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通讯》2005,(11):41-47
在新教材中,三角函数内容有较大删减.同角公式由8个删为3个;删去了余切的诱导公式;删去了半角、积化和差与和差化积公式;删去了反三角函数与简单三角方程的绝大部分内容,只保留了反正弦、反余弦、反正切的意义与符号表示;而简单三角方程的内容只保留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因此,新教材中删去了复数的三角形式,删去了参数方程的部分内容.三角函数的工具性作用有所减弱,而新增内容如平面向量、极限与导数,它们在新教材的工具性作用替代了三角函数在原教材中的工具性作用.但三角函数作为继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之后的一类重要函数,重点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使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得以进一步深化.因此,在高考中把三角函数作为函数的一种,突出考查它的图象和性质,  相似文献   

2.
张圣梅 《数学通报》2007,46(10):56-57
线性代数是大学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它是中学代数部分内容的延伸和发展.在此利用线性代数中简单的基础知识,巧解初等数学中的复杂难题.  相似文献   

3.
圆是中学数学中一种简单却又重要的曲线,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在数学问题中,若能充分利用已知条件,把符合圆特征的命题通过构造圆来解决,常常可以避繁就简、化难为易,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文结合圆的常见特征,从五个角度分别构造圆,举例说明之.  相似文献   

4.
陈克胜 《数学通讯》2004,(11M):45-47
新编《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数学5要求掌握平面的正、余弦定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三角形度量问题;且选修3-3新增球面上的几何的简单知识,要求探索并证明球面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正、余弦定理在中学数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中学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实际应用中十分重要的工具之一,有必要知道其历史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5.
何正伶 《数学通讯》2007,(11):37-38
在今年的高考补充说明中湖北省提出“总体保持稳定,着力内容创新”的口号,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出台了今年高考的湖北卷.学习这一套考卷,体会其在教学中的指导意义,要比简单地下几个评语、作一番评价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田野 《数学通讯》2006,(3):9-11
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选修1-2、选修2-2推理与证明中,要求“结合已学过的数学实例和生活中的实例,体会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通过具体实例,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本文依据《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说明与建议,对“演绎推理”这一节的内容安排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离散型确定性的动态规划问题,是运筹学规划论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内容包含的问题比较多.求其最优解的方法,叫逆序法(又叫回推法).本提出一种统一的解法——图解法.其优点是:方便简便,计算简单.  相似文献   

8.
简单几何体和球是立体几何的重要内容,它是点、线、面位置关系的综合应用.高考考查时多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考查棱柱、棱锥、球的基本概念、性质和简单的计算,解答题多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考查点、线、面位置关系的判断,以及空间角、空间距离、表面积与体积的计算.  相似文献   

9.
多元函数的最值(不等式证明)问题是近年来高考试题中较重要的内容,它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大、应用性强.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内在的数学素养.笔者结合近几年试题给这类问题的求法做简单的总结,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向量”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在最新的2002年《高中数学教学大纲》中,除了包含必修的“平面向量”,还在“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中增添了新的(B)方案,“空间向量”在该方案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在新研制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中,“向量”的份量进一步加重,“平面上的向量”是必修的数学4中的重要内容,“空  相似文献   

11.
饶雨 《数学通讯》2006,(5):25-27
1.本单元重、难点分析 平面向量是高中新教材增加的内容之一,具有代数形式与几何形式的双重特征.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按照这样的一个过程来认识:什么是向量(即向量的定义)——向量之间的关系及其运算法则(即解决有关向量问题应遵循的法则)——向量的应用.向量在高中数学中起到工具的作用,为平行、垂直、共线、共点、长度、角度、定比分点与图象平移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较简单的思想方法和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简易逻辑是新教材中新增加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逻辑学中最基本、最简单的知识,目的是让学生能使用逻辑规划来弄清楚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其中逻辑联结词“或”、“且”、“非”及简单命题、复合命题等概念的理解,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四种命题及其关系,充要条件的概念及两命题间充要关系的判断与证明,不仅是每年高考关注的热点,也是同学们在学习时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方良秋 《数学通讯》2007,(11):13-14
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是一次线性不等式组,目标函数为一次线性函数,其内容覆盖了方程、不等式、集合运算、图象、坐标平移等基础知识,是一种很实用有效的数学方法,但因为其内容和方法简单,步骤程序化,所以近年高考题总是将其局限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只是偶尔出现应用题,可以说命题正处于停滞不前状态.但是从线性规划问题的重要性来看,这是一个很好的命题资源,如何拓宽命题思路,改变程序化.使题目变得多姿多彩将是线性规划问题命题的方向.下面是几类常见的新题型.  相似文献   

14.
王嵘 《数学通报》2007,46(11):12-13
二分法是数值计算中最简单常用的一种方法,课程标准将它安排在模块1函数内容中.分析其目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学习一种求方程近似解的简单常用的方法;二是通过这个具体载体让学生体会到函数与方程间的联系.三是为后期算法的学习做一定的铺垫.如何在教学中较好地实现这三个教学目的,我们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15.
绝对值不等式是中学数学中的一个难点,也是历年高考中的常考知识点.而有关内容在教材中安排较少,不少同学遇到此类问题不知从何处人手.实际上,解绝对值不等式问题的根本思路是去绝对值符号,而实施这一思路的手段却有多种.另外一种思路是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从几何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下面对围绕这两条思路展开而产生的一些方法作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16.
“几何概型”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课程框架中必修3模块第三章第三小节的内容,是新增加内容之一,在教学要求上是“初步体会几何概型的意义,会进行简单的几何概率计算”.教学上的基本要求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的简单化、机械化,恰恰相反,本节内容是极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将三维目标有机融合的重要载体,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本文介绍一节公开课的授课情况并做简单评析.  相似文献   

17.
三视图是新课程中的新增内容,这块内容已经成为实施新课标的几个省市数学高考卷客观题中的亮点,高考对空间几何体与三视图部分要求学生了解与正方体、球有关的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理解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能画出简单空间图形(长方体、球、圆柱、圆锥、棱柱等的简易组合)的三视图,能识别上述的三视图所表示的立体模型.作为新课程中的新增内容几何体与三视图必将成为今后高考考查的热点,本文中笔者以高考题为据重在揭示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8.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这部分知识在中学代数中形式较为独特,与其他数学知识截然不同.不仅其内容抽象,解法灵活,而且解题过程极易出现“重复”和“遗漏”的错误.在高考中,这部分内容的试题比较稳定,每年必考,试题难度起伏不大,一直都以选择填空题型的形式出现,试题数量为2~3个,分数约占7%.高考中简单而“有趣”的小题屡见不鲜,与其它知识点综合成题已是潮流,不断变换这些知识点正是发展的趋势.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应注意模型归类,适当控制难度.  相似文献   

19.
徐蓉 《天府数学》2004,(6):44-51
同学们,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对它的学习一直是初中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在上学期,我们已经探索了变量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章我们将继续通过对变量间关系的探讨,初步体会函数的概念,并研究其中最为简单的一种函数——一次函数.希望同学们通过解剖一次  相似文献   

20.
徐加生 《数学通讯》2004,(11M):12-13
降维、降幂是解数学问题的常规思路,它可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将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问题处理.而有些问题则可以通过升维、升幂将原来问题置于新的环境中,在新的视角下,用新的方法简单获解.下面例子就是将两条相交直线升幂,用二次曲线求中点、求弦长的办法来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