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们曾研究了离子型-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的作用.本文通过测定显色剂在表面活性剂胶束相和水相中的分配系数,考察了分配系数和显色反应灵敏度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阳离子型-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协同增敏作用的机理. 根据析相模型,显色剂(配位体)在胶束相和水相中的分配系数可表示如下:  相似文献   

2.
表面活性剂对Me-5-Br-DEPAP及Me-5-Cl-PADAB显色反应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曾研究了离子型-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对Ag2+-5-Cl-PADAB和Cu2+-5-Cl-PADAB等显色反应的作用。本文研究了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及阴-非混合表面活性剂对一系列Me-5-Br-DEPAP及Me-5-Cl-PADAB显色反应的作用,试图寻求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增敏作用及协同增敏作用的原因,并对其作用机理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前文报导了阳离子-非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对Cd-PAR和Al-CAS显色体系的协同增敏作用以及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并进一步提出了协同增敏作用的主要内在原因可能由于混合胶束形成的看法。许多作者认为胶束体系能提供珍贵的反应介质,改变被增溶物的微环境,而阳离子型-非离子型混合胶束的形成是有多种力的作用下两种胶束的重新组合,因此被增溶物的微环境必将相应改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将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应用于痕量、微量金属分析已有一些报道,但对显色反应的机理研究还不多.我们曾指出混合胶束的形成改变了反应微环境,是产生协同增敏作用的机理之一. 本文以PAR-混合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为例,用超过滤法、紫外-可见光度法研究了显色剂在混合胶束中分配系数和有效介电常数,并讨论了这些常数与某些体系光度性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戚文彬  王耕 《化学学报》1988,46(2):187-190
近年来,将离子型和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应用于痕量. 微量金属分析已有一些报道,但对显色反应的机理研究还不多. 我们曾指出混合胶束的形成改变了反应微环境,是产生协同增敏作用的机理之一. 本文以PAR-混合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为例,用超过滤法. 紫外-可见光度法研究了显色剂在混合胶束中分配系数和有效介电常数,并讨论了这些常数与某些体系光度性质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Be(Ⅱ)的光度法测定已有研究,但在阴离子型-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存在下,Be(Ⅱ)与铬天青B(CAB)显色体系尚未见报导。本文研究了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存在下,Be(Ⅱ)与CAB络合反应的条件和光谱性能,拟定了微量铍的分析方法,用合成样和标样进行本法考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Sf)存在下, 4,5-二溴苯基荧光酮(简称diBr-PF)与12个金属离子(Me)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 diBr-PF是Me的一个高灵敏显色剂。用Huckel分子轨道法(HMO)计算了diBr-PF的π电子密度, 判断了diBr-PF各级H^+的离解顺序及其和Me的配合位置; 测定了在不同Sf存在下, diBr-PF的各级酸离解常数(PKa)及绘制了它的分布曲线; 并研究了阳离子型(C-Sf)-非离子型(n-Sf)混合Sf对Me-diBr-PF显色反应体系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8.
离子型-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的协同增敏作用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CTMAB-PeregalO混合表面活性剂对多羟基显色体系Cd-PAR及Al-CAS的协同增敏作用。认为除了形成混合胶束改变显色反应的微境外,两种表面活性剂对显色体系电子云分布的协同作用也是产生协同增敏作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在表面活性剂(Sf)存在下,4,5-二溴苯基荧光酮(简称 diBr-PF)与12个金属离子(Me)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diBr-PF 是 Me 的一个高灵敏显色剂.用 Hückel 分子轨道法(HMO)计算了 diBr-PF 的(?)电子密度,判断了 diBr-PF 各级 H~+的离解顺序及其和 Me 的配合位置;测定了在不同 Sf 存在下,diBr-PF 的各级酸离解常数(pK_a)及绘制了它的分布曲线;并研究了阳离子型(C-Sf)-非离子型(n-Sf)混合 Sf 对 Me—diBr-PF 显色反应体系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0.
镉的高灵敏显色体系研究及表面活性剂作用机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磊  沈乃葵 《化学学报》1993,51(11):1106-1111
本文以2-氯-4-硝基苯重氮氨基偶氮苯(CNDAA)为显色剂, 研究了镉的高灵敏显色体系及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 对于Cd(II)-CNDAA配合物, 非离子型、阴离子型及阴-非混合型表面活性剂对此有显著的增溶增敏作用, 并以Cd(II)-CNDAA-SF显色体系建立了光度法测定微量镉的高灵敏新方法, 并对几种测定方法进行了比较, 筛选出显色条件宽容、选择性好的体系。该体系用于铝合金样品中镉的测定, 结果满意。另外, 还提出了Cd(II)-CNDAA配合物的结构, 对表面活生剂对体系的作用作了描述, 并阐明了试剂的酸性离解常数(pK~a)与显色酸度以及方法的选择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使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在保持已有灵敏度的基础上,再提高其显色反应的选择性,是一个既有理论意义又有应用价值的新课题.作者在研究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分析应用时发现,如在其显色体系中同时引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则对体系的光化学性质有明显影响,有的灵敏度提高,有的选择性改善.实验表明,两性-非离子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可以扩大不同显色体系的差别,对提高增溶光度法的灵敏度,特别是选择性,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基于此,作者曾在钪、铀、钍等元素的分析测定方面作过一些研究. 本文以金属-铬天青S(CAS)-烷基二甲基乙酸铵两性表面活性剂的显色反应为例,研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在体系中的作用;以及两性表面活性剂与大过量Triton X-100共存,提高CAS显色反应选择性的可能性;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详细研究金属—硫氰酸盐,杂多酸和碘-金络阴离子的显色作用,探讨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络阴离子的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和许多阳离子(包括碱金属也可能与H_3O~ )形成大阳离子,使之易与金属络阴离子缔合。为了解释这些现象,引入一个新的、名为“阳离子螯合作用机理”(CCM)的建议。此机理能用于说明胶束增溶光度法中的一些现象。  相似文献   

13.
前文报道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结晶紫-磷钼杂多酸显色反应的影响,曾指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能与杂多酸生成离子缔合物,参与了一系列竞争反应,导致显色体系有褪色的倾向。本文则企图以结晶紫-砷钼酸体系为例,进一步验证上述的论点。仪器及试剂砷标准溶液用As_2O_3按常规法配制,每毫升含100μg及2μg砷。其余试剂及仪器与前文同。乳化剂OP对结晶紫(CV)-砷钼酸反应的影响于含4.0μg As的数份试液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1.5mol/L硫酸,2mL 0.05mol/L钼酸铵溶液,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苄泽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Brij58、Brij76、Brij78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复配体系的表面张力,研究了复配体系的形成胶束能力、降低表面张力效率、降低表面张力能力3种增效作用,并结合复配体系中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参数进行了深入的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时,Brij76/CTAB体系增效作用最强;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时,Brij58/SDS复配体系增效作用最强,而且苄泽类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增效作用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研究了有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平平加)存在时硫氰酸根和钴络离子的显色反应的机理。研究表明,平平加类似冠醚,能与钾离子螯合生成大阳离子,进而与硫氰酸根和钴络离子生成缔合物。缔合物的组成经测定可认为是(n-SfK~+)·Co(SCN)_3~-。红外光谱也证实缔合物的存在。由此说明,对于硫氰酸根的金属络离子,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影响可以用“阳离子螯合机理”来论证,这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增敏作用提供了一个新论点。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在癸基二甲基氨基乙酸-非离子混合型表面活性剂存在下,Be(Ⅱ)-CAS的显色反应和光度特性,其中,Be(Ⅱ)CAS-DEDMAA-Tween-80显色体系的λ_(max)=614 nm,ε_(614)=1.20×10~5;铍量在0—1.5 ug/25mL范围服从比尔定律。方法可用于铜合金中微量铍的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β-环糊精(β-CD)的包合作用及其对表面活性剂(SF)包合后引起的包合常数增大等方面,探讨了β-CD-与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显色反应的协同增敏作用机理。研究表明:β-CD与SF形成包合物SF-β-CD及SF-β-CD对显色剂及其显色络合物包合作用的增强,是产生协同增敏作用的主要因素,但还须考虑对空白值的影响以及配合物的稳定性,还提出了对同一显色体系应用不同SF-β-CD估计协同增敏趋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混合表面活性剂在光度分析中的应用和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71年,四条好雄等在研究Fe~(3+)和Al~(3+)的铬菁R络合物与CTMAC的反应时,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山梨糖酐月桂酯(PSLE),以起增溶和增稳作用。以后分析工作者又发现混合表面活性剂对某些显色体系能起协同增敏作用,并对其作用机  相似文献   

19.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胶束增溶分光光度法中的作用(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乳化剂OP对结晶紫及结晶紫-磷钼杂多酸缔合物的作用为代表,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碱性染料显色体系的相互作用,提出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起增溶作用的第二种模式--拟均相萃取模式,并用浊点析相分离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0.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2,4-TDI)、2-甲氧基-3-全氟壬烯氧基丙醇和聚乙二醇(PEG)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分布缩合得到一种非离子型含氟聚氨酯表面活性剂,并利用红外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讨论了加料方式、亲水单体相对分子质量、聚乙二醇用量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n(2,4-TDI):n(氟醇):n(PEG)=1:1:1.1时,采用先加入TDI和氟醇,反应一段时间后滴加PEG的加料方式,能够合成得到综合性能较好的非离子型含氟聚氨酯表面活性剂。对该表面活性剂在水相中的表面活性进行了测试,所制得的非离子型含氟聚氨酯表面活性剂(FPU-1)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10,其临界胶束浓度约为9.54×10-5mol/L,水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为20.88m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