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学通报》1984年第6期发表了《有机分子不饱和度通用公式的推导和应用》一文。王继平同志发现有机分子不饱和度公式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有机结构分析中常用到分子的不饱和度数据。关于单一有机分子不饱和度(US)的计算,有关专著介绍了不少经验公式。归纳起来就是一个公式:  相似文献   

3.
陈其瑞 《化学教育》1990,11(6):31-31
简介有机分子不饱和度(US)在推导有机物异构体和有关计算题中的应用。为防止遗漏,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4.
聚乙烯在室温下几乎不溶于任何有机溶剂。所以,较低分子量有机化合物对聚乙烯辐射交联影响的研究受到很大限制。本文将具有端基双键的正-1-十六烯和相应的正-十六烷分别溶胀在固态聚乙烯中,观察了这两种较低分子量有机分子对聚乙烯辐射交联和不饱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溶胀在聚乙烯中的两种有机分子对聚乙烯的辐射交联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聚乙烯辐照后不饱和度的变化亦有明显影响,进一步证实了PE不饱和的端双键基Y型交联是聚乙烯辐射交联优先发生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关于有机分子中不饱和度的求算已有多种方法,各有其优点,但共同存在的缺点是需要对求算公式进行记忆,且遇到较复杂分子时,求算过程较繁。在此介绍一种新的便于应用的求算不饱和度的方法,该方法只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不需死记公式,便可以灵活应用,而不受分子复杂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分子连接性指数的新定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原子价电子层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结构半径和键参数的概念,并将其引 入分子连接性指数中,重新定义了顶点原子的连接性值,设计了适用于有机体系和 无机体系的系列连接性指数.新的分子连接性指数物理意义明确,方法简单,不需 要任何实验数据.实际应用表明,新分子连接性指数不仅保留了原分子连接性指数 的优点,而且将分子连接性指数的应用范围扩大到了含多种杂原子的有机体系和含 过渡元素的无机体系.  相似文献   

7.
有机化合物分子不饱和度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敬敏  丁漪 《化学教育》1998,19(1):38-41
在推导有机未知物结构的时候,由分子式计算出不饱和度可以提供有用的信息。贵刊曾载文讨论不饱和度的计算[1]。  相似文献   

8.
有机分子与聚电解质静电吸附成膜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多种有机分子及聚电解质,采用静电吸附自组装法制备了聚电解质,聚电解质、聚电解质,有机分子、有机分子,有机分子的复合薄膜,讨论了这些体系的静电吸附成膜特性及其成膜机理.  相似文献   

9.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中 ,在学生已有的解题技能的基础上 ,综合利用有机试题所提供的信息 ,对其进行化学科内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训练 ,能增强其自学能力和提高其思维品质。  题 1、2给予信息 不饱和度———有机化合物分子以烷烃组成作为参照标准来衡量其不饱和程度 ,每减少 2个氢原子就增加 1个不饱和度 ,常用Ω表示。烃CnHm其Ω =[(2n +2 ) -m]/ 2。键数———在粗略分析分子中原子间的共价结合方式时 ,键数指共价键的数目 ,此时不管 2原子是以共价单、双、叁键结合 ,键数均为 1,如 1个碳碳单键或…  相似文献   

10.
周昌勇 《化学教育》2012,33(4):70-71,74
键级一般都从分子轨道理论、共振论、价键理论、等电子体等角度确定。研究了利用不饱和度方法计算简单分子或离子的键级,避免了分子轨道理论中的繁杂书写,比较直观和方便,并通过若干竞赛试题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永森  严红艳 《化学教育》2004,25(12):54-57
所谓不饱和度(又称缺氢指数、双键等价数)指的是有机物分子与碳原子数相等的开链烷烃相比较,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有机物的不饱和度增加1,不饱和度用Ω表示。换言之,不饱和度指的是在某一化合物结构中环与双键的总数目(叁键当作2个双键看待)。  相似文献   

12.
正不饱和度作为确定分子结构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在有机物分子结构和同分异构体的推断等方面应用广泛,求算分子不饱和度的方法已有多种[1-5],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点,然而介绍其推导过程的文章并不多,且往往比较复杂。现将多年教学中所采用的"返本还原"法作一介绍,因只需记忆碳氢化合物不饱和度的基本求算公式可能更为简单。近来又有老师就不饱和度在无机化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定研究[6-7],阅读后颇受启发,也促使我  相似文献   

13.
甲烷无氧芳构化反应中钼基分子筛催化剂上积炭的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化学方法对钼基分子筛催化剂上的CH2Cl2可溶性积炭和不可溶性积炭进行分离,并通过质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等手段对积炭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可溶性积炭的主组分为一种非芳烃物质,它的组成不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催化剂的酸性的变化而变化。可溶性积炭分子对催化剂的活性影响不大。高不饱和度的稠环芳烃型不可溶性积炭分子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对金属有机液晶的分子形状、合成和性能进行了评述,为提高金属有机铁电液晶分子的偶极矩和电光响应速度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分子设计。  相似文献   

15.
兰建祥 《化学教育》2004,25(11):59-59
对于立方烷不饱和度的计算,学生常提出如下的问题: 根据不饱和度的计算公式:n=(2n +2一m)/2(设烃的分子式为CnHm得立方烷的不饱和度Ω=(2*8+2-8)/2=5;从立方烷的结构看,分子中有6个环,其不饱和度应为6,两种方法得到的结论为什么不一致呢?  相似文献   

16.
碳氢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分离纯化过程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低碳烃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十分相似,仅在分子尺寸和不饱和度等方面有微小差异,分离困难。传统的精馏等分离方式能耗高、有时效率较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结构尺寸可控)在吸附分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模拟方法能够在微观层次上描述吸附分离过程,起到实验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计算模拟用于探索金属有机骨架吸附分离低碳烃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在金属有机骨架吸附分离低碳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有机分子在基底上的自组装及其在仿生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底对有机分子的自组装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有机分子不同的自组装方式在仿生材料合成,生物膜等方面有重要用途,本文综述了有机分子在不同基底上的自组装方式及其在仿生材料合成中的应用,并对有机分子的自组装方式的发展趋势及广阔应用前景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8.
研制了一种大气压条件下离子分子的反应装置.装置的设计及性能与质谱特有的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相匹配,可以在大气压条件下进行离子产生并进行中性反应分子的引入,从而拓展离子分子反应的分子类型.装置可以精确控制离子分子反应时间,同时可以实现有机反应过程在线研究并可与液相色谱联用,从而可以为一些反应活泼中间体的结构和活性判断奠定试验基础.装置拓展了仪器的使用功能,应用范围得到提升,为有机反应研究工作者提供更全面的有机反应活性中间体分析.  相似文献   

19.
应用分子力学方法研究有机试剂尚少见诸报道.由于这类分子培养单晶比较困难,实验几何参数不多;且有机试剂分子与金属离子是在一定pH值的溶液中进行反应,因而溶液中的构象可能与晶体中的分子有所不同,如何了解这种结构上的差异,对于研究有机试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应用分子力学及分子图形学方法,对吡啶偶氮类型以及三苯甲烷类型有机显色试剂的构象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有机分子共振隧穿二极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共振隧穿二极管(RTD)和有机分子共振隧穿二极管的结构、功能及工作原理,并对有机分子RTD的研究进展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