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道林  李帝  宋勇澄  曹亮 《合成化学》2012,(1):111-113,127
以1-氯乙酰基愈创兰烃薁和取代2-氨基吡啶为原料,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1-{2-咪唑[1,2-a]吡啶基}愈创兰烃薁衍生物,收率47%~74%,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相似文献   

2.
李克昌  张恒彬  刘佳  曹学静  张玉敏 《分析化学》2005,33(11):1580-1582
建立了以磷酸氢二钾-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添加甲醇为流动相,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吡啶、2-氨基吡啶、2-甲基吡啶和2-吡啶甲酸的新方法。在流动相为甲醇-0.1mol/L磷酸氢二钾和磷酸缓冲溶液、pH为6.0的最佳条件下,吡啶、2-氨基吡啶、2-甲基吡啶和2-吡啶甲酸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2%~102.1%、99.1%~101.3%、97.8%~100.7%和99.1%~102.4%;线性范围分别为20~980、18~913、19~943和18~902mg/L;检出限分别为2.0、1.8、1.9和1.8mg/L。本法可同时测定电氧化2一甲基吡啶过程中电解液。  相似文献   

3.
采用溶剂提取法, Diaion HP-20、Sephadex LH-20葡聚糖凝胶、硅胶及制备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毛华菊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现代波谱技术对已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从毛华菊的氯仿部位分离得到4个新化合物,其结构类型属于愈创木内酯衍生物,分别命名为(1S,5R,6S,7S,10S)-愈创木-3,11(13)-二烯-2-酮-12,6-内酯(1)、(1S,5R,6R,7R,8S,10S)-8-异丁酰氧基-愈创木-3,11(13)-二烯-2-酮-12,6-内酯(2)、(1S,5R,6R,7R,8S,10S)-8-(2'-甲基)丁酰氧基-愈创木-3,11(13)-二烯-2-酮-12,6-内酯(3)和(1R,5R,6R,7R,8S,10S,11S)-8-乙酰氧基-愈创木-3-烯-2-酮-12,6-内酯(4),以及2个已知化合物matricarin (5)和11,13-dehydromatricarin (6).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α-13C]的合成新路线,首次合成出α位带13C同位素标记的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α-13C],并利用1H-NMR、13C-NMR等手段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乙醇作为反应溶剂使4-乙酰基愈创木酚-[α-13C]的溴代反应成为均相反应,溴代产物的产率可提高到90%以上。采用硅胶层析用乙酸乙酯和正己烷(1/2=V/V)做流动相可以分离得到该中间产物。通过利用过量愈创木酚和4-(α-溴代乙酰基)-愈创木酚-[α-13C]进行反应,可以得到β-0-4型木素模型化合物———愈创木基丙三醇-β-愈创木基醚-[α-13C]。  相似文献   

5.
广藿香超临界CO2萃取产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从广藿香中提取出挥发油,挥发油得率为2.97%(w)。采用GC-MS分离鉴定其化学组成,以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从广藿香叶挥发油中鉴定出24个化合物,其中以广藿香醇(48.8%)、δ-愈创木烯(15.2%)、α-愈创木烯(15.3%)等为主。  相似文献   

6.
王道林  李帝  曹亮 《有机化学》2012,32(9):1741-1745
在醋酸铵作用下,通过1-氰乙酰基愈创兰烃薁、芳香醛、丙二腈的三组分反应,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1-(2-氨基-3,5-二氰基-4-芳基-4H-吡喃-6-基)愈创兰烃薁衍生物.该反应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收率良好.产物结构经NMR,MS,IR及元素分析等得以证实.  相似文献   

7.
王道林  董哲  徐姣  李帝 《有机化学》2013,(7):1559-1563
在醋酸铵作用下,通过1-氰乙酰基愈创兰烃薁与2-羟基苯甲醛类化合物的缩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1-(香豆素-3-酰基)愈创兰烃薁衍生物.该反应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收率良好.产物结构经NMR,IR,MS及元素分析数据得以证实.对所得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初步表明它们具有一定的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4,5,6,7-四氢噻吩并[3,2-c]毗啶盐酸盐和2-氧代-2,4,5,6,7,7a-六氢噻吩并[3,2-c]吡啶盐酸盐为起始原料,合成了9个未见文献报道的ADP受体拮抗剂——N-取代-2-14,5,6,7-四氢噻吩并[3,2-c]吡啶-5-基}乙酰胺(1a~1e,2a~2d),收率61.4%-80.3%,其结构经1H NMR和HR-MS表征.大鼠体内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研究表明,1和2均有一定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其中1d和2d的作用较强,抑制效率分别为50.0%和58.9%,且2d的抑制作用优于阳性对照药噻氯匹定.  相似文献   

9.
从中药南鹤虱(Fructus carotae)中分离纯化得到7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ethoxy-4(15)-oppositen-1β-ol(1),11-乙酰氧基-8β-当归酰氧基-15-甲氧基-4α,5α-环氧愈创木烷-3-酮(2),11-乙酰氧基-8β-丙酰氧基-4-愈创木烯-3-酮(3),1-oxo-5α,7αH-eudesma-3-en-15-al(4),1β-hydroxy-4(15),7-eudesmadiene(5),1β-hydroxy-4(15),5E,10(14)-germacratriene(6),1β-hydroxy-4(15),5-eudesmadiene(7).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的化合物,新化合物的结构进一步通过HR-ESIMS,1D NMR和2D NMR等光谱技术确定.  相似文献   

10.
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热解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β-O-4连接是木质素主体结构单元之间的主要联结方式。采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B3LYP,在6-31G (d, p)基组水平上,对β-O-4型木质素二聚体模型化合物(1-愈创木基-2-(2-甲氧基苯氧基)-1,3丙二醇)的热解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种热解反应途径:Cβ-O键均裂的后续反应、Cα-Cβ键均裂的后续反应以及协同反应。对各种反应的反应物、产物、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结构进行了能量梯度全优化,计算了各热解反应途径的标准动力学参数。分析了各种主要热解产物的形成演化机理以及热解过程中温度对热解机理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Cβ-O键的均裂反应和协同反应路径(1)和(3)是木质素二聚体热解过程中主要的反应路径,而Cα-Cβ键的均裂反应和协同反应路径(2)和(5)是主要的竞争反应路径;热解的主要产物是酚类化合物如愈创木酚、1-愈创木基-3-羟基丙酮、3-愈创木基-3-羟基丙醛、愈创木基甲醛和乙烯等。在热解低温阶段协同反应是热解过程中的主要反应形式,而在高温阶段自由基均裂反应是热解过程的主要反应形式。  相似文献   

11.
以脂肪醛、环氧溴丙烷、吡啶为原料,在三氟化硼乙醚的催化下,通过缩合、N-烷基化反应合成了新型含吡啶环1,3-二氧杂环戊烷的单阳离子表面活性剂——(2-己基-1,3-二氧杂戊环-4)甲烷-1-吡啶盐(2),其结构经1H NMR和IR表征.表面活性测试结果表明,2在20℃时临界胶束浓度为4.5×10-3mol·L-1,Krafft点低于20℃,泡沫稳定性72.7%,乳化性2 min.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2-(2-吡啶)-1,3-丙二醇及其衍生物的一些新的反应,以此得到了一系列新的1,3-二取代2-(2-吡啶)丙烷和3-取代2-(2-吡啶)丙烯-1化合物,并讨论了这些化合物的光谱数据。  相似文献   

13.
以愈创兰烃薁、氨基酸甲酯盐酸盐、水合肼、芳香醛为原料,合成了15种未见报道的新型N-取代愈创兰烃薁-1-磺酰胺类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IR,HRMS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胃溃疡活性.  相似文献   

14.
在碱性介质中,用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Ag(III)配离子,即[Ag(HIO6)2]5-,氧化药物分子愈创甘油醚的动力学及其机理.用质谱鉴定了氧化产物;反应对Ag(III)和愈创甘油醚均为一级;在温度25.0-40.0℃范围内,通过分析[OH-]和[IO4-]tot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二级速率常数有以下表达式:k′=(ka kb[OH-])K1/{f([OH-])[IO4-]tot K1},在25.0℃及离子强度0.30mol·L-1时,对此反应有ka=(2.6±1.2)×10-2mol-1·L·s-1,kb=(2.8±0.1)mol-2·L2·s-1,及K1=(4.1±0.4)×10-4mol·L-1,求出了涉及ka,kb的活化参数,并据此推出反应机理为反应体系中的[Ag(HIO6)2]5-配离子在前期平衡后,反应活性中心与药物分子形成Ag(III)-过碘酸-愈创甘油醚分子三元配合物,配位甘油醚分子通过两个平行途径将两电子传递给中心原子Ag:一个途径无OH-离子参与,另一途径有OH-参与完成.  相似文献   

15.
以2-氨基吡啶(2)和丙烯酸乙酯(3)为起始原料,经一步反应合成了凝血酶因子抑制剂达比加群酯的关键中间体3-(2-吡啶氨基)丙酸乙酯,其结构经1H NMR和ESI-MS确证.最佳反应条件为:2 120 mmol,n(2)∶n(3) =1.00∶1.08,于100℃回流反应24h,收率79.6%.  相似文献   

16.
王道林  韩珊  黄孝东  谷峥 《有机化学》2009,29(10):1659-1663
以3-氯乙酰基愈创兰烃薁、硫脲或硫代酰胺为原料, 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3-(2-取代噻唑-4-基)愈创兰烃薁衍生物. 该反应收率良好、操作简单、条件温和. 产物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证实. 对所合成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 初步表明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17.
蒽酮1和氯甲基吡啶盐酸盐2在甲苯中回流反应生成10,10-二吡啶甲基-9(10H)蒽酮(3),收率63%~68%;3用硼氢化钠还原生成10,10-二吡啶甲基-9,l0-二氢蒽-9-醇(4),收率87%~90%;蒽醇4在酸催化下发生歧化反应,得到还原产物10,10-二吡啶甲基-9,10-二氢蒽(5)和氧化产物蒽酮3.该歧化反应受催化剂、溶剂和反应温度等影响.当蒽醇4用三氟化硼为催化剂、甲苯为溶剂、回流反应,5的收率达到74%.所合成的新化合物都经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表征确认.  相似文献   

18.
在碱性介质中, 用传统的分光光度法研究了Ag(III)配离子, 即[Ag(HIO6)2]5-, 氧化药物分子愈创甘油醚的动力学及其机理. 用质谱鉴定了氧化产物;反应对Ag(III) 和愈创甘油醚均为一级;在温度25.0-40.0 ℃范围内, 通过分析[OH-]和[IO-4]tot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二级速率常数有以下表达式:k′=(ka+kb[OH-])K1/{f([OH-])[IO-4]tot+K1}, 在25.0 ℃及离子强度0.30 mol·L-1时, 对此反应有ka=(2.6±1.2)×10-2 mol-1·L·s-1, kb=(2.8±0.1) mol-2·L2·s-1, 及K1=(4.1±0.4)×10-4 mol·L-1, 求出了涉及ka, kb的活化参数, 并据此推出反应机理为反应体系中的[Ag(HIO6)2]5-配离子在前期平衡后, 反应活性中心与药物分子形成Ag(III)-过碘酸-愈创甘油醚分子三元配合物, 配位甘油醚分子通过两个平行途径将两电子传递给中心原子Ag:一个途径无OH-离子参与, 另一途径有OH-参与完成.  相似文献   

19.
在吡啶的存在下和不同的醇溶剂中 ,一氧化碳、四氯化碳和 1 -辛烯在钯催化下的加成反应能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反应生成共加成产物 2 - ( 2 ,2 ,2 -三氯乙基 )辛酸酯和简单加成产物 1 ,1 ,1 ,3-四氯壬烷  相似文献   

20.
Vinamidinium盐(1a~1e)与丙二腈(或氰基乙酸乙酯)在甲醇钠催化下经取代反应合成了4-芳基-2-氰基-5-二甲基氨基-2,4-戊二烯腈(2a~2e)[或4-芳基-2-乙氧基羰基-5-二甲基氨基-2,4-戊二烯腈(3a~3e)];2或3在盐酸存在下经环合反应合成了10个新型的5-芳基-2-氯-3-取代吡啶衍生物,收率44%~88%,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表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