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以作者实施基于SPOC的大学物理课程混合式教学5年的教学实践以及部分研究结论为载体,以教学模式实践者的身份,通过探讨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的基本特征,分析大学物理课程教学3种可能的教学目标定位,构建了"在线学习+课堂讨论+实践环节"的"互联网+教学"模式,提出了各学习单元3个环节的设计要素和讨论题目设计时应关注的7类问题。本文还以自主研发的"基于WiFi的课堂互动系统"应用为例,介绍了教育技术在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案例和教学效果。希望对刚刚起步或有意愿开展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学的老师们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微课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泛在学习等学习方式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微课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如何设计和制作一节精彩的微课,值得大家思考和探索。以大学物理实验——迈克尔逊干涉仪为例,从选择实验项目、进行教学设计、视频的录制与拍摄、视频的编辑和优化四个环节介绍了大学物理实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张晓菊 《物理通报》2017,36(9):24-26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以其短而精的特征, 迎合了时代要求, 正逐渐在教育领域兴起. 本文从微 课的概念和特征入手, 结合大学物理的课程特点, 首先分析开展大学物理微课教学必要性, 其次指出微课教学的优 点及可行性, 进而探究基于微课的大学物理教学思路, 与翻转课堂相结合, 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 最后, 以“ 等倾干 涉”一节为例, 介绍如何将微课应用于翻转课堂, 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进行大学物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内容多与学时少、大班教学与学生差异、内容拓展与学时有限等矛盾和问题,尝试将微课引入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建立了一批微课资源,开展了翻转课堂和混合学习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教学实践表明,大学物理微课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增强课堂互动,提高教学效果.本文总结了大学物理微课教学的经验做法,以期与同行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地方高等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主学习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重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将"翻转课堂+实验超市"的新型教学模式用于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实践中,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了大学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微课是以单一知识点为教学内容,通过简短的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记载并结合一定的学习任务而形成的一种教学资源。介绍了微课的概念和特点,探索了如何将微课与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相结合,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  相似文献   

7.
在大学物理的绪论课中,聚焦当前"国家重大工程",阐明物理学对工程技术的支撑作用、大学物理与后继专业课程的衔接关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积极性,还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达到课程思政的目的。本文基于"川藏铁路工程",介绍了一种与土木专业相衔接的大学物理绪论课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化教育普及的时代背景下, 分析了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并阐述了如何利用微 课来解决大学物理中的这些问题. 论文具体介绍了微课概念及特点, 分析了运用微课教学模式进行大学物理课程教 学的必要性, 并以我校大学微课开展情况为例分析了运用微课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指出了微课制作和教学中存在的 问题, 并提出了大学物理微课课程平台的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数量的扩大,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不少问题.通过对泉州师范学院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遇到的教学时数不足因素的分析,阐述了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引入"慕课"模式的意义,探讨了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如何适当运用"慕课"与"微课"教学模式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从而提高大学物理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这对探讨公共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物理作为理工科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其承载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使命。在面大量广的课堂教学中(每班人数为200+),如何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何能够使学生"会学知识",而不仅仅是"学会知识",同时提升教学内容的高阶性和挑战度。本文作者在近年的大学物理教学中,尝试了基于超星金课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大班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反馈,对教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讨论,期望对高校师生实现高质量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给出了大学物理导学模式的操作要点,结合大学物理的具体教学内容"碰撞和两体问题"一节,作为一个课例分析了导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总结大学物理导学模式教学体会,针对当前物理教学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课程组成员对微课建设的实践与思考,简要介绍一些前期工作:对微课的建设,需根据统一的课程教学目标与课程教学大纲的全局来考虑,对需要用及可以采用微课形式进行教学的知识点进行录制;微课建设中要贯穿新的教学理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我们在大学物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中试行的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4种方式;微课与微练习、微评价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更好地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微课建设对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要求很高,是一种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青年教师良好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孟庆鑫  张宇  王晓鸥  霍雷  赵远  田浩 《物理与工程》2012,22(1):38-40,46
发挥大学物理基础课教学涵盖面广的特点,通过物理教学环节的设计及教学内容的挖掘,将大学物理建设成为一门隐性通识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背景,在大学物理的光学教学中引入了基于工程实践的光纤白光干涉内容,进而设计一堂大学物理光学部分的拓展课。该教学设计运用知识迁移规律使学生将大学物理中的基础知识应用到新的前沿知识领域,从大学物理的基础知识——迈克耳孙干涉仪推广到基于光纤的迈克耳孙干涉仪,实现了基础知识向实际工程应用的迁移,培养了学生采用科学方法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创新教育观和创新人才观下,对创新实验班的大学物理课进行了深刻的改革。通过重构大学物理教学内容体系完善人才培养载体;运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及"基于移动终端的同伴教学法"优化人才培养途径;利用多元化课程考核模式改进学业评价。实践结果表明,大学物理课不仅为后续专业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开窗口、留接口",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培养地学领域拔尖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目前大学物理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堂定位、教学评价等方面凸显的问题,提出了大学物理课堂应该体现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内容设定、原始物理问题创设、创意设计与制作展示、多元化反馈评价体系等"金课"特质,着重在内容重构、回归现实、审辨思维、过程数字化等方面进行推进.大学物理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强,拓展深、广度的空间大,"金课"建设迫在眉睫.为切实提升大学物理教学质量,本文给出了建设性的赋能"金课"策略:通过无缝衔接转换、提升自主能力、促进思维提升、创造三动课堂、建设智慧教室等改进措施,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夯实后续学习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高等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与困境,提供了以微课制作的形式,进行实验建模教学的方案,并以RLC幅频特性的实验研究为例对微课制作的流程、实验建模教学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介绍了建构主义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倡导的教学方法,然后介绍了依据这些观点,在大学物理课程中所做的教学内容设计和教学过程设计,以及实践后的教学效果分析.文章提出,基于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设计,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提高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质量和效益提供了一种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大学物理实验的微课教学以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对物理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共享,并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本文以牛顿环测量平凸透镜曲率半径的实验教学为例,通过微课的制作和应用来探讨如何通过微课与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科学实验能力及素质。实践证明微课教学为信息时代的物理实验教学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把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物理难学"是学生普遍认为的.怎样才能学好物理呢,尤其是大学物理?离不开教师课堂讲授的效果.而影响大学物理教师课堂讲授效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课前的心理状态.本文从这点出发,探究教师的心理状态对大学物理教学的影响,进而讨论如何调整教师课前的心理状态,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