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采用接触角测定仪测定了添加不同助剂的黏结剂溶液表面张力,以及在RDX炸药颗粒表面的接触角,通过扫描电镜图像、X射线能谱和样品的机械感度评价样品的表面包覆情况。分析了铺展系数、黏附功与包覆度、特性落高的关系,发现包覆度随铺展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黏附功的增大而减小,说明铺展系数越大、黏附功越小,对润湿包覆越有利。且包覆度越大,特性落高越大,机械感度越低。扫描电镜研究结果表明,包覆后样品表面有一层均匀的橡胶薄膜。XPS分析结果表明,未添加助剂时的包覆度为16.85%,添加增黏剂和表面活性剂后样品包覆度可提高到95.41%。机械感度结果也表明,添加合适的助剂后特性落高由11.47 cm提高到25.12 cm,摩擦感度也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
针对波状基底上含不溶性活性剂液滴的铺展过程,引入受活性剂浓度影响的分离压模型,应用润滑理论建立了液滴高度和活性剂浓度演化方程组,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得到了分离压作用下含活性剂液滴过程的演化特征. 研究表明:分离压作用下的液滴演化时间显著缩短,铺展速率加快,铺展前沿处衍生出的子波结构明显减少,铺展更加稳定;分离压对液滴铺展稳定性的影响与活性剂关联强度密切相关,减小引力强度系数α1有利于促进液滴的铺展,而减小斥力强度系数α2则起抑制作用,且放大了液滴的演化扰动能量,致使液滴铺展呈现不稳定特征;增加基底高度D或波数k均使液滴铺展速率减慢.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对于熔铸炸药能量的提高一直是研究的重点,出现了成品密度十分接近理论密度的高致密高固含量熔铸炸药,大大提高了炸药品质和威力.然而随着炸药威力的不断提升,安全性成为一个不得不着重考虑的问题,因此国内外也加大了对炸药降感的研究.论文在此背景下,对以球形化RDX/TNT为基的高致密高固含量熔铸装药进行了装药理论分析和冲击波感度试验.通过制备一定量的RDX/TNT高致密高固含量熔铸炸药药柱,采用GJB炸药试验方法,测定熔铸药柱的冲击波感度.结果表明,球形化RDX/TNT为基的高致密高固含量熔铸炸药的冲击波感度比同配方的传统梯黑炸药略低,比同密度的传统梯黑炸药降低了接近50%,安全性能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4.
液体表面的流体铺展在许多工程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提出通过挡板对底液表面的拉压实现液滴的动态浸润响应,以正十六烷为受驱动液滴、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基底溶液组成浸润实验体系。挡板向外拉伸时,表面活性剂分子面密度降低,铺展系数增大,液滴铺展;挡板向内挤压时,表面活性剂分子面密度增大,铺展系数减小,液滴收缩。挡板往复运动实现了液滴的浸润性响应调控,这一工作为实现界面液膜的调节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塑料粘结炸药(PBX)的机械撞击感度远低于单纯炸药,这因为塑料包覆层改进了炸药晶体表面性质。本工作研究了含有燃烧向爆炸转变(DDT)抑制剂-三苯甲醇(TPC)对于黑索今(RDX)的机械感度影响,发现含TPC的RDX撞击感度低于不含TPC的。塑料粘结剂改进,并降低在撞击时热点产生的概率(P4),而TPC则降低热点传播的概率(P2)。可以预期含有TPC类型化合物的PBX机械感度可能会大幅度地降低。  相似文献   

6.
常温下为液态的镓铟锡合金以其优异的导热性能在具有特殊要求的传热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与传统流动介质相比较大的表面张力使得其产生的流动现象必有所区别.本文研究镓铟锡所形成的液滴撞击泡沫金属表面后所产生的铺展、回缩及回弹现象.采用高速相机拍摄液滴投影轮廓随液滴运动的变化过程,并通过图像处理获得不同撞击速度、底板表面孔径下的液滴铺展系数、中心位置轮廓高度以及液滴回弹后在空中的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较高表面张力的镓铟锡液滴的铺展系数随无量纲时间的变化在铺展初始阶段仍满足常规流体的1/2次幂关系,只在铺展后期与底板的无量纲孔径有关系;液滴的最大铺展系数在较小无量纲孔径底板大于在光滑镍板,且随底板无量纲孔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回弹过程,由于底板孔隙结构的存在使得液滴回弹后在空中的振动呈现3种形态:规则的横向和纵向振动、带旋转的横向和纵向振动以及旋转振动;最后,通过对振动频率的拟合和分析,进一步拓展了传统振动频率理论公式在非规则振动过程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尚超  阳倦成  张杰  倪明玖 《力学学报》2019,51(2):380-391
常温下为液态的镓铟锡合金以其优异的导热性能在具有特殊要求的传热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与传统流动介质相比较大的表面张力使得其产生的流动现象必有所区别.本文研究镓铟锡所形成的液滴撞击泡沫金属表面后所产生的铺展、回缩及回弹现象.采用高速相机拍摄液滴投影轮廓随液滴运动的变化过程,并通过图像处理获得不同撞击速度、底板表面孔径下的液滴铺展系数、中心位置轮廓高度以及液滴回弹后在空中的振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较高表面张力的镓铟锡液滴的铺展系数随无量纲时间的变化在铺展初始阶段仍满足常规流体的1/2次幂关系,只在铺展后期与底板的无量纲孔径有关系;液滴的最大铺展系数在较小无量纲孔径底板大于在光滑镍板,且随底板无量纲孔径增大而逐渐减小;在回弹过程,由于底板孔隙结构的存在使得液滴回弹后在空中的振动呈现3种形态:规则的横向和纵向振动、带旋转的横向和纵向振动以及旋转振动;最后,通过对振动频率的拟合和分析,进一步拓展了传统振动频率理论公式在非规则振动过程预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炸药粒度对爆轰合成超细金刚石得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进一步提高炸药爆轰合成超细金刚石(UltrafineDiamond,简称UFD)的得率,对RDX/TNT混合装药中RDX粒度对爆轰合成超细金刚石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RDX粒径对超细金刚石的得率有明显的影响,随着RDX粒径的增大UFD的得率随之提高;当使用同一粒径RDX时,改变RDX/TNT混合装药的组分配比,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UFD的得率。并对制备的UFD进行了特性表征。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RDX能量输出,将一种高能材料加入RDX中,得到一种新型复合炸药。本文通过水中爆炸和空中爆炸试验,研究了高能材料对RDX能量输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20%(质量含量)XHM的RDX冲击波比能提高为纯RDX的1.1倍,能量输出为RDX的1.3倍;在空中爆炸,含20%(质量含量)XHM的RDX将能量输出提高为纯RDX的1.4倍。  相似文献   

10.
铝纤维对黑索今水下爆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铝纤维添加到RDX中得到新型非理想炸药,并与RDX进行水下爆炸对比实验,得到2种炸药在不同位置的压力时程曲线,经过分析计算得到两者水下爆炸的冲击波压力峰值、冲量、冲击波能、气泡脉动周期以及气泡能。结果表明:距离药柱相同位置处,铝纤维炸药的压力峰值低于RDX,铝纤维炸药的冲击波冲量高于RDX,其差值受离药柱的距离影响不大。与RDX相比,铝纤维炸药的比冲击波能降低了2%~5.2%,比气泡能提高了9.4%~23.36%,总能量平均提高了3.5%。铝纤维炸药比气泡能与总能量的比值为55%~60%,高于RDX的50%~53%,其总能量与爆热比值为74%~84%,低于RDX的89%~95%。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光纤陀螺仪及捷联系统的特点,研究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光纤陀螺仪的捷联航姿基准系统。以PC/104作为导航计算机,采用I/F转换回路及计数线路构成加速度计的数字信号采集系统,采用智能多串口线路完成各模块之间的通讯任务,构成捷联式航姿基准系统原理样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系统的机械编排方案、传感器的误差补偿方案和闭环卡尔曼滤波器。样机的测试结果表明:样机满足系统设计要求,在温控环境中,其精度优于基于挠性陀螺仪的捷联航姿系统。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T300/5405、1300/913、1300/HD03三种航空材料Ⅰ、Ⅱ混合型分层研究,进一步研究了新的Ⅰ、Ⅱ混合型分层断裂测试的JJ法,并和MMB法进行了比较,发现两者较为吻合。但JJ法耗费试件少,简单易行,操作方便,有利于建立混合型分层的失效判据,它可以适用于不同环境下的混合型分层实验的测试。  相似文献   

13.
将无网格Galerkin法与LS-DYNA软件相结合,建立了穿甲侵彻的分析模型,对三维球形弹体侵彻双层无限大钢靶板进行了数值模拟,解决了该过程中出现的负体积现象,并将结果与空穴膨胀理论和有限元法进行了对比,所得结果证实了无网格Galerkin法在模拟穿甲侵彻时的可行性与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DEM与FEM动态耦合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散单元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数值分析方法,能够模拟脆性材料的裂纹扩展及碎片飞散等破坏特性,但是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计算效率低下的诟病;传统有限单元法具有计算高效稳定的优点,却难以描述脆性材料冲击破坏过程中连续体向非连续体的转化。本文首先提出一种基于罚函数法的改进型离散单元和有限单元耦合方法,以提高耦合分析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耦合算法:即在初始阶段,模型全部为有限单元,当局部即将发生破坏时,仅使即将发生破坏的有限单元及相邻单元自动转化为离散单元,在离散单元区域研究破坏问题。这种算法充分利用有限单元法计算高效的优点,同时最大限度克服了离散单元法计算效率的不足。最后,通过两个简单算例验证了改进型耦合算法和动态耦合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捷联惯性系统对摇摆运动下的初始对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捷联惯性系统对摇摆运动及线运动下的误差模型,分析了系统状态的可观测性,比较了静基座与摇摆运动情况下的卡尔曼滤波器的估计效果,通过计算机仿真提出了有效的初始对准方法。  相似文献   

16.
Several theorems on closed(resp.open)covering properties of H-spaces areobtained which improve and generalize the corresponding results of Sperner,Klee,Alexandroff-Pasynkoff,Berge,Ghouila-Houri,Danzer-Gr(?)nbaum-Klee,Ky Fan,Shih-Tan,Horvath and Lassonde.As application an almost fixed point theorem for lowersemi-continuous map in l.c.-spaces and a generalization of Tychonoffs fixed pointtheorem are proved in l.c.-spaces which improve those results of Ky Fan and Horvath.  相似文献   

17.
针对热带钢粗轧段头尾部形状短行程控制SSC(Short Stroke Control)问题,提出了数值优化法研究改善头尾形状的SSC曲线。采用编程开发手段,将有限元分析与优化算法相结合,以端部宽度偏差最小为目标,建立了粗轧段SSC曲线数值优化分析系统。通过计算得到了优化迭代过程中短行程曲线和头尾宽度偏差的变化分布,最终给出优化后的SSC曲线和对应的头尾形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粗轧段SSC曲线的优化是有效的,能够降低头尾部切损长度,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再论约束最小二乘法》的注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同松 《计算力学学报》2003,20(1):119-121126
约束最小二乘法在计算力学和工程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本文借助矩阵广义奇异值分解的方法,研究了一般矩阵的约束最小二乘问题,给出了一般矩阵约束最小二乘问题的算法,推广了文献[1]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高精度定向系统控制分析、主要实现方法以及硬件设计。该设计主要解决定向位置的准确测定。它选用以80C196KC单片机为核心的控制器,控制系统工作方式的转换,采集陀螺仪、加速度计、感应同步器的测量数据,通过可编程逻辑器件完成系统的操作。该系统可不依赖外部信息,进行全自主、全天候定向,在侦察车、装甲车、指挥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HMX基多组分PBX结构和性能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分子动力学(MD)方法,对HMX基含少量TATB、F2311(粘结剂)和石蜡(钝感剂)的4组分PBX的结构和性能进行模拟研究。为细致考察各组分对主体炸药的作用,对2组分体系(HMX/TATB, HMX/F2311和HMX/石蜡)也进行类似的MD模拟。为深入揭示钝感机理和钝感剂的作用,还对HMX和石蜡超分子体系的相互作用进行量子化学第一性原理DFT计算。此外,对纯HMX及以它为基的多组分PBX的爆热和爆速进行了理论估算。结果表明,各PBX的弹性较纯HMX的有所改善,以粘结剂组分对主体炸药的力学性能影响最大。各组分的加入均或多或少地降低主体炸药的爆热和爆速。钝感剂与HMX的相互作用很弱,PBX的钝感性不是由电子结构因素所造成。多组分PBX的理论配方设计需综合考虑各种复杂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