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所谓“审题”,简言之审清题意,就是弄清题目内容,弄清已经知道什么.要求(求证)什么.所以“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之一,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审题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水平.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尤其是在例题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开阔审题思路,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审题步骤和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解题技巧.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数学教育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是高中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应该具备的能力,也是高考数学考查的重要能力之一.本文将借助不同的案例探讨在高考复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陈秀燕 《数学之友》2023,(15):49-52
小学阶段反映思维能力的内容有数学运算能力.小学阶段正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数学教师在课堂活动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多种学习需要,让学生对学习有信心,继而推动其综合能力提升.所以教师要想发展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就必须要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和革新教学方法,然后再逐渐地解决在教学过程中所碰到的种种问题.与此同时,在融洽师生关系的帮助下,促使学生高阶思维能力获得提高,继而认知水平也在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4.
所谓审题,简而言之就是审清题意,弄清题目内容,弄清已经知道什么以及要求(求证)什么.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之一,不认真审题就无法进行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好数学的关键环节之一.1纠正不良心理,培养良好的习惯学生的不良心理是指影响、制约、阻碍学生积极主动和持久有效地进行学习的一种心理状态,如畏惧心理、依赖心理、急躁心理、马虎的态度等.不少学生面对文字较长的题目,或者中间有一两个地方读不懂,就没有信心,予以放弃;有的学生丢三落四,没有看清题目的意思,就匆匆动手,导致错误.这些都是审题过程中的大敌,教师应在教学中加以教育.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审题是解题的第一环节,准确理解题意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审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是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举国上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热潮里,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青睐.但从教学实践来看,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较差,差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审题不过关.而审题是建模的关键环节.对此,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应用题的审题策略作些探讨.1 细读重点字、词、句、式解应用题的第一步就是读题,吸收题设中的信息.在读题时,首先应注意题设中的关键性字、词、句、式.因为重点字、词、句、式中往往隐藏着一定的数量关系与数学意义.因此,我们在审题时,必须对重点字、词、句、式等信息要咬文嚼字,仔细分析,深…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审题不清是学生有效解题的第一障碍.特别在解析几何的解题过程中,因为由文字、数式、图形等数学语言堆砌的问题抽象而繁复,且层层设套,使学生眼花缭乱,无从下手,或一不小心走了弯路.笔者就抛物线教学中的一个实例,对课堂教学中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肖木平 《中学数学》2012,(18):36-37
中学数学教学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灵活运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诸多能力中,普遍认为思维能力是形成各种能力的核心.下面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9.
毛仕理 《数学通讯》2003,(10):20-22
数学应用意识与应用能力是数学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举国上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的热潮里 ,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越来越受到青睐 .但从教学实践来看 ,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较差 ,差的重要因素之一就在于审题不过关 ,而审题是建模的关键环节 .对此 ,我们非常有必要对应用题的审题策略作些探讨 .1 细读重点字、词、句、式解应用题的第一步就是读题 ,吸收题设中的信息 .在读题时 ,首先应注意题设中的关键性字、词、句、式 ,因为重点字、词、句、式中往往隐藏着一定的数量关系与数学意义 .因此 ,我们在审题时 ,必须对重点字、词、句、式等信息要咬…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分析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意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人们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解决问题时,不断地经历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空间想象、抽象概括、符号表示、运算求解、数据处理、演绎证明、反思与建构等思维过程.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数学思维能力在形成理性思维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可见教师在上课时要重视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数学解题能力集中体现了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是数学基础知识、数学思维、数学能力的浓缩.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本论文就以此切入,以相似三角形中常见题目出发,从审题、解题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探究,旨在强化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并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思维过程包括直观感知、观察发现、归纳类比等.这些过程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做出判断.因此,数学教学中,既要强调思维的严密性,结果的正确性,又要重视思维的直觉探索性和发现性,要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通过开展观察、比较、归纳、类比、猜想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探索数学规律,发现数学结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始终.这有助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13.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思维能力是数学学科能力的核心.因此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维教学应以数学知识为素材,以数学思想为指导而展开.特殊化思想是中学数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数学思想之一.笔者认为在思维能力培养上,特殊化思想可以起到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的作用,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应用这个载体,加强对学生数学思维的锻炼的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注意直觉思维的训练培养创新思维习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 ,往往对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较为重视 ,而容易忽视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但是 ,直觉思维是学习数学与创造精神必不可少的思维形式 ,因此 ,我们要重视并加强对学生进行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 ,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 数学直觉思维能力的特征数学直觉思维是人脑对数学对象、结构以及关系的敏锐的想象和迅速的判断 .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直接性 :数学直觉是一种直接反映数学对象结构关系的心理活动形式 ,它是人脑对于数学对象的某种直接的领悟或洞察 .(2 )迅速性…  相似文献   

15.
解题是数学学习的必经之路,其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在解题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引导学生在观察、对比、交流、归纳中逐渐认清问题的本质,打破思维的局限,从而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得到有效提升,逐渐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16.
条件选择型结构不良数学试题是一类普遍呈现的结构不良试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判断决策能力和数学选择能力.数学选择能力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思维能力,加强数学选择能力的培育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有益于提升数学核心素养.对结构不良数学试题表征形式的发展趋向进行探析,可以加大学生的选择空间,更好地培育学生的数学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以2004年硕士研究生数学入学试卷典型试题为基础,对如何提高应试中审题的正确性进行了探讨,强调了全方位审题及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对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8.
在教学中,教师一直强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常所说的“学习习惯”指的是哪些呢?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主动预习、复习、做笔记、敢于回答问题等一些学习方式之类的习惯,却容易轻视乃至忽视思维习惯.这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下的培养目标更多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巧的运用,而轻视了学生思维的培养.事实上,在数学课程中恰恰更应该注重的是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这也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多种途径,较强的数学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数学问题的解决上,数学解题教学对学生的思维习惯乃至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很大的作用.笔者主要从解题过程中理解题意、类比归纳、模式识别、推理论证、解题反思等几个重要环节,探讨如何在解题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说题教学的尝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萍 《数学通讯》2005,(11):4-6
波利亚提出的数学教学的三原则之首是主动学习原则,弗赖登塔尔也认为学校的教学必须使学生由被动地听发展到主动地获取知识.让学生说题,本质上是对老师说课活动的模仿,就是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总结的思维过程按一定准则说出来,促使学生暴露面对题目的思维过程,通过老师引导,同学相互补充,去伪存真,系统地把握解题过程,促使思维能力的发展.所以让学生说题可以成为数学课堂中培养思维能力的一项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不少同学在各种考试中经常会失去一些本不该失去的分数,他们一般都解释为“粗心”;许多学生在解题中拿起笔来无从下手,总是“思维受阻”,这时,他们大多数又都怀疑问题似乎太难了.其实,经过我们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发现,根本原因不在于“粗心”,更不在于“问题太难”,而恰恰在于审题能力差,因此,成功解题的关键在于提高数学审题能力. 怎样提高数学的审题能力呢?总结几十年数学研究的成果和经验,笔者认为,要在“会看”、“会挖”、“会揉”、“会变”等四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