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壳聚糖为原料,先合成O-羧甲基壳聚糖,再和二硫化碳反应制备出新型黄原酸壳聚糖,使用元素分析、FT-IR、UV和TG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比较了壳聚糖、O-羧甲基壳聚糖和黄原酸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并研究黄原酸壳聚糖对水溶液中铅离子的吸附性能,探讨了铅离子溶液的pH值对吸附的影响和黄原酸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热力学。结果表明,黄原酸壳聚糖对铅离子吸附量是壳聚糖的8.37倍,平衡吸附量可达600.6mg/g。XPS表明,吸附过程主要通过吸附剂中的氨基、羧基和黄原酸基团与铅离子发生作用完成。  相似文献   

2.
以壳聚糖为原料,通过交联和黄原酸化反应制备出交联黄原酸壳聚糖,采用FT-IR和XRD表征了其结构,并探讨壳聚糖及交联黄原酸壳聚糖对Pb2+的吸附性能。研究了初始溶液pH值、温度以及吸附时间等因素对Pb2+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2+起始浓度0.01 M,起始溶液pH=5,室温25℃吸附2h条件下,壳聚糖和交联黄原酸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量分别为126.8 mg/g和238.9 mg/g,交联黄原酸壳聚糖吸附能力为壳聚糖的1.89倍。  相似文献   

3.
以壳聚糖(CS)为原料,先制备出O-羧甲基壳聚糖(OCMC),再和二硫化碳在碱性条件下合成O-羧甲基黄原酸壳聚糖(CXCS)。通过产物的含硫量对碱浓度、投料比和反应时间等因素进行了优化,采用固体13CNMR和SEM表征其结构。结果表明,合成CXCS的最佳条件为碱浓度10%,投料比1∶1,室温反应3h,产品的含硫量达10.22%。最后研究了CXCS对水溶液镉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CXCS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其最大吸附量可达288.5 mg/g,是壳聚糖吸附量的2.65倍。红外分析结果表明吸附主要依靠结构中的羧基和黄原酸基团。  相似文献   

4.
以壳聚糖为原料,先制备O-羧甲基壳聚糖,再与琥珀酸酐水溶剂反应合成出O-羧甲基-N-琥珀酰壳聚糖衍生物,采用1H-NMR、FT-IR和TG表征其结构。系统研究了O-羧甲基-N-琥珀酰壳聚糖对水溶液中Cu~(2+)的吸附性能,主要考察了溶液的p H值、温度、吸附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及吸附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O-羧甲基-N-琥珀酰壳聚糖对Cu2+平衡吸附量达到133.5mg/g,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Cu~(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红外表明,吸附主要依靠分子结构中的羧基和氨基。  相似文献   

5.
以铅离子为模板,壳聚糖为功能单体,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加入交联剂环氧氯丙烷,合成了铅离子印迹的交联壳聚糖。通过红外光谱对铅离子交联壳聚糖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扫描电镜对其形态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不同条件下交联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溶液p H=4.5时,交联壳聚糖对溶液中铅离子的吸附效率较高。吸附在交联壳聚糖上的铅离子可用0.1mol·L的EDTA溶液洗脱,洗脱率达82.73%。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印迹聚合物的最大吸附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合成的模板交联壳聚糖分子印迹聚合物对铅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性;对印迹聚合物的选择性吸收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印迹聚合物对铅离子的选择性好,能用于水溶液中除去铅离子。  相似文献   

6.
用交联的壳聚糖微球(CTS)与氯乙酸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羧甲基壳聚糖树脂(CMCT)。其吸附染料活性艳红X-3B的实验结果表明,CMCT和CTS均对偶氮染料活性艳红X-3B有较好的去除能力。实验条件下,最大平衡吸附量分别为611.5mg/g和365.2mg/g,说明羧甲基的引入提高了壳聚糖的吸附能力。等温吸附可以用Langmuir方程较好的描述,表明为单分子层吸附。动力学过程用二级吸附动力学模拟具有很好的线性相关性,通过二级吸附模型计算出的平衡吸附量与实验值相符。流动床实验表明,CMCT和CTS对浓度为100mg/L的X-3B溶液吸附的穿透点分别为6000ml/g和3375ml/g,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洗脱,洗脱峰集中,洗脱率都在90%以上。洗脱再生后的CMCT和CTS树脂均可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水热法制备Fe3O4磁性纳米粒子,再经反相乳液交联法,用戊二醛将羧甲基壳聚糖与Fe3O4结合。此方法制备的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用TEM,FT-IR和PPMS表征,并用于孔雀石绿的吸附分离。对磁性羧甲基壳聚糖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动力学吸附方程和等温吸附线类型,讨论了不同p H值下磁性羧甲基壳聚糖对孔雀石绿的吸附情况,并探讨了制备的吸附剂的可重复利用性,在使用5次后,经10%的乙酸甲醇溶液解吸的磁性羧甲基壳聚糖对孔雀石绿的吸附率仍能达到94.97%。  相似文献   

8.
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吸附痕量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对Hg2 的吸附作用,探讨了溶液的pH值、反应时间、温度、样品体积、共存组分等因素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pH=5时,羧甲基壳聚糖对Hg2 的吸附性能很好,吸附率可迭95%以上,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其吸附行为满足Langmuir等温式,饱和吸附容量为125.1mg/g,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7.8%.用于分析实际水样时,回收率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9.
保护氨基的壳聚糖微球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得到不溶于酸的吸附剂,与氯乙酸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合成了羧甲基壳聚糖树脂,并用FT-IR对树脂进行了表征。其吸附Pb^2 的实验结果表明,在1h内有最快的吸附速率,吸附受pH值影响。在pH=5时,对Pb^2 的吸附量为1.12mmol/g,比壳聚糖树脂提高了70%。  相似文献   

10.
羧甲基壳聚糖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本文研究羧甲基壳聚糖对Pb^2 的吸附作用,探讨反应时间,离子强度,溶液的PH值、羧甲基取代度,温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羧基是吸附Pb^2 的主要活性基团,羧甲基壳聚糖对Pb^2 的饱和吸附量为3.1083mmol/g,吸附Pb^2 的能力比壳聚糖,水溶性低聚壳聚糖强。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季铵盐/滤纸复合膜对胆红素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对壳聚糖进行化学修饰,在壳聚糖的分子结构中引入季胺盐基团,提高其阳离子含量。将壳聚糖季铵盐涂在滤纸上,用戊二醛交联,制得壳聚糖季铵盐/滤纸复合膜,考察该复合膜的强度以及对胆红素的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季铵盐/滤纸复合膜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对胆红素的吸附在3h基本达到平衡,其吸附量远大于壳聚糖/滤纸复合膜;适当取代度及高交联度的复合膜吸附效果较好。复合膜对胆红素的吸附量随离子强度的增加而降低;血清白蛋白的加入使吸附量下降。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分子中含有大量的氨基和羟基,可以进行多种化学改性.本文综述了四类交联剂(醛类、环氧氯丙烷、聚乙二醇类以及冠醚)交联壳聚糖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进展.从吸附剂在酸性条件下的稳定性、对某种或者某些离子的选择吸附性能、吸附容量以及可再生能力等方面讨论了各种吸附剂的性能.此外,加强吸附机理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3.
胡新良  王勤  王宇 《广州化学》2013,(4):46-49,21
壳聚糖(CS)分子中含有游离态的氨基和羟基,是一种高效的离子吸附剂,而且氨基可质子化形成阳离子,使得壳聚糖对阴离子及两性化合物都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壳聚糖引入羧甲基后水溶性和反应活性大大增强.实验中以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CMC)四种共混微球,通过对比,发现当CS与CMC的质量比为4∶1、2∶3时,成球硬度好,形状明显,大小均匀.随着CMC含量的增加,所成微球对牛血清白蛋白(BSA)的吸附能力逐渐增强.因此,当CS与CMC质量比为2∶3时共混微球自身的物理形态与吸附性能均达到良好状态,是共混高效离子吸附剂的最佳比例选择.  相似文献   

14.
魏燕芳 《广州化学》2010,35(4):29-34
用壳聚糖包埋磁流体,用戊二醛交联制成磁性壳聚糖微球,并用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用制备的磁性壳聚糖微球吸附Cr(Ⅵ)离子,考察了其对Cr(Ⅵ)离子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吸附剂用量、温度、Cr(Ⅵ)起始浓度以及其他离子存在对Cr(Ⅵ)离子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磁性壳聚糖微球吸附Cr(Ⅵ)离子的最佳条件为:吸附平衡时间40 min,最佳吸附pH值6左右,磁性壳聚糖微球用量10 mg,温度升高有利于提高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吸附效率,Cr(Ⅵ)离子起始质量浓度为12μg/mL,无机盐的存在引起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吸附性能降低。并且考察了吸附剂的再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磁性壳聚糖微球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性。  相似文献   

15.
陈新  邵正中  黄郁芳  黄曜  周平  于同隐 《化学学报》2000,58(12):1654-1659
仔细研究壳聚糖膜的结晶度、溶胀度及其对二价铜离子的吸附量与交联剂戊二醛含量(特别是在戊二醛含量较低时)的关系。结果发现膜的结晶度、溶胀度以及对铜离子的吸附量均在戊二醛摩尔分数为0.25%时达到极大值。结晶度的增大可归结于轻度交联能使壳聚糖分子链在成膜时排列更为有序;而溶胀度和对铜离子吸附量的增加则可认为是交联能使壳聚糖中原先被氢键作用所束缚的氨基获得了自由。  相似文献   

16.
铜模板交联壳聚糖对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壳聚糖对CuSO4、Cu(Ac)2、Cu(NO3)2和CuCl2溶液中铜离子的吸附性能,并以各种铜盐为模板合成了戊二醛交联树脂,考察该树脂了对金属离子的选择吸附性能.结果表明,交联树脂对铜离子有较强的“记忆”功能,且以硫酸铜为模板的壳聚糖较其它盐的模板有更高的吸附量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7.
现有水体除锰工艺中存在反应条件较苛刻、锰离子的回收较复杂等问题,而羧甲基壳聚糖经span-80表面活化后包裹Fe_3O_4@SiO_2颗粒,与戊二醛发生交联后制得磁性羧甲基壳聚糖复合微球(MCMCMs),可在温和的条件下吸附水中重金属Mn(Ⅱ),且易于回收。该复合微球粒径约508.26μm,比饱和磁化强度为13.42emu·g~(-1),具有良好的磁稳定性,在磁场作用下可快速分离。在室温下,pH=7、MCMCMs投加量为2g·L~(-1)时,其对Mn(Ⅱ)吸附效果最好,吸附在48h达到平衡,吸附率达到90%以上,且吸附过程高度符合Langmuir吸附平衡模型及二级动力学模型,在25℃时对Mn(Ⅱ)饱和吸附容量约为75.74mg·g~(-1)。MCMCMs回收重复利用性能较好,经过多次氨水洗脱,吸附性能仍可达到初始状态的75%以上,且回收性能与投加量呈现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交联壳聚糖吸附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热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静态吸附实验方法,研究了交联壳聚糖(氨基含量为2.414mmol/g)吸附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热力学性质.结果发现其对低浓度的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吸附均属于Langmiur型吸附,随着温度的升高,对氯乙酸的吸附量逐渐减少,而对三氯乙酸的吸附量则逐渐增加.其热力学性质表明,该交联壳聚糖对氯乙酸的吸附过程是放热过程,而对三氯乙酸的吸附过程则是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19.
以脱乙酰度大于90%的壳聚糖CTS为原料、异丙醇为溶剂、氢氧化钠为催化剂、氯乙酸为羧甲基试剂,制备羧甲基壳聚糖CM-CTS。根据其在不同pH值、投入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条件下对Cr(Ⅵ)的吸附性能数据,得出了羧甲基壳聚糖的最佳吸附条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羧甲基壳聚糖对Cr(Ⅵ)的等温吸附特性,并对其进行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交联羧甲基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其对Pb2+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