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在酸性条件下高碘酸钠氧化过氧化氢产生弱发光,青霉胺的加入能大大增强此弱发光,据此,建立了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青霉胺的方法。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10^-6~8.0×10^-4mol·L^-1,检出限为5.6×10^-7mol·L^-1,对8.0×10^-5mol·L^-1的青霉胺进行7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1.9%。已应用于青霉胺片中青霉胺含量的测定,结果与中国药典法测得值一致。在青霉胺片中加入6×10^-5~2×10^-4mol·L^-1青霉胺标准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回收率在97.8%~104.4%之间。对化学发光反应的化学机理也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2.
基于单宁酸对过氧化氢和高碘酸钾溶液在温温-40存在下化学发光反应的增敏作用,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测定痕量单宁酸化学发光的方法,测定单宁酸的线性范围为5.0×10^-8~1.0×10^-5mol·L^-1;检出限为2.3×10^-1mol·L^-1;对于5.0×10^-6mol·L^-1单宁酸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6%。对化学发光反应的机理也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试验发现:在pH6.4的磷酸盐缓冲介质中,含有溴甲酚紫及溴化十六烷基吡啶的混合溶液在586nm波长处的吸收强度因加入某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磺酸钠SLS或十二烷基硫酸钠SDS)而增加,并其增强程度与所加入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经测定,SLS的线性范围在2.13×10^-5mol·L^-1以内,SDS的线性范围在2.15×10^-5mol·L^-1以内。两者的检出限(3S)依次为4.92×10^-7,8.54×10^-7mol·L^-1,两反应的摩尔吸光率依次为2.94×10^4,1.58×10^4L·mol^-1·cm^-1。将此方法应用于一些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以SLS表示)的测定,测得其回收率在98.8%~101.9%之间,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2%。  相似文献   

4.
用微分脉冲伏安(DPV)法研究了利尿剂类药物布美他尼在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pH2.87的B-R缓冲液中,布美他尼在+0.896V(vs.SCE)电位处产生一个阳极氧化峰,其峰电流与布美他尼的浓度在6.0×10^-8—2.5×10^-5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3σ/K)为2.4×10^-8mol/L。将该法应用于布美他尼实际药片及模拟尿样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初步探讨了布美他尼的电化学机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中PML/RARA(promyelocytic leukemia/retinoic acid receptor alpha)融合基因的碱基序列,设计了一种新型发夹结构DNA电化学探针,并将此探针固定在玻碳电极表面,采用自行合成的硝基吖啶酮(NAD)作杂交指示剂,应用循环伏安法与差分脉冲伏安法实现了对人工合成的APLPML/RARA融合基因的检测,同时对检测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pH7.0Tris—HCl缓冲液中,杂交前后NAD氧化峰电流差值与靶标链浓度在2.0×10^-8~1.0×10^-7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9mol·L^-1。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量β-巯基乙醇(β-ME)-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牛血清白蛋白(BSA)体系的共振光散射强度,建立了一种测定BSA的快速、简便的共振光散射光谱法。考察了PH值、β-ME和SDBS的浓度、试剂的加入顺序等因素对共振光散射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2.4,β-ME的浓度为0.71mol·L^-1,SDBS的浓度为6.5×10^-4mol·L^-1条件下,测定BSA的线性范围为1.0×10^-8—7.0×10^-7mol·L^-1,检出限为6.0×10^-9mol·L^-1。将该法应用到合成样品中BSA及人血清样品中总蛋白的测定,所得结果与传统的考马斯亮蓝法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在pH3.0的克拉克-鲁布斯缓冲溶液中,铂(Ⅳ)以PtBr5^2-·2CTMAB+的形式从含有0.59mol·L^-1硝酸钠、5.0×10^-3mol·L^-1溴化钾及3.0×10^-1mol·L^-1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的试液中定量浮选分离。此方法中浮选分离时试液的总体积定为10mL,其中合0.1mol·L^-1溴化钾溶液0.5mL,0.01mol·L^-1CTMAB溶液3mL及硝酸钠0.5g。试验结果表明:100/lg铂(Ⅳ)有效地与多达1.0mg的铬(Ⅲ)、锰(Ⅱ)、铝(Ⅲ)、镍(Ⅱ)、镓(Ⅲ)、铁(Ⅱ)及锌(Ⅱ)分离,铂(Ⅳ)的浮选率迭100%。此方法应用于已知含铂0.102%(质量分数)的Ni—Pt/Al2O3催化剂的分析,测得铂量的平均值为0.099%,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7)为2.2%。  相似文献   

8.
N-乙酰-L-半胱氨酸在咖啡酸修饰碳糊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N-乙酰-L-半胱氨酸(N-acetyl-L-cysteine,NAC)在咖啡酸(CFA)修饰碳糊电极(CFA/CPE)上的电催化行为。结果表明,NAC在裸碳糊电极(CPE)上的直接电化学氧化过程十分迟缓,而CFA/CPE对NAC的电化学氧化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CA)测定了NAC在CFA/CPE上的电极过程动力学参数。电荷传递系数α=0.79,电催化氧化反应速率常数k=(4.40±0.10)×10^3(mol.L^-1)^-1.s^-1。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得催化氧化峰电流与NAC浓度在1.0×10^-6~7.5×10^-4mol.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a(μA)=4.075c(mmol.L^-1)+2.671,r=0.9988,检出限为1.7×10^-7mol.L^-1。用该方法对市售药品富露施中的NA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9.
在0.10 mol/L的K2HPO4-NaH2PO4(pH8.5)缓冲液中,使用JP-303极谱分析仪,靛玉红在碳糊电极(CPE)上有一灵敏的吸附伏安还原峰,峰电位为-0.60 V(vs.SCE)。该还原峰的二阶导数峰电流与靛玉红的浓度在8.0×10^-9-8.0×10^-7mol/L(富集90 s)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6,检出限为4.0×10^-9mol/L(S/N=3,富集110 s)。探讨了靛玉红在碳糊电极上的伏安性质和电极反应机理,并应用于中草药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
在硝酸钠存在下以三元缔合物形态浮选分离钯(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溶液中,钯(Ⅱ)与硫氰酸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形成不溶于水的三元缔合物,在少量硝酸钠存在下,此三元缔合物沉淀浮于盐水相上层形成界面清晰的液-固两相,当溶液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硫氰酸铵和硝酸钠的浓度分别为1×10^-3mol·L^-1,1.5×10^-2mol·L^-1,50g·L^-1,pH3.0时,钯(Ⅱ)被定量浮选。而铬(Ⅲ)、锰(Ⅱ)、镍(Ⅱ)、铝(Ⅲ)、钼(Ⅵ)、锌(Ⅱ)、铁(Ⅱ)在该体系中不被浮选,对合成水样和钯镍电镀废液中钯(Ⅱ)进行定量浮选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