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氨水介质中及加热条件下,痕量铜(Ⅱ)对H2O2氧化天青Ⅱ的褪色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探讨了最佳实验条件,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在选定的实验条件下,非催化反应与催化反应的吸光度差值△A与铜(Ⅱ)离子的质量浓度在16~56 μg/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36×10-11 g/mL.并且测定了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反应为准一级反应.在75℃下的表观速率常数为K'=4.04×10-3 8-1,表观活化能为74.54 kJ/mol.方法用于人发中痕量铜(Ⅱ)的测定,回收率在99.7%~100.0%之间.  相似文献   

2.
在氨水介质中,痕量Cu(Ⅱ)对H_2O_2氧化次甲基蓝的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由此建立的痕量CU(Ⅱ)的催化光度分析法的检测限为1.5×10~(-10)g/ml。测定范围为0~0.7μg/25ml。测得催化及非催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9.15kJ/mol及14.13kJ/mol。样品分析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基于在氨水-氯化铵缓冲介质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靛蓝胭脂红,导致反应体系的荧光增强,提出了荧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的一种灵敏的方法。在320 nm(eλx)及391 nm(eλm)波长处,反应体系的ΔF(F-F0)与铜(Ⅱ)的质量浓度在0.2~100μg.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σ)为0.05μg.L-1。该方法用于大米、面粉和茶叶中铜的测定,测得方法的回收率在96.2%~104.9%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在0.72%~1.5%之间。  相似文献   

4.
铜(Ⅱ)-铬天青S-过氧化氢体系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在氨水介质中,痕量铜对过氧化氢氧化铬天青S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建立了一个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线性范围为0~20ng/mL,检出限为5.59×10~(-11)g/mL,并用于铝合金标准样品,环境标准样品和自来水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氨性介质中,Cu(Ⅱ)催化H_2O_2氧化噻嗪红R的退色反应,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测定Cu(Ⅱ)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5~0.5μg/25ml。曾应用于水、猪肝和小麦粉标准物质中痕量铜的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铜(Ⅱ)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亚甲基紫褪色反应的适宜条件与影响因素,建立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5μg.L-1,检出限为1.98×10-9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1.18%,标准加入回收率为98.9%~102.7%。该法用于环境样中铜的测定,获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7.
催化动力学法测定超痕量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催化动力学法测定微量铜(Ⅱ)已有报道。作者发现了铜(Ⅱ)在氨水介质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澳酚红褪色的指示反应: 溴酚红+H_2O_2+NH_3·H_2O→(铜)(Ⅱ)无色产物其反应速度log(A_o)/A与C_(Cu(Ⅱ))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本实验研究了新的催化褪色反应及其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建立了测定超痕量铜。(Ⅱ)的新方法。本方法具有突出的优点:①灵敏度高;②具有专属性,无须进行分离富集,可直接测定生物样品等,而且操作简便快速;③分析结果的准确度高,便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在氨水介质中,痕量Cu(Ⅱ)对过氧化氢氧化5号专利蓝的反应具有强烈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光度测定铜的新方法,方法用于测定人发、指甲中的痕量铜,获得较好结果。本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等特点。1仪器及试剂721型分光光度计;JY-501型超级恒...  相似文献   

9.
新催化体系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邻苯二甲酸氢钾-盐酸缓冲介质中,以邻菲啰啉为活化剂,研究了铜(Ⅱ)催化抗坏血酸还原甲基橙褪色反应的优化条件,建立了一种测定铜(Ⅱ)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50 ng/(25 mL),检出限为1.98×10-11g/mL。该方法可用于痕量铜(Ⅱ)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张昕  安娜  陈长芬 《分析试验室》2004,23(10):58-60
在KH2PO4 NaOH介质中研究了铜(Ⅱ)催化H2O2氧化5 Cl PADAT的褪色反应,测定了反应动力学参数,并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本法检出限为6.25×10-11g mL,铜(Ⅱ)的质量浓度在0~2.24ng mL范围内与log(A0 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该法已用于核桃、人发样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在增敏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和活化剂α、α-联吡啶存在的条件下,以铜(Ⅱ)催化抗坏血酸还原偶氮氯膦mA褪色为指示反应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用固定时间法在554 nm处检测催化反应,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11μg/mL,检出限6.3×10-11g/mL,相对标准偏差为3.6%。用于多种蒙药样品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邻苯二甲酸氢钾 盐酸介质中 ,在抗坏血酸 (VC)存在下铜 (Ⅱ )催化溴酸钾氧化偶氮氯膦 mA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 ,该法测定铜 (Ⅱ )的范围为 0~ 2 5 μg/2 5mL ,检出限为 3 1 2× 1 0 - 1 1 g/mL ,采用葡聚糖凝胶 (DG)分离富集 ,使方法的选择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已用于多种样品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基于pH6.5的Na2HPO4-NaH2PO4缓冲介质中铜离子对高碘酸钾氧化胭脂红褪色反应的催化作用,提出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研究了该方法的适宜反应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1.1×10-7g/L Cu(Ⅱ),表观摩尔系数ε=7.8×105L·mol-1·cm-1,线性范围为0~0.5μg/10mLCu(Ⅱ),方法已用于人发中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14.
铜(Ⅱ)催化PHA的褪色反应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铜(Ⅱ)催化抗坏血酸还原多卤代变色酸双偶氮胂类试剂(PHA)的褪色反应特性, 讨论了试剂结构对褪色反应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探讨了反应机机。以三氯偶氮胂为代表, 拟定了测定痕量铜(Ⅱ)的新方法, 其检出限为3.06×10^-^1^2g/mL, 线性范围为0~28ng/10mL。用于生物材料中痕量铜(Ⅱ)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丙氨酸增敏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pH=4.7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以丙氨酸为增敏剂,铜(Ⅱ)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依文思蓝使其褪色,据此建立了测定痕量铜(Ⅱ)的新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研究了该指示反应的最佳条件,并测得其表观活化能和反应速率常数分别为12.29kJ/mol和3.25×10-4s-1。在优化条件下,铜(Ⅱ)在0.008~0.120μg/mL浓度范围内与△A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5.75×10-9g/mL。方法应用于不同水样、茶叶及几种新鲜蔬菜中痕量铜的分析,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0.61%,回收率在96.0%~105%之间。  相似文献   

16.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Cu(Ⅱ)的研究已有报道.本文发现、在稀硫酸介质中,痕量Cu(Ⅱ)对过氧化氢氧化碱性品红的褪色反应有强烈的催化作用.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条件,建立了一个新的测定痕量Cu(Ⅱ)的方法.本方法灵敏度高,为3.6×10~(-10)g·ml~(-1),测定范围为0.05~0.70μg/25ml,重现性好.用于测定水样中的痕量Cu(Ⅱ),获得满意的结果.1 试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721 型分光光度计沸水浴(100±0.5℃)过氧化氢溶液:20%,取30%的过氧化氢20ml,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在pH 5.0的柠檬酸-NaOH缓冲介质中,以邻菲口罗啉(phen)作活化剂,痕量Cu(Ⅱ)对H2O2氧化茜素红S(ARS)的褪色反应存在明显的催化作用,由此建立了测定痕量Cu(Ⅱ)的催化动力学光度法。应用了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条件,测定了有关动力学参数。该方法的检出限为6.3×10-9g/mL,线性范围为0~0.8μg/mL,应用于茶叶、自来水等水样中痕量铜的测定。同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8.
胶束增敏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铜(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铜(Ⅱ)对过氧化氢还原中性红褪色反应的强烈催化作用,建立了在表面活性剂氯化十六烷基吡啶(CPC)存在下测定痕量铜(Ⅱ)的方法。在pH 8.1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介质中,以454 nm为测定波长,在120μg·L~(-1)以内吸光度ΔA(A_0—A)与铜(Ⅱ)浓度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2.15×10~(-8)g·L~(-1)。方法应用于水样中铜的测定,所得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得结果相符,加标回收率在97.9%~105.7%之间。  相似文献   

19.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铜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在氨水 NH4 Cl介质中 ,铜 (Ⅱ )催化H2 O2 氧化偶氮胭脂红的褪色反应条件 ,测定了反应的级数及表观活化能 ,建立了测定痕量铜的新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0~ 12 0ng·ml- 1,检出限为 0 .4ng·ml- 1。用该方法测定水样及人头发中铜 ,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  相似文献   

20.
在pH 3.1盐酸溶液和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存在下,铜(Ⅱ)对过氧化氢氧化甲基橙的褪色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测定痕量铜(Ⅱ)的催化分光光度法。由于添加了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表面活性剂,灵敏度提高了2~3倍。铜(Ⅱ)的质量浓度在1.0×10-3~4.0×10-2mg.L-1范围内与ΔA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4.6×10-4mg.L-1。该法用于河水中痕量铜(Ⅱ)的测定,并作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为98.4%~103.0%,测得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小于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