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晓伟  刘星  张建明 《色谱》2023,41(1):24-36
薄层色谱(TLC)是一类非常实用的液相色谱方法,由于其装置简单、操作便捷、灵活、通量高、成本低,以及样品前处理简单等优点,在许多行业的检测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现代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检测技术综合应用程度的加深,薄层色谱与质谱的联用(TLC-MS)也成为这一方法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我国医药、食品、科学仪器等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升级,相信薄层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并迎来发展的契机。该综述将目前薄层色谱-质谱的联用形式分为3类,一是接口仪器的间接联用,二是质谱对薄层板的原位检测,三是质谱对薄层分离过程的实时监测,并按此分类对典型的联用形式进行了总结和简要描述。随着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技术的广泛使用,薄层色谱与质谱联用的技术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食品、药用生物活性物质的研发效率。目前,薄层色谱与质谱联用发展的主要瓶颈是“即插即用”型部件的设计和商品化。具有实时监测功能,同时又兼备灵活扫描功能和高通量特点的TLC-MS技术也很令人期待。此外,不同种类TLC-MS解吸-电离技术的对比研究也是有待讨论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前言色谱是一种有效的分离手段,但分离后的组分一般色谱自身不能定性,定性要借助于标准样品或者其它仪器。薄层色谱对于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而言它是开放床,可以直接对分离组分显色定性。若分析未知样品,或者又无标样时,就需要把分离的各个组分从薄层板上提取下来,用其它仪器如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波谱测定结构。应用制备薄层色谱提纯或者制备少量样品是很必要的。制备薄层色谱  相似文献   

3.
谌学先  袁黎明 《色谱》2016,34(1):28-33
根据作者团队近八年的手性薄层色谱文献的再现实验以及进一步研究,从实用性的角度系统总结了手性薄层色谱的9个特点。并且根据作者团队的再现实验结果,介绍了目前的手性薄层色谱报道情况、已有商品手性薄层色谱板的拆分性质及作者团队的万古霉素薄层色谱板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梦婷  巩丹丹  孙万阳  孙国祥 《色谱》2018,36(10):1045-1052
径向展开薄层色谱法是一种将样品由中心沿径向向外展开的简便、快速、高效的色谱方法。该文组装了简单的径向展开薄层色谱装置,并建立了朱砂安神丸的径向展开薄层色谱检测法,对其中的生物碱成分进行分离,研究了径向展开薄层色谱的分离特性。从薄层色谱基础理论出发,对径向展开薄层色谱和一般薄层色谱的分离效能进行了比对研究,设计试验进行计算和求解。证明了径向展开薄层色谱法更快、更高效、更经济,适用于生物碱等高极性样品分离。探索了径向展开薄层色谱法高分离效率的理论根源,这一研究思路也为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色谱法研究杂多酸Ⅶ: 杂多酸薄层色谱分离及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杂多酸的TBA及无机阳离子两种不同类型盐的薄层色谱特性,探讨了实验条件对两种类型杂多酸盐薄层色谱分离的影响, 选择合适的条件可使杂多酸盐各组分得到分离。以薄层色谱扫描仪对分离后的样品斑点进行扫描测定, 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色谱法研究杂多酸Ⅶ: 杂多酸薄层色谱分离及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杂多酸的TBA及无机阳离子两种不同类型盐的薄层色谱特性,探讨了实验条件对两种类型杂多酸盐薄层色谱分离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条件可使杂多酸盐各组分得到分离.以薄层色谱扫描仪对分离后的样品斑点进行扫描测定,得到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氨基酸在薄层原位的傅里叶变换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汪瑗  张煦 《分析化学》1998,26(9):1047-1051
应用表面增强技术将薄层色谱与红外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联用,在薄层色谱原位获得两种氨基酸光谱。研究表明,在薄层原位微量样品的NIR-FT-SERS光谱与纯固体样品FT-Raman光谱的主要特征谱带频率基本一致,在银微粒作用下,色氨酸分子中吲哚环环伸缩振动获最大增强,组氨酸分子中C=N双键的伸缩振动是明显增强,对8μg样品就能在薄层色谱原位较可靠地反映了分子的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8.
林润国 《色谱》1988,6(4):212-214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是通过测量受均相催化所加速的化学反应的速度,对该反应的催化剂(或活化剂、阻抑剂等)进行定量测定的痕量分析方法,它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重现性,但选择性较差。Otto等指出,单靠改变催化反应的条件,有时仍不能提高催化分析认的选择性,这时可把样品预先分离。包括色谱法在内的分离技术与催化动力学分析法相结合,是增加其选择性的有效途径之一。初期的工作是把纸色谱、薄层色谱和柱色谱用作样品预分离的手段,后为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与催化动力学分析法联用也取得了成功。本文拟就上述内容作简要综述,分三方面介绍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
薄层电色谱技术将电场力的作用引入薄层色谱的分离过程中,具有分离时间短、分辨率高等特点,将可能在物质分析分离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薄层电色谱仪器装置的设计、固定相和流动相的类型、薄层电色谱的应用等内容,总结了目前的研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还介绍了与薄层电色谱有相似的毛细管电色谱和自由流电泳技术.引文献50篇.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通过Hezol、Blowe.Jaenchen、Halpaap、Ripphahn和Kaiser等人的研究将薄层色谱(TLC)发展到一个新水平——高效薄层色谱(High Performance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简称HPTLC),也称毫微(克)量薄层色谱(Nano-TLC)。一般的TLC称为常量薄层色谱(Macro-TLC)。HPTLC使用5—10微米硅胶微粒制备高效薄层色谱板(HPTLP)和程序多级展开技术(PMD)将TLC的灵敏度和分辨力大大地提高,能检出毫微克到微微克量物质。在一块10×20厘米板上能检出十几个甚至30个样品,层析时间只需几分钟。这些优点使HPTLC可以和HPLC及GC媲美。1976年Hezel等用德文出版了第一本HPTLC专著。不久,Zlatkis和Kaiser编写了英文HPTLC  相似文献   

11.
径向薄层色谱法(RTLC)是一种将样品呈圆形或环状点样,然后将展开剂从中心向外沿径向输送的薄层色谱方法。在一定的展开距离内,RTLC是一种分离快速、扩散小、不拖尾的高效分离和半制备方法。目前关于RTLC分离的报道较多,但对RTLC定性和定量的报道较少。该文采用自编程方式结合图像处理软件,实现RTLC图像数字化处理,形成RTLC数字化图谱,并对RTLC进行定性与定量方法学验证,建立了一清片RTLC定性与定量方法。辅助计算机技术,对一清片径向展开薄层色谱定性与定量方法进行初探。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RTLC定性的可靠度较好,但用于RTLC的定量,仍有不足之处,这可能与实验环境条件等有关。通过搭载更好的分离和数据采集设备,RTLC会有适合的用武之地。计算机图像处理和自编程方法的结合给了RTLC和其他一些分析相关的技术广阔的发展前景。相信未来在计算机技术的辅助下,薄层色谱技术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色谱》2005,23(5):507-507
本书是现代色谱技术的专著。全书共10章,可分为4部分:1.绪论与样品预处理;2.色谱基础理论;3.色谱基本方法包含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及薄层色谱法;4.色谱新技术包含液相色谱溶剂优化导论、毛细管电泳法、微流控分析系统及色谱-光谱联用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分析化学》2007,35(8):1024-1024
该书主要介绍了色谱-质谱、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色谱-原子光谱和色谱-色谱联用技术。该书简述了质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原子光谱和核磁共振仪器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与色谱联用时对接口的一般要求。该书内容丰富,包括:液相色谱-质谱、毛细管电泳-质谱、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液相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薄层色谱-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色谱-原子光谱等联用技术,以及液相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等不同的分离模式色谱联用技术的应用实例。该书是《色谱技术丛书》之分册,在第一版基础上作了修改和充实,补充了新近发展的仪器、技术与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4.
薄层色谱用于分离痕量金属比纸色谱所需的展开时间更短,尤其是圆形薄层色谱,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对设备要求低的优点。本实验通过对用圆形薄层色谱法分离铜、镍的实验条件的试验(薄层板活化时间、活化湿度展,开剂组成等),从而确定实验步骤,以获得最佳分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何丽一 《色谱》1987,5(6):352-354
为了更好地发挥薄层色谱技术的特点,近年来薄层色谱工作者在缩短分离时间、提高分离效率、提高检测灵敏度、保证定量精度以及扩大应用范围等方面不断进行研究,并取得—些进展。但至今薄层色谱法的整个操作仍是不连续的,因此其进展也多在设备及技术上的改进。  相似文献   

16.
(ISBN 978-7-122-11958-2)该书从色谱科学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制备色谱的原理、重要的实验技术、关键性色谱分离技巧及其应用。内容包括制备色谱的基础知识、制备薄层色谱、常压柱色谱、低压及中压柱色谱、高压制备液相色谱、高速逆流色谱、模拟移动床色谱、顶替色谱、制备气相色谱、电泳以及与制备色谱技术紧密相关的生物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技术等。本书对制备色谱技术的系统介绍具有简明、系统、全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以对二甲氨基偶氮苯和反式偶氮苯的混合物作测试样,在薄层板上点样后于单一溶剂和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中展开,考察样品极性和溶剂极性变化对薄层色谱分离效果的影响;以乙酰苯胺和苯甲酰胺作测试样,点样展开后分别在紫外灯下和碘缸中显色,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些常用的薄层色谱显色方法;对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如物质极性与展开剂的选择、显色方法和分离效果等进行了教学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分析化学》2009,37(4)
平面色谱法是色谱分析方法中的一个分支,主要包括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平面色谱有别于各种柱形式式的色谱方法。平面色谱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适合于中草药、中成药及一些含大量杂质的样品中微量成分的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分析化学》2009,37(1)
平面色谱法是色谱分析方法中的一个分支,主要包括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平面色谱有别于各种柱形式式的色谱方法。平面色谱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适合于中草药、中成药及一些含大量杂质的样品中微量成分的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分析化学》2009,37(2)
平面色谱法是色谱分析方法中的一个分支,主要包括纸色谱法和薄层色谱法。平面色谱有别于各种柱形式式的色谱方法。平面色谱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适合于中草药、中成药及一些含大量杂质的样品中微量成分的分离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