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致病真菌Ascochyta rabiei感染鹰嘴豆植物体产生三种植物毒索.茄格孢毗喃酮A.茄格孢毗喃酮B和茄格孢毗喃酮C.其中茄格孢毗喃酮A的毒性最大.往往在感染的植物体中表现出植物体变黄.植物茎部变脆.易折断等病理现象。严重时导致整个植物体因枯萎病而死亡.体外培养Ascochyta rabiei研究已知.该致病菌产生一些叫做茄格孢毗喃酮的植物毒索.当用分离提纯的茄格孢毗喃酮A毒素喂养植物体时虽然出现了与病菌感染植物体完全一样的病理现象.但研究者均不能从感染植物体或者体外喂养毒索的植物体中重新分离到该毒索。很可能这种毒索通过某种机制被鹰嘴豆植物细胞代谢转换成另外一种物质.为了研究这一过程,我们提取鹰嘴豆植物的蛋白质提取物(30%-70%硫氨饱和沉淀法)于实验室条件下分离提取并用HPLC方法鉴定植物毒索茄格孢毗喃酮A反应.不管还原物质NADPH存在或者不存在.发现植物毒素茄格孢吡喃酮A消失.即使在鹰嘴豆蛋白制备物加热沸腾处理后与毒索的反应中也出现植物毒素茄格孢毗喃酮A的大量丢失.说明蛋白质制备物很可能不是酶.HPLC(高压液相色谱)检测反应产物时出现了一个新物质.NMR(核磁共振)确定该物质为脱甲基的茄格孢毗喃酮A.进一步的研究得知.该脱甲基的茄格孢毗喃酮A不是鹰嘴豆植物蛋白质提取物的作用下产生的.而是分离蛋白质用的硫氨作用于该植物毒素产生的.用透析方法除掉硫氨后的鹰嘴豆植物蛋白质制备物与该毒素反应时.脱甲基茄格孢吡喃酮A不再出现.但仍有茄格孢吡喃酮A植物毒素的丢失.最后发现,分离提纯蛋白质制备物所用的离子交换柱(FPLC)试剂Tris-HCI和NaCl也会导致茄格孢吡喃酮A植物毒素的丢失.与一些非特异性蛋白质化学物反应时.茄格孢吡喃酮A植物毒索还是存在大量的丢失.所有这些研究结果显示.这一种植物毒素茄格孢吡喃酮A似乎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很可能与植物体中的一些物质结合或者局部反应.正因为是这一原因不能从感染植物体或者体外喂养毒素的植物体中重新分离到该毒素,而感染植物或体外喂养毒素的植物仍然表现出明显的病理现象.植物毒素茄格孢吡喃酮A的这种易反应特性.可能就是它对植物体具有较强毒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依据欧拉定理,研究了边数差和着色数计算公式,对四色猜想进行了研究.借助四面体顶点数与面积数相等的原则、多面体边数不变的原则和多余理论,用边数差数学计算方法论证了四色猜想.用简单的数学公式和几何作图方法说明了四色猜想的合理性,为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用“三色包点”和“以面切体”的几何作图法,证明多面体和平面地图的着色数恒为4;非三色包点的图形,可以通过“以面切体”的方法转换成三色包点的图形;使用多余国家、多余边数的数学技巧代替计算机使用的不可避免性、可约性是合适的.理论分析及实例论证表明该方法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大型环状索杆张力结构这一新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稳定性能,为其应用于实际工程提供了理论基础,采用索元、梁元、杆元混合非线性有限元法,探讨了10种布索工况以及不同矢跨比下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稳定性。结果表明,适当地布索可显著地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同时布置环索和斜索或者同时布置环索和径向索时结构的承载能力分别是无索时的8.9倍、8.75倍,其中内环索对结构稳定性能的影响尤为重要;此外,在矢跨比为7/30左右时,该结构有最佳的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4.
饲用纤维素酶活力测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和分析了影响3,5-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饲用纤维索酶活力的几个因素.研究表明,测定条件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因此进行纤维索酶活力测定时.必需规定测试条件.通过对饲用纤维索酶的实验表明:在40℃,pH4.8.反应时间30min,底物为0.8%羧甲基纤维索钠(CMC—Na)以DNS法测定酶活较为合适,同时待测酶液的浸提时间为室温下1h,空白对照样的酶液灭活时间应大于15min.  相似文献   

5.
对经60Coγ射线辐照可致色的玛瑙,进行PIXE分析.其分析结果表明该玛瑙中不仅含有P、K、Ca、Ti、Fe、2n和Y元素,而且含有宝石研究中未报导的Gl、Cu、As、Rb四元素,通过PIXE能谱的比较,对玛瑙辐照致色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杂交结构理论基础上讨论了索、杆、梁混合体系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类张弦结构即为张弦柱面巨型网格结构.在平衡矩阵理论基础上提出索、杆、梁混合体系的初始态预应力分布的确定方法为优化分析法,并用此方法计算了类张弦柱面巨型网格结构的初始态预拉力最优组合.此外,此方法还可通过现有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分析结构整体预应力分布,无需再进行自我编程求解,为结构的分析设计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7.
硅色敏器件对复色光色差辨识能力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复色光的光谱功率分布和色敏器件光谱响应的实验曲线进行了函数拟合,采用Mathematica 4.2计算了具有不同峰值波长和半高宽的高斯分布的复色光在色敏器件中产生的电流比.计算结果表明,待测复色光的峰值波长和半高宽变化对两种典型的色敏器件的输出信号影响的权重比分别为100:1和10:1。权重比说明色敏器件的输出电流比随峰值波长和半高宽的变化非常灵敏,但两者权重不同,其中峰值波长的变化影响更为显著,是影响复色光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数值分析的结果表明,硅双结色敏器件对复色光色差有良好的辨识能力.两种器件权重比的差异说明了器件制作工艺与其辨识能力的关系,为器件合理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证明了当γ≥β≥3,γ≠β 1时,K_4-同胚图K4(3,1,r,1,β,1)是色唯一的.同时也证明了K4(3,1,2,1,2,1)是色唯一的.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用硅双结型色敏器件测量色温的方法.在合理的测控电路下,硅双结型色敏器件的电流对数比与实验灯泡的色温值呈良好的单值对应,经单片机处理后可以得到分段线性关系.通过对电流对数比与波长随线的数据拟合,结果表明,用硅双结型色敏器件测量色温,其测量温度可以到10^4K以上,精度可以达到10K.本文的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费用,具有通用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在量子色动力学(QCD)瞬子真空模型中,研究了SUc(2)、SUc(3)规范场论中两胶子凝聚的温度依赖关系.用费曼变分原理和平均场近似方法,发现两胶子凝聚随温度升高而衰减,在T≈4.SAms时,凝聚几乎消失;色磁凝聚和色电凝聚的干涉部分同非干涉部分相比,虽然比较小,但在低温区不可忽略.  相似文献   

11.
新疆红柳花中红色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新疆红柳花中红色素的提取及物理化学性质的研究,为红柳花红色素的提取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葡萄酒皮渣中花青类色素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酒皮渣中含有丰富的肝类色素,其色质优,色价高,无毒无害,是一种极具开发意义的天然色素之一,本文根据花青类色素的理化性质,选择了用两种提取剂提取,并将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确定了最佳方法和工艺条件,此外,不提取出来的粗花青素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加工杏浓缩浆副产品-杏渣为原料提取色素,对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杏渣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410nm,最适宜的提取剂为乙醇,最佳的提取条件为:提取剂浓度为70%,提取时间为2.5h,提取温度为70℃.该色素耐光、耐热性好、抗氧化性、抗还原性较强,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常用的食品添加剂蔗糖、葡萄糖、苯甲酸钠、Vc以及金属离子Fe^3+、Mg^2+、Al^3+、Ca^2+、Cu^2+对该色素无明显影响.而食盐和柠檬酸对该色素有一定的增色作用.  相似文献   

14.
对用索氏提取法和乙醇浸取法提取红景天红色素进行了比较,并探讨浸取的浓度,浸取温度等因素,指出了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从红景天中提取的天红色素是一种安全无毒的食用色素,本文还研究了几种食品添加剂对红景天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并对色素的耐氧化性进行了探讨,旨在为红景天红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实用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紫桑椹紫色素理化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紫桑椹紫色不的理化性质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该色素水溶性好,耐热性和耐光性较好,盐,人,金属离子对色素的色泽无不良影响,柠檬酸有增色效应。  相似文献   

16.
苔藓植物的园艺园林应用日益受到重视,细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microphyllum)是一种交织生长、色泽翠绿、越冬能力强、观赏价值较高的林地野生苔藓资源.以黄泥土、黄砂土、白泥土为基质在光照培养箱内对细叶小羽藓进行栽培,利用盖度、分枝长度、分枝数、生物量、相对含水量及光合色素质量比等指标评价了细叶小羽藓生长发育状况,探讨了不同土壤类型对细叶小羽藓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表明,黄泥土栽培细叶小羽藓生长效果最佳,栽培50d其盖度可达84.33%,分枝长度为4.80cm,一级及二级分枝数为11.87和5.13个,鲜重及干重分别增长38.15和17.69倍,黄砂土栽培细叶小羽藓生长效果次之,白泥土最差;不同土壤栽培细叶小羽藓光合色素质量比依次为黄泥土>黄砂土>白泥土,其中黄砂土栽培与野外生长光合色素质量比最相近;培养箱中用不同土壤栽培细叶小羽藓不改变其耐阴性.  相似文献   

17.
蜀葵花紫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蜀葵花瓣中提取的紫色素是一种安全无害的天然染料,本文对蜀葵花中的紫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的研究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新疆紫草根径显微、超微结构观察发现,萘醌类色素主要出现在木栓化细胞的胞质中,呈油滴状,无膜包被,与其合成有关的酶可能分布在其附近的质膜或内质网膜上,这种膜为色素合成提供了场所,细胞的木栓化能促进萘醌类色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从黑桑椹中提取紫色素的方法,同时对该色素的理化特性、稳定性、及食用安全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色素是一种安全性高,理化性能良好的天然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20.
两种吸血蛭类光感受器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透射电镜技术对采自浙江的日本医蛭和天目山蛭的光感受器-眼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两者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眼的色素杯浅,且宽度与深度较为接近,透光体微绒毛可卷曲;后者眼的色素杯深,其深度明显大于宽度,透光体微绒毛未见卷曲.天目山蛭感光细胞中由微绒毛组成的感光膜表面积远大于日本医蛭,因此陆生蛭类的感光能力比水生种类强,这与陆地环境的复杂性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