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区域价值链集群分析是集群分析作为区域经济创新性和竞争优势分析工具的重要表现形式。而区域价值链集群识别是进行区域价值链集群分析的第一步。为了实现区域价值链集群依据经济系统各部门间网络互动联系来确定其核心主导产业及其前后向密切关联产业的识别目标,本文选取了以最大值法和投入产出分析法相结合的区域价值链识别方法。由此进行的识别研究表明,上海共有通信、化工、通专、金属、石油核燃料五类价值链集群,它们通过内部和彼此间的互动交织构成了密切关联的网络,并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上海经济系统的核心组成。而相应的经济技术分析表明,通专价值链集群将很有可能在上海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升级大背景下赶超通信价值链集群而成为新一轮发展的亮点。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3-2013年度数据,基于灰色关联模型,对江西省家具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联动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江西家具产业集群最大的制约因素为货运总量和货运周转量,同时,江西家具产业集群中的家具总产值为区域物流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江西家具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和协调性,但两者之间协调耦合度具有较为明显的波动性.为有效实现江西省家具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的联动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宏观的视角来研究企业的地理分布,并在地理空间与社会网络结构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产业集群模型;该模型显示出产业集群的分形结构进而揭示出产业集群是一种自组织系统,即在生产交易过程中自发形成有序的结构或状态的现象.根据该模型,运输成本或者禀赋只是形成产业集群的所有充分条件中的一个;影响产业集群的最重要指标是关系网络空间的分形维度,它显示了经济系统的层次结构性.网络密度很大的集群的关系网络可能是接近紊乱的,即分形维度接近于零;而紊乱将会导致这个集群效益下降,甚至促使集群崩溃.  相似文献   

4.
以系统动力学为基础,研究了产业集群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制。分别建立了外部资源环境、发展规模及科研创新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系统因果图,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产业集群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全过程动力分析。以上海市医药制造产业集群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使用Vensim模拟软件进行了模拟仿真,详尽探讨了影响机制中正负反馈回路。结果表明,产业集群的外部资源环境、产业集群的发展规模和产业集群的科研创新能力对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有着正向影响,政府和集群内企业可以通过加大对集群科研实力的投资力度、改善产业集群外部环境、扩大产业集群发展规模三个方面来提高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绩效,促进产业集群内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的一些复杂方法,以文献中的基于BP神经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价模型作为比较对象,提出了两种评价模型:组合评价模型和主成分指数模型.前者将变异系数法和Topsis法组合使用,用以评价产业集群创业能力;后者则是对所有参评样本的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为权重,构建主成分综合指数,从而形成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这两个模型用来自比较对象模型的同一数据进行了验证,三个模型都得出了非常相近的结果,而这两种模型更具可操作性且易于解释,这两者相比,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则更为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6.
设计旅游产业集群评价体系有助于分析旅游产业集群质量、诊断存在的问题、制定旅游发展战略。构建旅游产业集群初步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采集数据,为评价指标赋值,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法对指标进行定量分析,构建旅游产业集群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有助于探寻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思路。  相似文献   

7.
面临突发的金融海啸,内生型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尤显重要.以综合运用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等理论方法,提出了内生型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对内生型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最后以江苏省三个产业集群为例,给出了应用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王宏宇  刘刊  范德成 《运筹与管理》2017,26(12):173-182
农业是我国基础产业,是保障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根本。根据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和区域资源禀赋,合理发展区域农业,提升农业对区域资源使用效率和区域资源产业配置效益,形成区域农业高效发展和资源最优配置,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利用随机前沿技术效率测度、产业投入产出分析、偏离-份额分析,构建农业产业生产效率的测度模型,探索地区农业产出的技术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率,为农业生产和区域资源配置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大部分区域农业产出与资源禀赋未形成最佳匹配,应在大力提高农业对区域内资本资源、政府服务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使用效率的同时,鼓励过剩的资源在产业间和区域间进行适度转移,从低使用效益产业转移到高使用效益产业,从低产出弹性区域转移到高产出弹性效益区域。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持续发展的长期趋势和重要手段.已有研究表明产业区域间推移有助于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但没有考虑到邻近区域的空间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尝试将邻近空间溢出效应纳入到区域经济一体化及其区域经济增长差异收敛性.以泛长三角为典型区域进行了实证检验,空间杜宾模型的计量结果表明:未来2025年左右,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融合程度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区域内经济发展差异将缩小一半;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区域内各个地区间的经济融合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和邻近区域的空间溢出效应,且物质资本、城市化具有空间挤出效应;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差异存在条件收敛趋势,且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存在显著的经济一体化涓流效应.基于上述分析,提出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政策建议有:长三角区域内各级地方政府,建立以行政契约制度和磋商沟通机制为主要方式的地区性多元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企业主体作用,加快建设和培育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推动产业城镇互动发展,形成区域融合重组的增长极轴.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机制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以演化博弈理论方法,建立了一个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机制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机制的动态演变过程,得出了产业集群的文化环境、企业对知识的吸收转化能力、企业间知识水平的差异是影响产业集群的知识共享机制演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省域低碳经济发展分类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区域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在省区低碳经济分类评价中,运用多元统计方法中的聚类分析和系统工程学中的密切值法,结合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据对相关指标的数据样本进行了聚类分析,将低碳经济发展相类似的地区划成群体,再用密切值法对聚类所得的群体进行排序,从而评价出各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建立县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18个县(市)作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提取出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农业发展实力因子、生活质量因子、投资因子和第三产业发展因子5个主因子,并基于主因子得分矩阵对18个县(市)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反映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工业生产规模的综合经济实力因子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农业发展实力因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论文认为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县域经济,所得结论客观、可信,能够较好地反映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综合运用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 ,对我国不同地区发电技术水平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并划分等级 .  相似文献   

14.
用多元统计方法分析浙江省各地区的经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利用因子分析方法研究浙江省11个地级市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因子得分得到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综合排名。然后又把因子得分作为新变量,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地级市进行分类,把浙江省11个地级市分为4类。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未来发展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选取能够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15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当前中原经济区32个市(县)的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类比较、排名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关建议为中原经济区的决策者和建设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承接产业转移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提升产业集聚能力是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如何科学地选择承接产业,并提升产业集聚能力是河南亟待解决的问题.选取2010年和2014年两个时点,运用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动态集聚指数对工业进行分行业分析,并借鉴波士顿矩阵分析法将其划分为明星、金牛、问题、瘦狗和衰退等产业.根据河南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区位条件、市场需求等比较优势,并考虑产业集聚发展的能力,来确定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  相似文献   

17.
因子分析法在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对现行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进行分析 ,提出了改进建议 ,用改进后的指标体系结合几十家企业进行因子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旨在说明因子分析法在企业经济效益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运用多元统计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法,对山东各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统计分析;然后在将山东省农村各地区分为四类的基础上,分析比较各类地区消费结构的差异及其成因;最后就如何促进山东农村居民合理消费,以此拉动山东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