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工业金刚石消费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程度的标准之一。制作铅笔芯的石墨现已广泛用于冶金、机械、电气、化学等工业,至本世纪束,它仍是畅销货。我国是首先用煤、焦炭炼铁的国家,也是三大产煤国之一。煤为人类提供多种宝贵原料,并将再次成为世界主要能源。活性炭具有极强的吸附性、特殊的催化性和较高的物理、化学稳定性,正在食品、医药、化学、石油、环保等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碳碳双键催化加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文涛  支国 《化学研究》2011,22(2):84-87
综述了近年来碳碳双键催化加氢的研究进展;分别针对以氢气为氢源的催化加氢反应和以非氢气为氢源的催化转移加氢反应进行了分析概括;指出其中催化转移加氢(包括光照下转移加氢)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且操作安全简便的优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活性碳分离碳—60和碳—70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荣廷文  钱银娥 《应用化学》1994,11(3):112-114
活性碳用苯胺处理后,可以减少对C60和C70的不可逆吸附,从而增加C60和C70的分离收率,同时提高了C70的纯度。  相似文献   

4.
荣国斌 《大学化学》1993,8(5):38-40
水是质子供体,又是质子受体,又因具有较大的疏脂性质,故在许多有机反应中水不宜作为溶剂使用。在某些反应体系中,微量水的存在就会使产率大为降低甚至完全不反应。因此无水要求常见于有机反应的实验过程。然而,近年来发现某些过去常在无水溶剂中进行的有机反应其实也可以在水溶剂体系中进行,且也能得到非常好的结果。下面举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5.
在广州市中山大学采样点进行了为期1年的大气细粒子(PM2.5)采样,监测分析得到PM2.5及有机碳(OC)、元素碳(EC)和水溶性有机碳(WSOC)等组分的质量浓度,并进行了比较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广州市细粒子碳污染较严重。对OC、EC和WSOC质量浓度的月变化和季节变化特征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原因。OC、EC浓度相关性好,表明OC、EC来源大部分相同。根据OC/EC比值,估算二次有机碳(SOC)量,结果是SOC占OC的1/3。讨论了SOC和SOC/OC比值的季节分布,结果证明SOC夏季生成比冬季多。  相似文献   

6.
尹波  刘良先 《大学化学》2011,26(1):82-84
对碳碳三键与碘单质反应的有关知识,包括最新的科研成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8.
环己酮是一种廉价易得的大宗有机化工产品,被广泛用作有机合成反应的原料和中间体。脱氢芳构化是合成功能化芳烃的有效途径,使用环己酮作为反应底物,经过亲核加成、脱水和催化脱氢可以将非芳香的有机分子转化为芳香化合物。与传统的芳基化反应相比,该策略避免了苛刻的反应条件和含卤化合物的生产,克服了化学和区域选择性难以控制的难题,为功能化芳烃的合成提供了一条温和、环保的途径。本文就近年来以环己酮为原料,进行氧化脱氢、直接构建碳-碳和碳-杂键,及通过碳-杂键的形成合成杂环化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油脂碳碳双键加氢高活性镍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寿长  刘蒲 《分子催化》2000,14(3):209-213
采用沉淀法和化学混合法,制备了用于椰子油加氢改性的Ni/硅藻土和Ni/SiO2催化剂,用原子吸收,碘价分析,活性和BET比表面积测定及XRD,TG-DTA,IR等手段,对催化剂的产物进行了物理和化学表征。结果表明,控制合适的制备条件,用上述两种方法都可以制得活性很好的单元镍催化剂,且加氢后除熔点升高外,未改变油脂的其它物理性质。沉淀法(Ni/硅藻土)的制备条件对催化剂的实际镍含量与加氢活性有较大影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低比容量硅碳复合材料(<500 mAh/g)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商业化应用,硅基负极材料也从实验室研究走向了产业化发展。近年来的研究工作中,许多方法被用来解决硅在循环过程中体积变化(>300%)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材料结构方面,从最初的硅材料纳米化、硅与其他材料复合等技术手段转变到了硅碳复合材料二次颗粒的结构设计、表面包覆层设计等方法;在应用性能方面,除了早期文献报道的材料比容量、循环性能等参数外,还增加了材料比表面积、振实密度、首次及循环库仑效率等更符合电池实际应用要求的性能参数研究,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硅基负极材料的商业化应用进程。本文首先综述了近年来硅碳复合材料组成、结构设计的发展脉络,进一步分析了由石墨、软碳、硬碳、碳纤维和石墨烯等碳源合成的硅碳复合材料的结构特点,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了碳在硅碳复合材料结构及其性能上发挥的作用。最后,对硅碳复合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结构设计要求和碳材料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邱早早  谢作伟 《中国科学B辑》2009,39(10):1053-1068
碳硼烷和碳硼炔金属配合物中的金属-碳键具有不同于经典金属-碳键的化学性质.一方面,二十面体碳硼烷独特的电子和空间效应使得碳硼烷金属配合物中的金属-碳键不参与和不饱和分子的反应 另一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大空间位阻的碳硼笼可以诱导某些碳-碳偶联反应.然而,碳硼炔金属配合物中的金属-碳键能与多种不饱和分子发生反应,其反应模式取决于中心金属离子的电子构型.本文简要总结了我们近期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Ramberg-Backlund反应在构筑碳碳双键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碳碳双键是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官能团之一,在众多的构筑碳碳双键的方法中 Ramberg-Baecklund反应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该方法的关键步骤是α-卤代砜在碱 性条件下,发生1,3-消除反应,得到环状砜,然后重排失去SO2形成双键,这样 形成的双键位置确定,即具有良好的区域选择性,并且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得到 不同构型的产物,因而在有机合成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对Ramberg-Baecklund反 应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并对我国实验室所进行的反应条件的改进和优化以及目 前的研究进展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4.
碳笼化学(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封继康 《有机化学》1992,12(6):567-578
  相似文献   

15.
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硅铁中碳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钢铁企业中,化学成分分析已从传统的湿法化学分析逐步进入全自动化的仪器分析。由于市场对硅铁质量要求的提高,对硅铁中碳和硫的准确测定,显得十分重要。目前本公司使用HIR-944型红外碳硫分析仪测定硅铁中碳硫含量。该仪器采用586微机进行分析,微机容量  相似文献   

16.
活性碳用苯胺处理后,可以减少对C_(60)和C_(70)的不可逆吸附,从而增加C_(60)和C_(70)的分离收率,同时提高了C_(70)的纯度。  相似文献   

17.
中性氧化铝用于碳—60,碳—70柱分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子阳  郑国栋 《分析化学》1993,21(3):366-366
1 引言 自90年实现实验室合成C_(60)/C_(70)以来,碳原子簇化学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广泛兴趣,纷纷开展与其相关的各项研究。由电阻加热法、电孤法产生的烟灰经过甲苯(或苯)抽提便可得到C_(60)/C_(70)混合溶液,但其大量分离却很困难。Hawkins等用苯基甘氨酸做基底的HPLC方法和Jinno等用多取代苯基修饰的二氧化硅作固  相似文献   

18.
19.
王文军  戴乾圜 《合成化学》2002,10(5):422-424
在无有机溶剂做介质的条件下,用硅胶吸附的高锰酸钾氧化6种难溶于水的液态烯烃,得到了双键发生断裂的氧化产物。该反应操作简便,反应快,收率好。此外,对硅胶的活化作用机制进行了浅要。  相似文献   

20.
张自义 《大学化学》1997,12(5):28-32
着重讨论了自由基加成定位效应指数Af的提出及应用。运用该指数可以发现,任一自由基在加成反应中,总是进攻碳碳重键上Af值较小的不饱和碳,或该碳被进攻占优势。两端Af值差距愈大,则定向专一性愈强;两端Af值相近,则自由基沿两个位置加成的几率可能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