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内燃机车司机室吸附式空调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系统是一种采用分子筛-水吸附式制冷原理、以内燃机排气的余热驱动的新型空调系统。制冷系统为单吸附器结构,并通过蓄冷器,实现向内燃机车司机室连续、稳定地供冷。本文阐述了内燃机车司机室吸附式空调系统的设计原理及部分实验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Steady High Magnetic Field Facilities,SHMFF)水蓄冷系统的特征,并介绍了安装于蓄冷罐用于验证自然分层法应用于该系统可行性的布水装置.利用冷水机组冷冻水进、出水温度变化对蓄冷过程中的斜温层厚度进行了概算,从而初步验证该布水器的性能.研究结果将为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水蓄冷系统是否采用自然分层法提高蓄冷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蓄冷器填料非金属化后性能变化的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蓄冷填料的体积比热容和热穿透深度两方面入手,对脉冲管制冷机蓄冷器非金属化后的性能变化进行了系统的机理分析。理论分析显示,蓄冷填料的非金属化恶化了蓄冷器的性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脉冲管制冷机的微型化和高频化。本文同时对理论分析进行了简要的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水蓄冷系统是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大流量大温差水蓄冷系统之一. 系统包含两个3000 m3 的蓄水罐, 为提升蓄冷量双罐均采用了自然分层技术. 由于该技术的特性, 在蓄冷后期, 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入口水温会偏低, 这导致系统新增的12 ℃ 大温差机组在试运行阶段多发低负荷喘振故障, 影响了制冷运行的稳定度. 本文首先对离心式冷水机组的喘振机理进行了阐述, 进而分析了在改造前针对该台冷水机组所做的防喘振优化措施; 通过热气旁通改造结合相关参数的合理设置, 避免机组喘振风险; 通过优化 DDC 控制, 优化机组减载能力, 避免了低负荷振动及噪声. 本次改造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5.
脉冲管制冷机内部工质气体热力学循环是理解脉冲管制冷机制冷机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对制冷机蓄冷器内部气体微团热力学循环进行了数值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变频率和充气压力工况,蓄冷器内单位质量气体单位时间内循环换热量和制冷机能达到的最低制冷温度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6.
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去离子水冷却系统是保障水冷磁体稳定运行的必要技术装备系统之一。由于越来越多科学实验的开展,冷冻水蓄冷量不足的问题凸显,严重制约了水冷磁体的运行机时。本文介绍了去离子水冷却系统升级改造的方案设计及具体措施。采用优化设计的布水器,将现有蓄冷量增加一倍;为维持较短的制冷时间,新增大温差离心式冷水机组,与现有制冷机组并联使用;为了改善制冷系统的高耗能特性,增加闭式冷却塔在秋冬季节使用,系统可根据不同的湿球温度及回水温度,选择不同的制冷模式,让其取代冷水机组或其部分负荷使用,实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液氢温区制冷机蓄冷器材料的选择对制冷机的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开展了液氢温区低温蓄冷材料的实验研究,系统研究了Pb球、Er_3Ni、HoCu_2、高目数不锈钢丝网等多种蓄冷材料对高频脉冲管制冷机的影响。实验测试结果表明,不锈钢丝网的实验效果仍为最佳;而Er_3 Ni的实验效果接近不锈钢丝网;Pb球作为几种蓄冷材料中比热容最高的材料,实验结果却是最差的;本文对此实验现象进行了分析和解释,以便为高频制冷机中蓄冷器材料的选择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含有新颖的第二小孔调相器的二级脉管制冷机的基本结构,采用有阀压机驱动,通过计算机对自行研制的时序控制器进行实时控制,应用磁性蓄冷材料作为第二级蓄冷器填料,目前的实验结果为,第一级和第二级的最低制冷温度分别为47K和3.1K,着重讨论了第二小孔在4K二级脉管制冷机中的排热调相作用.  相似文献   

9.
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实际循环与循环周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前言在吸附式制冷系统中,许多因素影响着系统的实际运行,包括运行工况、实际循环与理想循环的偏离程度、循环周期以及工质对的匹配等。要进行系统的设计,并最大限度地利用所设计的机组,就必须首先考虑这些因素。本文以连续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为例,分析了系统运行的循环周期,以及实际循环偏高理想循环这两个主要因素,得出了相应的结论。2连续回热型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实际循环和理想循环基本的回热型吸附式制冷循环包括两个吸附器,它的流程图见图1。在这个系统中,阀A、B、C、D交替开启关闭,吸附器1和吸附器2分别加热和冷却,使…  相似文献   

10.
压缩空气蓄冷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冷量储存系统.针对这种系统,本文研究了四种不同的循环实现形式.分析了这四种循环形式的制冷量、运行性能系数COP并对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压缩空气蓄冷系统应用于室温条件下的制冷场合时,两级压缩、三级膨胀驱动蒸气压缩制冷系统相对于其他三种循环,运行性能较好;两级压缩、三级膨胀驱动空气压缩膨胀制冷循环,可以制取的制冷温度较广,适应变工况的能力较好,并且结构简单,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The concentration difference heat pump using fusion and freezing processes to generate a cold fluid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is heat pump system utilizes the acetic acid-acetamide pair as working material, and consists of a cold fluid generating and a separation process. The operation at the cooling capacity of 3.52 kW (1 ton of refrigera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At the cold fluid generating process, solid acetic acid at 15°C is fused into an acetamide solution at 15°C, such that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acetamide of the solution decreases. This dilute solution at lower temperature can be used to generate a cold fluid. The lowest attainable temperature of the solution has been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ly, and also calculated from the energy balance equation. The decreasing rates of the temperature have also been studied. At the separation process, continuous distillation is adopted to concentrate the dilute solution sent from the cold fluid generating process. The data which support the possibility of separation by continuous distillation are presented. The energy demand at the separation process is investigated theoretically.  相似文献   

12.
空气自然冷源已逐渐用于制冷系统中,引入自然冷源能提高冷凝器出口过冷度,或将自然冷源冷却载冷剂经节流直接引入蒸发器,可有效提高系统COP;基于国内冬春季温度≤5℃的自然冷源分布状况,设计了一种引入自然冷源用于家用冰箱的新型制冷系统,并建立热力学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自然冷源工况时冷凝器过冷度在0、5、10、15℃下的系统COP、压缩机指示功率、系统耗电量及冷凝器热负荷,经计算,冬春季时与传统家用冰箱制冷系统相比,系统COP提高了12%,日均系统耗电量节约0.48kWh。  相似文献   

13.
冷藏汽车制冷方式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冷藏汽车在易腐食品产、贮、运、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文中分析了我国食品冷藏链的现状,介绍了冷藏车的发展概况,阐述了冷藏汽车在食品链中的作用和地位,系统论述了冷藏汽车的各种制冷方式及其特点,介绍了冷藏汽车的技术状况。提出了发展我国冷藏车的建议,对我国冷藏车的设计与运行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冷却物冷藏间冷风机的空气除霜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却物冷藏间以贮藏果蔬为主,当贮藏品种产于热带地区,贮藏温度高于0℃。由于贮藏温度距水的冰点不远,制冷系统的蒸发温度会低于冰点,在工作过程中蒸发器表面必然结霜。文中对冷间温度高于冰点,蒸发温度低于冰点的冷库制冷系统,进行了空气除霜和"依次除霜法"实验,通过冷风机回风区空气温度、冷风机蒸发管组翅片温度的测量,结合肉眼观察认为,库温为5℃的情况下,依靠制冷压缩机停机阶段,冷风机风扇常开,能够基本除掉上次制冷过程产生的结霜,当制冷系统规律工作8小时,前期制冷过程积累的结冰可以通过"依次除霜法"依次关闭除霜冷风机的供液电磁阀15分钟,在保证库房降温的前提下,能够彻底除掉蒸发器表面的结霜。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吸附-再吸附技术的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热力循环.实验研究表明该新型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热力循环用于制冷空调领域是完全可行的,在每次循环过程中仅从外界热源输入一次高温解吸热,就可以实现吸附制冷和再吸附制冷两次制冷过程;相对传统热化学再吸附制冷循环和吸附制冷循环,双重热化学吸附制冷热力循环可显著提高吸附...  相似文献   

16.
实验系统为三级复叠制冷循环,制冷系统制冷剂为R404A/R23/R14,最低温度可达到-110℃以下。实验时测量系统运行的温度、压力以及压缩机的压比、耗功等参数。结果表明:库温从-60℃降低到-110℃的过程中,三级复叠式制冷循环制冷量先升高后降低,在-80℃左右时达到最大值,并且在整个降温降温过程中,压缩机的耗功一直减小;由三台压缩机的吸、排气压力变化图以及压比变化图和排气温度变化图分析可知,系统有不匹配的地方,还需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7.
王栋 《低温与超导》2011,39(11):60-63
针对一系列实验的需要,基于一座小型低温冷库,对制冷系统进行完善后增加了电加热器、加湿器、温湿度变送器等设备,运用电热平衡的方法实现恒温控制。测试结果表明:在-60℃~+40℃温度范围内,可以无级调节,波动范围不超过±0.5℃;最大相对湿度可达99%,控制精度在±5%以内。应用表明:此恒温室能较好的满足一般实验所需恒温恒湿的要求,其操作的方便性及实用性可以为以后的科研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在冻干装置中,一般采用一机双蒸发温度制冷系统。对双蒸发器表面温度的控制直接影响冻干的质量。文中对双蒸发器在冻干工艺中的调节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首先,分析了针型阀门的开度对双蒸发器的影响;其次,分析了蒸发压力调节阀对于双蒸发器表面温度的调节特性;最后,通过实验得出了冷阱表面化霜时的温度控制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