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吕璞  马可心 《运筹与管理》2020,29(9):115-123
协同创新是集群供应链企业研发新技术和进行产品升级的重要手段。但是协同创新存在风险, 集群供应链中配套企业与核心企业由于在风险承受能力方面的差异, 使他们在面对相同创新风险时所承担的实际风险却不相同。针对该问题, 本文构建了配套企业与核心企业的协同创新模型, 设计了基于相对风险分担的收益分配机制, 并与现有分配方式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基于相对风险分担的分配机制能够增强企业双方参与协同创新的意愿, 并且使企业所获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更加匹配, 达到激励配套企业积极投入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政产学协同创新是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国将进入新能源汽车后补贴时代,这项举措无疑会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在拟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的大背景下,运用三方演化博弈方法,建立了新能源汽车企业、高校、政府三方的协同创新博弈支付矩阵,通过Matlab的数值仿真,研究了相关参数对三方协同创新策略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方参与协同创新意愿增长速度不同,且政府参与意愿会随着新能源汽车企业和高校参与意愿的增长而下降;新能源汽车企业参与协同创新的意愿趋近于稳定的速度始终快于高校;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和高校协同创新的激励成本的大小影响着政府的参与意愿;政府参与和不参与协同创新的可获得收益不能单独影响政府的参与意愿,参与和不参与可获得收益之间差额的大小决定政府的参与意愿。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是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和内在动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跨越军地,针对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的合作后续稳定性问题,基于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有限理性下以军工企业和民用企业为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演化博弈模型,分析系统长期演化的结果与影响合作稳定性的因素,并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研究表明,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合作稳定性与双方合作收益、违约金、政府激励正相关,与基本收益、研发成本、信息沟通成本、技术二次转化成本、风险成本、背叛收益负相关,存在合理的收益分配系数有利于合作稳定性,同时给出了政府激励力度的基础标准。最后,为提高合作稳定性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以114家我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2010-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产业经济学增长率分类法对样本公司所处生命周期进行划分,实证研究了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上市公司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研发投入强度差异性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样本公司的研发投入强度在生命周期的成长-成熟-衰退阶段呈现"倒U型"的状态.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规模、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对研发投入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虚拟组织收益分配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博弈分析的方法,对虚拟组织的收益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了绝对收益分配差距对合作伙伴总收益的影响,阐述了虚拟组织动态博弈条件下,收益分配应满足的条件,论证了按投入比例分配收益的不利影响,以及均分投入与收益的不现实,提出了全面认识弱势合作伙伴投入的价值,打破按投入比例分配收益对虚拟组织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知识共享是促进产业技术联盟绩效增长的重要途径。考虑产业技术联盟成员风险偏好的差异性,引入成员风险因子与知识共享收益因素,构建基于风险因子和知识共享收益非线性关系的演化博弈支付矩阵,并求得博弈的均衡解。通过TD产业联盟的案例分析,仿真模拟风险因子、收益分配系数等因素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联盟成员的共享意愿对收益分配系数的变化非常敏感;风险因子和知识共享程度对联盟成员的共享意愿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长久持续的科技创新有赖于科技创新合作收益的合理分配,本文根据科技创新合作的特点。全面分析了科技创新合作收益分配的目标、原则、影响因素和分配方式,为科技创新合作的收益分配打下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针对产业集群协同创新中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的知识共享问题, 通过构建微分博弈模型, 运用HJB方程分别考察三种知识共享博弈情形下核心企业和配套企业的最优知识共享策略。通过三种博弈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Stackelberg主从博弈情形下, 知识共享投入补贴作为一种激励策略可促进配套企业知识共享意愿、双方各自知识共享收益以及双方知识共享总收益均优于Nash非合作情形;协同合作博弈情形下双方各自知识共享意愿、各自知识共享收益和双方知识共享总收益均优于非合作情形, 且收益分配系数α存在一个阈值, 可实现双方个体收益的帕累托最优。最后, 通过数值算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以Stackelberg合作博弈为基本方法构建优化Shapley值的修正模型研究三层级结构港口供应链的收益分配.基于优化Shapley值的分配模型论证供应链整体收益与参与体努力程度有关,并以综合考虑投入、风险、贡献、地位等因素的努力程度系数的对Shapley分配进行修正,分配结果表明该模型满足合作的必要条件.在所设计的契约中,参与体努力工作,会获得收益补偿,反之会有收益扣减,从而使整个港口供应链达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有效保障收益分配的科学公平性,最后通过算例进行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10.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模式可推动中国综合能源系统相关技术发展.为研究政产学研模式在综合能源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中的效果,构建了由政府、综合能源相关企业和学研机构三方组成的演化博弈模型,对三方构成的系统进行了演化稳定分析,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各主体初始参与意愿、违约惩罚系数以及政府补贴等因素变化对系统演化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参与意愿、违约惩罚系数等都将影响综合能源相关企业和学研机构的策略选择结果,且政府补贴能对综合能源相关综合能源相关企业和学研机构的合作策略选择有促进效用.此外,相较于固定违约金机制,设置与各主体初始意愿相关联的动态违约金机制能促进综合能源行业综合能源产学研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不确定的竞争市场 ,分析降低成本的不可逆 R& D投资决策 .考虑到 R& D结果不确定 ,而这种不确定与投资量有关 ,在利用博弈论方法分析和给出了投资结果不确定的投资期权价值后 ,设随机市场需求规模服从均匀分布 ,本文分析了各种因素对 R& D投资的影响 ,发现较大的市场需求预期和较强的成本节约效果鼓励了 R& D投资 ;相反地 ,较大的成功 R& D所需的最大投资量挫败了 R& D投资 ;而投资期望净收益与投资成本之间的权衡使得存在事前最优投资量最大化投资期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伟  徐可 《运筹与管理》2022,31(10):90-97
本文基于知识基础观理论和吸收能力理论,以两个异质性制造企业组成的寡头竞争市场为研究对象,参考经典研发竞争AJ模型和非对称研发模型,建立考虑IT基础设施作用的外部知识对企业流程创新影响的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对于异质性企业来说,成本和IT基础设施投入占优的企业通过流程创新将拥有更大的市场份额,且企业通过合作创新方式引入的外部知识量也随着初始生产成本差异和IT基础设施投入的变化而改变,总体来说,企业异质性是企业流程创新竞争不平衡性的重要原因。考虑IT基础设施作用的情况下,企业引入外部知识进行流程创新对均衡产量具有正向影响,对均衡利润的影响存在阈值,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由于溢出效应的存在,两个企业的均衡利润随领先企业的IT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而增加,但领先企业的均衡利润随IT基础设施投入的增加幅度更大,且领先企业的均衡利润占优。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加强IT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外部知识利用,提升企业流程创新能力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3.
徐建中  孙颖 《运筹与管理》2020,29(5):143-151
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是解决能源、气候和环境问题的关键措施,越来越受各国政府的重视。本文基于演化博弈理论,从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两个方面分析了政产学研新能源汽车合作创新行为,首先通过建立博弈模型观察多个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创新行为;再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和演化稳定策略分析影响合作创新活动的动力因素。为验证理论计算的有效性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市场机制下政府补贴、违约金和收益分配系数对企业和学研机构开展新能源汽车合作创新的驱动效果明显,但作用机制不同;在政府监管下合理税率、行政处罚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合作创新的稳定性。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合作过程中获得了额外的社会收益,这将增加政府参与新能源汽车合作创新活动的积极性,研究结果可以指导政产学研未来更好的决策。  相似文献   

14.
高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对完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本研究选取24个系统健康性影响因素,运用改进熵值-DEMATEL-ISM组合方法得出2011~2016年中国省际系统健康性得分,并对健康性关键影响因素及因素间的作用关系予以分析。结果表明,几年间系统健康性得分水平偏低且存在东部优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的区域差异;系统健康性关键影响因素为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数占比、国际竞争力、市场需求、对人员的吸附能力、知识产权保护、国内竞争力、引进外资和高技术企业数量;关键原因因素借助中层因素的中介传递作用影响关键结果因素最终影响系统健康的9条影响传递路径是关联广泛的主导路径,在改善系统健康性时应优先重视。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strategic R&D collaboration by introducing a virtual player to reveal cooperative incentives and keeping investment share and market sha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Not consistently with the traditional opinions, we show that the superiority of the R&D cartel is due to the coexistence of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when spillovers are exogenous. Moreover, we conclude that high R&D input share must be reflected implicitly by high market share, and that firms’ R&D decisions vary with firms’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when spillovers is endogenous.  相似文献   

16.
超网络现象是以合作创新为基础的区域创新系统功能演化的体现。本文引入了合作创新和标准化协同对协同创新的贡献率概念,通过刻画监管部门激励与创新主体努力投入建立了双重线性分离契约模型。研究发现:(1)收益分享率是风险偏好、努力成本系数和协同创新不确定性的递减函数;(2)采用双重线性分离契约能够有效降低超网络不同任务间的关联程度,提高创新主体在不同任务间切换的积极性;(3)只有当高水平创新主体所占比例超过一定的门槛值时,双重线性分离激励契约才会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总体收益;(4)采用双重线性分离契约能够合理控制合作创新风险,但会影响创新主体对标准化协同的风险偏好。  相似文献   

17.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asymmetric spillovers in the stability of R&D cooperation, this paper distinguishes two different types of cooperative partners, and uses a game theory approach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ymmetric spillovers and R&D investment in the horizontally and vertically related R&D cooperation. In the horizontal R&D cooperation, higher incoming spillovers and lower outgoing spillovers induce firms to invest on R&D efforts as agreed. However, it i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horizontal firms’ attitudes towards asymmetric spillovers that leads to the inherent instability of the cooperation. In the vertical R&D cooperation, our results question the usually held opinion about the effects of asymmetric spillovers on the decision of R&D investment. The incoming spillovers are less important in the innovation process for vertically related R&D cooperation. A firm tends to under-invest on the arranged level of R&D efforts when its incoming spillovers increase. Our results also show that efficient mechanisms to restrain firms’ non-cooperative behavior are essential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R&D cooperation.  相似文献   

18.
基于吸收能力的企业合作研发的动态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竞争还是合作,是企业研发投资时所面临的选择,本文应用最优控制论建立了一个考虑吸收能力的企业合作研发的动态模型,分析了双寡头垄断企业在竞争和合作两种情况下的均衡研发投资,并与D'aspremont & J'aquemin的静态模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吸收能力与企业R&D合作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技术溢出的存在,企业创新投资的私人收益率要低于社会收益率,从而导致创新动力的不足。然而,技术溢出能够被企业所用的条件是企业必须具有吸收能力。本文假设吸收能力决定于R&D投资和技术差异性,通过引入吸收能力扩展了只考虑外生技术溢出的AJ模型,分析了R&D不合作、R&D合作和全合作三种情况下均衡R&D投入水平和产量,并与AJ模型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