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一步合成法合成了四种不同摩尔比的四乙基氯化胺-乙醇胺低共熔溶剂(TEAC-MEA DES)。红外光谱表征分析表明该DES是依靠氢键作用而形成的;DES的热稳定性高于MEA,且随着MEA的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对不同比例的DES进行了四次循环CO2吸收-解吸实验,发现其吸收容量几乎不变,重复使用性能较好。在不同温度下计算了化学平衡常数,lnK对1/T线性拟合结果表明DES吸收CO2的反应焓是负值,即吸收CO2的反应是放热过程。该DES在吸收CO2方面具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大颗粒FCC汽油芳构化催化剂烧碳再生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和气相色谱联合装置,研究了大颗粒FCC汽油芳构化催化剂的烧碳再生动力学和再生产物中CO2与CO的摩尔比.结果表明,大颗粒FCC汽油芳构化催化剂的烧碳反应速率与碳含量和氧分压的关系符合一级反应规律;但由于受内扩散的影响,其烧碳反应速率仅为本征烧碳反应速率的60%左右.在600 ℃~720 ℃再生产物中CO2/CO摩尔比随再生温度的增加而减小,720 ℃以后,该比值显著增大;随着氧分压的增加,CO2/CO摩尔比直线增加.  相似文献   

3.
采用传统水热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镨锆摩尔比的镨锆复合氧化物PraZrbOx载体,并考查了富CO2气氛下相应Au/PraZrbOx催化剂催化CO氧化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发现Pr/Zr=0.005为最优摩尔比,其对应的Au/Pr0.005Zr1Ox催化剂因较易吸附更多的氧分子而表现出最好的催化活性。结合XRD、CO2-TPD、TEM、XPS等表征手段发现:反应过程中活性物种Au的价态和氧物种组分含量发生变化,这一因素是造成催化剂活性差异的关键性因素。此外通过稳定性测试发现无论是Au/ZrO2还是Au/PraZr1Ox系列催化剂均不受高浓度CO2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生物油的水蒸气非催化气化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温度和水蒸气的加入量对气化过程的影响,对气化所得粗合成气的组成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生物油向合成气转化,1200℃时,生物油的碳转化率可达97.8%,合成气有效成分(H2+CO)的产率可达77%,其中H2/CO摩尔比为1.19;水蒸气的加入可以提高合成气中的H2/CO摩尔比,当S/C(水碳比)=4时,合成气中的H2/CO摩尔比可达3.69,与此同时,水蒸气的加入不利于合成气有效成分产率的提高;生物油气化所得气体为中热值气体.  相似文献   

5.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生物油的水蒸气非催化气化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温度和水蒸气的加入量对气化过程的影响,对气化所得粗合成气的组成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升高温度有利于生物油向合成气转化,1 200 ℃时,生物油的碳转化率可达97.8%,合成气有效成分(H2+CO)的产率可达77%,其中H2/CO摩尔比为1.19;水蒸气的加入可以提高合成气中的H2/CO摩尔比,当S/C(水碳比)=4时,合成气中的H2/CO摩尔比可达3.69,与此同时,水蒸气的加入不利于合成气有效成分产率的提高;生物油气化所得气体为中热值气体。  相似文献   

6.
羰基铁催化乙炔羰化合成丙烯酸甲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斌 《分子催化》2015,29(2):97-102
通过对羰基金属催化乙炔羰基化反应的研究,发现羰基铁具有合成丙烯酸甲酯的催化活性.并分别考察了五羰基铁的用量、CO与C2H2的摩尔比、温度、初始压力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进而,对Fe(CO)5催化反应的活性物种进行了推测.结果表明,以甲醇为溶剂,在140℃,CO压力为4.2 MPa、n(Fe(CO)5)/n(C2H2)=0.26条件下,单一的Fe(CO)5能够催化乙炔羰化,丙烯酸甲酯的选择性可达97%.其中,n(CO)/n(C2H2)值越高,产物丙烯酸甲酯的选择性越高.  相似文献   

7.
采用温和的水热-热解法, 在一定温度下, 通过调节Na2CO3溶液和可溶性钴盐的摩尔比控制产物的形貌, 得到具有一维结构的水热产物. 以该产物为前驱体制备了具有一维结构的Co3O4多晶. 以六次甲基四胺、尿素等代替Na2CO3溶液作为沉淀剂, 均得到了一维纳米结构的Co3O4, 表明CO2-3在水镁石CoO2层间的嵌入是得到一维结构水热产物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氧原子转移试剂(OTR)Me3NO·2H2O和PhIO可明显地促进异核金属羰基簇合物SRuCO2(CO)9和SeRuCO2(CO)9对1-己烯的配位催化氢化和异构化反应. 催化剂的四面体簇核骨架在催化过程中保持不变. 其反应是一种缔合机理,通过OTR的作用经缔合和解离1分子配位羰基,形成配位不饱和簇核骨架,从而促进其对烯烃的催化氢化和异构化反应. 在甲醇溶液中,SRuCO2(CO)9催化1-乙烯氢化最佳条件为红压5. 0~6. 0MPa,温度60℃,[1-乙烯]/[SRuCO2·(CO)9]为200/1(摩尔比),[Me3NO·2H2O]/[SRuCO2(CO)9]=4~5(摩尔比).  相似文献   

9.
实验测定了水存在条件下CO2在多壁碳纳米管上的吸入/分解等温线.等温线具有明显的跃升,下降点,标志着CO2水合物的生成/分解.结果表明,水存在条件下CO2的吸入量较干燥条件下有很大提高.然而,由于管内空间无法利用,CO2的吸入量并不高.从机理上对CO2的吸入行为进行了分析,并与CH4进行了比较.对水炭比对CO2吸入过程的影响以及H2O/CO2的摩尔比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微乳法,通过调节W0值(水与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比), 实现了负载型Rh/SiO2催化剂中金属铑粒子大小的可控合成. 该催化剂具有核壳结构,其中铑为核, SiO2为壳. TEM表征及反应评价结果显示金属铑的粒子大小(1.8~5.0 nm)对CO加氢反应性能具有显著的影响. 当粒子大小为3 nm时, CO加氢反应活性存在最小值; 随着粒子的进一步增大, CO加氢反应活性上升. 与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微乳法制备的催化剂粒子大小均一; 对负载量相同、平均粒子大小相同的两种催化剂,微乳法合成的Rh/SiO2催化剂对CO加氢反应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