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区间数型指标表示的基坑支护方案评价具有不确定性.通过对已有区间数型多属性决策模型的分析,针对赋权方法及区间数排序的不足,根据向量投影原理,建立了一种基于a+bi型联系数复运算的区间数型多属性决策向量投影模型.该模型首先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对各属性指标赋权,采用提出的区间数向量投影公式计算备择方案在理想方案上的区间数加权向量投影,然后将区间数转换为a+bi型联系数,最后通过计算联系数的模进行方案优劣排序.以某大厦基坑支护拟用的4种方案评价为例,说明方法的应用,并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与对比.  相似文献   

2.
构建了基于灰关联投影的中智犹豫模糊多属性决策模型.针对评价值为中智模糊数且属性和时序权重均未知的动态多属性决策问题,根据中智模糊集的距离测度构建决策矩阵,计算各时段的方案指标数列与理想方案数列对应元素间的距离.构建基于灰关联度总偏差最小的非线性规划模型,确定属性权重,从而求得灰关联投影值.应用指数衰减模型计算时序权重,对方案各时段灰关联投影值进行加权集成,得到综合灰关联投影值,并据此对方案排序择优.应用该模型对四个中国大学评价体系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区域能源供应系统综合性能评价影响因素,设计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加权灰色关联决策矩阵,最终提出了一种基于组合赋权和灰色关联投影法的区域能源供应系统方案优选方法.运用灰色关联投影值对备选方案进行优劣排序,案例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程序化、科学实用、便于操作等特点,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种基于Yager熵最大化属性权重组合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区间型多属性决策中属性权重组合问题。首先,提出了一种客观权重确定方法——平均差极大化方法;其次,基于区间型理想点和熵极大化原理,提出属性权重的组合模型。然后,利用属性的组合权重和投影模型,对方案进行排序。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基于极大熵准则赋权和基于实数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方法相结合的组合附权法确定了各预警指标的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复合系统中各子系统所占权重;利用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指数;最终得到哈尔滨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预警结果.  相似文献   

6.
基于相对熵的多属性决策组合赋权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各种赋权方法给出的主观和客观属性权重信息,建立了求解多属性决策问题属性权重的优化模型,并改进了文献[11]中模型的求解方法.根据各种主客观赋权法给出的赋权结果的贴近度确定其在权重集成中的加权系数,贴近度通过计算权重向量的相对熵来得到,最后通过应用实例对此方法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7.
研究属性权重未知情况下的多属性评价问题。对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将各被评价方案的综合评价值记为含未知属性权重的表达式,决策者对各评价方案的主观判断以区间数形式表示,并导出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权重。根据含未知属性权重的被评价方案的综合评价值与决策者主观判断的模糊包含关系,提出采用模糊线性规划模型求解属性权重,并研究模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针对决策信息以区间数、直觉模糊数和语言变量给出的混合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熵-熵权法的混合多属性决策方法。通过规范化的方法把区间数转化为直觉模糊数,建立了直觉模糊数与语言变量的对应关系,把混合多属性决策信息统一在同一决策框架下;然后利用熵权法确定属性的客观权重区间,通过求解属性信息模糊熵最小的线性规划模型得到属性客观权重;再与主观赋权方法相结合确定属性的组合权重;最后应用相对熵排序法得到方案的最终排序结果。算例分析表明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多属性决策的组合赋权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鉴于多属性决策问题中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本文依据优化理论提出一种集成方法确定属性权重,该方法既充分利用客观信息,又反映决策者的主观偏好,从而使确定的属性权重更加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属性值以精确数、区间数、直觉梯形模糊数给出的混合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属性的可靠性、属性对决策的影响度和决策者对属性的重视程度这三个维度给权重赋值的方法。首先对属性的可靠性进行定义,并计算出属性的可靠性;接着根据属性内部差异最大化求出属性对决策的影响度;随后利用直觉梯形模糊数之间的距离求出决策者对属性的重视程度,并用投影模型将这三个维度进行集成,得到最终的权重值。该方法能够使权重的获取更加全面,最后利用算例证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