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大学化学教育改革25年回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姚天扬 《大学化学》2005,20(6):11-18
1中国大学化学教育历史1.1萌芽时期(1865~1910年)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形成了许多成功的化学工艺,如陶瓷、酿造、炼丹、医药、火药、造纸、纺织等,但由于历史原因,这些丰富的化学知识和成功的化学工艺并没有上升为理论而形成化学学科。化学作为一门科学诞生于17世纪的西欧,其标志为1661年波义耳对“元素”提出了科学定义,继而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1860年康尼查罗提出原子分子论,1870年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至19世纪中,化学已发展成一门具有坚实理论的基础学科,化学对西方物质文明的发展起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1881年俄国伟大的学者布特列洛夫预言了元素的“同位性现象”的存在。他不仅预言了同位性现象,而且给于了正确的描述。他在当时认为,可以用新的,在他那个时候还不知道的方法去分离元素;分出的部分其化学性质绝对相同但又不完全相同。大约过了30年(1910年)他的预言才被索地所证实。  相似文献   

3.
刘树深  刘玲  陈浮 《化学学报》2013,71(10):1335-1340
化学污染物总是以混合物形式存在于实际环境体系中. 化学混合物的毒性评估与预测是环境化学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与难题. 要评估与预测一个化学混合物的毒性效应, 首先要证明其是否具有加和性. 目前有3个加和参考模型即浓度加和模型(CA)、独立作用模型(IA)与效应相加模型(ES)用于化学混合物毒性的加和性检验. 如果混合物效应明显偏离加和参考模型预测效应, 则认为该混合物产生毒性相互作用, 即协同或拮抗. 选择不同的加和参考模型可能得出不同的相互作用结论. ES模型最早广泛应用, 但不能解释由同一化合物构成的所谓虚拟组合现象, 应用已开始受到限制. IA模型被认为适用于具有相异作用模式的化学物构成的混合物, 而CA模型适用于相似作用模式化学物构成的混合物并能合理解释ES模型不能解释的虚拟组合现象, 常常认为是化学混合物毒性预测的标准模型. 然而, 由于CA模型目前没有坚实的理论支持, 也不能直接联系混合物毒性作用机理, 同时在浓度-效应曲线的部分区域存在不能预测的所谓“预测盲区”, 因此, CA模型也只是一个工作模型, 需谨慎使用.  相似文献   

4.
化学类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草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1661年,波义耳在其著名论文《怀疑派的化学家》中提出“元素”的概念,从而把化学确定为一门学科。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1860年康尼查罗提出了原子-分子论,经历了这些重要的发展阶段,到1870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奠定了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化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相继建立,这种分工大大推动了化学研究的深化。进入20世纪后,量子力学的诞生,近邻学科特别是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新的实验技术及精密仪器的…  相似文献   

5.
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vle 1627—1691)是英国著名的化学家,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他所在的时代正是培根功利主义科学观占统治地位的十七世纪,由于深受培根哲学和科学思想的影响,他以极大的热情从事科学研究。波义耳在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发现,特别是他在科学史上批判了对物质组成的原性说,为化学元素指明了科学的概念,明确了化学的研究任务,使其成为化学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因而  相似文献   

6.
你也许还没有听过微量元素这个名称,你也许认为它是很高深与你毫不相干的东西,其实微量元素就在你身边,与你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只要你稍加注意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人人都知道缺碘容易得“大颈泡”,也就是甲状腺肿;缺铁会贫血等等,这些常识中的碘和铁就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的两种。之所以称微量元素,是因为它们在人体中的含量非常少,只占人体质量的万分之一;之所以称必需微量元素,是因为若没有它,则生物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完成生命循环。而且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作用不能被另一种元素完全代替。  相似文献   

7.
刘劲生 《化学教育》1982,3(2):61-62
罗伯特·波义耳(Robert Boyle)的名字是与近代化学密切相联的。他在1627年生于英国一个贵族家庭,青年时曾游学欧洲大陆,受文艺复兴思潮的影响,日后成为杰出的科学家。在波义耳时代,化学还深深地禁锢在经院哲学之中。  相似文献   

8.
李怀强  钱胜 《化学教育》2012,33(2):79-80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也是居里夫人获得化学诺贝尔奖100周年.世界各地举行了主题鲜明、形式各异、精彩纷呈的庆祝活动.为此,笔者反复研究讨论,共同撰写了一篇演讲稿:近代化学的创立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1661年罗伯特·波义耳在《怀疑派的化学家》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元素概念,明确把化学看成是认识自然的一门学问.恩格斯曾高度评价:"是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从那以后,化学脱离了世俗和宗教的樊篱,走上了一条快速而科学的发展道路.在近几百年的岁月里,涌现出大批闪耀着思维理性、智慧光芒的化学巨人.拉瓦锡、李比希,星光熠熠;波义耳、诺贝尔,如雷贯耳;门捷列夫、居里夫人,更是家喻户晓……  相似文献   

9.
袁翰青 《化学教育》1982,3(6):60-60
本刊1982年第2期,登载了刘劲生同志所写的《波义耳和“怀疑派化学家”》一文。  相似文献   

10.
刘瑞  郑长龙  白玉琴 《化学教育》2009,30(10):76-78
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被誉为“化学之父”,但其后百余年,化学一直在燃素学说的影响下徘徊发展。探讨波义耳和燃素学说对燃烧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我们厘清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