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6H-1,2-氧硫杂环己烷并[5,6-c]异苯并吡喃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炎活性王进军,崔昌亿,韩光范,魏永慧,姜贵吉(吉林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吉林132022)(吉林医学院检验系吉林)(延边大学化学系延吉)关键词异苯并二氢吡喃,杂环化合物,抗炎活性可用...  相似文献   

2.
3-芳基-1(2H,4H)-吖啶酮衍生物的合成及其镇痛作用韩光范,魏永慧,尹荣王进军姜贵吉(吉林医学院检验系吉林132001)(吉林化工学院精细化工系吉林)(延边大学化学系延吉)关键词吖啶酮衍生物,合成,镇痛作用吖啶及吖啶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疟、抗菌、抗...  相似文献   

3.
Rosenmund-Braun反应机理的探讨刘守信姜贵吉,高永俊(河北轻化工学院石家在050018)(延边大学化学系延吉133002)一、引言Rosenmund-Braun反应是芳卤直接转变成芳腈的重要反应。该反应受环上其它基团的影响较小,且不论是在...  相似文献   

4.
滚环扩增(RCA)技术是一种简单的恒温DNA扩增技术,在DNA聚合酶的催化下通过扩增闭合环状模板产生成千上万的重复序列。相较于变温核酸扩增技术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RCA无需昂贵的变温仪器,更适合现场检测。该文介绍了RCA技术的原理和分类,综述了其在细菌、病毒以及其它病原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RCA检测病原微生物的应用前景。RCA在检测病原微生物领域有着巨大潜力,同时可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的快速检测提供思路和补充。  相似文献   

5.
对荧光法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检测中的应用作了评述。内容包括原理、方法和仪器,并对今后找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介绍国内外连续流动式聚合酶链式反应生物芯片/微装置中脱氧核糖核酸样品的驱碧控制技术进展,主要包括恒流泵(注射泵驱动和蠕动泵驱动)、旋转泵驱动、磁流体动力驱动以及自然对流驱动等。并对这几种驱动方式的优缺点作简要的讨论(引用文献43篇)。  相似文献   

7.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分析几百个碱基对核酸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晓萍  廖杰  刘晓达  王全立  马立人 《色谱》1998,16(6):485-488
通过正交设计实验综合分析了内充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中的分离场强、HPMC浓度、柱长度和柱内径对核酸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柱长度越长、柱内径越小、分离场强越小,分离效果越好。考虑实际情况,为能在短时间内使几百个碱基对的核酸得到有效分离,一般选择37cm×75μmi.d.的涂壁毛细管、柱内质量浓度为8g/L的HPMC、场强为324V/cm的条件,并在此种条件下分析了ApoB100基因的低浓度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产物(710bp)。  相似文献   

8.
设计并制作了可容纳塑料离心管的新型分光光度计液池。液池适用的样品体积变化范围宽(10-500μL),尤其适合于生物临床样品、强碱性介质以及大批样品的分析。该装置应用于血清蛋白质(总蛋白、白蛋白)、尿素氮、葡萄糖的测定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反应管的均一性检验,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合成二甲醚铜基/HZSM5催化剂的研究制备条件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李增喜冯玉龙王日杰张继炎(天津大学化工系,天津300072)王延吉(河北工业大学化工系,天津300130)韩森(天津大学C1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2)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
动物微量元素的概念和作用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微量元素的概念和作用特征金在云(延边农学院兽医系,延边133400)1动物微量元素的概念已知天然存在的元素有90种(另有16种是人造元素,多数元素能在畜禽体内找到,并且这些元素在畜禽体内的含量均与他们在自然界(土壤、水、食物、空气)的含量程度密切...  相似文献   

11.
四羧基酞菁配合物修饰电极对分子氧的电还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合成了(2,9,16,23-四羧基)酞菁(H2TcPc)及其Co(Ⅱ)、Ru(Ⅲ)、Fe(Ⅲ)、Cu(Ⅱ)的配合物(CoTcPc、RuTcPc、FeTcPc、CuTcPc),用不可逆吸附法制备了这些化合物的玻碳修饰电极。研究这些修饰电极在酸性和碱性水溶液中对分子氧(O2)电还原的催化作用,发现酸性水溶液中,CoTcPc和RuTcPc修饰电极对电还原氧有催化活性,还原产物为过氧化氢;碱性水溶液中,四个配合物修饰电极对电还原氧都有催化活性,其中,FeTcPc还原氧的活性较好,它将分子氧(O2)一步直接还原为水。  相似文献   

12.
OEP(八乙基卟啉阴离子)和TPP(四苯基卟啉阴离子)合钌(Ⅱ)和锇(Ⅱ)的二氧加合物由matrix分离技术得到(T=20-43K,P=10-5-10-6torr).为了确定v(O2)带的归属应用了同位素取代法16O2/18O2.IR谱说明对于钌的两种加合物(指OEP和TPP)都有两种异构体,其V(16O2)频率为:Ru(OEP)O2,1141和1103cm-1;Ru(TPP)O2,1167和1114cm-1.Os(TPP)O2只生成一种异构体,v(16O2)=1090cm-1,异构体v(16O2):[Ru(OEP)O2],1141cm-1,[Ru(TPP)O2],1167cm-1,这些加合物约在100K时分解,它们的结构指定为endon,而异构体[Ru(OEP)O2],1103cm-1,[Ru(TPP)O2],1114cm-1和[Os(TPP)O2],1090cm-1,在240—270K分解,它们的结构指定为桥联二聚体.在加合物中,将OEP换成TPP引起的钌加合物v(O2)频率的改变比铁和钴加合物更大.v(O2)相对强度的变化顺序为:Fe(Ⅱ)→Ru(Ⅱ)→Os(Ⅱ).  相似文献   

13.
KeywordIndexVol.5,1994ABInltloCI(995)ABInltlocalculation(5o7)Absorptiontrap(73)Acceleratormassspectrometry(873)(ic43)Aceteqen...  相似文献   

14.
胡欣  彭静  殷汉敏  巩翠  吕钰 《化学通报》2023,86(6):736-741
微生物检测和抗菌治疗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快速检测和有效清除病原微生物对疾病治疗至关重要。传统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如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等,通常操作步骤复杂、耗时长且对仪器要求较高。另一方面,耐药性微生物的出现使得新型抗菌疗法的研发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聚集诱导发光分子(AIEgens)由于其出色的荧光和光敏性能,在微生物检测和抗菌治疗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对AIEgens在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总结了基于AIEgens的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 PDT)在细菌感染和多重耐药性细菌的清除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据来自美国InstituteofScientificInformation(ISI)方面的消息,《科学通报》英文版,ChineseScienceBuletin(CSB),从1998年第1期起(Vol.43(1),1998),再次被收入ScienceC...  相似文献   

16.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一种重要的体外DNA扩增技术,在生物化学、分析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基于微电子机械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MEMS)技术构建而成的PCR生物微流体芯片由于具有反应速度快、样品消耗少以及所占空间体积少等优点而倍受人们亲睐.然而,伴随之较大比表面积以及其所用的裸露衬底材料常常抑制PCR反应,从而导致PCR不能顺利进行.本文结合本试验室的研究工作,综述了PCR生物微流体芯片中为了获得“友善”的PCR扩增体系而采取的表面钝化技术,主要包括表面钝化的必要性、静力学/动力学表面钝化技术以及硅相关材料对PCR抑制的机制等等.  相似文献   

17.
运用微反和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研究了CO+NO在Cu-Mn-Ce-O(Ⅱ)催化剂上的动力学特性和NO,CO,CO2和N2O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行为。对于CO+NO反应,催化剂(Ⅱ)比(Ⅰ)具有较高的活性、在高转化率范围,差别更明显,对于(Ⅰ),NO的消除速率rNO对cNO,xCO和cCO2的级数分别为0.75、0.95和-0.28。氧化铈加入(Ⅰ)后,使rNO对cNO,cCO的级数下降(分别为  相似文献   

18.
非对映亚胺的合成与某些光谱特征姚立红a苏长安b齐立权a陈新a(a.辽宁大学化学系b.分析测试中心沈阳110036)张力c胡予敏c黄树华c(c.化工部感光材料技术开发中心,沈阳110015)关键词非对映亚胺合成化学位移不等性β-裂解中图分类号O624....  相似文献   

19.
甘肃棘豆挥发性成分研究Ⅰ.精油成分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毒草甘肃棘豆(oxytropiskansuensisbunge)全草经水蒸汽蒸馏得一种淡黄色半固体油状物。应用双柱分别进行CGC/MS/DS分析和标准品对照,鉴定和初步鉴定了77种组分,占全部峰面积的81.2%,其中含量高于2%的有顺-法呢醇(cis-farnesol)、月桂酸(liuricacid)、肉豆蔻酸(myristicacid)、12-甲基肉豆蔻酸(myristicacid,12-methyl)、6,10,14-三甲基十五酮-2(2-pentadecanone,6,10,14-trimethyl)、十九碳双烯醛(nonadecadienoicaldehyde),棕榈酸(palmiticacid)含量高达28.1%。  相似文献   

20.
李华明  叶兴凯 《分子催化》1997,11(4):253-257
考察了在乙腈酸性水溶液中Pd(OAc)2/氢酯(HQ)/酞青铁(FePc)和Pd(OAc)/FePc对环已烯、环戊烯、苯乙烯、正癸烯氧化合成相应酮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类催化体系对环戊烯的酮基化呈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环戊酮收率可达98%,在其它烯烃的氧化反应中,三元催化体系Pd(OAc)2/HQ/FePc的催化活性刘于二元的Pd(OAc)2/FePc。这表明,在Wacker类催化体系中,电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