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4 毫秒
1.
激光冷却所达到的低温明确地显示出量子力学最使人着迷的结论之一:原子和其他一些实物粒子的波动性,这是路易·德布罗意早在1924年就预言了的①.越冷的粒子,越能显示出它们的波动性.近年来,两个新的很活跃的领域显示出与光的波动光学同样的效应:原子光学和原子干涉度量学.  相似文献   

2.
激光辐照猫眼光学镜头时的反射特性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矩阵光学理论以及将硬边光阑窗口函数展开为有限个复高斯函数之和的方法, 对激光束辐照猫眼光学镜头时产生的猫眼效应机理进行了理论推导. 通过数值计算对猫眼效应的反射规律进行了分析, 并利用532nm激光辐照一个变焦范围为12—72mm的光学镜头进行了猫眼效应的实验验证, 从而得出了猫眼效应反射光特性与入射激光参数以及猫眼光学镜头的口径、焦距、离焦量等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 猫眼效应反射光特性与猫眼光学镜头参数和入射激光参数密切相关, 且当猫眼光学镜头位于近场和远场的情况有很大不同. 根据入射光束 关键词: 猫眼光学镜头 猫眼效应 高斯光束 反射特性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近年来有关蒸发冷却133Cs原子样品的实验进展,分析了磁囚禁133Cs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BEC)的困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全光型冷却与囚禁133Cs原子BEC的新方案.该方案主要由一个来自半导体激光(λ=0852μm)的倒金字塔形中空光束重力光学囚禁(pyramidal-hollow-beam gravito-optical trap,缩写为PHB GOT)和一个来自Ar+激光(λ=05013μm)的圆锥形中空光束重力光学囚禁(conical-hollow-beam gravito-optical trap,缩写为CHB GOT)组成.在PHB GOT中,冷原子经历了一个有效的中空光束感应的Sisyphus冷却(也即强度梯度冷却)和抽运光感应的几何冷却,原子温度将被从磁光囚禁(MOT)温度(约为60μK)冷却至几个光子反冲极限(约为2μK);而在Ar+中空光束囚禁(CHB GOT)中,冷原子将被Raman冷却或速度选择相干粒子数囚禁技术(velocity-selection coherent population trap,缩写为VSCPT)进一步冷却至光子反冲极限以下,并被激光频率高于原子共振频率的(也即蓝失谐的)covering光束压缩.我们就PHB冷却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Monte-Carlo模拟,并计算了Ar+中空光束囚禁133Cs原子的光学势.研究结果表明,实现一个全光学冷却与囚禁的133Cs原子BEC是可能的 关键词: 倒金字塔型中空光束重力光学囚禁 强度梯度冷却 氩离子中空光束囚禁 喇曼冷却 铯原子BEC  相似文献   

4.
激光冷却的新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潘少华 《物理》1992,21(2):81-84
采用适当方法将激光束作用于原子,使光子和原子间发生动量的共振式转移以减少原子动能,达到冷却原子的目的.关于这方面的原理以及冷原子在极高分辨率光谱学、原子时钟、碰撞、表面物理和集体量子效应等物理领域中的潜在应用价值,Wineland和 Itano曾于三年前撰文介绍,发表于 Physics Today(June 1987,p.34).当时激光冷却使温度降至几百个μK,但最近三年来技术上的改进使温度猛降至几个μK,这是原先的传统机制所不能解释的.而现在我们已经搞清楚造成这种甚低温度的新物理机制. 一、多普勒冷却:传统机制 多普勒冷却原理可以用处于弱激光驻…  相似文献   

5.
王正岭  曹国荣  印建平 《物理学报》2008,57(10):6233-6239
提出了一种采用两套超大红失谐消逝波干涉和一束蓝失谐消逝波光场来实现原子二维表面微光阱阵列和原子有效强度梯度冷却的新方案,得到了二维表面微光阱阵列的光强分布和光学势分布.研究发现,二维表面微光阱阵列中微光阱的光学势能够有效地囚禁从标准磁光阱中释放的冷原子,并且被囚禁的冷原子能在蓝失谐消逝波光场的作用下产生有效的强度梯度Sisyphus冷却,对87Rb原子而言,原子温度能被冷却到2.56μK.该方案在冷原子物理、原子光学和量子光学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消逝波干涉 微光阱阵列 原子囚禁 强度梯度冷却  相似文献   

6.
王育竹 《物理》2011,40(7):421-426
文章记述了开展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研究的起步阶段,描述了推动文章作者从原子钟研究走向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研究的动力.在研究初期阶段,文章作者着重思考了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物理机制,如:积分球红移漫反射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的设想和利用光频移效应(交流斯塔克效应)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的物理思想.文章还描述了作者所在实验室用于激光冷却原子研究的原子束实验装置,并展示了几个物理实验结果.最后,文章还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深感起步艰辛和今日可贵,期盼光辉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卫栋  陈海霞  熊德智  张靖 《物理学报》2006,55(12):6342-6346
40K-87Rb原子冷却的半导体激光系统提出了一种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初步实验.采用三台外腔光栅反馈半导体激光器(ECDL)、四台注入锁定从激光器和一台半导体激光放大器组成激光系统.三台ECDL通过声光调制器产生四束光,分别作为40K和87Rb原子的冷却光和再抽运光,四束不同频率成分的激光分别注入锁定四台从激光器,然后Rb 冷却光、K冷却光和K再抽运光再同时注入半导体激光放大器进行放大.该装置可同时产生冷却40K和87Rb原子的冷却光和再抽运光,结构紧凑、工作稳定. 关键词: 简并费米气体 激光器系统 外腔光栅反馈半导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放大器  相似文献   

8.
原子通过激光冷却技术能够被制备在低温状态,这时冷原子云会展现出量子力学的波动性.研究了一束冷原子入射到一个蓝失谐的激光束上所表现出的量子力学隧穿效应.蓝失谐的激光束相对于冷原子而言等效于一个量子力学势垒.根据二能级模型,在理论上分析了具有内部结构的原子矢量物质波穿过激光束的量子力学反射与透射,特别是对原子穿越激光束所需的时间——量子隧穿时间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量子力学波动性使得冷原子穿越一个激光束时明显地展现出与经典粒子(热原子)不同的结果. 关键词: 冷原子 原子光学 量子隧穿  相似文献   

9.
基于直边衍射高斯激光驻波光学势阱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宝武  支理想  张文涛 《物理学报》2012,61(18):183201-183201
为了研究基片边缘对激光汇聚原子光学势阱的影响, 基于标量光学理论, 采用数值计算对基片衍射与否两种情况下, 高斯激光驻波场光学势阱进行了仿真, 通过三维和截面仿真图充分显示了两种情况下高斯激光光学势阱的异同. 详细研究了激光中轴线与基片表面距离、 激光束腰和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对光学势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超强激光驱动的辐射反作用力效应与极化粒子加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强超过10~(22) W/cm~2的极端超强激光将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推进到辐射主导区域,激发高能伽马光子辐射,产生明显的辐射反作用力效应.辐射反作用力可以显著影响强场中带电粒子的动力学行为,并从根本上改变了极端强场区域的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规律.如何理解和验证辐射反作用力效应是强场物理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结合该方向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论述了辐射反作用力的经典形式与强场量子电动力学的理论计算与模拟方法,详细讨论了单粒子在强场中的反射、量子随机辐射、自旋-辐射耦合等效应,介绍了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电子冷却、辐射俘获、高效伽马辐射等机制,并给出了目前辐射反作用力效应的实验验证方法与进展.针对自旋在强场量子电动力学方面的效应,介绍了激光加速产生极化粒子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物质波在原子波导中的传播特性是原子光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在原子光学集成化的设计中,将会遇到物质波从一段波导向另一段不同波导内的传输问题.由于不同波导的物理参数在衔接处的跳变,原子波的传输特性将在波导衔接处产生改变.研究了原子波在两段波导管衔接处的模式激发以及与此相关的物理现象.根据薛定谔方程,利用波导本征模式展开理论,分析了物质波的反射和激发与波导管特征参数以及物质波入射动量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抑制处于基态模的物质波向高阶模式激发的条件. 关键词: 原子光学 原子波导 激发 模式截止  相似文献   

12.
中性原子在单束局域空心光束中的Sisyphus冷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提出了一种采用径向分布的π位相板产生局域空心光束的新方法。研究发现局域空心光束的径向暗斑尺寸与相对孔径的倒数的一次方成正比,而轴向暗斑尺寸与相对孔径的倒数的二次方成正比,这表明改变聚焦透镜的焦距,即可有效地改变局域空心光束的暗中空区域。此外,在焦点附近局域空心光束的强度梯度很大,当它处于蓝失谐时,由强度梯度感应的Sisyphus冷却效应将非常显著。因此,蓝失谐的局域空心光束不仅可用于中性原子的激光囚禁,而且也可用于中性原子的激光冷却。我们采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就中性原子在单束局域空心光束中的Sisyphus冷却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温度约为3μΚ和密度为~1012atoms/cm3的超冷原子样品可以在我们的单束局域空心光束囚禁中获得。进一步的理论分析表明如果通过改变聚焦透镜的焦距来压缩上述超冷原子样品,将光阱中的原子密度控制在碱金属原子的BEC密度范围之内,并同时采用光学势蒸发冷却技术,将原子温度进一步冷却至光子反冲温度附近时,一个全光学冷却与囚禁的碱金属原子BEC也许能在我们的单束局域空心光束势阱中实现。  相似文献   

13.
郭晶  郭福明  陈基根  杨玉军 《物理学报》2018,67(7):73202-073202
采用广义含时伪谱方法数值求解原子在激光脉冲作用下的动量空间含时薛定谔方程,研究了高频激光脉宽对原子光电子发射谱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随着激光脉冲宽度的增加,光电子谱干涉结构的振荡幅值逐渐减小,其最大峰值的强度和位置取决于产生有效电离的最大即时强度.通过分析光电子谱的变化规律能进一步加深对高频强场电离产生的动力学干涉效应的理解.  相似文献   

14.
超冷原子陷阱中的精确光谱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积仁 《物理》1998,27(2):122-122
超冷原子陷阱中的精确光谱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徐积仁超冷原子陷阱中的精确光谱学当用磁场及激光冷却原子使其温度小于mK量级时,原子被捕获于冷阱中,这时原子的热运动速度已接近为零.在另一束激光作用下,彼此相撞的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这种由光作用形成的分子,称...  相似文献   

15.
量子和原子光学是从传统光学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科学分支.通过对光的量子本质及其与原子相互作用过程的研究,该领域已逐步掌握了光与原子相互控制的技术.一些新的方向,比如量子测量与量子计算,激光冷却和操纵原子,超冷原子与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等相继诞生.在这个报告中,我将对量子与原子光学当前国际发展动态以及我们近来的研究工作作一个详细的介绍.重点将包括该领域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激光冷却气体原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育竹 《物理》1990,19(11):641-646
激光冷却气体原子是近十年来量子光学研究领域中最前沿的研究课题。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激光冷却气体原子可广泛地应用于物理学研究,并对其发展将起促进作用。本文介绍了激光冷却气体原子研究的发展和现状,重点介绍了利用自发辐射力冷却气体原子的“光学粘胶”(optical molasses)和利用迟后偶极力的“受激光学粘胶”(stimulated optical molasses)的工作原理。文中还讨论了激光冷却气体原子应用于物理学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对40K-87Rb原子冷却的半导体激光系统提出了一种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初步实验.采用三台外腔光栅反馈半导体激光器(ECDL)、四台注入锁定从激光器和一台半导体激光放大器组成激光系统.三台ECDL通过声光调制器产生四束光,分别作为40K和87Rb原子的冷却光和再抽运光,四束不同频率成分的激光分别注入锁定四台从激光器,然后Rb冷却光、K冷却光和K再抽运光再同时注入半导体激光放大器进行放大.该装置可同时产生冷却40K和87Rb原子的冷却光和再抽运光,结构紧凑、工作稳定.  相似文献   

18.
非均匀静电场形成的Stark减速器仅能用于极性分子束的减速与冷却,非均匀磁场也仅能用于顺磁分子的操作与控制。然而,激光可以与任何分子或原子相互作用。因此,由激光场形成的光学Stark减速器可以用于非极性和非顺磁分子束的减速。本文提出了一种由半高斯光束形成的新颖光学Stark减速器,报道了半高斯光束产生的实验方案及其理论与实验结果,详细分析了半高斯光束Stark减速器对连续射流分子束的减速作用。  相似文献   

19.
3 原子光学激光冷却中性原子技术的发展成熟 ,不只是促进超冷原子物理学这个新的研究领域产生和发展起来 ,还同时推动了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原子光学的形成和进步 .原子光学是原子物理学与光物理学的交叉新领域 .在这个新领域中 ,人们类似光物理中处理光 (光子 )那样来处理原子 .从物质粒子与光子在波粒二象性方面的对称地位 ,很容易理解出现相应的物质粒子光学的必然性 .实际上 ,电子光学已经存在了相当一段时间了 (由于发展电子显微镜技术 ) ,类似的研究还有离子光学 ,中子光学等 .上述意义下的原子光学研究 ,最早应该追溯到 1 92 9…  相似文献   

20.
高亮度的激光钠信标有利于提高自适应光学波前探测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但是在激光与钠原子作用的过程中,反冲和下抽运限制了钠原子激发态概率的增长,减小了钠原子的自发辐射速率和回波光子数。通过对窄带/宽带激光与钠原子作用产生反冲和下抽运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低能量的连续激光与大气中间层钠层作用,窄带激光反冲和下抽运效应比宽带激光严重,但是自发辐射速率比宽带激光大很多,获得的回波光子数明显多于宽带激光;对于宽带激光,其激发的回波光子数较少,但是具有不易饱和、反冲效应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