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坐标变换的动态光学成象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齐次线性坐标变换,将光学系统的高斯物象共轭理论用齐次坐标变换的方法来描述,并与动态光学理论中的作用矩阵相比较,阐述了坐标变换方法与动态光学理论的关系;推导了一些重要的动态光学系统的成象性质,验证了动态光学的一系列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证明了坐标变换方法与动态光学理论的一致性,也明确了在动态光学系统内坐标变换方法的应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稳像理论的空间光学遥感像移补偿的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动态光学是研究光学系统及元件动态成像特性的一门学科。稳像系统是动态光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像系统是为了维持图像的稳定、清晰,要求光学组元件按规定的要求做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图像的最终稳定、清晰。空间遥感成像的分析对于遥感器的运用至关重要。基于稳像理论——动态光学理论,进行了空间遥感器的成像面像移分析,分析结果与采用齐次坐标变换方法所得结论一致,不但证明通过齐次坐标变换方法得出的结果是正确的,而且说明采用动态光学的稳像理论解决以上问题物理概念更清楚,计算简便。同时对于类似的运动光学系统,稳像理论也具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齐次线性坐标变换,将光学系统的高斯物像共轭理论用齐次坐标变换的方法来描述,并与动态光学理论中的作用矩阵相比较,阐述坐标变换方法与动态光学理论的关系。利用坐标变换方法推导一些重要的动态光学系统的成像性质,验证动态光学的一系列结论。通过本文的研究,证明坐标变换方法与动态光学理论的一致性,也明确在动态光学系统内坐标变换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自适应光学与能动光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文汉 《物理》1997,26(2):73-79
自适应光学和能动光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光学新技术,它赋予光学系统以能动可控的能力,为解决困扰光学界几百年之久传统光学技术无法克服动态干扰的老问题,成为高分辨率成像和强激光传输中的关键技术。文章介绍了自适应光学和能动光学原理、技术难点和解决办法。还介绍了我国在激光核聚变和高分辨率天文成像方面应用自适应光学的成果。  相似文献   

5.
1953年Babcock首先提出自适应光学的概念,近四十年来自适应光学在理论、系统及单元技术研究方面取得突出进展,正步入成熟应用期,当今世界上任何大型光学系统的研究均离不开自适应光学的支持,其应用范围正向各个门类的光学仪器扩展。  相似文献   

6.
有限元法在光学工程中的若干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有限元法在光学机械结构件和光学件的设计中的应用。结合几个光学工程的设计实例,概括了有限元法在光学系统结构应力分析、形变分析和动态特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崔军  崔群 《光子学报》1994,23(5):419-423
本文讨论了光学设计专家系统的概念及如何将专家系统应用在光学设计某些过程中的方法,初步探讨了确定光学系统初始结构参数及在优化过程中克服局部极值等问题。文章最后指出通过将专家系统与现有的CAD技术结合起来建立智能型光学CAD系统是光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李岩  胡斌  庄绪霞 《光子学报》2015,44(2):153-157
为满足高速飞行器对目标快速识别和打击的需求,针对大观测场高速机载光电探测系统像质退化严重、像质补偿元件机构复杂、像差校正实时性较差的问题,提出采用可变形反射镜作为动态像质补偿器对传统高速动态成像光学系统像质进行补偿和改进.利用基于像清晰化函数最优化的自适应光学动态像质补偿技术的优化算法对系统动态像差进行闭环实时校正,通过仿真对所提出的方法进行可行性分析和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校正前相比,该校正方法使光学系统在60°大角度观测场内泽尼克动态像差变化量的峰谷值最大下降17.5%,点列图弥散斑均方根半径降低至10.61%,校正后的系统残余像差小,在整个观测场内,像质均接近光学衍射极限.  相似文献   

9.
刘德森 《物理》1994,23(6):321-328
叙述了微小光学的新进展,对微小光学基本原理给出了简单概括,并对发展动态进行了评论,在微小光学理方面,讨论了“阵列光学”理论,研究了光学阵列的物与共轭象间的关系;在微小光学器件方面,讨论了变折射率透镜,平面微透镜列阵,衍射光学元件和三维集成光学系统;在应用方面,讨论了和并行光通信,光计算有关的一些新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自适应光学系统主要用于校正由大气湍流等引起的波前畸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自适应光学系统已经应用到了许多领域。传统自适应光学系统中的变形镜在许多情况下已经不能满足自适应光学新发展的需要。随着微制造技术的发展,用微制造技术制作的新型微变形镜大大提高了致动单元的集成度,简化了电源,提高了可靠性,降低了自适应光学系统的体积和造价。综述了微变形镜技术的发展情况及其在自适应光学中的应用,并且讨论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沈元壤 《物理》2012,41(2):71-81
文章简要回顾了非线性光学的诞生以及早期的发展,包括二次谐波,激光和频和差频现象,受激拉曼散射,以及激光的一些自作用行为等,介绍了非线性光学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和应用,包括非线性光谱学,位相共轭和自适应光学,相干非线性光学以及高次谐波等,最后对非线性光学当前和未来研究热点作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In conduction of parallel logic, arithmetic and algebraic operations, optics has already proved its successful role. Since last few decades a number of established methods on optical data processing were proposed and to implement such processors different data encoding/decoding techniques have also been reported. Currently frequency encoding technique is found be a promising as well as a faithful mechanism for the conversion of all-optical processing as the frequency of light remains unaltered after refection, refraction, absorption, etc. during the transmission of light. There are already proposed some frequency encoded optical logic gates. In this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s propose a new and different concept of frequency encoded optical logic gates and optical flip-flop using the non-linear function of semiconductor optical amplifier.  相似文献   

13.
扫描力显微镜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春礼  田芳 《物理》1997,26(7):402-407
在讨论扫描力显微镜基本原理基础上,详细介绍了近期SFM成像模式和技术的发展以及它们在表面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自适应光学补偿的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由空间光通信在未来全球通信网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然而自由空间光通信的性能易受大气湍流影响,而自适应光学能够解决大气湍流问题.在gamma-gamma分布大气湍流中,用自适应光学技术对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进行补偿,进行通信系统误码率的分析,给出了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的模拟结果.结果表明:自适应光学误差补偿技术能够很好地提高自由空间光通信的性能,并且低阶自适应光学补偿就能达到很好的校正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朱若剑  王佳  金国藩 《光学技术》2002,28(6):515-517
传统光学引入了远场衍射的尺度极限。自从提出了近场光学技术以来 ,由于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 (NSOM)系统的复杂性而使得近扬的引入和利用变得困难。具有多层纳米薄膜结构的超分辨近场结构 (Super RENS)的提出改变了这种局面 ,并在诸如超高密度光学数据存储、近场光刻技术、纳米光子学晶体管等领域获得了重要的应用。围绕Su per RENS技术 ,通过综述它的基本原理、物理机制以及各项应用 ,指出了基于近场激发与增强原理的新型多层纳米薄膜结构在未来非线性光学器件上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新型光学元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近几年来在光电仪器中开始使用的新型光学元件,它们是衍射元件与衍射折射混合元件,溶胶- 凝胶法高纯度特殊元件和微光学元件,轴向梯度元件以及玻璃- 液体组合元件等。介绍了它们的应用和制造方法。这些元件给光学系统设计提供了新的自由度,并大大地简化了系统的结构和减小了系统的尺寸。  相似文献   

17.
许吉英  王佳  田芊 《光学技术》2003,29(1):8-12
光子晶体具有独特而优异的光学特性及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光子晶体的概念、应用、发展,着重讨论了光子晶体的光子禁带、光子局域以及其它光学特性。从近场光学的原理和实验技术出发阐述了近场光学测量表征光子晶体的方法,对于光子晶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丽雅  印建平 《光学学报》2007,27(10):1852-1857
以单色标量波衍射理论为基础,研究单色平面波由圆孔衍射产生实现冷分子(或冷原子)光学囚禁的光阱。运用圆孔衍射理论分析讨论了光学偶极阱的光强分布、光学势及偶极力,并导出了有关光阱的几何参量、光强分布、强度梯度及其曲率与光学系统参量(如照明光波的波长、小孔的孔径)间的解析关系。研究表明,当激光功率与波长分别为P=500 W和λ=1.08μm,小孔半径a=20μm时,产生囚禁甲烷CH4分子的光阱光学势约为57.9μK。通过圆孔衍射可实现冷分子或冷原子囚禁,该方案不仅简单可行、操作方便,而且在冷分子物理、原子光学、分子光学和量子光学等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根据用相位板产生可控制光学双阱的实验方案,制作了具有不同相位差的相位板,测量了不同相位差相位板衍射光强分布和从双阱到单阱演变过程中的衍射光强分布,得到了理论与实验一致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实验结果发现:相位差△ψ≠π的相位板,产生非对称光学双阱,在原子光学实验中也有很重要的应用,从而拓展了光学双阱在原子光学实验中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