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提出一个计算多环苯型烃共振能的新方法:简称BRC法。应用BRC法计算了48个稠环芳烃的的共振能。REBRC与SRT、HS—HMO、A—Ⅱ、SCF—MO等法计算的共振能之间都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1,0.9955,0.9940,0.9874。良好的线性关系也存在于REPEERC与UV吸收中的P带能  相似文献   

2.
Wade规则在稠合型多面体硼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Wade规则经数学转换后在稠合型多面体硼烷中的应用,推广后W ade规则可以计算稠合型多面体硼烷的价成键电子对数BEP,根据稠合方式也可以计算稠合型多面体硼烷的骨架成键电子对数SEP,还可以推断某些稠合型硼烷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导出单程间壁式换热器在逆流或并流时两换热流体温度的沿程分布函数,推出在热容流率比(ma1cp1/ma2cp2)>、<、=1的情况下:(1)两流体温度沿程分布呈指数曲线形状和斜率变化趋势是唯一的;(2)两流体之间的进、出口温差△t1和△t2之相对大小,也是唯一的.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一种HZSM-5沸石,用于甲醇转化反应表明,具有高的活性和BTX选择性。经各种方法改性后的HZSM-5可进一步提高BTX选择性或C9+芳烃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对-二甲氨甲基-杯[8]芳烃与1-萘酚-4-磺酸钠的包结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荧光法研究了水溶性对-二甲氨甲基-杯[8]芳烃与1-萘酚-4-磺酸钠(简称SNS)包结反应,研究表明这种包结物属于一种外式包结,而不同于β-环糊精内式包结物,静电作用是两者包结作用的主要驱动力。同时测定了包结物的形成常数,通过对实验数据图解,发现它们之间形成了1:1的包结物,其包结常数为1.6×104L·mol-1。并研究了溶液pH值、常见的一元醇和表面活性剂对该包结物形成及荧光性质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它们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在水相-氯仿间以邻菲绕啉和水杨酸萃取三价稀土离子的行为,实验表明,稀土的萃取分配比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亦呈现“四分组效应”,络合物的萃取与平衡水相的pH值有着密切的关系。借萃取光度法测定了三元络合物在CHCl_3中的组成。在pH=4时,萃合物的组分为R_E phen(Sal)_3,而在pH=5.5时,萃合物中稀土与邻菲绕啉分子数之比为R_E:phen=1:2. 平衡水相的pH=4时钇表现出不同于所有镧系元素的萃取性质。确定了温度变化对稀土萃取的影响不大,萃合热△H_(ex)≈0。  相似文献   

7.
用微量热法测量了30℃、pH为4.0时漆酶与底物2,3-二氰基-5,6-二氯-1,4-苯二酚、2,3-二氰基5,6-二溴-1,4-苯二酚、2,3-二氰基-5,6-二碘-1,4-苯二酚催化反应的米氏常数K_M,速率常数k,结合能△G_0和活化自由能。同时计算了漆酶与2,3-二氰基-5,6-二氯-1,4-苯二酚在30℃、pH=4.0时的反应活性。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1970年Herary给出了树状多六边形即Tree-like polyhexes(以下简写为TPH图)的计数定理。它的重要性在于,TPH图的计数相当于化学中树状苯型渺位稠合多环芳香体系的异构体计数。而TPH图的完美匹配计数则相当于树状苯型渺位稠合多环芳香体系的Kekule结构计数。任一多环芳香体系的Kekule结构数反映了该体系的共振能的大小和稳定程度。  相似文献   

9.
用新型的具有恒定温度环境的反应热量计,以一定比例的 HCl(3.0 mol·L-1)与无水乙醇的混合溶液作为量热溶剂,分别测定了反应物[CdCl2·5/2H2O,p-tol]和产物[Cd(p-tol)2Cl,H2O]的溶解焓,设计了一个新的热化学循环,得到了氯化镉与对甲基苯胺配位反应的反应焓△rHm=-7.598kJ·mol1-,并计算出了配合物Cd(p-tol)2Cl2的标准生成焓.推荐其值为:△rHm=(p-tol)2Cl2,s]=-490.773kJ·mol-1  相似文献   

10.
水在高温高压下能展示迷人的物理性能.在26GPa和4 200K的条件下,稠热水会分解成H和OH,在反应中可传输O并同时还原NO2和氧化CO.通过计算常温常压和稠热状态下各反应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氧化、还原循环过程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ΔG总分别为343.806和318.976kJ·mol-1,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在稠热状态下氧化、还原循环过程吉布斯自由能变ΔG总分别为-551.945和-1 027.412kJ·mol-1,速控步的活化能分别为73.282和161.054kJ·mol-1,反应可以进行.  相似文献   

11.
以2-氯吡嗪和对甲氧基苯甲醛为原料,经肼解、三氟乙酰化、闭环、氢化、缩合、脱保护基等一系列反应合成了新的稠合三唑衍生物:7-[3-氨基-3-(4-甲氧苯基)丙酰基]-3-三氟甲基-5,6,7,8-四氢[1,2,4]三唑并[4,3-α]哌嗪,目标化合物及中间体经IR、NMR、MS予以确证.  相似文献   

12.
用AM1方法研究了4-羟基嘧啶及其甲基基衍生物的酮式和醇式之间的质子转移互变异构反应。该异构反应是由氢原子H11带正电荷迁移引发的电荷控制反应。  相似文献   

13.
通过缩合反应合成了8个(20S)-O-硒代乙酰喜树碱衍生物(8-15),并就它们对胃癌细胞SGC-7901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有4个新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其中两个比喜树碱(母体化合物)或10-羟基喜树碱的活性还高.  相似文献   

14.
背瘤丽蚌[Lamprotula leai Gray.1835]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贝壳切片法鉴定背瘤丽蚌年龄。分析了背瘤丽蚌年龄、壳长、壳宽、壳高、体重和软体组织重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背瘤丽蚌壳长(L)、壳宽(W)、壳高(H)之间均呈线性关系,直线方程分别为:W=0.2651 L+7.2227(R^2=0.9694),H=0.3723 L+4.7466(R2=0.9725),H=1.3639W-4.4018(R^2=0.9466);背瘤丽蚌的壳长、体重(Wb)、软体组织重(W1)和壳重(W)之间呈明显的幂函数关系,方程分别为:Wb=0.0007 L^2.6382,Wt=0.0001 L^2.5588,Ws=0.0006 L^2.6514。背瘤丽蚌的壳长与年龄(A)呈对数关系,方程为:L=30.558ln(A)+20.036(R^2=0.9939);壳年增长(△L)与年龄也呈对数关系,方程为:△L=-5.591ln(A)+16.157(R^2=0.8828)。背瘤丽蚌自然种群中,最大年龄为17龄,最大壳长为101mm。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的母子加和(PPC)公式是BRC法的扩展。应用BRC—PPC法计算了42个复杂稠环烃的共振能和单个电子共振能。REPEBRC、REPEBRC-PPC与UV吸收中的P带能量EP1、第一电离势能IP1及最高已占分子轨道能量之间有较好的线性数关系,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9563(49)、0.9364(58)、0.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氢化-1,3,5-均三嗪-2,4-二酮衍生物抗病毒活性QSAR计算,预测标题化合物具有较好抗病毒活性,由氢化-1,3,5-均三嗪-2,4-二酮、丙烯酸甲酯和乙二醇衍生物经三步反应合成这些化合物,新化合物经^1H NMR,IR,MS确认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JT-1型晶体管特性图示仪和晶体管直流静态测试法,观测了磁场对晶体管特性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磁场对晶体管某些特性参数确有影响,但对于不同类型的晶体管,影响的程度不同。此外,文中推导出了集电极电流的变化量△I_c与磁场B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8.
石蜡相分光光度法测定钢铁中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钼(Ⅵ)-硫氰酸钾-结晶紫显色体系在石蜡相中的显色反应。在硫酸介质中,此缔合物能定量被石蜡吸附。钼量在0-8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02 0.09986C(μg/25mL),相关系数r=0.9968.方法应用于钢铁样品中微笑量钼的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的单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研究了铁氰化钾与单宁的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建立了茶叶、啤酒中单宁的分光光度分析法。该法具有简便、快速、仪器设备简单等特点。在4.00-32.00mg/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13C 0.0365,相关系数r=0.9990,检测限为1.39mg/L。该方法应用于茶叶、啤酒中单宁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及二级微扰(MP2)方法对二甲基四氯二硅烷的裂解机理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表明,裂解分三步进行:第一步为吸热反应,第二、三步为放热反应;反应的焓变分别为:△H1(67.484 kJ.mol-1),△H2(-232.546 kJ.mol-1),△H3(-117.347 kJ.mol-1).三步反应的活化能表明反应较易进行.反应的速控步是第三步,其正反应的活化能(Ea3)为152.552 kJ.mo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