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以含水量80%的阴离了了型SDS/n-C5H11OH/n-C7H16/H2O微乳液为介质,进行了Ni(Ⅱ)-5-Br-PADAP分光光度研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3×10^5L.mol^-1.cm^-1,与相应含水量的SDS胶束介质比较,测定灵敏度显著提高,样品分析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THE INTERACTION OF Co(II),Ni(II),Cu(II) AND Zn(II) WITH 6-AMINOPENICILLANIC ACID IN AQUEOUS SOLUTION¥XiangDongZHANG;WeiGUAN;Q...  相似文献   

3.
作者以新研制的4-(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氨)间苯三酚为柱前衍生试剂,用含10mmol/L的pH6.80的HAc-NaAc缓冲溶液,10mmol/LTBA·Br和1×10 ̄(-4)mol/LEDTA的甲醇-水溶液(78:22,V/V)作流动相,在C_(18)柱上,11min内反相HPLC分离测定了Cr(Ⅵ),V(Ⅴ)Co(Ⅱ),Ni(Ⅲ)。当S/N=3时,其检出限分别是V(Ⅴ)5.45ng,Co(Ⅱ)1.09ng,Ni(Ⅱ)1.50ng,Cr(Ⅵ)1.70ng。  相似文献   

4.
在pH4.0的HAc-NaAc缓冲介质中,Sn(Ⅱ)与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生成络合物,于-0.74V(vs.SCE)出现一灵敏的极谱峰。锡含量在4.2×10-8mol/L~3.4×10-6mol/L范围内与峰高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7×10-8mol/L。用多种电化学方法研究了极谱波的性质及电极反应机理,证明该极谱波为络合吸附波,峰电流由中心离子Sn(Ⅱ)还原产生,络合物组成为Sn(Ⅱ)∶PMBP=1∶1。试验了多种离子对峰电流的影响。方法已用于矿样中痕量锡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陈建荣  吴香梅 《分析化学》1994,22(9):928-930
本研究了1-(5-溴-2-吡啶偶氮)-2-萘酚-6-磺酸(5-Br-PAN-S)与铁(Ⅱ)的显色反应,试验表明,在pH3-10范围内铁(Ⅱ)与5-Br-PAN-S型成稳定的络合物,络合物在550nm和750nm有二个吸收峰,其表现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2.31×10^4和1.77×10^4L.mol^-^1.cm^-^1。络合物组成比为铁(Ⅱ):5-Br-PAN-S=1:2,络合物稳定常数为1.82  相似文献   

6.
以含水量80%的阴离子型SDS/n-C_(5)H_(11)OH/n-C_(7)H_16/H_(2)O微乳液为介质,进行了Ni(Ⅱ)-5-Br-PADAP的分光光度研究,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13×10 ̄5L·mol ̄(-1)·cm ̄(-1),与相应含水量的SDS胶束介质比较,测定的灵敏度显著提高(后者为7.5×10 ̄4L·mol ̄(-1)·cm ̄(-1)),样品分析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在pH4.3的HAc-NaAc介质中,Cd(Ⅱ)与7-碘-8-羟基喹啉-5-磺酸(7-I-H2QS)生成络合物。有二苯胍存在下,于-0.68V(vs.SCE)产生一灵敏的极谱波,峰电流与Cd(Ⅱ)浓度在8.9×10-9~2.2×10-6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通过对该极谱波性质及反应机理的研究,证实其为络合物吸附波,络合比为1∶1,络合物带负电荷。方法用于铜矿中镉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meso-四(4-羟基-3-磺酸苯基)卟啉的显色反应,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Cd(Ⅱ)盐和咪唑存在下,溶液PH9.25±0.25时,在沸水浴中加热6min、Ni(Ⅱ)与T(4-HP)PS4、TritonX-100形成多合物。  相似文献   

9.
作以新研制的4-(6-甲基-2-苯并噻唑偶氮)间苯三酚为柱前衍生试剂,用含10mmol/L的pH6.80的HAc-NaAc缓冲溶液,10mmol/L TBA.Br和1×10^-4mol/LEDTA的甲醇-水溶液(78:22,V/V)作流动相,在C18柱上,11min内反相HPLC分离测定了Cr(Ⅵ),V(Ⅴ),Co(Ⅱ),Ni(Ⅱ)。当S/N=3时,其检出限分别是V(Ⅴ)5.45ng,Co(Ⅱ)  相似文献   

10.
在PH4.8的HAc-HN4Ac介质中,Cd(Ⅱ)与1-苯基-3-甲基-4-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PMBP)生成配合物,于-0.67V(vs.SCE)出现一尖锐、灵敏的极谱波。镉含量在0.001-1.0μg/mL范围内与峰高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许主国  许鹏飞 《合成化学》1996,4(2):137-140
合成了新配体1-N-(苯并咪唑-1-乙酰基)-4-苯基-3-氨基硫脲(BPMS),将其与Mn(Ⅱ),Co(Ⅱ),Ni(Ⅱ),Cu(Ⅱ),Cd(Ⅱ),Zn(Ⅱ),UO2(Ⅱ)等金属的醋酸盐反应,合成了7个新配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元素分析,IRHNMR和热重分析等表征,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以四齿方式通过烯醇式羰基氧还子,烯醇式硫羰基硫原子以及C=N^1和C=N^2的氮原子与金属配位。  相似文献   

12.
利用卡尔曼滤波(KF)技术,对互相干扰的Sn(Ⅳ),Pb(Ⅱ),In(Ⅲ),Cd(Ⅱ)体系进行了定量测试研究,在5.00×10^5~3.00×10^-4mol.L^-1的浓度范围内,各组分测试的相对误差为-4.0%~3.85%,对大理石抛光粉管理样中的Sn(Ⅳ),Pb(Ⅱ)进行了测定,结果与ICP-AES结果表明,回收率在95.0%~104%之间,为保证KF的精度,使用两个监控出口。数据说明效果良  相似文献   

13.
亚硝酸根—巯基乙酸—钴(Ⅱ)络合物的极谱吸附波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魏显有 《分析化学》1998,26(5):548-551
提出了一个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极谱吸附波新体系.在含有巯基乙酸(TGA)和钻.(Ⅱ)的 pH 4.4的 H2SO4-NaAc介质中,得到一灵敏的亚硝酸根络合物单扫极谱吸附波,峰电位为-0.75 V(vs.SCE).峰电位与亚硝酸根浓度在1.1× 10-3-8.7×10-6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 5. 5×10-9 mol/L.本法简便快速,选择性好,用于水样和食品中痕量NO-2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SyntesesandMagnetismofBinuclearCu(Ⅱ)-Ni(Ⅱ)ComplexeswithN,Nbis(N-hydroxyisopropyl-ethyleneamine)-oxamidoasBridgingLigand ̄*SHIJ...  相似文献   

15.
以新配体1-N-(6-硝基苯并咪唑-1-乙酰基)-4-苯基氨基硫脲(NBPMS)合成了Mn(Ⅱ)、Cu(Ⅱ)、Co(Ⅱ)、Zn(Ⅱ)、Cd(Ⅱ)、Ni(Ⅱ)、Pb(Ⅱ)等金属离子的配合物,并进行了表征。这些化合物的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以四齿方式通过烯醇式羰基氧原子,烯醇式硫羰基硫原子,以及C=N↑1、C=N↑2的红外光谱表明,配体以四齿方式通过烯醇式羰基氧原子,烯醇式硫羰基硫原子,以及C=N↑1、C  相似文献   

16.
邓凡政  石影 《分析化学》1997,25(2):215-218
研究了在聚乙二醇-硫酸铵-铝试剂体系中Fe(Ⅲ),Al(Ⅲ)、Cu(Ⅱ)、CoⅡ)Cd(Ⅱ)Mn(Ⅱ)、Ni(Ⅱ)的萃取分离行为。结果表明,在PH5.0-6.5HAc-NaAc缓冲溶液中,Fe(Ⅲ)、Al(Ⅲ)可被PEG相几乎完全萃取,而Cu(Ⅱ)、Co(Ⅱ)Cd(Ⅱ)Mn(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实现了Fe(Ⅱ)与Cu(Ⅱ)Co(Ⅱ)Cd(Ⅱ)Mn(Ⅱ)及Al(Ⅲ)与Fe(Ⅲ)Co(Ⅱ)、Cu(  相似文献   

17.
林秋月  李伟琦 《分析化学》2000,28(6):706-708
研究了(NH4)2SO4-Zincon(锌试剂)-Tween-80体系萃取分离金属离子Cu(Ⅱ)、Co(Ⅱ)、Ni(Ⅱ)、Zn(Ⅱ)、Cd(Ⅱ)、Mn(Ⅱ)的行为。试验表明,Cu(Ⅱ)、Co(Ⅱ)、Ni(Ⅱ)在pH6 ̄9范围内,与Zincon形成的螯合物可被Tween-80相完全萃取,而Zn(Ⅱ)、Cd(Ⅱ)、Mn(Ⅱ)基本不被萃取,进而实现了Cu(Ⅱ)、Co(Ⅱ)、Ni(Ⅱ)与Zn(Ⅱ)、Cd(  相似文献   

18.
周光明  盛蓉生 《分析化学》1995,23(9):1022-1027
本文在银胶活性基质上获得了Cu(Ⅱ)的中位-四(4-N-氰甲基吡啶)卟啉络合物Cu(Ⅱ)NACN的表面增强喇曼光谱光谱,并与其RRS光谱作了比较,讨论了PH值和Cu(Ⅱ)NACN的复合物的SERS光谱的影响,研究了小牛胸腺双链DNA及其变性DNA与Cu(Ⅱ)NACN的复合物的SERS光谱,指出Cu(Ⅱ)NACN是通过吡啶氮和卟啉核共同与银胶作用的,Cu(Ⅱ)NACN是斜向吸附在银表面上的,最佳PH  相似文献   

19.
邓凡政  石影 《分析化学》1995,23(7):832-834
本研究了聚乙二醇(PEG)-(NH4)2SO4-铬黑T(EBT)体系对Fe(Ⅲ)、Co(Ⅱ)、Ni(Ⅱ)、Cu(Ⅱ)、Cd(Ⅱ)的非有机溶剂萃取行为。结果表明,在pH7 ̄11的NH3·HNHCl缓冲溶液中,Fe(Ⅲ)、Co(Ⅱ)、Ni(Ⅱ)、Cu(Ⅱ)可被聚乙二醇(PEG)相萃取,而Cd(Ⅱ)基本上不被萃取,从而获得了Cd(Ⅱ)与Fe(Ⅲ)、Co(Ⅱ)、Ni(Ⅱ)、Cu(Ⅱ)混合离子的定量分离。  相似文献   

20.
魏永巨  李克安 《分析化学》1994,22(2):183-185
本用双系列线性回归法研究了Pb(Ⅱ),Zn(Ⅱ)与5-Br-PADAP的络合反应,发现在pH5-6.5,30%乙醇溶液中,Pb(Ⅱ)与5-Br-PADAP形成1:1络合物,Zn(Ⅱ)主要形成1:2络合物。两种络合物的稳定常数(1gβ)分别为11.17,22.31,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575,550nm,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6.01×10^4,1.34×10^5L.mol^-^1.cm^-^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