好处.现整理如下:例1在△ABC中计算:sin2A sin2B sinA·sinB的值.(1)若A=30°,B=30°(2)若A=45°,B=15°(3)若A=40°,B=20°(4)从上述(1)、(2)、(3)中能否得出一个一般性规律?请给予证明.解(1)sin230° sin230° sin30°·sin30°=43(2)sin245° sin215° sin45°·sin15°=43(3)sin240° sin220° sin40°·sin20°=1-c2os80° 1-c2os40° 21(cos20°-cos60°)=1-21(cos80° cos40°) 21cos20°-41=1-21·2cos60°cos20° 21cos20°-41=43(4)猜测:在△AB…  相似文献   

4.
先看一例例一,求sin78°sin66°sind2°sin6°的值, 解设A=sin78°sin66°sin42°sin6°, B=cos78°cos66°cos42°cos6°则A·B=(1/16)sin156°sin132°sin84°six12° =(1/16)cos66°cos42°cos6°cos78°即A·B=1/16B,  相似文献   

5.
三角函数是函数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式多,关系复杂,灵活性强.多掌握一些规律,做起题来就会得心应手,迅速解答.下面以实例说明: 例1 求sin21° sin22° … sin289°. 导析此题若按sin21°,sin22°,……,sin289°各个击破,然后相加,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若发现sin289°=cos21°,sin288°=cos22°,然后进行配对,则答案很容易得到,为等89/2.像这类题目我给它取名为“两头拼凑”.  相似文献   

6.
2010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五所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分联合测试与特色测试两部分,其中清华大学的特色测试有四道题,测试1为求sin410°+sin450°+sin470°的值.显然,这是一道考查考生三角变形能力的试题,估计结果可能是一个常数.单看三个角度10°,50°,70°,好象没有什么规律,变成余弦呢?sin410°+sin450°+sin470°=cos480°+cos440°+cos420°=cos420°+cos440°+cos480°,规律"浮出了水面".我们采用降次升倍法试试.  相似文献   

7.
解答三角题,除了要掌握三角公式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解题方法,下面分别介绍。一、变换角度许多三角题出现不同角或非特殊用,应从用的数量关系着眼,进行角度变换,常用的变换方法是或化为同角,或化为特殊角,或减少不同角。例1 求 cos°/cos35°(1-sin20°)~(1/2)的值. COO6O\/——SlllLU 解原式=cos~2 10°-sin~2 10°/cos35°(cos10°-sin10°)~2~(1/2) =cos10° sin10°/cos35° =sin80° sin10°/cos35°  相似文献   

8.
刘永钦 《数学通报》2006,45(10):19-19
《数学通报》2004年第12期刊登了李明老师对1525号数学问题“△ABC中,求证:sin(A-30°) sin(B-30°) sin(C-30°)≤23.”的证明,但证明方法技巧性较高,其实该题有较便的证法.记录如下:证因为sin(A-30°) sin(B-30°) sin(C-30°)=2sinA B2-60°·cosA2-B sin(A B 30°)=2sinA B2-60°·cosA2-B sin(A B-60°)=-2sin2A B2-60° 2cosA2-B·sinA B2-60° 1=-2sinA B2-60°-cosA2-2B2 cos2A2-B2 1≤32(1)当且仅当cos2A-2B=1cosA-2B=2sinA B2-60°时“=”号成立.因为-90°相似文献   

9.
一个好的计算题,常常被教师欣赏,学生喜爱。例如,已知450°<α<540°,并且625sinα=336,求Sin(α/4)。解:∵450°<α<540°,∴225°<α/2<270°,112.5°<α/4<135°,故cosα和cos(α/2)为负,sin(α/4)为正。于是有: 解此题运用了多个公式,考查了计算技巧,学生在经过了一番复杂运算之后,能得到一个简明的结果,常使他们感到学习的兴趣。众所周知,平时的计算练习,主要是通过它们让学生熟练地运用公式,准确地使用法则,全  相似文献   

10.
设α β=180°,则sinα=sinβ,cosα=-cosβ,在应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解几何问题时,若注意揭示图形中两角互补关系,再应用上述互补角的三角函数关系,沟通相关线段或角之间的内在联系,从面使问题易于得解。  相似文献   

11.
在三角函数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除了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可直接计算之外,还有一些非特殊角组成的三角函数式,可通过三角变换"整体"地求出它们的值.如cos20°cos40°cos80°,就可以巧妙地应用二倍角公式转化为1/8sin20°·8sin20°cos20°cos40°cos80°=1/8sin20°·sin160=1/8.实际上,与之形式相同的,如cos40°cos80°cos160°也同样可求得. 在做完这道题后,出于爱好研究一个系列问题的习惯,我又思考:cos40°+cos80°+cos160°的值易求吗?我先用计算器算,发现其值为0.再用理论进行推导.考虑到这些角与特殊角60°的差异,不难转化为cos(60°-20°)+cos(60°+20°)-cos20°,展开得其值为0.做完这道题后,又使我联想到求cos20°+cos40°+cos80°的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欲求差角余弦,单角交替出现;配上柯柯赛赛,中间加号相连. 说明:差角余弦公式就是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相似文献   

13.
平面三角中三倍角公式是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三倍角公式应用较广,它可以解决一些证明、求值、三角方程、应用题等问题。三倍角公式可以变化成如下形式: sin3α=4sinαsin(60°-α)sin(60°+α) 〈S〉 cos3α=4cosαcos(60°-α)cos(60°+α) 〈C〉 tg3α=tgα·tg(60°-α)tg(60°+α) 〈T〉证明:sin3α=3sin-4sin~3α=4sinα(3/4-sin~2α)=4sinα(sin60°-sina)(sin60°+sinα)=4sinαsin(60°-α)sin(60°+α)。  相似文献   

14.
三角学中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及余弦公式为 sin(α+β)=sinαcosβ+ 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这两个公式是一切三角公式的基础,从它們可以导出两角差的公式、倍角公式、牛角公式,甚至单角公式。使学生正确而牢固地掌握上述公式,是非常必要的。几何解释并不是严格証明,因为所列公式中,α与β为任意角,而我要介紹的几何解释是α,β都为銳角時的情形。  相似文献   

15.
<正>有些三角问题,若用常规方法来解比较繁琐,运算量大,但若通过构造点(a cosα,bsinα),利用数形结合就可巧妙解决.一、求值例1已知sinα+sinβ+sinγ=cosα+cosβ+cosγ=0.求cos~2α+cos~2β+cos~2γ的值.分析由条件可知,同一个角的正弦余弦同时出现,故可设A(cosα,sinα),B(cosβ,sinβ),C(cosγ,sinγ),则A、B、C是单位圆x~2+y~2=1上的三个点,它们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都等于1,所以坐标原点是△ABC的外心,再根据sinα+sinβ+sinγ=cosα+cosβ+cosγ=0  相似文献   

16.
解评 “裂项求和法”求等差角同名函数的和:设有等差角a_1,a_2,a_3,…,a_n,为求其同名三角函数的和,如求 cosα_1 cosα_2 … cosα_n 可先配以“积因子”,如sinβ而得 cscβ(cosα_1sinβ cosα_2sinβ … cosα_nsinβ) 并使括号中各积化成和差形式后能够消项。  相似文献   

17.
由平方关系sin2α+cos2α=1不难得到(sinα±cosα)2=1±2sinαcosα.它揭示了sinα+cosα、sinα-cosα、sinαcosα三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知其一必能求出另二.在一些解方程、求最值问题中,恰当运用此关系有助于简化运算、发现解题途径.例1已知sinα+cosα=1/5(0<α<π),求tanα的值.分析本题可先求出sinα-cosα的值,再和sinα+cosα=15联立方程组求出sinα,cosα  相似文献   

18.
由二倍角正弦公式sin2a=2sinacosa可得cosa=sin2a/2sina 此式的意义在于:任何一个(终边不在横轴上的)角的余弦都可以表示成这个角的二倍的正弦与这个角的正弦的二倍之比。还能得到:cos2a=sin4a/2sin2a,cos4a=  相似文献   

19.
边长为等差数列的三角形的一个常用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边长为等差数列的三角形 ,文 [1 ]给出了一系列性质 (共 1 8个 ) ,这些性质形式多样 ,结构优美 ,精彩纷呈 ,但增加了记忆负担 ,且都可以由其中的一个性质 cos A - C2 =2 cos A +C2 导出 ,各性质的逆命题也都成立 .为此 ,本文仅给出一个核心、完善、常用的结论 ,并介绍它在求值、化简和证明中的广泛应用 .结论 在△ ABC中 ,若 a、b、c分别是角 A、B、C的对边 ,则 a、b、c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cos A - C2 =2 cos A +C2 (或 cos A - C2 =2 sin B2 ) .证明 由 B =π - (A +C) ,得B2 =π2 - A +C2 ,∴  sin B2 =cos A +C2 ,cos B2 =sin A +C2 ,∴  a +c=2 b    sin A +sin C=2 sin B   2 sin A +C2 cos A - C2 =2 . 2 sin B2 cos B2      cos A - C2 =2 sin B2     cos A - C2 =2 cos A +C2 .故原命题成立 .下面就其在化简、求值及证明...  相似文献   

20.
这是教材上的一组习题: 求值①sin20°sin4O°sin8O°, ②cos20°cos40°cos8O°, ③tg10°tg50°tg70°。利用积化和差公式,不难求其结果。研究这类问题,还可发现如下规律:每组角可统一表示为α、60°-α、60°+α。上述题①、②中,α=20,题③中,α=10°。进一步研究还可得到:α、60°-α、60°+α角的同名函数的积都可用α的三倍角的同名函数表示出来,即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