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达定理 :“若实数x1 、x2 是方程ax2 +bx +c =0 (a≠ 0 )的两个根 ,则有x1 +x2 =-ba ,x1 ·x2 =ca” .其逆定理是 :“若实数x1 、x2 满足x1 +x2 =-ba,x1 ·x2 =ca,则x1 、x2是方程ax2 +bx +c =0 (a≠ 0 )的两根” .韦达定理是初中数学中一个充满活力的定理 ,不但在历年的中考试题中是一个命题的热点 ,而且其逆定理在初中数学竞赛题中应用也较多 .现举例如下 :例 1 已知实数a、b满足a2 +ab +b2 =1,且t =ab -a2 -b2 ,那么t的取值范围是.(2 0 0 1年TI杯全国初中数学竞赛试题 )解 由a2 +…  相似文献   

2.
函数 f(x) =∑ni=1(aix -bi) 2 =(a1x -b1) 2 + (a2 x -b2 ) 2 +… + (anx -bn) 2 是关于x的二次函数且具有特点 :①二次项系数大于 0 ;②函数值 f(x)≥ 0 .则有其判别式Δ≤0 .某些不等式证明题 ,若能根据已知条件和结论的特点 ,巧构函数 f(x) =∑ni=1(aix -bi) 2 ,从而利用 f(x)≥ 0 ,Δ≤ 0可轻松获解 .例 1 已知a ,b ,c∈R且a + 2b + 3c=6 ,求证 :a2 + 2b2 + 3c2 ≥ 6 .证 构造函数 f(x) =(ax - 1 ) 2 + ( 2·bx - 2 ) 2 + ( 3cx - 3) 2 =(a2 + 2b2 + 3c2 )·x2 - 1 2x + 6…  相似文献   

3.
初一年级1 .两边连续乘以 2 ,得 12 x + 2 =4,∴ x =4.2 .∵ AB·AAAA =AB·AA·1 0 1 ,ABAB·AA =AB·1 0 1·AA ,∴ 等式成立 .3.分类比较三个有理数的两种表达形式 ,得出a =-1 ,b =1 .故所求式的值为 0 .初二年级1 .由已知得  5 =x -1 .∴ 原式 =x3 -( 2 +x -1 )x2 + ( 1 + 2x-2 )x -x + 1 + 2 0 0 3=x2 -2x + 2 0 0 4=(x -1 ) 2+ 2 0 0 3=2 0 0 8.2 .原式 =a2 d2 -2abcd +b2 c2 +a2 c2+ 2abcd +b2 d2=(a2 +b2 ) (c2 +d2 )=1× 2 0 0 3=2 0 0 3.3.如图 ,记Ai(i =1 ,2 ,…  相似文献   

4.
1 求离心率的值对于求曲线的离心率的值的题目 ,应从曲线的性质入手 ,通过距离之间的关系 ,来求离心率 .例 1  ( 1999年全国高考题 )设椭圆 x2a2 y2b2 =1(a >b >0 )的右焦点为F1 ,右准线为l1 .若过F1 且垂直于x轴的弦的长等于点F1 到l1 的距离 ,则椭圆的离心率是 .解 设F1 (c ,0 ) ,则右准线为l1 :y =a2c ,将x =c代入椭圆方程 ,得y =±b· a2 -c2a2 =± b2a .即过F1 的弦长为 2 |y| =2b2a .∴ a2c -c =a2 -c2c =2·b2a=2·a2 -c2a .故 e=ca =12 .例 2 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各圆锥曲线…  相似文献   

5.
A组一、填空题 (每小题 3分 ,共 36分 )1.916 的算术平方根是 ,2 7的立方根是 .2 .4的平方根是 ,立方根是 .3.化简下列各式 :94 9= ;27=;2aa+b=.4 .已知a =2 ,b =3,c=5,则 b2abc的值是 .5.若 (x - 5) 2(x - 6 ) 2 =x - 5x - 6 ,则x =.6 .计算 :( 1) 1010 0 0 =;( 2 ) 0 .0 1× 6 40 .36× 5=.( 3) 12÷ 2 7× 50 =.7.合并下列各式中的同类根式 :8+ 33+ 13- 52 =.x4 + 2 1a - 4x +a =.8.已知 5≈ 2 .2 36 ,3≈ 1.732 ,则 45- 3的值 (精确到 0 .0 1)是 .9.若ab <0 ,则ab2 =.10 .计算 ( 3+ 2 ) 2 0 0 3 ·( 3- 2 ) 2 0…  相似文献   

6.
平面向量与不等式分别是高中新教材第五、六章内容 .如果我们认真分析不等式的结构特征 ,类比向量相关知识 ,可以建立向量结构 ,用向量方法简捷证明不等式 .例 1 求证 :(ac+bd) 2 ≤ (a2 +b2 ) (c2 +d2 ) .分析 若 (a2 +b2 ) (c2 +d2 )≠ 0 ,原不等式可变形为 ac +bda2 +b2 ·c2 +d2 ≤ 1 .这种结构提示我们构造向量 ,利用两非零向量a—→、b—→的夹角公式cosθ =a—→·b—→|a—→|·|b—→| 求证 .证明设向量OA———→ =(a ,b) , OB———→ =(c,d) .图 1( 1 )当 (a2 +b2 )·(c2 +d2 ) =0…  相似文献   

7.
在高三复习阶段 ,我遇到了这样一道题目 :设a ,b,c为三角形的三边 ,求证 :ab +c-a+ ba +c-b+ ca +b -c≥ 3.解答如下 :证明 令b +c -a =x ,a +c -b =y ,a+b -c =z .则a =y +z2 , b =x +z2 , c =x + y2 .∴  ab +c -a+ ba +c -b+ ca +b -c  =y +z2x + x +z2y + x + y2z  =12 (yx+ zx+ xy+ zy+ xz+ yz) ≥ 12 ·66yx·zx·xy·zy·xz·yz  =3.(证毕 )总结 对于给出的条件或待求的结论比较繁琐时 ,可首先考虑将其中的一个整体进行换元 ,从而达到解…  相似文献   

8.
在不等式证明中 ,若能根据其结构特点 ,构造向量 ,运用向量的数量积知识 ,则可使问题得到出其不意地解决 .例 1 已知a、b、c、d∈R ,求证 :(ac+bd) 2 ≤ (a2 +b2 ) (c2 +d2 ) .证明 构造向量m—→ =(a ,b) ,n—→=(c ,d) ,设m—→ 与n—→ 的夹角为θ ( 0≤θ≤π) ,则 m—→·n—→ =ac +bd ,  |m—→| =a2 +b2 ,   |n—→| =c2 +d2 ,∵ m—→·n—→ =|m—→|·|n—→|cosθ≤ |m—→|·|n—→| ,∴  (ac+bd) 2 ≤ (a2 +b2 ) (c2 +d2 ) .例 2 设x ,y∈R+ ,且x + y =1 ,…  相似文献   

9.
一、基础知识导学1、互为相反数的性质①若a ,b互为相反数 ,则a +b =0 ,反之也成立 .②a ,b互为相反数 ,且a ,b≥ 0 ,则a=b=0 .③互为相反数的偶次幂相等 ,奇次幂仍为相反数 .2、互为倒数的性质若a ,b互为倒数 ,则ab =1,反之也成立二、应用举例例 1 a ,b ,c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示 ,且|b|>|c|.则a2 - (a +b) 2 +|b +c|+|a -c|=.分析 :∵a ,b在原点的左侧 ,c在原点的右侧 ,∴a <0 ,b <0 ,c>0 .又∵a在b的左侧 ,∴a <b ,且 |b|>|c|.∴a +b <0 ;b +c <0 ;a -c <0 .∴ a2 - (a +b) 2 +|b…  相似文献   

10.
中学数学中的“三个二次”是指二次函数、二次方程、二次不等式 .以二次函数为中心 ,用它的图象和性质串联另外两个“二次”以及其他知识组成的综合题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含有绝对值的“三个二次”综合题乃重中之重 ,解答这类问题常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运用公式 | |a| - |b| |≤ |a±b|≤ |a| + |b|例 1 函数f(x) =ax2 +bx +c  (a ,b ,c∈R ,a≠ 0 ) ,若函数f(x)的图象与直线y =x和y =-x均无公共点 ,求证 :1) 4ac -b2 >1;2 )对一切实数x ,恒有 |ax2 +bx +c| >14 |a| .分析 :1)略 .2 ) |ax2 +bx …  相似文献   

11.
一类与自然数有关的不等式证明题是高考的热点问题 ,最常规的证明方法是数学归纳法和放缩法等 .但数学归纳法证明往往过程较繁 ;用放缩法时则盲目性较大 .对于两个数列 {an}与 {bn} ,有下面的结论 :1)若an<bn,则a1+a2 +… +an<b1+b2 +…+bn;2 )当an>0 ,bn>0时 ,若an<bn,则a1·a2 ·…·an<b1·b2 ·…·bn.证明某些数列不等式时若能利用此性质 ,则可使证明过程简捷明快 .1 a1+a2 +… +an<Bn 型可以构造数列 {bn} ,使得b1+b2 +… +bn=Bn,只需证明an<bn 即可例 1  (1992年“三南”高考试…  相似文献   

12.
抛物线y =ax2 +bx+c如果与x轴有两个交点 ,以这两点及与y轴交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 =0或者b2 =ac(ac+3 ) 2ac+2 .下面加以分析 :(1 )不难证明当b=0时 ,△ABC为等腰三角形 (AC =BC) .当AC =BC时 ,b=0 .图 2图 1(2 )如图 2 ,设A(x1 ,0 ) ,B(x2 ,0 ) .C点坐标为 (0 ,c) .因此 x1 =-b- b2 - 4ac2a ,x2 =-b +b2 - 4ac2a .又∠BOC =90°由勾股定理知BC2 =OB2 +OC2= -b+b2 - 4ac2a2 +c2 而AB=b2 - 4aca(这里以a>0为例 ) .当AB =BC时 ,则b2 -…  相似文献   

13.
《数学通报》2002,(10):47-48,F003
20 0 2年 9月号问题解答(解答由问题提供人给出 )1 3 91 已知实数a ,b ,c满足不等式|b-c|≥3|a|,|c-a|≥ 3|b| ,|a-b|≥ 3|c| ,求证 :a+b+c=0 .(南昌大学附中 宋庆  3 3 0 0 2 9)证明 因为a ,b,c∈R ,|b-c|≥ 3|a|,所以 (b-c) 2 ≥ 3a2 ,所以 3a2 -b2 -c2 +2bc≤ 0 ,同理得 3b2 -c2 -a2 +2ca≤ 0 ,3c2 -a2 -b2 +2ab≤ 0 ,以上三式相加 ,便得a2 +b2 +c2 +2bc+2ca+2ab≤ 0 ,所以 (a+b +c) 2 ≤ 0 ,所以a+b+c =0 .1 3 92 数列 {an}中 ,an =n3·Π99i=1(n2…  相似文献   

14.
选择题1 给出如下四个命题 :①若a >b ,则ac2 >bc2 ;②若 ac2 >bc2 ,则a >b ;③若a≥b ,ac≥bc,则c≥ 0 ;④若a >b ,则lg(a2 1) >lg(b2 1)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   )(A) 1个 .  (B) 2个 .  (C) 3个 .  (D) 4个 .2 实数a ,b满足 0 <a <b且a b =1,则下列四个数中最大的是 (   )(A) 12 .     (B)a2 b2 .(C) 2ab . (D)a .3 设x >0 ,y >0 ,x y =1,则使 x y≤a恒成立的a的最小值是 (   )(A) 22 .       (B) 2 .(C) 2 . (D) 2 2 .4 已知 0 <2m <1,则…  相似文献   

15.
如果两实数a ,b满足a +b =0 ,则ab≤0 .应用这个结论解答一些竞赛题十分简捷 .现举例说明 .例 1 x ,y ,z均为实数 ,解方程组x + y =2xy -z2 =1①②(1987年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 )解 由①得  (x -1) + (y -1) =0 .∴ (x -1) (y -1) =xy-(x + y) + 1≤0 ③①、②代入③得  (x -1) (y -1) =z2 ≤ 0 ,∴ z =0 , x -1=y -1=0 .故方程组的解是 x =1,y =1,z =0 .例 2 已知实数a ,b ,c满足a +b +c =0 ,abc=8.求c的取值范围 .(第一届“希望杯”初二数学竞赛 )解 由已知 (a + 12 c) + (b + 12 c)…  相似文献   

16.
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是 :a3+b3=(a +b) (a2 -ab +b2 ) ;a3-b3=(a -b) (a2 +ab +b2 ) .它们又可简单变形为 :a3+b3=(a +b) 3-3ab(a +b) ;a3-b3=(a -b) 3+3ab(a -b) .灵活应用这组公式 ,不但可以使问题快捷方便得解 ,而且常常令人回味无穷 .下面举例说明这组公式的应用 .一、正用(第九届“希望杯”初一试题 )计算783+2 2 3782 -78× 2 2 +2 2 2 .解 设 78=a ,2 2 =b ,则 原式 =a3+b3a2 -ab+b2 =(a +b) (a2 -ab+b2 )a2 -ab+b2=a +b=1 0 0 .二、逆用(第七届“希望杯”初二培训题 )计算1 9…  相似文献   

17.
平面向量数量积是平面向量的重点内容 ,它以独特的运算方式将两个向量的长度和夹角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为许多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1 用于等式的证明例 1 已知a 1-b2 +b 1-a2 =1,求证 :a2 +b2 =1.证明 设m =(a ,1-a2 ) ,n =(1-b2 ,b) ,向量m与n的夹角为 φ ,则m·n =a 1-b2 +b 1-a2 =|m| |n|cosφ=1.∵ |m| =|n| =1,∴cosφ =1,φ =0° .∴m =n ,即 a =1-b2 ,b =1-a2 .两式平方相加 ,得a2 +b2 =1.例 2 设α ,β∈R+,求证 :cos(α - β) =cosαcosβ+sinαsinβ .图…  相似文献   

18.
人教社出版的高中数学第一册 (下 )第五章《平面向量》对初学者来说 ,容易与学过的数的性质及平面几何知识产生混淆 .为了避免错误出现 ,笔者认为同学们在学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 “实数a ,b ,c ,且ab =ac,a≠ 0推出b =c”这一性质在向量的乘法运算“·”中不成立例 1 举例说明“a→·b→ =a→·c→ 且a→ ≠ 0 → ,则b→ =c→”不真 .解 取 |a→| =1,|b→| =22 ,a→ 与b→ 的夹角为 4 5° ,|c→| =12 ,a→ 与c→ 的夹角为 0° .显然a→·b→ =a→·c→ =12 ,但b→ ≠c→ .2 实数乘法中 ,“如果ab…  相似文献   

19.
李昭平 《数学通报》2002,(9):22-22,21
原国家教委《中学数学实验教材·高一(上)》(北师大版)配套基础训练上有这样一个题目 :已知a、b、c是互不相等的正实数 ,且a +b+c =1 ,求 1a +1b +1c 的取值范围 .1 问题提出的背景本题的常规解法是 :①因为a>0 ,b >0 ,c>0 ,所以a+b +c≥ 3 3abc,1a +1b +1c ≥ 33abc,所以 (a+b+c) 1a +1b +1c ≥3 3abc· 33abc=9.而a +b+c=1 ,所以 1a +1b+1c ≥ 9,当且仅当a=b =c时等号成立 .又已知a≠b≠c,所以 1a +1b +1c >9.故1a+1b +1c 的取值范围是 (9,+∞ )但学生独立练习时 ,很多人出现了以…  相似文献   

20.
徐佳  袁作生 《数学通讯》2001,(6):F003-F003
《中等数学》2 0 0 0年第 4期中有数学奥林匹克问题高 97. 已知a ,b ,c∈R ,求证 :(a 1 ) 3b (b 1 ) 3c (c 1 ) 3a ≥814.下面给出此题的证明 .证 左边≥ 3 (a 1 ) (b 1 ) (c 1 )3 abc=3(a 12 12 ) (b 12 12 ) (c 12 12 )3 abc≥ 3·33 a4·33 b4·33 c43 abc =814.等号当且仅当a =b =c =12 时成立 .实际上 ,原命题可推广为 :a1,a2 ,… ,an∈R ,m ,n∈N ,求证 :  (a2 1 ) ma1 (a3 1 ) ma2 … (a1 1 ) man≥ nmm(m - 1 ) m -1.证 左边≥n[(a2 1 ) (a3 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