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9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为CliffordG.Shull(78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和BertramN.Brochkouse[76岁,加拿大麦克麦斯特(McMaster)大学教授].前者曾于40年代初完成了中子衍射实验....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一)《大学物理》1994年第3期中“脉冲双星PSR1913+16─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一文(简称李文)介绍到,“完整的中子星模型是非常复杂的。……由于强引力场,广义相对论效应变得很重要,它的结构方程是奥本海默和沃尔科夫建立的流体静力学...  相似文献   

3.
 约翰·巴丁(John Bardeen, 1908~1991)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在同一领域中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1956 年, 巴丁与W. 布拉顿(Brattain)以及W. 肖克利(Shockley)由于在半导体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 并且发现了晶体管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二次获奖是由于超导微观理论(BCS 理论)的建立, 巴丁与L. N. 库珀(Cooper)和J. R. 施里弗(Schrieffer)一起分享了1972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相似文献   

4.
AuthorIndextoVolumeB3,1994Alda,J.--(3),265GuoHong--(2),129,137;(4),317;(5),421;Bernabeu,E.--(3),265(6),529,533CatShangda--(4)...  相似文献   

5.
《物理》1995,(2)
1995年第3期《物理》内容预告知识和进展中子散射与1994年诺贝尔物理奖(孙向东);X射线激光研究的进展概述(张杰);信息新技术进展和信息高速公路(侯自强);B-C3N4——一种新型的超硬材料(辛火平等);多孔硅发光机理的新探索(俞鸣人等)。物理学...  相似文献   

6.
《现代物理知识》2011,(6):60-60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110年之际,《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举办"诺贝尔物理学奖110年知识竞答"活动,从2011年第3期起,杂志连续刊登竞答题目。本期为填字题,表格中每一行均对应一位1901年至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的姓名。希望本刊的新老读者积极参与,请将问题答案寄到: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邮编:100049),或发送电子邮件到mp@mail.ihep.ac.cn。答题同时,欢迎大家将自己在阅读诺贝尔物理学奖相关资料时的体会(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事迹对个人工作、学习上的激励,个人对某个获奖学科领域的了解、认识等)一并发来,本刊将择优刊登。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理知识》2011,(4):62-63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110年之际,《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举办“诺贝尔物理学奖110年知识竞答”活动,从2011年第3期起,杂志连续刊登竞答题目。希望本刊的新老读者积极参与,请将问题答案寄到:北京918信箱《现代物理知识》编辑部(邮编:100049),或发送电子邮件到mp@mail.ihep.ac.cn。答题同时,欢迎大家将自己在阅读诺贝尔物理学奖相关资料时的体会(如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事迹对个人工作、学习上的激励,个人对某个获奖学科领域的了解、认识等)一并发来,本刊将择优刊登。  相似文献   

8.
1994年声学     
1994年声学唱歌:训练诱导振子的故事IngoR.Titze(DepartmentofSpeechPathologyandAudiologyandNationalCenterforVoiceandSpeechUniversityoflowa)自从Ba...  相似文献   

9.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的父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诺贝尔奖最初设立的五大奖项之一。自1901年12月10日颁发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以来,100多年中已有160多位物理学家获此殊荣。有趣的是,获奖者中竟有好几对父子。共享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父子在这些获奖父子中,有一对是因为同一课题而共享殊荣的。他们就是英国的亨利·布拉格(SirWilliamHenryBragg,1862~1942)和他的儿子劳伦斯·布拉格(SirWilliamLawrenceBragg,1890~1971),因创立极其重要的科学分支--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而分享191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亨利·布拉格,1862年7月3日出生在坎伯兰的威斯特瓦。  相似文献   

10.
 (续前)1981年西格班(KaiM.Siegbahn,1918-)因发展高分辨率电子能谱仪并用以研究光电子能谱和作化学元素的定量分析,布洛姆伯根(NicolaasBloembergen,1920-)和肖洛(ArthurL.Schawlow,1921-1999)因在激光和激光光谱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共同分享了198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从2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就试图运用爱因斯坦的光电子理论,通过对光电子的研究来获取物质内部的信息。然而,由于仪器分辨率一直不高,多年来没有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1.
 2001 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01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别授予美国科学家埃里克·康奈尔(Eric Cornell)、德国科学家沃尔夫冈·克特勒(Wolfgang Ketterle),以及美国科学家卡尔·韦曼(Carl Wieman)。  相似文献   

12.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委会2007年10月9日宣布,法国科学家阿尔贝·费尔(Albert Fert)和德国科学家彼得·格林贝格尔(Peter Granberg)因发现“巨磁电阻”(Giant Magnetoresistance)(GMR)效应而共同获得200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图1为二位科学家的肖像.  相似文献   

13.
 题图:1999年9月于SLAC,从左至右蔡永赐,潘诺夫斯基,郑志鹏.与世界上设立的名目繁多的奖励相比,诺贝尔物理学奖无疑最具公正性和权威性。从1901年至2000年,该奖获得者共计162人次。几乎可以说,所有获奖人无一不是获奖领域的先驱者和开拓者,其物理学成就都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都无愧于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个至高无上的科学荣誉。然而,诺贝尔物理学奖却令人遗憾地未能做到“四海无遗珠”。除了以前引起过议论的一些例子之外,这里介绍的对重轻子(即r轻子)理论做出了开拓性贡献的蔡永赐(Yung-suTsai)教授,也成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颗“遗珠”。  相似文献   

14.
诺贝尔物理学奖百年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物理学成就辉煌.诺贝尔物理学奖,从一个侧面纪录了当代最优秀物理学家奋斗的足迹.值此世纪交替之际,我们编写这篇文章,对诺贝尔物理学奖作百年回顾,以飨读者.1901年伦琴(WilhelmConradRontgen1845~1923)因发现伦琴射线(即通常所说的X射线)以及对伦琴射线性质的研究,获得了第一届(1901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1895年11月8日,当伦琴用克鲁克斯管做实验时,发现工作台上的氰亚铂酸钠纸屏能发出荧光.他分别用纸和书本遮住纸屏,纸屏仍然发光.使伦琴更为惊讶的是,当他把手放在纸屏前时,纸屏上留下了手骨的阴影.  相似文献   

15.
1990年10月1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杰罗姆·弗里德曼(美)、亨利·肯达尔(美)和理查德·泰勒(加拿大)三人以199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我们特请清华大学张礼教授撰写此文以介绍这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2016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华盛顿大学荣休教授索利斯(D.Thouless),另一半授予普林斯顿大学教授霍尔丹(F.Haldane)和布朗大学教授科斯特利茨(J.Kosterlitz),以表彰他们关于拓扑相变和物质拓扑相方面的理论发现。  相似文献   

17.
2008年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予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南部阳一郎(Yoichiro Nambu),以表彰他发现了亚原子物理中的对称性自发破缺机制;奖项的另一半由日本高能物理研究所(KEK)的小林诚(MakotoKobayashi)和京都大学的益川敏英(ToshihideMaskawa)分享,  相似文献   

18.
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朱棣(Steven Chu)、科昂-唐努日(Claude N.Cohen-Tannoudji)和菲利普斯(William D.Phillips),表彰他们“发展了用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更精确地研究基本现象以及测量某些基本物理量。  相似文献   

19.
陆埮 《物理》2007,36(3):185-190
讨论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与天体物理的关系,指出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已经是第8个年度、第11个天体物理项目、第14、15个天体物理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见正文表1).这个奖授予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谱形和各向异性的发现,强有力地支持了大爆炸宇宙学.文章也讨论了这个领域近年来的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20.
本文是197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I.贾埃弗(Ivar Giaever)的受奖讲演.它对学生解放思想、理工结合以及教改方向等,颇有参考意义,故转载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