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月球的形成     
树华 《物理》2003,32(10):689-689
天文学家认为 ,月球是由一个像火星般大小的物体撞入地球 ,将物质溅射到围绕地球的轨道上形成的 .这一撞击还把地球上一天的时间延长到现今的 2 4小时 .月球中的物质一部分来自地球 ,其余部分来自撞击体 .科学家们对撞击体的物质在月球中所占的比例做了估计 ,结果分歧很大 .进行地球化学研究得到的估计值从小于 1%到大于 5 0 % ,而大多数地球物理模型则预言这一比例在 5 0 %到 90 %的范围 .在德国的天文学家通过将月球与地球岩石样品的成分进行比较 ,计算出月球上来自碰撞物体的物质不超过月球的三分之一 .此外 ,他们还估计 ,月球至少是在 4…  相似文献   

2.
 大约45.3亿年前, 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猛烈撞击地球, 形成年轻炽热的月球。但是这个过程是正面撞击还是侧面撞击呢?新的计算机模拟证明这是一次正面撞击, 而且比以前所设想的角度更陡, 速度更高。另外, 向太空中喷射出的地球碎片也远多于以往模型, 同时温度也更高。  相似文献   

3.
 黑洞撞击地球, 听起来一定是世界末日了。但是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 如果一个诞生于大爆炸的微小原生黑洞撞击地球, 也许情况不会那么糟糕。  相似文献   

4.
C1 (a)试说明地球上涨潮的起因.海岸边为何每天看到两次涨潮? (b)太阳质量比月球质量大很多,但太阳所引起的潮高仅约月球的一半,这是为什么? (c)大气里也可观察到潮汐现象.气压计指示出气潮有一规则的小振幅(~10-3)周期性变化.由月球引起的大气潮汐周期为12.7小时,且气潮位相延迟约18°.试说明位相延迟意味着什么?它和月球方位有什么关系? (d)若将大气看作线性阻尼振子,由不同的大气疾风冲击所得出的自由振子周期约为10.5小时.假如地球自转周期连续可变,试画出所预期的气潮振幅和位相对于自转频率的分布曲线. (e)月球现今表现出同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5.
 凡尔纳(J. Verne)在他的古典科幻小说《从月球到地球》(From the Earth to the Moon)中提及一位17 世纪的天文学家法比利萨斯(J. Fabricius)。在小说中,法比利萨斯宣称他曾从望远镜中看到居住于月球上的外星人。外星人是虚构的,但法比利萨斯却真有其人。这位荷兰人是最先从望远镜观测到太阳黑子的其中一位,也是最早确认黑子的人,贡献虽小但却很重要,因当时天文学正处于两个竞争的太阳系模型的抉择关头。  相似文献   

6.
由火山喷发、陨石撞击和太阳风及宇宙射线辐照等非平衡过程产生的玻璃物质是月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不同成因的玻璃物质记录了月球起源和演化的重要历史信息.本文主要综述了嫦娥5号(CE-5)取回的月壤中月球玻璃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基本物性、微观结构、具体的形成机制以及它们在月球研究中的作用等.研究发现月球玻璃可以像天然照相机一样记录下不同年代月球内部和表面的演化信息,涉及月球的起源、岩浆活动、撞击环境、太空风化和水的来源等;月球玻璃稳定的无序结构还能够长期保存月球资源,据估计其存储的3He有26万吨,存储的水高达2700亿吨;月球玻璃类似月球上的时钟,能够作为火山活动和撞击事件的时间标尺,为研究月球水和磁场等的演化以及重构几十亿年的撞击历史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7.
《物理》2006,(7)
地磁翻转可能不是随机的虽然地磁极性的完全翻转(南极成为北极,北极成为南极)需要几千年才能完成,其影响却是巨大的.地球磁场的变化不仅会影响鸟类迁徙的路径,而且会使地球暴露在危险的宇宙射线中,某些研究者认为这是与6千5百万年前恐龙灭绝类似的大规模物种消失的事件有关的.地球学家认为我们行星内部的磁发动机使极性翻转,但是真正的机制并不很清楚.以前的分析假定在过去的1亿6千万年间地球极性翻转的次数服从泊松分布,这意味着地球极性翻转事件是随机的.如果事件彼此之间是无关的,而且已知事件发生的平均速率,那么由泊松分布可以得知事件…  相似文献   

8.
在2011年6月出版的Physics Today杂志上刊登了Johanna Miller的文章,介绍在火星表面探测中的新发现,表明在火星极地冰盖中储存着巨量的二氧化碳沉积1).行星的公转轴与自转轴之间的夹角被称为行星的倾角,这个角度导致了行星表面季节的更替.当前火星倾角为25°,与地球倾角的幅度相当.但是与地球不同的是,由于缺少月球这样的伴星,火星的倾角  相似文献   

9.
1 引言 众所周知,年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月是以月球绕地球公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日是以地球自转周期为基准的时间单位.但是,由于任何历法中的历年内所包含的月数和日数以及历月内所包含的日数总是整数,因此我们平常使用的公历或夏历(俗称农历)中所规定的历年、历月、历日,其实都与地球和月球的公转周期或自转周期并不完全相等.  相似文献   

10.
潮汐现象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月球对海水的引力是造成潮汐的主要原因,太阳的引力也起一定的作用。我国自古就有“昼涨称潮,夜涨称汐”的说法。潮汐现象的特点是每昼夜有两次高潮。所以,在同一时刻,围绕地球的海平面总有两个突起部分,在理想的情况下它们分别出现在地表离月球最近和最远的地方。如果仅把潮汐看成是月球引力造成的,那么在离月球最近的地方海水隆起,是可以理解的,为什么离月球最远的地方海水也隆起呢?如果说潮汐是万有引力引起的,潮汐力在大小就应该与质量成正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  相似文献   

11.
 45亿年前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地球飞出的碎片形成了月球。直至25亿年前, 太阳系内小行星长期持续的狂轰滥炸煮沸早期海洋。  相似文献   

12.
月相漫谈     
月球东升西落,日复一日,这是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造成的.月球本身并不发光,人们看到的皎皎月光完全是它表面反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在一个月当中,月亮会呈现不同的形状--月相,有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和残月等,且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月相为何做这种周期性变化呢?这得从月球相对地球的公转运动谈起.  相似文献   

13.
月球是地球的天然卫星,也是距地球最近的天体。自古以来,人类对月球表面亮区的圆缺就非常感兴趣,并把所看到的月球表面发亮部分的形状,叫做月相。如上弦、下弦、朔、望等都是月相。 那么,各种不同的月相是如何形成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月球的运动谈起。  相似文献   

14.
 开普勒-36b和开普勒-36c距离很近,二者围绕恒星开普勒-36a运转的轨道只相距190万千米,它们距地球1200光年.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距离最近的两颗行星,比太阳系相距最近的金星和水星还近20倍,仅是地球与月球间距的5倍.  相似文献   

15.
树华 《物理》2012,41(5):342
一个国际研究组宣称,几乎所有组成月球的物质都来源于早期的地球.这一发现与月球是由“忒伊亚”(一个像火星那样大小的物体)与早期地球碰撞而形成的天体模型相矛盾.这一模型认为,40%的月球物质来源于忒伊亚.  相似文献   

16.
王修权 《物理通报》2011,40(7):100-101
1问题的提出在一次教学研讨活动中,部分教师对2009年高考浙江卷物理第19题中的数据产生了怀疑.【原题】在讨论地球潮汐成因时,地球绕太阳运行轨道和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可视为圆轨道.已知太阳的质量约为月球质量的2.7×107倍,地球绕太  相似文献   

17.
如果我们试图计算出一个宇宙飞船逃逸太阳的引力场所需要的最小速率,我们很可能会得到一个错误的答案.我们将用几个例子来说明解题时的困难所在,并且给出一个解决相当的一类问题的简单方法.1.引言 对下面的一个基本的物理问题,我们很可能会得出错误的解答 当忽略掉空气的阻力和地球的自转但考虑地球的公转时,一个位于地球表面附近的宇宙飞船要飞离太阳的引力场需要具有的相对干地球的最小速率是多少? 我们请读者来求解这一问题,并将所得的结果与我们在本文中所给出的进行比较.否则,本文便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人在求解这…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认为:太阳是由高密度的星间云收缩而成的;地球是太阳形成时,其周围圆盘中的固体的宇宙尘埃被凝缩形成的许多小天体,在不断的运动中相互冲撞和组合形成的一类由高密度的岩石组成的固体行星中的一个;月球则是另一颗原始行星撞击地球的产物,由此形成  相似文献   

19.
 有些事情,人们都那么说,人云亦云.而听的人不去深究是不是真是那么回事,或者明知道不是那么回事,也不去捅破那层窗户纸,而去以讹传讹,就象皇帝的新衣一样.关于“长城是在月球上唯一可以用肉眼看到的地球上的建筑物”这一说法就是一例.它是不久前一位外国人说的.从此以后,中国人把这句话奉为真言.这也不奇怪,因为中国的有些事情往往要由外国人来评判.  相似文献   

20.
1飞秒(fs)=10~(-15)秒(s):它是这样一种概念,光每秒行进3×10~5km,等于从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的3/4,在1fs内,光行进300nm,小于人的头发丝直径的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