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疆桑叶中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原子吸收法测定条件,并用火焰原子吸收法、火焰发射法、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了新疆不同地区桑叶中10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用国家标准物质茶树叶GBW08501验证了该法的准确度,测定值与标准植基本吻合。方法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二氧化硫腮含量及其水溶液稳定性的分光光度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二氧化硫服的含量测定及其水溶液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在体系pH簇5的条件下,于269mm处可测定二氧化硫脉的含量;二氧化硫脉溶液的稳定性与体系的酸度、温度和浓度有关,其中酸度的影响最大,浓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邻菲哕啉在两个波长下测定Fe(Ⅱ)和Fe(Ⅲ)的条件,考察了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反应酸度、络合物的稳定性和方法的选择性等。结果表明:在pH4,5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介质中,Fe(Ⅱ)和Fe(Ⅲ)的邻菲哕啉络合物在390nm有等吸收点,可用于测定样品中的全铁;Fe(Ⅱ)络合物在515nm处有最大吸收值,而Fe(Ⅲ)络合物在515nm时的吸收值几乎为零,可在515nm处测定Fe(Ⅱ),通过差减求算Fe(Ⅲ)的浓度,从而建立了铁的形态分析方法。方法已用于测定水样和土壤样品中铁形态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酸浸/电极法测定粮食中氟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浸/电极法是当前广泛采用的测定粮食中氟含量的国家标准方法,该方法仅对样品进行一次酸液浸泡测定。研究表明对燃煤型地氟病区的主要携氟介质玉米一次酸浸即可提取全部酸溶性氟,但辣椒却需要经过多次酸浸提取;玉米和辣椒的酸不溶态氟含量基本为一定值,这两点在制订粮食的含氟量及人体的摄氟量卫生标准时宜作适当考虑。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分析贝类样品中铬含量的微波消解-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并对样品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条件进行探讨.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微波消解进行前处理的样品溶样均匀,样品消解完全.石墨炉铬工作曲线浓度范围设定在0.00~15.00μg·L-1之间时,铬浓度与其吸光值呈良好的曲线关系,得出的新合理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系数r=1.0000.同时对3种贝类样品进行平行测定和加标回收率测定,平行性好,加标回收率保持在82%~95%.并利用国家标准物质海带和贻贝成份分析标准物质进行质量控制,得到的测定值在标准证书的允许误差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93%和2.54%.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等优点,适合贝类等水产品中铬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采用密闭试管消解水样,用分光光度法比色测定COD,并将有机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利用三乙醇胺(TEA)吸收CO2以pH计间接测定DOC,应用该方法测定了印染废水、医疗废水、地表水、葡萄糖水溶液等4种样品的COD和DOC,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RSD〈10%)和较高的回收率(95%~107%),且与标准方法测定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了马来酸噻吗洛尔眼用凝胶剂中噻吗洛尔的含量,并对制剂的药效进行了考察.色谱条件:Diamon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50∶50∶0.1,磷酸调节pH值到5.0),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95 nm,柱温30℃.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进行了线性、精密度、稳定性、回收率、样品含量测定等实验.结果表明,本检测方法简便、精确,适于马来酸噻吗洛尔眼用凝胶剂中噻吗洛尔含量的测定.该药物凝胶剂的药效优于滴眼液.  相似文献   

8.
建立微波酸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测定煤灰中硅、铝、铁、钙、镁、钾、钠、钛的方法. 煤灰样品用硝酸+盐酸+氢氟酸+磷酸体系经微波消解后, 用硼酸溶液分解氟化物沉淀, 络合HF后定容,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测定上述8种元素. 结果表明, 该法测定煤灰标准参考物质的结果与标准值一致, 并且快速, 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  相似文献   

9.
以南昌市某废弃氯碱厂重金属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中重金属(As、Cr、Hg、Pb)含量特征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式对该污染场地进行健康风险评价。土壤重金属含量分析结果表明,19个土壤样品中Cr、Pb含量均低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中二级标准值,但As和Hg含量部分样点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值。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该场地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总指数HIT大于1,存在非致癌风险。成人和儿童的致癌风险总指数CRT超过了风险指数阈值10-6,存在着致癌风险。HIAs对HIT的贡献率在59%左右,CRAs对CRT的贡献率在99%左右,As是最主要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因子。儿童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均高于成人,在实际的场地再利用过程中,尤其要加强对儿童的防护。  相似文献   

10.
分析HPLC法测定排石颗粒中芦丁含量的不确定度.通过建立HPLC法测定含量的数学模型,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估、计算,由此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合成不确定度为0.026;扩展不确定度为0.007%;扩展不确定度为0.007%,排石颗粒含量/%测定结果为(0.13士0.007)%.建立HPLC法的不确定度分析与计算方法适用于颗粒制剂HPLC法含量测定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11.
气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材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中药中11种有机氯农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水-丙酮(3:7,V/V)为提取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中药中残留的农药,经正己烷液一液分配,浓硫酸净化,采用不分流进样方式,用HP-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经柱程序升温技术分离,并用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峰面积外标法定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方法的添加回收率在(80.2~118.4)%,相对标准偏差为(1.02~11.1)%,从而建立了中药中有机氯农药残留测定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碱性条件下黄酮与Al3 生成粉红色络合物在可见光区510 nm处有最大吸收的特性,以芦丁为标样,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蜂胶超临界CO2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并与HPLC标准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各平行样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最大偏差为268.38 mg/100 g,最小偏差为52.77 mg/100 g.该法简便快捷,结果相对准确,可作为蜂胶超临界CO2萃取物中总黄酮含量快速评估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六溴环十二烷是一种使用量较高的溴代阻燃剂,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半挥发性和高毒性,可在沉积物、水体、土壤和尘埃以及生物体内广泛检出.目前对土壤中六溴环十二烷的分布及浓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电子废弃物拆解地等典型高浓度地,而对工业区、养殖区的研究相对较少.实验采用UPLC-MS/MS 法检测工业区、养殖区土壤中六溴环十二烷异构体的分布,旨在探明六溴环十二烷在不同类型环境土壤中的浓度及异构体分布差异,以促进对环境中六溴环十二烷的生态危害性的有效评价.结果显示,六溴环十二烷具有较高的检出率(82.00%),工业区土壤中∑HBCDs(α-,β-,γ-HBCD之和)浓度为ND~2.057 8 ng·g-1·dw.除去浓度最高点(6.925 8 ng·g-1·dw),养殖区土壤中∑HBCDs浓度为ND~1.859 4 ng·g-1·dw,普遍低于工业区.养殖区和工业区土壤∑HBCDs浓度均值分别为0.684 6和0.644 8 ng·g-1·dw.六溴环十二烷异构体以γ-HBCD为主,与工业品组成相似.部分样品成分分布与工业品组成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从神农架林区和自然保护区土壤样品中分离到菌株I643,对其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经与已知的种比较,定为新种,命名为疣孢链霉菌(Streptomycesverru-cosporusussp.nov.)  相似文献   

15.
地貌发育过程和沉积母质是嘉湖全新世堆积平原区的土壤形成的主要区域性因素,不同土属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貌演化和沉积母质的分异.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采样的实验分析.以及第二次土坡普查中的资料,试把弃湖平原的沉积母质划分为河流相、河海过渡相、湖沼相、滨湖相和海相五种类型,初步探讨了该平原主要土属的发育与沉积母质类型之间的,  相似文献   

16.
为快速、准确监测环境土壤或底泥中苯系物的含量,建立了一种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或底泥中8种苯系物的方法.采用Nukol毛细管气相色谱柱实现了各组分的良好分离,优化了色谱条件,顶空进样条件.在优化条件下,8种苯系物在13 min内能实现完全分离,在10~500 μg·kg-1浓度范围内组分含量与峰面积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0 6~0.995 7,检出限为2 μg·kg-1,回收率为94%~114%,相对标准偏差为2.4%~5.2%(n=3).结果表明,建立的顶空气相色谱法简单快速,无需有机溶剂,重现性好,回收率高,适合于土壤或底泥中苯系物的测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从LANDSAT·TM资料获得的森林反射光谱特性信息对树林分类和林区土壤物理特性以及对树种与土坝的蓄水性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在本研究中.从林区内选出山毛榉棒、杉和落叶松等林片对该地土壤粗孔隙率与相应卫星图像像元值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并且用卫星图像数据推测出了该林地土壤的粗孔隙率.然后对卫星图修数据推测出的各科孔隙率和实测的各林地土壤粗孔隙率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这说明用卫星图修能够直接推测出作为林地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指标的土坝粗孔隙率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8.
针对铬污染软黏土自行设计了电动修复试验装置, 开展铬污染软土室内试验, 研究污染土中重金属铬的去除特性, 分析电动修复过程中, 电流、温度、电解质溶液pH的变化以及电压、温度和铬初始浓度对电动修复试验效果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电动修复可以有效去除土壤中的Cr(VI), 增大电压有利于铬从污染土中释放; 当外加电压为36V时, 各组Cr(VI)去除率都达到了96%以上, 土壤中Cr(总)的最高去除率可达76%; 提高温度可以促进Cr(VI)的还原反应, 降低铬污染土的毒性, 可为重金属污染土的修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甲氧基多溴联苯醚(methoxypolybrominated diphenyl ethers, MeO-PBDEs)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海洋环境。以象山海域的生物体和沉积物为样本,采用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负化学源质谱法,检测了6种MeO-PBDEs,结果显示,当目标分析物浓度为0.1~20.0 μg?L-1时,线性关系良好(R2>0.999),检出限为0.13~0.22 μg?kg-1,定量限为0.42~0.72 μg?kg-1,实际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71.2%~116.2%。MeO-PBDEs的分布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藻类样品中仅检出6-MeO-BDE-47,且浓度较低,其他生物体中检出3种MeO-PBDEs,检出率为31.3%,浓度为0.21~2.72 μg?kg-1。沉积物中无MeO-PBDEs被检出。  相似文献   

20.
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测定曲线的线性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从猪红细胞制备的CuZn-SOD,采用黄嘌呤氧化酶-NBT法、改良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经典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NBT光还原法及肾上腺素自氧化法等5种方法,得到5条典型的酶活力测定曲线,寻找到2种测活曲线直线化的数学处理方法,使SOD测活工作变得更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