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邓岗  连铜淑 《光学学报》1995,15(6):38-743
把联合变换相关原理引入视差测距系统,从而使系统在一次图像相关处理中同时求出运动目标的方向变化和与距离值有确定唯一关系的视差。本文作了原理性实验。相关平面照片上清晰地显示了表示运动目标方向变化和视差的各对相关点。  相似文献   

2.
利用线性调频半导体激光器的光反馈效应,可实现绝对距离的测量,但由于半导体激光器光频受环境温度影响较大,限制了该方法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光反馈的绝对测距方法,并给出了理论模型;理论分析表明,通过联合运用傅立叶变换技术和参考技术,可以降低由温度变化形成的误差,提高系统的测距精度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实时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单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秦玉文  黄战华 《光学学报》1994,14(8):29-833
本文根据联合变换相关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实时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它采用一个液晶光阀作为输入器件,用另一个液晶光阀记录和显示联合功率谱,所给出的实验结果证实了该系统设计及性能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正> 一、概述一般双目观察仪器,左右光学系统放大率的允差△Γ/Γ=1.5~2%左右(△Γ为左右系统放大率差,以下简称放大率差,Γ为放大率),而光学体视测距机左右光学系统放大率差,从测距精度提出的要求,一般为0.5%,较一般双目观察仪器严格得多。要求严格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保证测距精度。在测距时,将测标和目标进行深度上比较,测手总是让目标象和测标象之间有一定的方向角间隙,以比较两者的远近,所以,有放大率差存在的测距机总是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测距误差。体视测距机有测标系统,观察系统(也叫主系统)等,有共光路的光学零部件和非共光路光学零部件之分。我们这里所说的放大率差  相似文献   

5.
基于联合子波变换的目标轮廓抽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骏  凌伟 《光学学报》1995,15(11):552-1555
子波变换是目标特征抽取的有效方法。本文把联合变换相关技术与子波变换结合起来,建立了一套新的子波变换光学实验系统。推导了联合子波变换的基本理论,并给出了联合子波换相关器在目标特征抽取应用中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6.
四通道实时联合变换相关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以谟  廖江红 《光学学报》1995,15(6):28-733
提出把光学波阵面分割复用器用于单通道实时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系统实现四通道实时相关,使单通道系统扩展为具有多个独立通道的系统,使系统的容量和处理速度提高数倍,使系统的性能得以改善。给出了新系统的设计方案、工作原理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基于光学小波微分预处理的联合变换相关目标识别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小波变换微分预处理的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系统,该系统利用同一光路可实时实现对输入图象的小波变换微分预处理和联合变换相关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得到很尖锐的互相关峰,可显著提高联合变换相关器的识别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讨论和比较了三角法测距和激光雷达测距的原理和性能,然后描述了一种新型的基于激光雷达测距并运用于远距离、大体积目标的三维距离图象获取和处理系统,并给出了系统的性能指标和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9.
张茂有 《应用声学》1995,14(1):30-36
本测距系统采用两只型号相同的WZG-5MHz石英晶体振荡器,在同一个时基标准下进行同步测距,5MHz石英晶体振荡器具有准确度高,稳定性好的特点,从而成功的解决了在舰船辐射噪声测量中,目标船与测量水听器间测距误差大的问题。本文较详细的介绍了同步钟测距原理,并对在舰船辐射噪声测量中噪声级与距离关系,目标船相对测量水听器的位置,测距误差等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0.
马向华 《应用光学》2003,24(B08):24-26
简要概述介绍红外相位测距系统的工作原理.相位测距机在电子光学系统中的应用及相位测距分系统的方案确定与结构设计方法.对共轴光学系统中干扰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消除干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在双目立体视觉系统中,立体匹配是关键步骤之一,其精度对后续的研究有着重大影响。Census算法由于具有简单明晰、运行效果好、实时性强等优点,被广泛采用。但Census立体匹配算法存在变换窗口中心点易受外界条件干扰、深度不连续区域匹配精度低等缺点,由此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Census变换及引导滤波器的立体匹配算法。在Census变换阶段通过计算变换窗口周围的像素的平均值,降低了外界干扰的影响,同时在代价聚合阶段引入具有包边特性且计算量不依赖于滤波核大小的引导滤波器作为自适应权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Middlebury测试平台上平均误匹配误差为6.03%,相较于目前Census立体匹配算法16.2%的平均误匹配率,匹配效果明显提高,且算法效率较高,具有较好的辐射不变性。  相似文献   

12.
Stereo video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in various video systems in recent years. Therefore, objective stereo video quality metric (SVQM) is highly necessary for improving the watching experience. However, due to the high dimensional data in stereo video, existing metrics have some defects in accuracy and robustnes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ereo video,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coexistence and interac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in stereo video and proposes an SVQM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MDA-SVQM). Specifically, a temporal-view joint decomposition (TVJD) model is established by analyzing and comparing correlation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and adaptively decomposes stereo group of frames (sGoF) into different subbands. Then, according to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and physical meaning of each subband, histogram-based and LOID-based features are extracted for high and low frequency subband, respectively, and sGoF quality is obtained by regression. Finally, the weight of each sGoF is calculated by spatial-temporal energy weighting (STEW) model, and final stereo video quality is obtained by weighted summation of all sGoF qualities. Experiments on two stereo video databases demonstrate that TVJD and STEW adopted in MDA-SVQM are convincible, and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MDA-SVQM is better than several existing SVQMs.  相似文献   

13.
场景轮廓的动态规划立体匹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体匹配算法是三维重建的关键步骤。由于实际场景中经常存在大片灰度相近的区域,稠密三维重建存在计算时间长、实时性差的问题。采用了场景的轮廓来重建场景的方法。基于场景中相邻点之间的视差应当是连续的假设,解决了轮廓在匹配时存在的"噪点"的问题,利用动态规划法对轮廓上各个点的视差进行约束以及求解最优解。由于提取轮廓后需要匹配的点数大为减少,用时可减少为原来的10%,得到与场景一致的轮廓视差图。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基于立体视觉的物体边缘检测的方法。先对立体图像对进行基于图割的立体匹配方法求取场景的视差图,然后再用Canny的边缘检测方法对视差图进行边缘检测。立体视觉方法有效解决了单目视觉检测方法中的一些难点,利用了物体在空间的深度信息,对复杂背景下的物体和具有复杂纹理物体的边缘检测有很高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边缘检测方法优于传统的单目视觉边缘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在轨成像物理机理的立体测绘相机成像建模与仿真综合考虑了大气辐射传输、卫星运行平台、光学系统成像、相机辐射响应等各个环节,采用数值模拟技术进行精确建模,可用于进行成像过程端到端的完整分析,评估成像系统设计可行性及成像质量。本文以可见光立体测绘相机为例,采用高精度高、分辨率地表物理模型作为输入源,首先结合立体测绘相机内外方位元素计算正视相机和前视相机CCD光敏面各亚像元区域中心的观测向量,然后根据目标相机的成像参数得到地面目标在相机入瞳处的辐亮度,最后通过光线追迹算法和光学系统点扩散函数模型计算探测器靶面的辐通量,经由探测器辐射响应模型得到数字影像。实验结果表明,正视相机几何物理模型定位精度达124 m,前视相机定位精度达193 m,能够较为可靠地模拟出立体影像,模拟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6.
TDI CCD立体相机内方位元素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星载单镜头TDICCD立体相机立体成像及测绘要求,结合普通测绘相机内方位元素,提出了星载单镜头立体相机内方位元素由焦距、主点位置、立体成像角(前后视交角)、图像畸变等元素组成。给出了立体相机内方位元素测试的方法,针对立体相机成像特点给出了计算内方位元素的算法,对其进行了实际测量和验证,其测量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遥感中的立体成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家升  凌伟 《光学学报》1997,17(2):22-226
阐述了用于空间对地观测的立体成像的基本原理,讨论了三种立体成像方法,研制成功了用于机载的三个CCD线阵扫描的立体成像系统。完成了实验室立体成像实验,编制了形成立体图所必需的软件,得到了预期的地面三维图像。  相似文献   

18.
吕朝辉  袁惇 《光学技术》2007,33(4):501-504
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权值的立体匹配方法,在匹配中无需逐像素确定其支持窗口的尺寸。首先根据像素间的相似性和邻近性对匹配窗口内每一像素的支持权值进行调整,使与待匹配点位于同一区域的像素权值增大,然后在匹配的代价函数中引入视差平滑性约束项,从而获得最终视差。在Middlebury提供的标准图像上进行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视差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三维立体图体视产生的理论基础,根据D.Marr的体视基本假设理论,分析了匹配实现的具体过程,分别给出了前交式和后交式的深度计算公式,并根据推导出的立体图计算公式,以及自行设计的一幅立体图,对立体象深度的改变、膺像和画面幻视的产生以及匹配错位等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