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CO_3~-浓度对油气田中CO_2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国安  路民旭  吴荫顺 《电化学》2005,11(4):387-392
应用动电位扫描和失重法研究HCO3-对油气田CO2腐蚀的影响.实验表明,当HCO3-浓度低于0.042 mol/L时,随着HCO3-浓度的增加,溶液pH升高,H+的还原速率(阴极电流密度)下降;HCO3-浓度增至0.126 mol/L时,溶液中的H2CO3、HCO3-的直接还原占主导地位,故阴极过程随HCO3-浓度的上升而加速,对阳极过程,在HCO3-浓度低于0.042 mol/L下,主要为活化过程,而且其阳极溶解电流(密度)随HCO3-浓度的增加而下降;HCO3-浓度增至0.126 mol/L时,阳极过程出现明显的活化-钝化行为.高温高压腐蚀试验显示,材料的腐蚀速率随介质HCO3-浓度的增加而下降.SEM、EDS、XRD分析表明,在较低的HCO3-浓度下,腐蚀产物膜的主要成分为FeCO3晶体,HCO3-浓度较高时,则腐蚀产物主要为Ca、Mg的化合物,并形成Ca(Fe,Mg)(CO3)2复盐.在高pH值下,Ca2+、Mg2+比Fe2+更容易沉积.  相似文献   

2.
朱智铭  王美容 《化学教育》2014,35(17):64-67
通过热力学理论推演和实验验证碳酸氢根与金属阳离子反应的情况,得出Al3+、Fe3+、Cu2+、Ag+与CO32-、HCO3- 不能共存,Fe2+、Ca2+、Ba2+、Mg2+与CO32-不能共存,Fe2+、Ca2+、Ba2+、Mg2+与HCO3- 有条件(稀溶液中)能共存等结论。  相似文献   

3.
以亚甲基蓝(MB)为模拟废水污染物,Ag3PO4为光催化剂,固定污染物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等,探讨不同浓度的无机阴、阳离子(NO-3、Cl-、SO2-4、Na+、Ca2+、Mg2+、Al 3+)对Ag3PO4光催化降解偶氮染料MB的影响.结果表明,Na+和NO-3对Ag3PO4光催化降解MB没有明显的影响;Cl-在一定程度上对MB的降解具有促进作用;SO2-4、Ca2+、Mg2+、Al3+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该光催化反应的进行,且抑制顺序为SO2-4Ca2+Mg2+Al 3+.  相似文献   

4.
曾应超 《化学教育》2014,35(23):71-73
通过对生成Mg(OH)2和MgCO3沉淀的条件及其相互转化,以及HCO3-存在时溶液中c(OH-)和c(CO32-)的关系进行分析,指出向Mg(HCO3)2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时,先产生Mg(OH)2还是MgCO3沉淀与溶液的浓度有关.同时建议在高中阶段最好能避免出现Mg(HCO3)2溶液与少量NaOH反应的问题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生理酸度(pH=7.4)条件下,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荧光光谱法及熔点实验,研究了芍药苷与小牛胸腺DNA的相互作用以及Zn2+、Ca2+和Mg2+的影响。结果表明:芍药苷主要以沟槽模式与DNA结合。Zn2+、Ca2+和Mg2+分别能不同程度影响芍药苷的吸收光谱和DNA-双苯并咪唑(Hoechst 33258)复合物的荧光强度。随着体系中Mg2+浓度的增加,DNA-芍药苷复合物的结合常数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增加Zn2+的量则使复合物的结合常数逐渐增大,Ca2+浓度的增大对复合物结合常数的影响类似且弱于Zn2+。3种金属离子对DNA-芍药苷结合的影响取决于金属离子与DNA碱基以及磷酸基团间的结合程度。  相似文献   

6.
关于明矾净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宣申 《化学教育》2003,24(5):42-42
我国民间常用明矾处理天然水。河水中一般含有少量HCO3- ,它和明矾溶解生成的Al3+ 发生下列反应 :  Al3 ++3HCO3-Al(OH) 3 +3CO2 生成的絮状Al(OH) 3载带河水中的悬浮物而沉降 ,从而使水澄清。若是水中“没有”少量HCO3- ,则溶解了的明矾 ,不可能因Al3+ 水解而生成Al(OH ) 3,因此也就起不到使水澄清的作用。试验如下 :把明矾溶于“没有”HCO3- 的水中 ,加热 (加热促进水解 ,如把FeCl3溶液滴入沸水得氢氧化铁胶体 )至沸 ,而后冷却到室温 ,仍是溶液———没有Tyndall效应。 (附 :Fe3+ 、Al3+ 的水解常数依次为 6.5× 10 - …  相似文献   

7.
以胜利褐煤为研究对象,利用FT-IR等手段,用灰分、不同湿度下的平衡复吸水含量等,系统研究了不同相对湿度下K+、Na+、Ca2+、Mg2+的水合作用对胜利褐煤平衡复吸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浓度不同类型的金属离子与煤样的交换能力的趋势为Ca2+Na+K+Mg2+。金属离子对胜利褐煤平衡复吸水含量影响力的顺序为Mg2+Ca2+Na+≈K+。相对湿度高时,平衡复吸水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为游离水分子之间的分子作用力;相对湿度中等时,平衡复吸水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为金属水簇与毛细管之间的毛细管作用力;相对湿度低时,平衡复吸水含量的主要控制因素为金属离子的水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溶液中微量碘离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溶液中微量I-的分析方法,I-浓度在0.005~0.200mmol/L范围内时,在226nm波长处的吸光度与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1,检出限为9.909×10-5 mmol/L,分析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0.789%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8.65%~100.0%之间。温度、溶液酸碱度以及共存的K+、Na+、Br-、Cl-、SO42-对测定无影响;共存的CO32-、HCO3-干扰很大,可加酸除去;Mg2+、Ca2+的影响可利用相应线性关系进行校正。该方法可用于油田卤水中微量I-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某放射性废物填埋场土壤对待填埋的核素铀锶的阻滞性能,对该填埋场土壤及地下水进行取样分析,根据测量的地下水特性参数,在静态条件下,考察了填埋场地下水主要的阴离子SO42-、CO32和阳离子Ca2、Mg2+、Na+、K+对核素铀锶吸附影响,同时结合填埋场地下水的pH和Eh,考察了溶液pH值对核素的吸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在2~3之间时,铀的吸附量突然增大,pH在在4~8之间,铀的吸附量明显变化,在pH>10,吸附量又出现明显减小;当pH<6和pH>8后,锶的迁移分配系数(Kd值)明显的增大,而pH在6~8时,Kd值没有明显的变化;阴离子C032-能明显的增加锶在土壤中的吸附,直接表现为Kd值的明显增大,Kd值增加103数量级;阴离子SO42-、CO32-、C2O42-对铀的吸附的影响表现非常明显,随着离子浓度的增加,几种阴离子明显降低了铀在土壤中的吸附,表现为Kd值大大降低,降低的系数在103数量级;阳离子对锶吸附的影响,Ca2+和Mg2+的影响比Na+要强,Ca2+和Mg2+离子浓度在很小的时候就能明显的降低锶的吸附;阳离子对铀吸附的影响,当Ca2+和Mg2+的浓度较低时对铀的吸附影响不大,当Ca2+达浓度大于1280.0μg·L-1,Kd值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减小.  相似文献   

10.
应用离子色谱仪测定了电缆地层测试取样获得的海上某井两个深度的水样品中的阴离子F-、Cl-、NO2-、Br-、NO3-、PO43-、SO24-和阳离子Li+、Na+、NH4+、K+、Ca2+、Mg2+、Sr2+的离子含量。对离子色谱在分析地层水离子含量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探讨,认为该技术在判断油田水类型和指导钻井液调配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及价值。  相似文献   

11.
青藏高原地理位置偏远,其冰川径流样品在采集完成后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送达实验室开展测试研究,因而样品的不同储存和处理方式可能会影响原始信息的获取。为了探明不同前处理方式对青藏高原冰川径流主要阳离子的影响,本研究采集青藏高原腹地纳木错流域曲嘎切径流样品,经过过滤与否、不同孔径滤膜过滤、加酸与否、不同储存温度以及储存时间等前处理,探究其对主要阳离子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和冷藏储存条件下,由于“河水-悬浮颗粒物”两相已达接近平衡的状态,Ca2+、Mg2+、K+、Na+和SiO2浓度在2.5个月内基本稳定,是否过滤以及不同孔径过滤对冰川径流样品水化学的影响较小。冷冻或加酸储存后Ca2+、Mg2+、K+、Na+和SiO2浓度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离。与碳酸盐矿物含量相对丰富的积雪样品相比,不同前处理方式对冰川径流主要阳离子浓度的影响更小。综上,本文建议冰川径流样品采集后冷藏或常温储存且在测试前完成过滤处理即可,不可加酸储存,并在两个月内完成测试。  相似文献   

12.
以硝酸钙、硝酸镁、正硅酸乙酯为先驱体, 利用溶胶-凝胶法合成(Ca1-xMgx)SiO3(x=0.1、0.2、0.3、0.4、0.5)陶瓷粉体, 研究了Mg2+取代Ca2+对陶瓷物相组成、烧结特性以及微波介电性能的影响规律. 结果表明, Mg2+在CaSiO3中的最大固溶度不超过0.2;随着Mg2+对Ca2+取代量的增加, 陶瓷在烧结后的主晶相出现从CaSiO3相向CaMgSi2O6相的转变,陶瓷的烧结特性及介电性能出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当x=0.3 时, 陶瓷体中CaSiO3相与CaMgSi2O6相共存, 克服了单相CaSiO3或CaMgSi2O6易成片长大的缺点,有效减少了陶瓷中残留的气孔, 提高烧结体致密性. (Ca0.7Mg0.3)SiO3在1320 益烧结后介电常数为6.62, 品质因数为36962 GHz.  相似文献   

13.
以氟化硼络合二吡咯甲川类(BODIPY)染料为荧光团,二(2-羟基乙基)亚胺为识别体合成了一种新的对Pb2+具有高选择性的Pb2+荧光探针.在HEPES缓冲溶液(pH 7.4)中,当Pb2+浓度达到1.0×10-5 mol/L时肉眼可观察到探针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当Pb2+浓度达到3.0×10-4 mol/L时,探针荧光强度增大20倍以上,且识别作用不受其它金属离子(Na+、Mg2+、Ca2+、Cu2+、Fe2+、Hg2+、Ag+、Cd2+、Cr3+、Fe3+)干扰.Pb2+浓度在0.2×10-5~5.0×10-5 mol/L范围内,探针荧光强度与Pb2+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8,检出限为0.2 μmol/L.  相似文献   

14.
通过脱氢枞酸基芳胺荧光探针a,b,c对不同金属离子(Ca2+、K+、Mg2+、Mn2+、Na+、Ni2+、Pb2+、Fe3+、Cu2+)的识别性、对其他金属离子的抗干扰性、以及金属离子对探针的荧光滴定试验,研究了它们作为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应用。结果表明,a和b对Fe3+、c对Cu2+具有良好识别性,其识别性能受其他金属离子的干扰性不明显;Fe3+浓度分别在1.0×10-7~6.0×10-6mol·L-1和2.0×10-7~7.0×10-6mol·L-1范围内,a和b的荧光强度与Fe3+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Cu2+浓度在6.0×10-6~3.0×10-5mol·L-1范围内,c的荧光强度与Cu2+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定量检测中性水溶液中Fe3+和Cu2+含量。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由多种金属离子和小分子配体组成的多相人体血浆热力学平衡模型。模拟研究了Pu4+在血浆的形态分布及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和CO32-、Citrate3-浓度对细胞液中Pu4+形态分布的影响。血浆中的低浓度Pu(Ⅳ)易以Pu(OH)4(aq)的形态蓄积在肝脏中,钚浓度升高则形成沉淀Pu(OH)4(s)难以排出。在[DTPA]=2.5×10-5mol·L-1时,血浆中水溶性小分子[Pu(OH)DTPA]2-含量达到最高并保持稳定。酸性条件下随着[Citrate3-]的升高,血浆中Pu4+与Citrate3-结合形成可溶性的[PuCitrate2]2-和[PuCitrate]+离子化合物。[DTPA]4.6×10-5mol·L-1时,血浆中的DTPA以与Ca2+、Mg2+结合的[CaHDTPA]2-、[Ca2DTPA]-、[CaDTPA]3-、[MgHDTPA]2-、[MgDTPA]3-小分子结合态为主。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 ,化学教材中硬水软化部分 ,对煮沸Mg(HCO3 ) 2 溶液的产物有不同看法。笔者用Mg(OH) 2 与CO2 反应制得Mg(HCO3 ) 2 溶液 ,对煮沸Mg(HCO3 ) 2 溶液所得产物 ,用EDTA配位滴定和热重进行了分析 ,确定其组成为碱式碳酸镁 [3MgCO3 ·Mg(OH) 2 ·3H2 O],并建议在高中教材改革中将该部分进行适当修正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碱土金属离子(Mg2 ,Ca2 ,Ba2 )掺杂的SrAl2O4:Eu2 ,Dy3 长余辉荧光粉.XRD谱分析表明,随着基质中掺人的碱土金属离子(Mg2 ,Ca2 ,Ba2 )浓度增加,基质晶格常数也随之发生变化.Mg2 ,Ca2 和Ba2 3种碱土离子在SrAl2O4中的固溶范围分别为40%,15%和30%.光谱分析则表明在固溶范围内随着掺杂Mg3 ,Ca2 和Ba2 浓度的增大,样品的发射峰值会在480~530 nm范围出现规律性移动.适当浓度的Mg2 ,Ba2 掺杂会不同程度地提高样品的发光强度,而Ca2 的掺杂则会降低发光强度.但是碱土金属离子(Mg2 ,Ca2 ,Ba2 )的掺杂并不能延长SrAl2O4:Eu2 ,Dy3 荧光粉的余辉时间.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非抑制型阳离子交换色谱中色谱柱温度(25~50℃)对碱金属离子(Li+、Na+、K+、Rb+)和碱土金属离子(Mg2+、Ca2+、Sr2+)以及NH4+保留的影响。在Shim-pack IC-C1磺酸型阳离子交换柱上,以硝酸为流动相分离碱金属离子,以乙二胺或乙二胺-草酸(柠檬酸)为流动相分离碱土金属离子,随着色谱柱温度的升高,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保留时间均增长,其范特霍夫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斜率为负值,表明在此条件下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的保留为吸热过程。在Shim-pack IC-SC1羧酸型阳离子交换柱上,以硫酸为流动相同时分离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随着色谱柱温度的升高,Mg2+、Ca2+的保留时间增长,而K+、Rb+的保留时间缩短,Li+、Na+、NH4+的保留时间基本不变。在此条件下,Mg2+、Ca2+、K+和Rb+的范特霍夫曲线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中Mg2+和Ca2+的曲线斜率为负值,K+和Rb+的曲线斜率为正值,表明Mg2+和Ca2+的保留表现为吸热过程,K+和Rb+的保留表现为放热过程。研究表明在不同固定相和流动相条件下,色谱柱温度对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离子保留行为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验深入研究并解释了可溶性镁盐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的实验现象。明确指出由于碳酸氢镁配离子的形成和离子强度的影响,导致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的有效浓度大大降低,因此可溶性镁盐与碳酸氢钠不能直接生成碳酸镁。进一步强调碳酸镁与强酸不能大量共存,明确指出方程式Mg2++HCO3-=MgCO3+H+缺乏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水了化硅酸三钙(Ca3SiO5,C3S)固化体的体外生物活性行为。结果表明,干C3S固化体中含有23.97wt%的Ca(OH)2,Ca(OH)2的溶解导致模拟体液(Simulated Body Fluids,SBF)的pH值上升;磷灰石颗粒优先诱导沉积于C3S固化体表面,随后碳酸钙和磷灰石颗粒共同沉积于C3S固化体表面;HCO3-是SBF模拟体液内主要的缓冲离子;Ca(OH)2碳化和CaCO3沉积主要导致SBF的pH值下降。由于离子交换作用的减弱,C3S固化体表面最终被磷灰石完全覆盖,磷灰石的沉积促使SBF的pH值进一步降低。因此,对于C3S和其衍生材料的体外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必须考虑到HCO3-在体内的实际含量和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