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数字金融是通过互联网及数字技术手段与传统金融服务业态相结合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其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的发展以及提升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文章基于2011-2018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理论与实证分析两方面探讨数字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与传导路径.从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来看,依托于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的数字金融存在网络效应特征,进一步地设定面板门槛模型估计数字金融和企业实质性技术创新间的非线性关系并计算出门槛值.结果表明: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从异质性分析看,数字金融作为传统金融模式下的有益补充,其对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在中西部地区、金融监管较强地区、银行部门发展水平较弱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作用机制的分析显示,财务费用、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三类渠道是释放数字金融创新红利的重要机制,探索了传导机制新视角.最后,采用门槛模型发现,数字金融的激励作用存在“边际影响”非线性递增的特点,从环境绩效的视角测算了引发边际递增效应的门槛水平.文章的研究推动了对企业技术创新动因以及数字金融赋能技术创新的效应、机制等的理...  相似文献   

2.
李婉红  李娜  刘芳 《运筹与管理》2021,30(9):216-224
基于利益相关者和演化博弈理论,探讨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中相关利益主体的角色和作用,并构建政府、企业和公众间的三群体演化博弈模型,运用MATLAB仿真分析政府、企业及公众在不同稳定性条件下演化决策行为。研究表明:绿色技术创新活动中政府、企业及公众三个参与主体间行为选择策略存在路径依赖;政府的公众环保宣传力度并非越强越好,适度的公众环保宣传有助于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过度宣传反而会因高成本而阻碍绿色技术创新;政府征收污染税费并采取技术创新激励会推动企业采纳绿色技术创新,但高额的技术创新激励会抑制政府的环境规制。因此,政府应完善环境规制的政策法规,增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激励公众的监督积极性,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合力,共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建立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服务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丽立 《运筹与管理》1998,7(4):104-107
中小型企业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大型企业相比,他们有着更为强烈的技术创新意识,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技术创新风险和困难。文章在阐述现阶段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服务体系的设想,旨在能为改革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宏观环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的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国内外至今未对技术创新形成严格统一的定义,如何界定技术创新成为理论界争论的焦点,尤其是对技术创新中“技术”的限定和技术创新成功实现的标准与界定方面存在着分歧。为了淡化技术创新的神秘性和推进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本从界定技术创新是否成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比技术创新前后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差异,利用SAVAGE的期望效用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技术创新的评价模型。通过该评价模型,对技术创新的界定有一个定量的评判,对任何一种简单的技术进步和方法的改进都可以进行评价和界定,从而促进技术创新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决策机制,基于低碳技术创新的开放式创新和封闭式创新两种模式,运用演化经济学理论和方法构建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模式选择博弈模型,在策略选择的演化稳定性分析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演示不同决策参数和初始条件下模型的演化结果。结果表明:企业选择开放式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当开放式低碳技术创新策略的竞争性收益大于投入成本且系统中选择该种模式的初始企业比例达到一定水平;企业技术吸收能力、开放式低碳技术创新成本和碳税征收强度对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选择均有重要的影响;为促进企业实施开放式低碳技术创新,政府决策应将碳税征收强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同时重视信息化平台搭建助力企业间知识交流和共享,营造企业实施开放式低碳技术创新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6.
本通过引入激励经济学的思想来探讨解决目前我国技术创新中的激励不足问题。本从分析具体的激励模型(包括简单激励模型、多代理任务模型和自我选择模型)入手,并进行模型的推广应用,通过选择性的讨论,针对技术创新的具体问题提出激励机制设计思想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马永红  苏鑫  赵越 《运筹与管理》2018,27(12):47-56
为揭示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化机制的本质与规律,在对区域创新系统自组织特征予以描述的基础上,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的哈肯模型,选用基础共性技术创新数据与制度创新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运用Minitab软件设计系统演化方案并提出优化对策。研究结果表明:基础共性技术创新代表量是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序参量;基础共性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过程中具有协同效应,但协同度欠佳;制度创新递增的正反馈机制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过程中的信噪比最大,基础共性技术创新对制度创新推动作用的反映最灵敏;当信噪比最大的参数λ2<0,形成制度创新递增的正反馈机制,同时调控参数使得a、b、λ1均小于0且尽量保持a的绝对值最大,区域创新系统将会实现最优演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技术创新的反应扩散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利用微分方程来描述技术创新的反应扩散过程,在充分考虑技术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给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技术创新扩散模型:竞争、互补、替代等模型;再根据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经济分析,以寻求技术与环境之间的最佳协调状态。为模拟与预测市场的新旧技术更替及结构演变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技术创新的发展完善及创新技术的扩散推广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对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动态综合评价,文章从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和技术创新环境三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灰色关联投影法计算灰色关联投影贴近度,引入协调度模型评价区域协调发展水平,并进行二次加权计算。对比所得到的截面静态评价结果和面板动态评价结果,可以看出,京津冀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存在不同程度的波动和较大的地区差异,产业发展处于中度失调状态。研究认为,京津冀应努力加强区域产业合作和优势互补,推动创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缩小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地域差距,实现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技术创新网络是企业、大学、研究机构等相关组织基于共同的技术创新目标而建立起来的一种网络组织形式,像其他生命体一样存在着萌芽、成长、成熟和衰退的生命周期.网络的演化与网络成员的行为密切相关,在分析组织进入网络、增加合作和退出网络机制的基础上构建了技术创新网络演化模型,研究不同演化阶段的特征.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表明:技术创新网络整个生命周期中保持着无标度特性;组织进入网络、增加合作和退出网络的速度决定了技术创新网络的生命周期以及其所处生命周期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技术合作伙伴,筛选技术来源,通过开展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实现多渠道技术获取是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经济效益增长的重要方式。不同技术获取模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果和作用机理差异性受到了诸多学者的重视,但企业技术获取系统是一个复合系统,很少有研究系统地分析企业技术获取系统的协同机理及其与创新绩效的互动关系。文章构建了企业技术获取系统协同发展模型,对我国企业技术获取的协同发展情况进行了实证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企业不同技术获取协同与不同创新绩效间的因果关系。研究表明:整体上我国企业技术获取系统处于协同演进状态,但国外技术获取子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徘徊与波动;企业在技术获取和技术的消化吸收过程中形成了技术获取协同带动技术累计绩效和经济绩效刺激技术获取系统协同演进这两个简单的价值循联接;我国企业目前仍欠缺通过持续的技术学习实现技术累计绩效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使企业经济绩效归因于其内外部技术的研发、吸收和二次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创新服务平台可以通过产学研结合,有效地整合各种科技创新资源,并围绕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提供服务,以此来提高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的集群效应.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经验明显缺乏,使得平台的运行效率低下,平台的发展背离原来的产业目标.关于创新服务平台绩效提升的研究具有迫切的现实需求.对轨道交通创新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利用AHP和德尔菲方法建立了轨道交通创新服务平台绩效指标体系和绩效评估模型.指标体系包括:创新服务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创新生态环境及平台管理水平等5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及36个三级指标.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疫情凸显了医疗制造业创新的重要性。文章分析企业并购衍生和营销活动对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同时解决创新估计中固定效应的冗余参数问题。采用2010-2017年国内162家医疗装备制造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多种估计偏差纠正方法的比较分析,证实Half-Panel Jackknife在双固定效应模型中能较好地控制企业数据的抽样特征与个体异质性。结果表明:高新技术企业间的并购衍生作为创新选择机制,引导全系统企业的熊彼特式“创业实验”;本地声誉和全球通道作为创新规模扩大机制对技术创新有积极影响;政府支持能显著提升创新效率,企业规模、研发投入等内部因素也具有积极贡献。显示“创业实验”对创新系统的核心功能是促进技术创新一选择创新一扩大创新规模。从而揭示了优化制度环境和激励结构以促进各行为主体创业实验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杨坤  汪万  胡斌 《运筹与管理》2021,30(6):103-110
构建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引入Lotka-Volterra模型来探究利益相关者在责任式创新全生命周期中的行为策略演化和相互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响应手段对责任式创新扩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责任式创新全生命周期的新生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内化阶段中,政府分别扮演着“倡导人”、“推广人”和“守夜人”的角色,且其在新生阶段对责任式创新的倡导推广直接影响了其后续的扩散状态;在成长阶段和成熟内化阶段中,高额惩罚、低治理成本和公众参与能正向促进企业责任式创新,而适当的激励补贴会避免企业产生“骗补”行为;政府和公众的适当响应手段共同促进责任式创新由共生向全扩散状态演化,而政府的过度倡导推广会导致扩散效率下降。  相似文献   

15.
科技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那么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积极影响?本文运用时间序列方法,在4变量系统内检验了我国科技创新投入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实证结果显示:①经济增长和固定资本投资、劳动投入、科技创新投入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②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Granger影响,科技创新投入增加会导致经济增长;③在1-15年滞后期内,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冲击为正向效应。在实证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科技创新投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和路径依赖,并由此得出相关结论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黄仁全  董娟 《运筹与管理》2022,31(10):161-168
研究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推进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阐述“三元系统”耦合协调机制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和熵权法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了“三元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创新驱动成为引领陕西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各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和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但系统之间依然存在发展不同步、不协调问题,生态环境系统成为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短板。  相似文献   

17.
技术创新是企业在解决环保问题的同时保持经济绩效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技术创新能力为研究主线,从低碳的视角,建立一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技术创新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管理能力4项主体指标和16项个体指标构成.同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综合评判法(FCE)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为政府和企业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水利  李雷 《运筹与管理》2021,30(3):190-198
如何提升产业创新效率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选取2009~201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 从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双视角探讨了互联网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互联网显著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提升, 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 同时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滞后效应与区域差异, 有助于缩小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创新效率差距; 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检验结果表明, 互联网可以通过提升技术研发能力与成果转化能力对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产生促进作用。本研究可为有效推进“互联网+”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