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属性决策的组合赋权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鉴于多属性决策问题中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本文依据优化理论提出一种集成方法确定属性权重,该方法既充分利用客观信息,又反映决策者的主观偏好,从而使确定的属性权重更加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2.
综合主、客观权重信息的最优组合赋权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首先构造了一种多属性决策主观权重确定的偏好比率法,介绍了属性客观权重确定的熵值法,提出了一种基于离差平方和的最优组合赋权方法,并给出了具体算例.通过提出的方法可以将多属性决策问题中主、客观权重的信息进行有效地综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相对熵的多属性决策组合赋权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各种赋权方法给出的主观和客观属性权重信息,建立了求解多属性决策问题属性权重的优化模型,并改进了文献[11]中模型的求解方法.根据各种主客观赋权法给出的赋权结果的贴近度确定其在权重集成中的加权系数,贴近度通过计算权重向量的相对熵来得到,最后通过应用实例对此方法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基于综合权重的理想模糊物元多属性决策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属性指标具有不相容性和模糊性及其指标的权重完全未知的模糊多属性决策问题.分析了目前广泛采用的模糊物元分析法以及仅有主观赋权法或客观赋权法确定其指标权重的缺点.根据物元可拓理论和理想解法的思想,定义了理想模糊物元和负理想模糊物元的概念.利用兼顾主观偏好和客观信息的综合权重赋值法,提出了基于综合权重的理想模糊物元多属性决策方法.该法既能充分利用指标本身所包含的客观信息,又能充分发挥决策者的主观能动性.实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法能反映出决策方案间的细微差别,能对决策方案的优劣做出更准确有效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针对决策信息以区间数、直觉模糊数和语言变量给出的混合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熵-熵权法的混合多属性决策方法。通过规范化的方法把区间数转化为直觉模糊数,建立了直觉模糊数与语言变量的对应关系,把混合多属性决策信息统一在同一决策框架下;然后利用熵权法确定属性的客观权重区间,通过求解属性信息模糊熵最小的线性规划模型得到属性客观权重;再与主观赋权方法相结合确定属性的组合权重;最后应用相对熵排序法得到方案的最终排序结果。算例分析表明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客观赋权法指导下的部分权重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提出了一种客观赋权法指导下的部分权重信息的多属性决策方法 ,该方法将决策者主观给出的部分权重信息和客观实际相结合 ,既充分利用了客观信息 ,又以最小偏差的形式尽可能满足决策者的主观愿望 ,达到两者的统一 .最后通过具体的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  相似文献   

7.
针对精益、敏捷、精敏供应链范式选择决策涉及到多种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这一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熵和TOPSIS的混合型多属性决策模型。为了避免主观赋权法无法反映客观条件变化,或客观赋权法无法反映专家经验的双重弊端,在对定量指标赋权时,采用主观赋权的三角模糊数法和客观赋权的熵权法对定量指标进行组合赋权。对于定性指标仅依靠三角模糊数法确定其权重。然后,运用fuzzy TOPSIS法选择出最佳的供应链范式。最后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以及对评价指标权重进行敏感性分析,证实了该模型能为企业选择适用自身运作的供应链范式提供高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针对决策信息为三元区间数且属性权重完全未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对灰靶决策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研究,给出了适用于三元区间综合靶心距决策模型的赋权方法,根据各指标值的上、中、下限序列的信息熵得到改进的信息熵权,并与主观法得到的区间权重相结合,定义了一种新的区间综合权重.在此基础上,通过特征向量法将区间综合权重转化为最优权重来进行方案排序.最后以实例说明了这种赋权方法下灰靶决策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概率语言多属性群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互动与反馈的概率语言多属性群决策模型。首先定义了概率语言的距离测度和概率语言矩阵的一致性测度,以决策者的总体一致性测度确定决策者的客观权重,结合决策者的主观权重以主客观组合赋权法确定决策者的最终权重;结合概率语言的距离测度改进灰色关联度法,以归一化的属性关联度确定属性权重;为达到群决策中决策者的最大共识度,建立了具有互动与反馈过程的决策模型;最后提出了基于互动与反馈的概率语言多属性群决策模型的决策步骤,并且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多属性决策问题的日益流行,处理决策问题的复杂程度也逐渐增加,针对其中权重不确定,难以量化各影响因素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以及指标排序不精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网络层次分析法(ANP)与模糊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法(CRITIC)、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相结合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模型首先,在分别使用ANP方法和CRITIC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主观、客观权重的基础上计算指标的综合权重,然后应用模糊TOPSIS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贴进度排序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将计算结果同其他三种决策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出的ANP与模糊TOPSIS-CRITIC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现有模糊评价方法缺乏动态可变性的不足,将可变模糊集理论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中;同时,考虑到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各有优缺点,采用基于相对熵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从而构建了基于相对熵和可变模糊集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信用评价模型.模型克服了现有模糊评价方法的不足,较好的兼顾了赋权的主观偏好和客观信息,提高了信用评价结果的可信度、可靠性与稳健性.以2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结果说明了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动态直觉模糊多属性决策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度的动态直觉模糊妥协决策方法。引入时间度准则,基于逼近理想解法融合主客观两类赋权法,获得兼顾主观偏好和样本客观信息的时序权重,克服现有时序权重主观赋值的随意性,同时运用直觉模糊熵(IFE)确定不同时序状态下各属性权重;根据动态直觉模糊加权几何算子(DIFWG)集结不同时序直觉模糊决策矩阵,构造动态直觉模糊综合决策矩阵,并利用VIKOR法,提供兼顾群体效用最大化与个体后悔最小化的各方案妥协折中排序,得到与理想解最近的妥协方案;以分布式创新企业合作伙伴选择为例,验证该方法在实际决策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现有多方案决策中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可能产生评价结果中较优方案不突出的难题,进而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基于较优方案最大区别度的组合权重赋值法.方法可根据方案间区别度最大的原则将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中所确定的指标权重进行集结,综合考量待评方案,并建立多方案决策结果最大化和决策结果间方差最大化非线性优化模型,采用理想点法对具体的多目标规划问题进行求解.方法的运用有利于扩大备选方案之间的差距,进而突出较优方案,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现实中许多抽象系统的数值并不能精确地得到,在多属性决策过程中,其属性值多以模糊数或者区间灰数的形式表示,属性权重也受到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针对此类问题,以属性值为区间灰数的多属性决策问题为出发点,采用主客观结合的赋权方式,提出了基于区间距离的灰色相对关联度分析方法,构建了灰色决策模型,并通过消费者决策实例进行了分析,模型是对传统灰色决策模型的拓展,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建立以一种基于前景理论的石油管道输送路径方案优选方法.首先依据决策者对各个属性的期望,将具有清晰数、区间数和语义短语三种形式的决策矩阵转化成为前景决策矩阵.其次,再利用主客观赋权偏差最小的思想,构建组合赋权模型,计算各个属性的权重;然后,根据决策者对待收益和损失的不同风险态度,计算各个方案的累积前景值.最后,以石化某油田外输管道路径方案问题为实例,介绍了该方法的决策流程,为解决同类工程方案优选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两个效果指标,结合模糊C均值算法和组合赋权法实现难采储量的分类.首先基于效果指标运用模糊C均值算法自动搜索储量的最佳类别,再利用主客观赋权偏差最小的思想,构建组合赋权模型,确定属性指标的权重,并计算储量效益指标值,结合模糊C均值结果判别难采储量类别.最后以大庆某油田为实例,对其难采储量进行了分类,有效指导难采储量滚动开发决策.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指标组合赋权方法中存在的赋权过于"僵硬"的通病,基于Jaynes E T提出的最大信息熵原理,构建了一种新的指标赋权模型.在模型中,以客观因素为目标规划主体,将主观因素转化为目标规划的约束条件,实现了主客观条件的融合.实例分析表明方法准确、有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工程项目评标实质是多目标决策问题,为优先出合适的投标单位,建立灰色Euclid理论工程项目评标决策模型.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信息熵法分别确定主客观权重.然后利用博弈集结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组合赋权,得到综合权重.最后,结合工程项目评标实例运用灰色Euclid理论评标模型进行评标决策.结果表明,运用博弈集结组合赋权和灰色Euclid理论模型选出投标单位D为最优方案,与实际评标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