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峰  高斌富  李槐春  张唯 《色谱》1986,4(5):312-313
油脂在煎炸中,由于发生氧化、聚合、裂解、水解等反应,不仅严重地影响油脂的色泽和气味,使油脂的质量变劣,而且能使油脂产生一些毒性物质,给食用带来严重的危害。 目前,国外对食品加工业煎炸用油制定了控制劣变程度及其质量分析方法。在我国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柱色谱法是分析油脂在煎炸  相似文献   

2.
油脂是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中同等质量的成分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油脂的主要用途是供食用,是生命活动所必需能量的重要来源。此外,油脂还广泛用于制造肥皂、脂肪酸、甘油、油漆、油墨、乳化剂、润滑剂等。油酸甘油酯是油酸(十八烯酸)和甘油(丙三醇)聚合的产物,属于不饱和甘油酯,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水解,也可以和氢气加成,与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等。油酸甘油酯在工业主要用于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医药原料等。油酸甘油  相似文献   

3.
<正>食用油脂是人类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油脂易被氧化,使食品的营养、味道、物质结构和外观发生变化,缩短产品的货架期,降低品质。在氧化后期,还会产生大量毒性较高的物质,直接威胁消费者的健康~([1])。过氧化物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油脂中不饱和双键被氧化成氢过氧化物,氢过氧化物进一步反应最终形成小分子挥发性物质,如醛、酮、酸、醇、环氧化物或聚合物。油脂氧化酸败与油  相似文献   

4.
为弄清大豆油顺式双键的氧化及反式异构化与煎炸时长的关系,对190℃下连续10 h的煎炸过程进行了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跟踪分析及光谱相似度评价。结果发现,3009、1400及914 cm-1等吸收峰强度随着煎炸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与大豆油烯键的氧化程度有关;967 cm-1处的情况则刚好相反,与顺式烯键反式异构化的程度有关。190℃下煎炸超过4 h后,大豆油的氧化及反式异构化等变质反应将随时间的进一步延长而显著加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法可对大豆油在煎炸烹调过程中的变质情况进行快速、有效的跟踪监控,研究结果可为安全、合理的大豆油煎炸烹调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费洋  金磊  宋宏伟  黄惠  郭忠诚 《化学通报》2016,79(5):443-447
对丙酮/水体系中合成聚苯胺(PAn)的反应进行跟踪,通过聚合过程的开路电压、聚合温度、特性粘度和中间体的分子结构对聚合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丙酮/水体系对控制产物的粒度和分子量都有利;当丙酮/水的体积比为0.2左右时,所得产物的各项性能较好。与水体系相比,在丙酮/水混合体系中聚合过程维持高电位的时间延长,聚合链增长时间和自加速反应时间也有延长。苯胺聚合是以头-尾连接形式进行,且中间产物由高氧化态逐渐转变成中间氧化态。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菜籽油热氧化过程中荧光光谱特征的变化规律,采用平行因子分析方法结合二维相关技术解析菜籽油的三维同步荧光光谱,并与油脂氧化化学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菜籽油具有叶绿素a的荧光特征(Δλ=10 nm,λex=674 nm)和叶绿素b的荧光特征(Δλ=60 nm,λex=620 nm);热氧化过程中,产生了(Δλ=60 nm,λex=448 nm)的特征同步荧光峰。双因子的平行因子分析表明:Δλ为10和60 nm的同步荧光光谱分别为第一、第二主要成分,分别对应叶绿素a和油脂氧化产物的荧光特征;随着热氧化时间的延长,叶绿素a的同步荧光强度降低,而油脂氧化产物的同步荧光强度逐渐升高。二维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a热氧化速度、叶绿素b热氧化速度、油脂氧化产物生成速度依次降低。代表叶绿素氧化程度的SFI674和代表油脂氧化产物产量的SFI448与油脂氧化化学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因此,同步荧光光谱可作为衡量食用油热氧化劣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植物油中过氧化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菜籽油、葵花籽油、胡麻油等植物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用油类,油脂中产生的过氧化物直接影响油品质量,危害人体健康。植物油中的过氧化值是按照GB5009.37-1996《食用植物油卫生标准分析方法》来进行检验[1],过氧化物是油脂在氧化过程中的中间产物,一般都以过氧化物的反应作为油脂酸败的定量测定。该法多年来一直在使用,并无好的方法代替。本法对用碘量法测定过氧化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1 原理油脂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生成游离碘,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计算含量[2]。2 试剂饱和碘化钾溶液:称取碘化钾…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苯胺在室温下,以H_2O_2/HCl为氧化体系的聚合过程,深入探讨了不同盐(Na Cl、Cu Cl_2、Ni Cl_2、Fe SO_4、Cu SO_4)介质环境对苯胺聚合速率及产率的影响,并对产物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发现, Na Cl对苯胺聚合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过渡金属Cu~(2+)和Fe~(2+)对苯胺聚合速率提高更显著;在室温下, Cu Cl_2可使苯胺聚合产率达到95%以上,在盐介质影响下,苯胺聚合产物从纤维状转变为短棒状,或以珊瑚状纳米结构及球形粒子出现; Na~+、Cu~(2+)和Ni~(2+)介质环境有利于聚苯胺的掺杂,使其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Fe~(2+)介质中产生的芬顿反应降低了苯胺聚合产物的掺杂程度,所制聚苯胺为无定型结构,且主要为还原态,不导电.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主设计的连续流动气封壁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研究了典型醇类物质甲醇、乙醇和异丙醇在超临界水中氧化的反应途径,并归纳了醇类物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规律及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甲醇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主要中间产物为甲醛,同样条件下转化率较乙醇和异丙醇低;乙醇和异丙醇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主要中间产物为丙酮、乙酸、乙醛和甲醇等。三种醇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均涉及到大量活性自由基的相互作用,表现为脱氢、裂解和聚合等反应形式;产物包括碳链增长、不变、降低三种类型。总体来看,醇类物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趋势是向碳链降低的方向进行,即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最后生成CO2和水。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主设计的连续流动气封壁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研究了典型醇类物质甲醇、乙醇和异丙醇在超临界水中氧化的反应途径,并归纳了醇类物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规律及特点。研究结果表明,甲醇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主要中间产物为甲醛,同样条件下转化率较乙醇和异丙醇低;乙醇和异丙醇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主要中间产物为丙酮、乙酸、乙醛和甲醇等。三种醇超临界水氧化过程中均涉及到大量活性自由基的相互作用,表现为脱氢、裂解和聚合等反应形式;产物包括碳链增长、不变、降低三种类型。总体来看,醇类物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的趋势是向碳链降低的方向进行,即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最后生成CO2和水。  相似文献   

11.
油脂加氢可增加油的氧化稳定性和保存期限,是改变油脂物理、化学性质的常用方法,也是油脂工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催化过程.我们从催化剂的种类以及加氢反应机理等方面综述了油脂加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并对新型加氢催化剂及工艺进行了概述,最后对未来催化剂改进和工艺发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生物体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氧自由基及其诱导的氧化反应对体内脂类、蛋白质、核酸、糖类等造成的氧化损害是引发炎症、心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的重要因素~([1]),同时食用油脂和含脂食品、化妆品的酸败变质也与氧自由基氧化有关.BHT、BHA等合成抗氧化剂由于潜在的毒副作用而被许多国家禁用后,研究者开始从中草药中寻找天然、高效、低毒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3.
脂肪是动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饱和及不饱和长链脂肪酸的甘油酯。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容易氧化,一级产物为脂肪酸氢过氧化物(Hydroperoxides)。这类物质是脂肪或脂肪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产物,与人体器官退化和血管硬化等疾病密切相关,也是衡量食品是否变质的一个标准。因此,脂肪酸氢过氧化物的研究已引起多方关注;Chan,Aoshima,Funk和Matsuda等都曾利用酶催化氧化或自动氧化的方法对亚油酸和亚  相似文献   

14.
乙氧基喹(Ethoxyquin)是食品、饲料的抗氧化剂,目前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鱼粉添加乙氧基喹以减低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速度,避免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因脂肪氧化发热而燃烧。食用油脂中加入乙氧基喹同样能起到抗氧防止油酸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含氯垃圾气化-燃烧工艺中焦油的氧化裂解过程,利用均相管流反应器配合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C_6H_6为焦油模型化合物,对比研究了氯参与前后,裂解产物组成和氧化完全程度随温度和当量比的变化,探索了氯对C_6H_6氧化裂解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低温下氯对C_6H_6的氧化有明显的激发作用,但由于氯对OH的消耗,对裂解产物进一步转化为完全氧化产物CO_2又存在抑制作用。此外,在高温低当量比条件下氯对聚合反应也有促进作用。因此,在工程应用中,高含氯垃圾气化产物的燃烧可适应更低的温度,但应避免高温低当量比反应环境的形成以避免聚合产物。此外,还应控制垃圾原料中的氯元素比例,以保障氧化反应的充分进行。  相似文献   

16.
用电化学及光谱电化学研究了硫酸溶液中苯胺在玻碳电极上的聚合降解过程 ,在 - 0 2~ 1 0V电位范围 ,循环伏安图显示了四对氧化还原峰 .通过比较聚苯胺 (PAn)膜在硫酸空白溶液和含对氨基苯酚 (PAP)的硫酸溶液中的循环伏安曲线及电化学聚合时溶液的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 ,证明了PAn膜的降解产物PAP的存在 ,同时原位现场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法初步研究了苯胺聚合降解的动力学过程 .  相似文献   

17.
油脂作为煎炸食品的重要配料,其品质对产品质量安全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菜籽油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菜籽油在煎炸过程中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对低场核磁共振(Low-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LF-NMR)弛豫信号的影响,研究了菜籽油品质指标与弛豫特性之间的相关性,通过LF-NMR弛豫特性结合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菜籽煎炸油品质指标同步检测模型,并探究了自变量数对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菜籽油的酸价、极性组分、茴香胺值、羰基价、黏度和吸光度均随煎炸时间延长而增大,而碘值逐渐减小;煎炸过程中菜籽油回波衰减曲线的衰减速率呈上升趋势;弛豫特性指标(T2w、T21、T22、S22和S23)与菜籽煎炸油的品质指标(酸价、极性组分、茴香胺值、羰基价、黏度、吸光度和碘值)呈显著相关(p<0.05);同步检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大于0.93,相对平均偏差(RAD)小于0.15,与单变量检测模型相比,除茴香胺值外,其它指标的RA...  相似文献   

18.
对用(NH4)2S2O8-环己酮NaHSO2加合物新型氧化还原体系引发的醋酸乙烯酯聚合过程进行研究,求得该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84.6kJ/mol,并测定了聚合产物的粘均分子量.  相似文献   

19.
药用油脂作为脂溶性药物的溶媒辅料,常用于维生素E滴丸、脂肪乳注射液等药品的生产,然而受氧气、光照及微生物等影响,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易氧化生成过氧化自由基,通过链式反应直至油脂彻底酸败[1-2].若人体食用过量的过氧化脂质,可破坏细胞正常结构与生理功能,因此国家标准GB 2716-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植物油》利用过氧化值(过氧化物相当于碘的质量分数)表示油脂中过氧化物含量,以评价其氧化酸败的程度,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也规定了药用油脂中过氧化值的限度(不超过0.13 g/100 g).  相似文献   

20.
通过化学或电化学方法可使苯胺氧化得到具有半导体性质的聚苯胺(PAn)。关于其合成、结构及性能的研究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聚合产物的提纯以及副产物的分析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利用红外、~(13)CNMR及元素分析等手段对在不同聚合条件下所得副产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苯胺聚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