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物质的分类”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建立的基本的化学观念。论述了物质的分类相关概念的知识层级结构,包括静态分类和动态分类,分析了物质的分类相关概念的学生认识发展和学习困难,解析了物质的分类相关概念的教学关键问题,揭示了基于观念建构为本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建立“分类观”和形成解决这类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化学概念是物质及其变化等的抽象或概括,其根本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学生学习化学概念,不仅是对具体概念的辨析和记忆,更为重要的是要建立起对概念的理解,将化学概念作为认识问题的工具和方法。针对高中化学1“离子反应”概念的学习,从概念的认识、概念的应用2个层面,就学生对于离子反应概念认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查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化学微观认识学习中发展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永平 《化学教育》2006,27(3):9-13
发展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化学微观认识学习中发展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基本要点是:(1)化学微观认识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2)化学微观认识属于科学理论知识,是人类建构的说明物质微观世界的可能性认识;(3)化学微观认识之所以合理是因为较为满意的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解释和预测了物质的性质。发展学生科学本质理解的基本思路是:(1)以WWHW为架构对化学微观认识进行认识论思考;(2)以“横纵关照”为基本技术构建发展科学本质理解的教学目标;(3)设计具有认识论意义的教学主题;(4)通过显性话语发展科学本质理解;(5)通过反思性活动发展科学本质理解;(6)适当评价学生对于科学本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黄素雯  戴光宏 《化学教育》2018,39(11):15-22
根据胡久华著的《化学课程与学生认识素养发展》中提及的促进学生认识素养发展的5点教学策略展开实证研究,以多个课堂教学案例进行阐述,强调发展学生认识素养的重要性,教学必须关注认识方式的建构。介绍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实施的调整措施,进行有目的、有策略的学生认识素养的培养,从而建立学生终身受益的基本化学观念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具体探查了学生对于"物质结构与性质"这部分内容的已有认识和认识方式,发现学生在"原子结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和"物质的聚集状态"方面的已有认识及认识方式存在着不少问题。随后运用山东科技版高中化学选修模块教材《物质结构与性质》对学生施加影响,通过多种方法研究学生认识方式的转变以及认识的形成发展。在此基础上,对在学生认识的发展过程中教材和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学策略所起的作用分别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以王磊提出的化学学科能力框架为理论依据,对“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进行分析,从核心知识经验、认识角度思路、认识对象及问题、能力活动要素等4个维度构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的学科能力模型。运用实验法进行教学实践,证实了本研究设计的教学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学科能力的发展提升。最后提出学科能力导向的“物质构成的奥秘”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实施的有效策略:(1)单元整体系统化设计,有层次有梯度的发展学生学科能力;(2)侧重应用实践型任务的解决,外显知识的输出性功能和价值;(3)重视核心知识和认识角度的建立过程;(4)追问、外显学生的认识角度和认识思路。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离子平衡”主题内容,通过学生前测发现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的认识存在着认识水平较低、认识不够深入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构建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离子平衡认识模型的方式,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明确任务类型、丰富认识角度、形成认识思路,从而使学生对主题内容的认识走向深入和系统。通过后测,分析了教学效果,进行了教学反思,为在教学实践中开展认识模型建构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锋 《化学教育》2012,33(6):30-32
从理性视角、探究视角、STS视角和创新视角深入挖掘化学教学内容的教育教学功能,促进学生认识发展,提高化学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物质及其转化是化学科学的基本问题,也是化学学科教学的回归性问题。化学科学认识活动对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的认识有2大基本任务:一是探寻“物质及其转化”的基本规律,一是建构“物质及其转化”的科学理论。元素视角是化学科学认识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规律性的独特视角。微观认识是化学科学理解或解释其基本问题“物质及其转化”规律性的独特思维方式。元素观、能量观、科学本质观是化学科学的核心观念。  相似文献   

10.
“物质微粒性”(PNM)是科学教育中的大概念之一,在国际科学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分析近20年国际科学教育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了PNM的理论溯源、内涵、学生认识模型、制约因素及教学策略,阐明了当前国际科学教育领域对学生PNM认识的研究进展,为我国化学课程改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宋玥  王磊 《化学教育》2016,37(15):23-32
基于认识方式有关理论及高中生化学平衡认识模型,分析高中生在化学平衡从必修到选修的认识发展情况,进行促进学生认识发展的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并对比传统以知识获得为主的课堂教学,通过学生实际认识测查数据说明促进学生认识发展型教学优于传统教学。建议教师充分挖掘化学平衡常数的认识功能与价值,围绕化学平衡常数开展课堂教学,建立和发展学生对化学平衡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乐进军  潘立红 《化学教育》2015,36(19):32-35
以"分子"教学为例,剖析教学中多次让学生"画水"所包含的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特色,并结合相关教育理论,提炼出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陈悦  张文华 《化学教育》2019,40(15):33-36
模型是为了理解事物而对事物做出的一种抽象,不同模型对学生关于同一概念的认知理解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以初三化学“分子和原子”章节为载体,设计了可以观测模型素材差异对初中生“分子和原子”概念认知水平影响的3份工具。  相似文献   

14.
季春阳  朱琳琳 《化学教育》2016,37(19):21-25
学生相对于教师在化学问题解决时普遍存在3个问题,即不会解决含有多余条件的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解题速度慢;面对综合性问题无方法。从认知心理学角度分析产生这3个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与教师在化学问题解决认知过程中,对于问题知觉的刺激与知觉的加工、信息整理与资源分配和知识组织方式3方面存在差异。为缩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差距,提高学生化学问题解决的能力,教师应关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的思维变化,改变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We investigated the protec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s of apigenin against cognitive impairments in a scopolamine-injected mouse model.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intraperitoneal (i.p.) injection of scopolamine leads to learning and memory dysfunction, whereas the administration of apigenin (synthetic compound, 100 and 200 mg/kg/day) improved cognitive ability, which was confirmed by behavioral tests such as the T-maze test, novel objective recognition test, and Morris water maze test in mice. In addition, scopolamine-induced lipid peroxidation in the brain was attenuated by administration of apigenin. To further evaluate the protective mechanisms of apigenin on cognitive and memory function, Western blot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Administration of apigenin decreased the B-cell lymphoma 2-associated X/B-cell lymphoma 2 (Bax/Bcl-2) ratio and suppressed caspase-3 and poly ADP ribose polymerase cleavage. Furthermore, apigenin down-regulated the β-site 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cleaving enzyme, along with presenilin 1 (PS1) and PS2 protein levels. Apigenin-administered mice showed lower protein levels of a 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whereas insulin-degrading enzyme,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and tropomyosin receptor kinase B (TrkB) expression were promoted by treatment with apigenin. Therefore,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apigenin is an active substance that can improve cognitive and memory functions by regulating apoptosis, amyloidogenesis, and BDNF/TrkB signaling pathways.  相似文献   

16.
张军 《化学教育》2017,38(7):35-39
对学生关于复分解反应原理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首因效应是造成复分解反应原理认知困境的重要原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正确对待化学学习中的首因效应的影响,促进复分解反应原理正确认知的对策,包括分析新旧知识,促进正向迁移;引发认知冲突,促进观念更新;开放探究情境,加深本质认识。  相似文献   

17.
王维臻  王磊 《化学教育》2020,41(23):40-45
跨学科概念是科学课程“整合”理念的重要体现,将跨学科概念融入学科课程是分科课程制度下的重要议题。能量是重要的跨学科概念,其贯穿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是各种运动的量度。可以通过构建能量认识框架促进学生对这一概念的认识。能量认识框架可以用概念框架充当,可以追踪能量的流动,也可以根据认识发展理论等提出新的框架。能量认识框架的确定应该始终关注学科内容本体和学生认知特点。教师需要创设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情境,设计难度不同的真实问题,引导学生建立适宜的认识框架,并要关注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8.
莫小卫 《化学教育》2014,35(18):39-42
论述了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学习的认知结构,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特殊的认识实践活动,学习者认知建构经历“感知-激活、加工-理解、联系-巩固、运用-发展”的过程,这4个过程互相联系和制约,结合化学知识学习过程案例给予阐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流程图法对高中生“化学键”认知结构测查的结果表明:在“化学键”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多数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注重对概念文字表述的记忆,而欠缺对相关概念内涵的深层次理解,尤其对“化学键”相关概念中所蕴含的化学学科观念较为忽视,认知困难主要表现在“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本质”“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等内容中。  相似文献   

20.
Schizophrenia is a chronic mental disorder that disturbs feelings and behavior. The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 fall into three categories: positive, negative, and cognitive. Cognitive symptoms are characterized by memory loss or attentional deficits, and are especially difficult to treat. Thus, there is intense research into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reatments for schizophrenia-related responses. One of the possible strategies is connected with cannabidiol (CBD), a cannabinoid compound. This research focuses on the role of CBD in different stages of memory (acquisition, consolidation, retrieval) connected with fear conditioning in the passive avoidance (PA) learning task in mice, as well as in the memory impairment typical of cognitive symptoms of schizophrenia. Memory impairment was provoked by an acute injection of the N-methyl-D-aspartate (NMDA) receptor antagonist MK-801 (animal model of schizophrenia). Our results revealed that an acute injection of CBD (30 mg/kg; intraperitoneally (i.p.) improved all phases of long-term fear memory in the PA test in mice. Moreover, the acute injection of non-effective doses of CBD (1 or 5 mg/kg; i.p.) attenuated the memory impairment provoked by MK-801 (0.6 mg/kg; i.p.) in the consolidation and retrieval stages of fear memory, but not in the acquisition of memory. The present findings confirm that CBD has a positive influence on memory and learning processes in mice, and reveals that this cannabinoid compound is able to attenuate memory impairment connected with hypofunction of glutamate transmission in a murine model of schizophren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