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本文围绕机床相对振动相位特性的评价指标——相对振动放大因子,对X8130型万能工具铣床的相对振动相位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利用Lagrange方程建立了模拟该机床相对振动的动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编制了计算机程序,进行了计算和评价,提出了改进机床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海洋石油720的多分支水下拖曳系统为工程背景,建立了多分支拖曳线列阵模型,并利用orcaflex软件模拟并分析了系统在不同的波高和流速下的稳定性,进而对船舶拖曳线列阵的首段张力极值、首段张力幅值差以及尾端振动极值进行了研究.得到了系统在使用水鸟的情况下可以提高稳定性且系统稳定性不受其本身的弯曲刚度、扭转刚度和轴向刚度的影响,最后对拖曳线列阵的实际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分析一类由对合Cauchy-Hadamard型微分方程构成的非线性系统的平稳周期稳定解,对提高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参数自整定性和控制稳定性具有数学理论基础意义。传统的稳定解分析方法一直存在分析精度低、效率差的问题。提出采用对合Cauchy-Hadamard型非线性方程进行非线性系统的拟合,在齐次Sobolev空间中采用能量超临界波动的广义伪随机特征分析方法进行非线性系统平稳周期稳定解的微分逼近,在马尔尼数链中采用五次波动方程进行平稳周期稳定解的Lyapunove泛函,求得具有平稳周期稳定解的收敛性条件,最后进行了平稳周期解的稳定性和渐进收敛性证明。实验结果表明,该类非线性系统在非确定性凸优化条件下具有平稳周期稳定解,能有效满足稳定性控制需求。  相似文献   

4.
从生物动力学的角度扩展了传统的Lotka-Voltera捕食-被捕食模型,以Holling-II型和修改的Leslie-Gower型功能反应为基础,建立了包括密度制约、功能反应和时滞效应的二维非线性时滞动力系统模型;分析了该动力系统的持久性、稳定性及时滞效应对系统动力学性质的影响;证明了系统在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类区间时变时滞非线性广义系统的稳定性问题.基于Lyapunov稳定性理论,应用线性矩阵不等式和自由权矩阵方法,给出了使得系统正则、无脉冲且一致渐近稳定的时滞相关型稳定性新准则.结果表明,所给准则可有效判定区间时变时滞非线性广义系统的稳定性,它比已有的一些结果具有更小的保守性,并且通过数值实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类捕食种群、食饵种群同时具有收获率的Holling III类功能反应生态系统.其中食饵种群具有非线性密度制约,捕食者无密度制约.应用微分方程定性理论,讨论了该微分生态系统.研究了系统的平衡点,对中心焦点的阶数、稳定性做出了分析.得出当给定参数满足一定条件时,系统不存在极限环.利用Hopf分支理论和张芷芬唯一性定理,证明了该系统极限环的存在性和唯一性.结果表明,2种群的密度或产生周期性的变化,或都稳定在一组定值的附近,可以保持一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具有变系数和无穷时滞的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通过引入相空间G(R_)×G(R_)和Lyapunov泛函方法,建立了一系列关于解的有界性和全局渐近稳定性的判别准则.对于具有变系数和无穷时滞周期的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通过应用周期解存在定理,建立了该系统周期解存在和全局稳定的充分条件.将上述结果应用于自治双向联想记忆神经网络,得到了平衡点的存在性、唯一性和全局渐近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斜拉索-磁流变阻尼器减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提出了一种多指标约束的滑模非脆弱减振控制算法. 基于线性矩阵不等式(LMI), 利用H∞性能指标和保性能指标分别用来抑制外界扰动, 保证系统渐近稳定且具有一定上界指标, 并以区域极点配置表征减振控制稳定性与快速性, 方差表征小振幅和振动速度. 将非脆弱状态反馈控制与滑模控制相结合, 得到了多指标约束的滑模非脆弱减振控制算法设计形式及方法. 在强度为0.1002高斯白噪声随机扰动下, 对某跨海大桥C18、C13号斜拉索进行算例仿真. 结果表明, 该算法不仅使减振控制系统具有较优的保性能上界指标和较小的抗扰性能指标, 同时使拉索振动状态幅值降低91.11%~92.50%, 收敛时间缩短76.67%~84.00%.  相似文献   

9.
系统反馈基模分析是系统动力学中把握系统结构,揭示系统产生涌现性原因的一种重要工具。目前针对系统反馈基模分析的方法有流率基本入树法和向量生成法等等。为了更好地从系统反馈基模分析得到有效的管理对策并更快地从极小基模生成复杂系统问题,提出一个确定复杂系统的基模生成集并对新管理措施进行反馈绩效分析的关联字母矩阵算法。该算法是将系统动力学的因果关系图转化为关联字母矩阵,以此计算反馈环将更为简单、直观。最后,用一个管理案例阐明了该算法的实际价值:运用此方法对我国现今亟需解决的水污染环境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并根据所得到的系统基模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和对策。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一类具有2个食饵、1个捕食者,且食饵具有庇护所的Holling\|II类时滞竞争捕食系统.结果表明,当时滞的值足够小时,系统的正平衡点是局部渐近稳定的.一旦时滞的值超过临界值,系统将失去稳定性并产生周期解.并利用规范型方法和中心流形定理确定了Hopf分支的方向和周期解的稳定性.最后,给出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从流体力学的观点出发,建立车、桥及流场的二维网格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人行天桥受到过往车辆产生的气流影响进行受力分析及流场速度矢量分析,得出追风效应的产生原理,并总结了使人行天桥钢箱梁产生振动的直接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车速、车型产生的追风效应对人行天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结构温度场和温度应力场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讨论用有限元分析温度对结构刚度和强度的影响。从热传导问题的基本方程出发,求解稳态和瞬态温度场所用的有限元一般格式,进而在瞬态不均匀温度场状态下,可将其影响转换成相应的等效节点温度载荷。采用一般有限元法可求得计算在此类载荷作用下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场。本文所列算例结果合理,表明本文推荐的方法适用于工程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工作机械的相对振动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分析了相对振动的激励和合成原理,提出了工件和工具同相振动和异相振动、同相域以及相对振动放大因子等概念。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减小相对振动的途径,以作为设计和改造工作机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超声共振频谱分析法(RUS)测定圆柱体试样弹性常数的影响因素, 由此针对各向同性圆柱体开展实验, 观察圆柱体试样测量结果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且主要研究横纵比和有效模态数量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并与拉伸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 以测量结果标准差、变异系数和95%置信度下均值的区间估计3个指标来衡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分散性, 且从模态简并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最终结果表明, 当超声共振频谱分析法的有效模态数量在17左右、试样横纵比接近1时, 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分散性较小.  相似文献   

15.
六边形结构桥墩柔性防撞装置等效弹性系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自主研发的桥梁柔性防撞装置,引入等效弹性系数研究其结构响应,并构建物理模型:2个六边形结构的钢围环绕在桥墩上,钢围之间由均布弹簧圈支撑连接.利用弹性地基梁理论分析该模型在小变形情况下的力学响应,通过解微分方程确定平动情况下该模型的等效弹性系数.研究表明:等效弹性系数是关于六边形结构几何参数、弹簧弹性系数、钢围抗弯刚度、撞击力的作用点位置的函数;在外钢围没有塌陷的情况下,结构的几何参数对于等效弹性系数的影响最大;装置的等效抗弯刚度超过0.25时,外钢围近似认为刚性;而在远远小于0.25时,在撞击点附近外钢围发生塌陷.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铁隧道中曲线轨道的振动问题, 将整体式轨道视为单层离散支承Euler梁, 利用振型叠加法和Runger-Kutta法得到了移动荷载作用下曲线梁径向、竖向和轴向挠度以及扭转位移的时程响应解答, 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 揭示了不同工况下曲线轨道的空间振动特性. 计算结果表明: 在目前列车速度下, 列车移动荷载近似于准静态荷载作用, 轨道梁的位移曲线呈对称分 布; 钢轨扣件间距对位移影响较小, 扣件支承刚度是影响钢轨位移的主要因素; 随着速度的增 加, 横向荷载作用方向发生改变, 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先减小后增大, 存在一个理想车速; 曲线半径对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影响较大, 对竖向位移影响不明显, 在曲线半径增加情况下, 可以适当增加超高角以减小径向位移和扭转变形.  相似文献   

17.
由内外钢围和中间的钢丝绳圈组成的柔性防撞装置可大幅度降低船对桥墩撞击力.为计算柔性防撞装置的等效刚度,建立弹性基础上封闭型梁的分析模型,模型由分布的辐射弹簧和与弹簧连接的2个同心圆环组成.利用曲梁理论分析外钢围圆环在集中力作用下的变形与受力情况,建立描述外钢围径向位移的控制方程,通过特定边界条件获得径向位移的精确解.推导得到防撞装置的等效刚度,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等效刚度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隔声室的低频特性及实例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隔板的低频隔声特性的基础上,本文通过两实例的分析比较,指出低频隔声遵从劲度定律,以及提高隔板劲度的有效方法.同时,还对影响隔声室低频隔声里的其它因素作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9.
修建了足尺隔振建筑模型, 通过现场试验分析了砂袋垫层对竖向和水平向多维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的实际隔振效果. 结果表明: (1)砂袋垫层的压缩和剪切模量较小, 且等效阻尼比较大; (2)应用砂袋垫层后, 隔振频率远低于楼盖竖向和建筑物水平向的自振频率, 且远离轨道交通环境振动的主振频率; (3)应用砂袋垫层隔振措施后, 建筑室内的竖向和水平向加速度峰值减幅分别达79%和60%; (4)与此同时, 室内的竖向振动1/3倍频程分频振级减小近15dB, 水平向分频振级减小近12dB. 由此可知, 砂袋垫层可显著提升轨道交通多维激励下邻近建筑的室内舒适度.  相似文献   

20.
车载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能源供应系统,行车过程中的振动、冲击激励可能导致相应的故障,甚至安全事故。据此,将电池--车辆简化为五自由度系统并开展振动特性研究,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将振动微分方程化为五元一次方程组,利用Matlab符号运算获得传递函数表达式,并对螺栓联接电池组安装方案进行分析,获得其振动的幅频特性曲线,结果表明其敏感频率与路面激励、座椅频率相近,据此分析位移传递函数随安装刚度、阻尼变化曲线,依据该曲线可选择合理的安装刚度和阻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