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朱淮武 《大学化学》1986,1(3):36-40
用红外光谱(IR)解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主要是依据大量有关红外光谱的资料、数据以及各种类型化合物的谱图,利用这些资料与谱图,我们就可以确定分子中存在哪些官能团以及这些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最后将结构定出来。但达是一项比较烦杂、费时甚至很难完成的工作。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红外谱图的解析亦已从传统的人工分析发展到用计算机储存检索谱图和辅助解析分子结构。谱图计算机检索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能够收集大量信息,提高解析的准确性和缩短分析时间,只要根据未知物的光谱图,无需其它数据(如分子式等),就能与计算机中储存的大量已知物光谱  相似文献   

2.
《分析化学》2011,(1):81
该书是现有惟一介绍近红外光谱吸收谱带与分子结构之间关系的专著。书中给出了300多张近红外光谱图,几乎覆盖了所有在近红外光谱区有吸收的官能团。附录给出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以解析分子结构与近红外光谱之间的相关  相似文献   

3.
《分析化学》2011,(2):252
该书是现有惟一介绍近红外光谱吸收谱带与分子结构之间关系的专著。书中给出了300多张近红外光谱图,几乎覆盖了所有在近红外光谱区有吸收的官能团。附录给出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以解析分子结构与近红外光谱之间的相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在线红外技术监测3,4-双(4'-氨基呋咱基-3')氧化呋咱(DATF)的合成过程,并结合核独立成分分析算法对反应过程中获得的实时红外光谱数据进行解析,得到了反应物、中间体及产物各组分纯物质的红外光谱图.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3LYP法,在6-31+G(d,p)基组水平上求得中间体的红外振动光谱,验证了所分离红外光谱图的正确性,从而推导出合理的合成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核独立成分分析算法能合理地解析红外光谱在线数据,并有效捕捉合成反应的中间体,对合成反应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光谱、波谱技术在化学中的广泛应用,至今已积累了数量十分庞大的标准谱图(仅红外光谱一项就巳超过十万张),利用电子计算机对这些谱图数据进行存贮、检索,已日益受到重视并成为计算机在化学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1979年5月起,我们进行了有机化合物谱图信息的计算机存贮、检索以及电子计算机辅助结构解析的研究,编制了供红外光谱检索用的IRS-1程序,并于今年年初完成了该程序检索性能的考核。 IRS一1程序以文献报导的标准红外光谱谱图为数据源。谱图信息的抽提是按预先规定的闭值和规则,自6.6~16.0协m波长范围内以0.1卜m为间隔,采用二进制的形式进行光谱数据的编码。  相似文献   

6.
《分析化学》2011,(4):551
该书是现有惟一介绍近红外光谱吸收谱带与分子结构之间关系的专著。书中给出了300多张近红外光谱图,几乎覆盖了所有在近红外光谱区有吸收的官能团。附录给出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以解析分子结构与近红外光谱之间的相关关系,书中还扼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产生的机理和应用发展史。  相似文献   

7.
《分析化学》2011,(3):424
该书是现有惟一介绍近红外光谱吸收谱带与分子结构之间关系的专著。书中给出了300多张近红外光谱图,几乎覆盖了所有在近红外光谱区有吸收的官能团。附录给出了大量的图表和数据以解析分子结构与近红外光谱之间的相关关系,书中还扼要介绍了近红外光谱产生的机理和应用发展史。  相似文献   

8.
在一个多组分系统中各组分的定量分析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光谱如拉曼光谱(R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紫外-可见(UV-Vis)光谱、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可通过获取丰富峰信号的谱图对样品进行各角度的详尽描述。然而,由于谱图的复杂性及其解析工作的繁重,使得仅通过样品谱图来同时量化混合物中的每个组分成为很具挑战性的工作。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首次介绍了一个名为定量主成分分析(q PCA)的可靠策略,快速计算混合物中每个成分的比例,而不需要任何手动解谱。通过使用纯组分的谱图作为参考,多组分系统的谱图可以通过PCA自动分辨并解析,然后就可以使用我们的计算方法来计算每个组分的比例。计算机建模实验和RS、FT-IR、UV-Vis、NMR、MS实验都证明了这一策略胜任多组分系统的快速定量工作。  相似文献   

9.
Hg^2+ -牛血清白蛋白复合体系中蛋白质微观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Hg2+在生物体内与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毒性机理以及蛋白质的微观结构变化.测定了Hg2+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复合体系的红外光谱(FT-IR)和圆二色谱(CD),并对图谱进行拟合解析处理.红外光谱实验数据表明Hg2+与BSA发生作用的结合位点可能包括-SH、-OH和-NH基团,采用红外拟合技术对BSA二级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蛋白质α-螺旋结构含量降低,β-折叠结构含量升高.圆二色谱图也表明由于一定浓度的Hg2+与BSA结合,从而导致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被破坏,这与拟合红外光谱得到的蛋白质二级结构数据相吻合.Hg2+与牛血清蛋白作用致使蛋白质的构象改变,形成金属离子与蛋白质作用的复合物,因而蛋白质失去活性导致生物体发生病变.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仪器分析的发展和进步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工作现在可以说主要是依靠红外光谱 (IR)、核磁共振谱 (NMR)、质谱 (MS)和紫外 /可见光谱 (UV/Vis)这四大波谱技术了 .这些波谱技术各自均能提供大量的图式和数据 ,做好结构解析工作也就是要将各种数据与分子的整体结构或片断结构准确无误地联系起来 .这些数据的归类分布虽然也有其一定的规律 ,但是 ,分子结构的细微差别均能导致各类数据和图式的或多或少的不同 .因此 ,即使对一个资深研究人员而言 ,也绝无可能记住所有这些数据和变化规律 .同样 ,对初学者来说 ,相对而言 ,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方便有效地进行凝聚相有机磷酸酯的红外光谱规律及谱图解析的研究,利用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设计出一套用于微机的光谱辅助分析软件包,功能齐全,操作灵活,可完成多种化合物分类模式检索;可进行多谱图叠加,吸收峰直方图的显示,峰的自动识别及范围确定;可进行差谱分析;谱图显示操作灵活,可进行绘图仪输出。在实际分析应用中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光谱研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工作已日益广泛,但是解析谱图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赖于分析工作者的经验。近年来发展起来一种计算机辅助分子结构解析的人工智能方法:先确定未知物的分子式,由结构发生器产生这个分子式的同分异构体;利用光谱数据(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等)所提供的局部结构信息(称为亚结构)对这些异构体进行筛选,使结构鉴定的范围逐步缩小,最后得到的只是少数几种可  相似文献   

13.
随着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获得的红外谱图信息越来越多,人工解析谱图愈益困难。用计算机辅助谱图解析势在必行。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计算机谱库检索。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个可以进行红外光谱解析和谱库检索的计算机程序。该解析程序将红外特征吸收频率、色谱保留指数和谱库检索结果三者结合起来,可迅速而准确地鉴定色谱峰,并能绘制出各色谱馏出物的吸收光谱图和谱库中最近似的参比光谱图,核对方便。当库存光谱数据资料中没有待检索的化合物时,仍能根据特征吸收频率和保留值数据作出较为正确的判断。此法用于分析煤焦油洗油馏份,可得到满意的解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利用化合物的氢质子的核磁共振谱图来研究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现在已经成为实验室中常规分析方法之一.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氢质子的化学位移值除了和实验条件有关外,主要决定于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也就是说,是由试样分子中氢质子的结构环境决定的.因此,人们把核磁共振谱中的化学位移值和分子的红外光谱峰值都看成是一个化合物分子的“指纹”数  相似文献   

16.
孙涛  蒋晓春 《分析化学》1994,22(7):679-682
为了更方便有效地进行凝聚相有机磷酸酯的红外光谱规律及谱图解析的研究,利用计算机的软,硬技术设计出一套用于微机的光谱辅助分析软件包,功能齐全,操作灵活,可完成多种化合物分类模式检索;可进行多谱图叠加,吸收峰直方图的显示,峰的自动识别及范围确定;可进行差谱分析,谱图显示操作灵活,可进行绘图仪输出,在实际分析应用中有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分析化学》2005,33(5):604-604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英文(加增补)版,“StructuralIdentificationofOrganicCompoundswithSpectro scopicTechniques”近期已经由WILEY VCH出版。书中对核磁共振、质谱、红外和拉曼光谱的基础理论作了深入的阐述,详细地阐明了有机化合物的谱图解析方法,汇集了波谱学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最新进展,如脉冲场梯度技术、液相色谱核磁共振联用、扩散排序谱技术等。该书是波谱学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仪器分析类的工具书,也可作为研究生的教材。作者宁永成教授在该书中融入和归纳了解析谱图的规律和心得。诺贝尔奖获得者Ric…  相似文献   

18.
应用分子结构理论将诱导、共轭、氢键、环、场等效应转换为对振动键的价键数。电负性、核间距(N、x、d)的影响,从而将多原子分子简化为双原子分子模式。应用Badger-Cordy经验公式(1)系统分析了由C,H,O,N组成的多原子分子中各类键伸缩振动IR特征吸收峰的区域范围。(2)定性地阐明了分子结构与红外光谱的关系,探索了解析红外光谱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一维(1 H、13 C)和二维(1 H-1 H COSY、HMQC、HMBC)核磁共振光谱及质谱对薁磺酸钠进行结构确证。对所有的1 H-NMR和13 C-NMR谱进行了归属;讨论了红外吸收光谱峰所对应的官能团的振动形式,并详细分析了薁磺酸钠质谱图中主要碎片离子的裂解途径,还对样品进行了差热和热重分析。以上研究结果确证了薁磺酸钠的分子结构,并确证其经验分子式为C15H17NaO3S·1/2H2O。  相似文献   

20.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与阿胶的真伪鉴别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2D-IR)对几种阿胶进行了真伪鉴别。实验结果表明,伪品阿胶和黄明胶与标本东阿阿胶的谱图较为相似,尤其是黄明胶与阿胶极其相似,仅仅在1648cm^-1的酰胺I带的吸收峰和东阿阿胶有9个波数的区别;不同批次和厂家的正品阿胶的红外光谱图更为相似,难以区分开,借助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获取了物质的微观结构信息,提高了谱图的分辨率,几种真品阿胶得到了直观有效的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