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使用1.2米UK Schmidt望远镜提供的资料,以NGC 1097(2h44m2,—30°29′.0)为中心,对其周围作了类星体寻找工作。在大约9平方度范围内发现了37颗类星体,连同早先发现的6颗,共为43颗。 对所发现类星体的分布作了分析,初步结果是:(1)愈靠近NGC 1097,类星体的密度值愈高。从每平方度2.0颗增加到15.2颗,而平均密度为4.8颗。(2)类星体的分布与该星系的喷流之间显示了十分明显的相关性。(3)类星体的分布很难用几率分布或者其它原因给以圆满地解释。很可能为红移的内禀性起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宇宙学红移假说下,考虑谱线证认中的选择效应,对无缝技术选择的类星体应用三种流行的类星体演化函数计算了它们的红移分布函数,并与观测的红移分布直方图对证。对比表明无论在总体性质上还是细节行为上均能很好解释观测的红移分布,并对射电选和色选类星体的红移分布给出一定解释,这些结果表明类星体的宇宙学红移假说与它们的红移分布是相容的,本文还利用红移分布比较了不同类星体的演化函数,说明了哪种函数在什么范围内能很好说明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3.
在强软X类星体样品中,我们根据用Einsten天文台IPC决定的N_H与银河21cm线决定的N_H值的关系,构成极软X过剩类星体样品,并导出在0.3keV和0.5keV之间的X谱指数αE。αE明显大于0.5—3.5keV间的谱指数αE。这表明0.3—0.5keV正是类星体紫外到X段大包右侧的急剧下降部分。这些结果将有助于导出这类类星体紫外到软X大包的组合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三个类星体样品,考虑了与红移有关的选择效应,采用两点相关函数,团分析方法、渗透参数方法、多重度函数等统计方法,通过与Monte-carlo样品进行对比,发现类星体无明显成团。表明在z~2时代,可视物质分布尚无明显结构,支持小尺度结构形成时代可能在大尺度结构形成之前或之后的成团图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了低红移类星体和Seyfert Ⅰ型星系的各Balmer线强度资料,在Cerenkov线辐射理论的框架下,比较了理论预言值和观测值,发现对有射电的类星体或Seyfert星系,它们的观测值都要比相应的射电宁静样本更靠近理论预言值。这表明,有射电的活动星系核,由于存在丰富的相对论电子,它们的Balmer线的Cerenkov线辐射特征更为明显。我们还讨论了存在于类星体和Seyfert星系中的尘埃红化问题,对Seyfert星系,其红化比类星体厉害,这表明它比类星体有更多的尘埃,这与目前一般的观点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6.
大量的观测事实揭示了类星体现象与天体间强引力相互作用或并合之间的关联 .假定类星体是由大质量天体相互碰撞和进一步并合形成的 ,采用暗物质模型对其在不同红移处的空间数密度进行了估算 .功率谱指数n =1的标准CDM模型中 ,类星体寿命tQ=2 - 4× 108a的计算结果与最新的观测数据很好地符合.对于n <1的CDM模型和混合暗物质模型,高红移处生成的类星体数密度偏低.  相似文献   

7.
本文是作者前一工作的继续和发展。文中更深入细致地讨论了发射线认证中的选择效应对类星体红移分布的影响。在讨论中,假定红移为宇宙学的,并取标准宇宙学模型,还考虑了类星体演化和观测中的极限视里等所产生的影响。对用有缝技术和无缝技术选取的类星体以及两者总合的红移分布,分别进行了计算,结果与观测符合得非常好,特别是对无缝技术确定的类星体,两者几乎完全一致。计算给出了和观测分布相同的四个峰的位置和高度,二者间的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5。本文的结果一方面肯定了类星体红移分布中的成团现象是由选择效应所引起的。另一方面支持了宇宙学红移的观点。分析结果对类星体的演化参量也给出了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以前工作中对类星体发射线证认中选择效应分析所得的结果,从有相同极限视星等的光学巡天样本内,选择绝对星等小于给定值的类星体作为分析样品,以确定类星体的演化性质。对无缝技术选取的类星体,在假定演化取(1+Z)r的形式下,分析得出γ(?)3—4.5,即类星体的密度按幂律形式ρ=ρ0(1+z)6.5±1演化。此分析结果一直到Z=2.8时与观测均符合得很好,并与以前从更少样品和更低极限的视星等分析中所得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根据前文中所发展的大尺度结构形成的新图景,可以预期:1.类星体的分布应不同于星系的分布,它没有强的10-100 Mpc上的大尺度非均匀性;2.红移z>2类星体的分布应不同于z<2类星体,前者没有大尺度的成团,而后者有,对类星体空间分布的种种分析,都支持了这些预言,特别是,对Savage和Bolton的类星体完全样品所进行的最近邻间距检验,清楚地证明,z>2类星体分布是均匀的,而z<2类星体有成团倾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原子离子气云中的Cerenkov线谱辐射,计算了Nv(1240)离子谱线对Lα(1216)谱线的影响,解释了类星体光谱中的Nv/Lα强度比,并且由类星体UM663的Lα-Nv谱线的分析,定出了该类星体Lα线的Cerenkov红移量△λc(?)24。  相似文献   

11.
利用Cerenkov线发射理论,本文估算了Balmer线的Cerenkov红移,较好地解释了类星体中高价离子宽发射线相对于氢宽Balmer线及低价离子宽发射线有蓝移这一观测事实。  相似文献   

12.
对于有射电子源的类星体,采用子源间最大距离D作为进行标准烛光分类的参量,则可以得到相关性较好的视星等红移关系,由此所确定的减速因子q0为0.9—1.5,即宇宙可能是封闭的,还发现,在宇宙早期只有小D值的类星体,而到晚期才有大D值的类星体,这也是对宇宙演化模型,即大爆炸宇宙模型的一个支持,统计结果还表明,在这种类星体的演化过程中,它的光学光度和射电光度都不断的下降,下降率分别为(dm)/(dD)=7m±3m/百万秒差距及(ds)/(dD)=9m±1m/百万秒差距。  相似文献   

13.
刘永镇 《中国科学A辑》1982,25(5):444-452
本文是文献[1]的继续和发展,主要结果是:1)星系空间分布不均匀性的最大可观测尺度为200百万秒差距的量级,2)类星体的吸收红移系统按吸收红移的分布与类星体按发射红移的分布有类似特征,3)具有富吸收线的类星体的吸收红移值有成群的结构。  相似文献   

14.
在类星体宽线区,通常的复合与碰撞激发发射线和Cerenkov 线三者并存。但是,由于“Cerenkov红移”使Cerenkov线光子避开了原子的共振吸收,从气体纵深处逃逸出来,即气体对Cerenkov线显得更为“透明”。对于光学厚的致密气体,只要有足够的相对论电子,Cerenkov线强就会超过通常的复合与碰撞激发线,成为主要机制。文中以 3C 273为例,表明只要Ne?104—106cm-3,则计算的La线总光度即可与观测相符。  相似文献   

15.
尤峻汉  程富华 《中国科学A辑》1983,26(11):1018-1025
本文进一步论证,类星体的发射线有可能来自erenkov线状发射机制,并针对样品3C 273完成了Lα观测谱线和理论谱线的拟合。从而定出3C 273的物理参量的估值。平均气体密度为N≈1.8×1016厘米-3,平均气体温度为T≈13000K,相对论电子密度则为Ne≈108厘米-3。  相似文献   

16.
Q1234+134是1982年在室女座星系团区域内发现的一颗类星体。本文介绍了用UK Schmidt的物端棱镜巡天和美国Palomar山天文台5m望远镜的分光观测结果;列出了全部的发射线和它们的红移值Ze=2.364±0.002;对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给出了29根吸收线和两个较可靠的吸收线红移系统(ZaⅠ=2.279,ZaⅡ=2.249)及一个可能系统(ZaⅢ=1.734)。最后,对本文的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一种X光度条件几率函数——A-T函数进行了观测上的再检验,选用的检验方法包括计算类星体对宇宙X射线背景辐射的贡献百分数U,计算X流量计数并与观测对比,对只测出X流量上限值源α0x,分布预测的合理性等,讨论了所有参量对U可能的影响,并在与X计数对证后,获得α0x更合理分布基础上调整A-T函数的参量,最后获得U的最佳值在7—23之间,以往在处理X射线资料时往往无法采用上限源的X数据,Avni-Tananbaum的D-B方法可以计入其影响,本文用上限源的预测分布作为决定参量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膨胀宇宙中的密度扰动波。结果表明,在氢复合前夕临界稳定性附近的挑动最可能引起有观测意义的密度扰动波。对于在这个波的背景中形成的天体,理论预言它们的红移分布中应有一系列极大值,并得到了确定每个极大所对应的红移值的条件。对于q0很小的开的宇宙模型,理论所给出的条件ln(1+z)=0.205n+B,与类星体的观测很好地一致。理论预言具有某些特征的星系的红移分布中,在0.058  相似文献   

19.
<正>题目(2014年莆田市中考)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动点E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开始沿边AB向点B运动,动点F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开始沿折线BC-CD向D点运动,动点E比动点F先出发1秒,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F的运动时间为t秒.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天体形成过程中所保留的磁单极数目和俘获累积的磁单极数目。结论为:1.星系核和类星体包含的磁单极主要是在它们形成时所保留的,它们的磁单极含量可能相当高,达到其牛顿饱和值ζn(?)2×10-25以上ζ≡Nm/NB≥ζn。2.通常恒星(包括太阳)、行星(包括地球)、以及致密星(白矮里、中子星)所包含的磁单极主要靠俘获而来。对于通常恒星、行星而言,内部磁单极含量ζ《ζn,且都聚集在天体内部。要在天体表层寻找磁单极将是徒劳的,对白矮星和中子星来说,如Rubakov-Callan效应截面<σβ>/1027》10-2,则ζ《ζn,否则ζ~ζn。3.天体内部的磁单极在天体表面会产生一定的径向磁场,通过研究并测定这种径向磁场,可能会对RC效应的截面予以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