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稀土配合物掺杂无机玻璃的发光性质在光学器件和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采用原位合成技术,在凝胶玻璃中合成并光学均匀掺杂了铕-铽-钆-六氟乙酰丙酮(HFA)三元配合物Eu1/2-xTb1/2-xGd2x(HFA)3(TPPO)2(x=0或1/18;TPPO:三苯基氧化磷);研究了含配合物凝胶玻璃的发光性能及铽、钆离子掺杂对铕离子发光性能的影响。凝胶玻璃显示铕和铽离子的特征发光,并观察到了基于声子支助的钆(周围配体)到铽、铕和铽到铕的能量转移,铕和铽离子的发光强度随测试温度改变而改变,该性质在温度探测器、生物探针、光纤传感器的热敏探针等多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合成的铽三元荧光配合物为原料,采用键合法制备了16种绿色荧光高分子.通过荧光光谱分析研究它们的性能.结果表明,所有绿色荧光高分子的发光特性与铽三元荧光配合物的发光特性基本相似,均发出了铽离子的特性光,荧光表现为绿色.采用散点图和列表法研究了绿色荧光高分子化合物的荧光强度与铽三元荧光配合物单体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绿色荧光高分子的荧光强度与铽三元荧光单体量间不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ZnO:Tb纳米晶的协同发光现象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光致发光的方法研究了掺铽的ZnO纳米晶这种新型掺杂纳米晶体系,观察到了其中的协同发光现象,指出ZnO纳米基质与掺入其中的铽中心之间存在有效的能量传递.该能量传递对稀土铽离子的特征发光起决定性的作用. 关键词: 光致发光 掺杂 纳米晶  相似文献   

4.
叶建平  虞群 《发光学报》1989,10(4):325-331
本文应用稳态和瞬态光谱技术探讨了稀土离子铽与水杨酸甲酯,苯酯所形成络合物的发光特性,它们向铕离子的能量传递过程;以及pH值对络合物的发光和能量传递的影响。络合物的发光比络合前铽离子的发光增强了几至十几倍;介质的pH变化影响到络合物的发光强度和能量传递效率,中性介质(pH:6~8)下的量传递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5.
水杨酸酯-铽络合物的发光及其向铕离子的能量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稳态和瞬态光谱技术探讨了稀土离子铽与水杨酸甲酯,苯酯所形成络合物的发光特性,它们向铕离子的能量传递过程;以及pH值对络合物的发光和能量传递的影响。络合物的发光比络合前铽离子的发光增强了几至十几倍;介质的pH变化影响到络合物的发光强度和能量传递效率,中性介质(pH:6~8)下的量传递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三价铽离子高分子配合物的光致发光和电致发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东旭  杜晨霞 《发光学报》1998,19(2):155-157
对接枝在高分子链上的铽离子的发光行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其在溶液和薄膜状态下的光致发光光谱,研究发现,聚乙烯基唑(PVK)对铽离子的发光有影响,氯仿溶液中对铽离子的发光起猝灭作用,而在薄膜状态下却使其发光增强了对此现象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把此种材料做成电致发光器件,可以观察到铽离子的绿色特征发光。  相似文献   

7.
采用流变相法合成了掺杂三价铽离子的对甲基苯甲酸锌发光材料。在紫外灯的照射下,观察比较了对甲基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酸锌以及掺杂Tb(Ⅲ)的对甲基苯甲酸锌盐的荧光现象,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了三者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并讨论三者的发光特性和机理。结果表明:对甲基苯甲酸作为有机配体可以改善Tb^3+离子的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8.
三价镨离子(Pr3+)是一种备受关注的稀土发光离子。学者们在过去几十年里对其发光性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在不同的基质材料中,由于非4f 组态的电子态与 Pr3+离子发光能级相互作用,Pr3+离子可以展现从紫外到红外波段的不同特征的光发射。影响 Pr3+离子发光的这些电子态可能源于4f5d 激发组态、电荷迁移态或类激子态。本文中,我们以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发光材料为例,简短地总结和评述了 Pr3+离子发光的不同谱形;也尝试解释了几个新颖的实验现象,例如:杂质束缚激子态和电荷迁移态对发光的猝灭影响。我们希望这些相关概念和谱学结果的整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一些实验上的发光现象,并为设计发光材料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无水碳酸钠作为碱和内核,通过其与稀土铽离子及有机配体乙酰水杨酸( aspirin)反应得到了新型的铽配合物复合碳酸钠核壳荧光材料。荧光显微图像表明该复合荧光材料具有明亮的绿色荧光,发射光谱显示有铽离子的特征发射峰。材料的激发光谱随着碳酸钠用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说明铽配合物在碳酸钠表面的结构并非是单一的,会随着碳酸钠的用量而发生改变。复合材料的荧光强度随着碳酸钠用量的增多而呈现下降的趋势,平均荧光寿命随着碳酸钠用量的增多呈现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型稀土配合物Tb(m-benzoicacid)3的发光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研究了一种新型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 ,对苯甲酸铽Tb(m benzoicacid) 3 的发光特性。以这种材料为掺杂剂 ,聚乙烯咔唑 (PVK)为基质材料制备了薄膜器件。通过对光谱的研究 ,发现在掺杂体系中 ,PVK与Tb(m benzoicacid) 3 之间存在有效的能量传递 ,能量传递效率与铽配合物的掺杂浓度有关 ,随着Tb配合物的掺杂浓度的增加 ,Tb的特征发光在掺杂体系中所占比重也相应增加 ,而PVK的发光相对明显减弱 ,当Tb(m benzoicacid) 3 :PVK的质量比高于 2 0 %时 ,整个体系的发光变为以Tb的发光为主 ,而PVK的发光基本猝灭了。以PVK :Tb(m benzoicacid) 3 掺杂体系为发光层 ,八羟基喹啉铝 (Alq)为电子传输层 ,制备了双层电致发光器件 ,器件的结构为ITO/PVK :Tb(m benzoicacid) 3 /Alq/LiF/Al,该器件的电致发光为三价铽离子的特征发光 ,在 2 1V的电压下 ,亮度可达 311nt。  相似文献   

11.
掺杂三价铽离子的碱土金属钨酸盐的光谱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聚堂  冯伊利 《发光学报》1992,13(4):333-340
本文合成了一系列掺杂三价铽离子的碱土金属钨酸盐,测定了晶体的X射线粉末衍射数据及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所合成的化合物均属四方晶系,I41/a空间群,晶胞多数随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增大.研究了在这些晶体中三价铽离子5D3→7Fi和5D4→7Fi跃迁发射的激发态及其能量传递机理和浓度猝灭机制.讨论了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与铽离子浓度、金属离子半径及铽离子在晶体中的溶解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合成了以稀土离子Sm3+、Eu3+、Tb3+、Dy3+及Tb3+为发光中心,以苯氧乙酸(HPOA)和邻菲罗啉(phen)为配体,掺杂La3+、Gd3+、 Y3+的7种稀土配合物, 对配合物进行了C、H、N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发光光谱的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SmL3L'·1/2H2O,EuL3L'·1/2H2O,TbL3L'· 1/2H2O,DyL3L'·1/2H2O,掺杂配合物组成分别为Tb0.5Gd0.5L3L'·1/2H2O,Tb0.5Y0.5L3L'·1/2H2O,Tb0.5La0.5L3L'·1/2H2O(L=C6H5OCH2COO-, L'=phen)。配合物中的稀土离子与苯氧乙酸中羧基的一个氧原子和苯氧基的氧原子配位,与邻菲罗啉中的两个氮原子配位成键;荧光光谱表明,铽三元配合物的发射强度要远大于其它三元配合物的发光强度,掺杂发光惰性稀土离子La3+、Gd3+、Y3+的铽配合物中,Y3+掺杂配合物的发光强度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13.
稀土配合物RE(TPTZ)Cl_3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以2,4,6-三吡啶基三嗪(TPTZ)与Sm, Eu, Tb和Dy氯化物反应,合成四种单一稀土配合物以及Tb分别1∶1掺Gd, Y, La的三种异核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差热-热重测定表明,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RE(TPTZ)Cl3·3H2O(RE=Sm, Eu, Tb, Dy)和Tb0.5Ln0.5(TPTZ)Cl3·3H2O(Ln=Gd, Y, La);TPTZ作为三齿配体与稀土离子配位,即中心环提供一个N原子,两个吡啶环分别提供一个N原子;配合物中3个水分子与稀土离子配位,1个Cl-在外界,2个在内界,为1∶1型电解质;配合物内外界可能为[RE(TPTZ)(H2O)3Cl2] Cl,稀土离子的配位数为8。配合物的荧光光谱测试表明,四种单一稀土配合物中,Tb配合物发光最强;三种1∶1掺杂异核Tb配合物荧光强度大于纯Tb配合物,表明Y3+, La3+和Gd3+都可以敏化Tb3+的发光,其中Gd3+的敏化作用最强,Y3+次之,La3+最差。  相似文献   

14.
Wu RQ  Zhao YL  Ma RJ  Lin XM  Sun HJ  Li X  Li HY  Li 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8):2144-2147
以1,3,5-苯三甲酸根(BTC3-)为阴离子配体,1,10邻菲啰啉(phen)为中性配体,以不同摩尔比铽、钇离子为中心体,合成了系列铽掺钇配合物.经C,N,H元素分析,稀土总量络合滴定和铽、钇分量的测定推测配合物的组成为(TbxY1-x)(HL)L'C1·1/2H2O(x=0.10,0.30,0.50,0.70,0....  相似文献   

15.
Tb3+离子激活的Me2SiO4(Me=Ca、Sr、Ba)发光材料是用分析纯试剂合成并加以提纯的BaCO3、SrCO3、CaCO3、H2SiO3、Li2CO3和Tb2(C2O4)3为原料,通过固态反应的合成方法而制成的。由X-光衔射谱,确定了样品的结构。通过荧光测量,探讨了Tb3+离子在碱土金属正硅酸盐中的发光行为。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可被紫外光激发的Ba_2SiO_4∶Gd~(3+),Tb~(3+)荧光粉。考察了激活离子掺杂量等因素对发光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荧光(FL)光谱和荧光寿命曲线对所合成样品的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Gd~(3+)和Tb~(3+)的特征吸收波长激发Ba_2SiO_4∶Gd~(3+),Tb~(3+)的发光性能。在275 nm(Gd~(3+):8S7/2→6IJ)激发下,检测到了Tb~(3+)的特征发射。通过对比不同Tb~(3+)掺杂量下Gd~(3+):~6P_(7/2)能级的衰减曲线,发现随着Tb~(3+)掺杂浓度的增加,该能级的荧光寿命不断缩短,表明样品中存在Gd~(3+)→Tb~(3+)的能量传递,传递方式为无辐射共振能量传递。在244 nm(Tb~(3+):4f~8→4f~75d~1)激发下,Gd~(3+)的掺入使得Tb~(3+)的~5D_3能级的发射逐渐减弱,5D4能级的发射增强。Gd~(3+)的掺入使得544 nm(~5D_4→~7F_5)处的特征发射增强了59%~128%,结合荧光衰减曲线得出Gd~(3+)的掺入对Tb~(3+)能级中~5D_3→~5D_4与~7F_6→~7F_0交叉驰豫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BaAl2Si2O8∶Tb3+,Ce3+系列的荧光材料,讨论了Tb3+,Ce3+单掺及Tb3+,Ce3+共掺样品的光谱性质及发光机理,分析了Ce3+与Tb3+之间的能量传递过程.通过对样品进行XRD,荧光光谱,色坐标等测试.结果表明,Tb3+,Ce3+的掺杂没有改变BaAl2Si2O8晶体的结构.BaAl2Si2O8∶Tb3+发出明亮的绿光,发光峰分别位于487,545,583和621 nm对应于Tb3+的5D4→7FJ(J=6,5,4,3)特征发射.Ce3+的掺入没有改变BaAl2Si2O8∶Tb3+发射光谱的位置,但使其激发谱由窄带激发变成了宽带激发增加了谱带多样性,发光强度有了明显的增强,而且颜色也具有一定的协调性,使其在实际运用方面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发光强度增强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Ce3+的敏化作用,还与Ce3+和Tb3+之间存在能量传递有密切关系.通过猝灭法计算了,Ce3+与Tb3+之间的能量传递的临界距离为15.345 nm,并且证明了能量传递是由偶极-偶极相互作用产生的.通过计算得到能量传递效率最高达到了76.04%.  相似文献   

18.
Tb3+掺杂Y2O3纳米晶体中Tb3+离子4f5d跃迁及能量传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燃烧法制备了不同Tb3 掺杂浓度和不同粒径的Y2O3:Tb纳米晶体粉末样品,并通过高温退火获得了相应Tb3 掺杂浓度的体材料样品。测量了纳米和体材料样品的发射光谱、激发光谱、X射线衍射谱和荧光衰减曲线,并拍摄了不同粒径样品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照片。研究纳米Y2O3∶Tb晶体粉末中Tb3 离子的4f5d跃迁发现,由于在近表面的低结晶度环境和颗粒内部的高结晶度环境中Tb3 离子4f5d跃迁对应的激发峰位置不同,不同粒径样品中处于这两种环境的Tb3 离子比例也不同,激发谱的谱线形状存在较大差别,还对Tb3 离子的能量传递进行了研究,发现Y2O3∶Tb晶体粉末中Tb3 的(5D3,7F6)→(5D4,7F0)能量传递类型为受纳米限域效应影响很大的电偶极电偶极相互作用;引起5D4→7F5(543nm)发光浓度猝灭的是不同Tb3 离子5D4能级之间交换相互类型的能量传递,此类型的能量传递受纳米限域效应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Tb3+掺杂的LiAl5O8荧光粉并对其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XRD分析表明,前驱物在750 ℃下灼烧2 h得到的样品为纯相的LiAl5O8。样品的激发谱为一宽带,其最强的峰位于231 nm。发射谱由4组窄带组成,其中最强峰位于542 nm,对应于Tb3+离子的5D47F5跃迁。最佳的Tb3+掺杂摩尔分数为0.01。探讨了Tb3+掺杂浓度、电荷补偿剂(Li+)和助熔剂(H3BO3)对样品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激活剂浓度、添加电荷补偿剂和助熔剂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发射强度。  相似文献   

20.
High spin states in 174Re have been studied via the 159Tb (20Ne, 5nγ) 174Re reaction through excitation function, X-γ and γ-γ coincidence measurements. A stretched E2 cascade has been identified and assigned to be the doubly decoupled band band on the л1/2[541]⊙v1/2[521] configuration. Other two bands with semidecoupled and strongly coupled characters have been found and their quasiparticle configurations are qualitatively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