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成了四种以Nsp2和Nsp3为配位原子的取代不对称多齿氮杂大环化合物,制备了它们与不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光谱表征,研究了配体的结构与其配位性能的关系.以吡啶环为侧链功能基的配体L1和L2可根据其环大小选择性地识别Na+或K+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1:1型配合物,而与Hg2+,Cd2+等离子则形成1:2型配合物.大环配体L3与Co2+和Na+离子形成的双核配合物中两个冠醚环和一个Na+离子形成夹心配位结构.L5环中有两个配位中心,因而可同时与两个Ru2+离子配位.L1和L2均表现出对不同金属离子良好的液膜传输性能和传输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四种以Nsp^2和Nsp^3为配位原子的取代不对称多齿氮杂大环化合物,制备了它们与不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光谱表征,研究了配体的结构与其配位性能的关系。以吡啶环为侧链功能基的配体L^1和L^2可根据其环大小选择性地识别Na^+或K^+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1:1型配合物,而与Hg^2^+,Cd^2^+等离子则形成1:2型配合物。大环配体L^3与Co^2^+和Na^+离子形成的双核配合物中两个冠醚环和一个Na^+离子形成夹心配位结构。L^5环中有两个配位中心,因而可同时与两个Ru^2^+离子配位。L^1和L^2均表现出对不同金属离子良好的液膜传输性能和传输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四种以Nsp^2和Nsp^3为配位原子的取代不对称多齿氮杂大环化合物,制备了它们与不同金属离子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和光谱表征,研究了配体的结构与其配位性能的关系。以吡啶环为侧链功能基的配体L^1和L^2可根据其环大小选择性地识别Na^+或K^+离子,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1:1型配合物,而与Hg^2^+,Cd^2^+等离子则形成1:2型配合物。大环配体L^3与Co^2^+和Na^+离子形成的双核配合物中两个冠醚环和一个Na^+离子形成夹心配位结构。L^5环中有两个配位中心,因而可同时与两个Ru^2^+离子配位。L^1和L^2均表现出对不同金属离子良好的液膜传输性能和传输选择性。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几种四吡唑类卟啉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Ru2+离子的配位性能.结果表明,配体环中4个sp2杂化N原子均参与对Ru2+配位,形成一个近似配位平面,另有两个相同或不同的轴向配体位于平面上下,形成稳定的八面体配位结构.根据轴向配体的配位稳定性可方便地将其进行交换.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五种新型四吡唑大环化合物的合成,探讨了它们对Li~+,Na~+苦味酸盐的CH_2Cl_2液膜传递性能以及对Ru(Ⅱ)离子的配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这类大环配体对两种碱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液膜传递速度;与Ru(Ⅱ)的配合物中除四个吡唑环参与配位外,另有一分子DMSO和一分子H_2O从轴向与Ru(Ⅱ)配位,形成稳定的八面体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几种四吡唑类卟啉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Ru^2^+离子的配位性能。结果表明,配体环中4个sp^2杂化N原子均参与对Ru^2^+配位,形成一个近似配位平面,另有两个相同或不同的轴向配体位于平面上下,形成稳定的八面体配位结构。根据轴向配体的配位稳定性可方便地将其进行交换。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几种四吡唑类卟啉大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对Ru^2^+离子的配位性能。结果表明,配体环中4个sp^2杂化N原子均参与对Ru^2^+配位,形成一个近似配位平面,另有两个相同或不同的轴向配体位于平面上下,形成稳定的八面体配位结构。根据轴向配体的配位稳定性可方便地将其进行交换。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五种新型四吡唑大环化合物的合成, 探讨了它们对Li^+, Na^+苦味酸盐的CH2Cl2液膜传递性能以及对Ru(Ⅱ)离子的配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这类大环配体对两种碱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液膜传递速度; 与Ru(Ⅱ)的配合物中除四个吡唑环参与配位外, 另有一分子DMSO和分子H2O从轴向与Ru(Ⅱ)配位, 形成稳定的八面体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五种新型四吡唑大环化合物的合成, 探讨了它们对Li^+, Na^+苦味酸盐的CH2Cl2液膜传递性能以及对Ru(Ⅱ)离子的配位作用。实验结果表明, 这类大环配体对两种碱金属离子具有较高的液膜传递速度; 与Ru(Ⅱ)的配合物中除四个吡唑环参与配位外, 另有一分子DMSO和分子H2O从轴向与Ru(Ⅱ)配位, 形成稳定的八面体配位结构。  相似文献   

10.
含氮杂芳环结构单元(如吡啶、吡唑或咪唑环等)的大环化合物,因其与金属离子形成具有特殊化学性能的配合物而被广泛研究并用于生物化学、药物化学、材料化学等领域.生命体系中的受体通常含有不同类型的配位部位,因而具有对不同底物的识别作用.设计合成含有不同配位原子和特定结构的大环化合物,对于模拟某些生命现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近年来开展的酶模型研究中,能对氨基酸进行有效手性识别和液膜传输的主体分子多为氮杂大环化合物.为此,本文合成了两种带有侧链功能基团和手性基团的氮杂大环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反1,4-环己二胺桥联β-二酮的席夫碱配体L1(反-双(乙酰丙酮)-1,4-环己二胺)和L2(反-双(苯甲酰丙酮)-1,4-环己二胺),然后将配体L1和L2分别与Hg Cl2、Hg I2进行配位反应,得到4个Hg(Ⅱ)配合物:[Hg2(L1)Cl4]n(1),{[Hg2(L2)Cl4]·L2}n(2),[Hg2(L1)I4]n(3),[Hg2(L2)I4]n(4)。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等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在固体状态下,配合物1和2的Hg(Ⅱ)离子与配体中的γ-C原子及3个氯离子配位形成1D链结构,配合物3的Hg(Ⅱ)离子与L1配体中的烯醇式氧原子,以及3个碘离子配位形成2D网状结构,配合物4的Hg(Ⅱ)离子与配体L2中的烯醇式氧原子及3个碘离子配位形成1D链结构。  相似文献   

12.
丁玉洁 《合成化学》2007,15(2):222-224,228
在丙酮介质中,苦味酸钇(Y)与邻苯二胺缩双香草醛(L)形成1∶1型(Y∶L)固体配合物,其结构经UV,1HNMR,IR,TG-DTA,元素分析及摩尔电导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属1∶2型电解质,钇离子除与配体上的两个N原子配位外,还同时与两个水分子和一个以螯合双齿形式存在的苦味酸根发生了配位,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6。配合物的可能结构式为[Y.L(Pic)(H2O)2](Pic)2.2MeCOMe。  相似文献   

13.
在合成模型化合物之前 ,有必要先了解合成的大环配体在溶液中与金属离子的配位行为及其稳定性 ,以便选择不同结构的大环配体和控制反应的 p H值合成出结构和催化性能较好的模型化合物 [1~ 3] .本文报道了大环配体与 Cu( )和 Zn( )形成的配合物 ,对其结构和溶液中的配位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1 实验部分1 .1 试剂与仪器配体 L以 2 ,6-吡啶二甲醛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 ,按文献 [4]报道的方法经 2 + 2合成得到 .其纯度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质谱鉴定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 p H滴定采用二次蒸馏水 .Perkin- Elmer 2 4 0型元…  相似文献   

14.
[2+2]型Schiff碱大环化合物及其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展虹 《有机化学》2004,24(12):1633-1636
利用Mn2 ,Ba2 作为模板离子,合成了一类新型的Schiff碱型大环化合物,Mn2 用于L1和L2的合成,并在洗涤时自动解络,L3和L4的合成以Ba2 为模板.L3和L4的Ba2 配合物经与Na2SO水溶液反应解络,得到自由配体L3和L4.上述大环配体和各种配合物均经元素分析,IR,1H NMR,MS等证实了它们的结构和组成.  相似文献   

15.
一个新双氮杂冠醚及其稀土硝酸盐配合物的合成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一个新的二十员大环双氮杂冠醚及其与稀土硝酸盐所形成的1∶2(M∶L)型配合物, 并经过红外光谱, 元素分析, 摩尔电导, 热分析及荧光光谱等方法表征. 结果表明, 配位是通过配体中的C-O-C进行的, 而Ar-O-C未参与配位, 同时含两分子配位水, 对Sm3+, Eu3+, Tb3+, Dy3+的配合物进行了荧光光谱测定, 均有较强的荧光强度, 其中Tb(Ⅲ)配合物荧光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配合物[Co(L)_2](1),[Zn(L)_2](2)和[Cu_2(L)_2Cl_2](3)(HL为2-乙酰吡嗪苯甲酰腙),并通过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表征了它们的结构。单晶衍射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同构,配体和金属的比例为2∶1。每个配合物中,中心金属离子与来自2个阴离子配体L-的N_2O电子供体配位,形成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在双核配合物3中,Cu(Ⅱ)离子与1个阴离子三齿酰腙配体、2个μ2桥联的氯离子配位,拥有扭曲的四方锥配位构型。此外还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相似文献   

17.
郭惠  李珺  张逢星 《化学研究》2010,21(4):62-65,71
在25℃、离子强度I=0.10(KNO3)条件下,采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大环三胺配体1,4,7-三氮杂环癸烷(TACD)与Zn(Ⅱ)离子的配位平衡常数,讨论了配体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情况.利用分光光度法,在pH=7~9范围内[2×10-4mol.L-1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为缓冲溶液]研究了配合物在对硝基苯酚乙酸酯(NA)水解中的催化动力学行为,得到了NA酯的水解速率常数kcat.结果表明,催化水解速率对底物(NA)及配合物浓度均呈一级反应,水解反应遵循速率方程v=(kcat.cZn2++kOH-.cOH-+…).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配合物对NA酯的水解具有很好的催化作用,当pH=9.19时,催化速率常数达3.420×10-2mol-1.L.s-1;催化反应受酸碱平衡控制.  相似文献   

18.
王玉  张莉静  王颖  白凤英  邢永恒 《应用化学》2018,35(10):1256-1263
以硝酸铕为金属源,2,6-二-[3-(5-苯基-1-氢-吡唑基)]吡啶(L)为配体,在水热反应条件下合成了一种新型配合物Eu(L)(MeOH)(NO3)3。 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对该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的中心金属为九配位,每个中心金属铕原子与L配体中的3个N原子和硝酸根离子和配位甲醇分子上的6个氧原子配位,形成轻微扭曲的三帽三角棱柱体的空间构型。 荧光性能研究发现,该配合物对金属离子铜和镍有较强的荧光猝灭效应。即使在其它竞争金属离子的存在下,配合物仍然可以选择性地检测Cu2+,但对选择性的检测Ni2+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与羟基配位是金属离子的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 我们得到了两种半乳糖醇氯化钆配合物, 其中一种为金属离子与配体为2:1的配合物,钆离子与半乳糖醇的三个羟基及六个水分子配位, 其它水分子以结晶水的形式存在, 氯离子不参加配位;另一种配合物根据红外, 元素分析, 差热热重, 远红外以及太赫兹光谱推测可能是钆离子与两个半乳糖醇分子的六个羟基以及三个水分子配位, 形成1:1配合物. 实验结果说明半乳糖醇与稀土离子之间可以形成多种配合物, 金属离子与糖的羟基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配体N,N′-二甲基-N,N′-二(3-甲酰基-5-氯水杨醛)乙二胺(H_2L)与乙二胺、醋酸铜、高氯酸铜通过模板反应缩合制备了新的不对称大环双核铜配合物[Cu_2(L)(ClO_4)·H_2O]·ClO_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X-晶体衍射对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表明不对称大环配合物中的一个铜(Ⅱ)离子与大环中两个胺的氮原子、两个酚羟基的氧原子以及高氯酸根中的氧原子形成5配位,另一个铜(Ⅱ)离子与大环中的两个亚胺氮原子、两个酚羟基氧原子以及配位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5配位;电化学性质研究表明铜(Ⅱ)离子的电极过程是一个不可逆单电子传递过程,磁性研究表明配合物的铜(Ⅱ)离子之间存在反铁磁性偶合,抗菌实验测试了配体和双核铜(Ⅱ)配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为2.0g·L~(-1)时,配体和双核铜(Ⅱ)配合物的抗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