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与战争,这两个概念在人类开始书写战争的历史时就已经有了密切的关系.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有信息的使用,所有的军事家都重视信息在战争中的作用.信息是战争不可缺少的要素,这就如同物质和能量也是战争不可缺少的要素一样.但是,人们从前只对信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或某种形式的信息消息和情报更为重视.人类战争在信息上的争夺自古代就有,现代意义的情报斗争也由来已久.情报战的概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就已形成,但它完全不同于现代的信息战,更不同于信息化战争的内涵."信息战"的概念是美军在1985年提出来的.当时,只阐述了"信息"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强调了信息的争夺和利用.后来,经过了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7年的"沙漠之狐"空袭,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现代信息技术在战争中的表现越来越被各方所认可,信息化战争的概念得到了不断的充实和深化.  相似文献   

2.
第三讲信息技术与现代战争(续)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应该是指人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使用信息的程度,是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以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广泛而又深刻影响的程度。军队的信息化应是军队掌握和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程度,以及利用这些技术开发和使用军事信息的程度。而信息化战争是指在信息时代发生的、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要技术基础的高科技战争。它是以信息技术和信息化装备为基本手段的,以信息争夺和控制为主要特征的战争形式。它的特点之一是通过取得信息上的优势保证在物质空间实现局部或全局的优势。传统的机械…  相似文献   

3.
王建华 《应用光学》2007,28(4):I0011-I0014
信息时代的战争是信息化的战争,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进行的旨在夺取制信息权的信息战已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一个重要作战样式。现在,任何战争都离不开信息战的加盟。按动侦察与干扰装置的开关就如同以往传统战争中抠动步枪和火炮的扳机一样那么自然和平常。  相似文献   

4.
王建华 《应用光学》2007,28(6):I0001-I0004
中国古代的军事家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兵法遗产,《三十六计》就是其中一部光耀千古的名著。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在人类逐步迈进信息社会的今天,仍然能够感觉到先人们的睿智。《三十六计》中的每一个计谋是古代先哲们经验和智慧的高度总结,其中多数是对信息的利用,那些古朴的军事思想和哲学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某种指导意义。用今天的观点解读来看《三十六计》,其中的每一计也都与信息有关。以下尝试用现代信息化战争的观点解读《三十六计》。瞒天过海——对信息的防护要慎之又慎。敌方搜集信息的手段是非常隐秘的,他们利用各种手段…  相似文献   

5.
 透过海湾战争的硝烟,人们惊奇地发现现代高科技已悄悄地渗透进了战争体系.不仅“电子对抗战”之类的新名词使人们大开眼界,而且在防御上也出现了新的突破.美国耗费了25年时间,22亿美元研制的“爱国者”反导弹导弹以80%的成功率拦截了伊拉克射向沙特与以色列的“飞毛腿”导弹.这是数千年战争史上矛与盾的竞争中,盾占了上风的一个例子.矛与盾这是战争双方必备的武器.在当今世界上,核战争的威胁并没有完全消失.世界的武器库中保存着足于毁灭人类文明的核武器.核打击力量加上各类中长程导弹、火箭、航天飞机、卫星、空间站等运载工具,已形成了战略上的进攻性威胁.作为一般战争规律,有矛必有盾,战略防御概念也必然会应运而生.因此有人说,这是新一轮的扩张军备的竞赛,也不算为过.  相似文献   

6.
1985年,美国人小阿尔贝·加洛塔首次提出了信息战的概念。信息战与信息化战争是不同的,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新的战争形态,而信息战是一种新的战争形式。2001年美国国防部的报告指出,“信息作战是指那些为影响敌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同时保护己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所采取的行动。信息作战还包括那些在非战斗或形势不明朗的情况下,为保护已方的信息和信息系统所采取的行动”。信息本身既不是兵器,也不是手段。信息作为主角是因为作战的主要任务是获取信息、控制信息、破坏敌方的信息系统、压制敌方利用信息的能力,作战的主要工具是信息技术…  相似文献   

7.
人类生命在地球上,不是原本就有,至少在恐龙年代,约2亿年前;证明后者的存在和年代,是其庞大完好的化石架.但是,自从近百万年以来,地球上产生了人类;尤其是最近的万年来,有了人类文明、文化;才打破了时空中上百亿年的沉寂,使得宇宙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没有我们人类,宇宙就不会这样,如果宇宙不是这样的,也就不会有我们的存在,这就是人择原理.一、科学技术 科学和技术的飞跃发展是近、现代的事情,且西方比我们快半拍.科技的发达,一是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二是提供认识客观自然的手段、工具和方法.科技和财富不应该用于战…  相似文献   

8.
柴春梅 《技术物理教学》2006,14(4):11-11,14
物理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它的成就和研究方法已渗透到了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而且在培养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理想模型.理想模型是为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它抓住物质的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形成一种经过抽象、概括了的理想化的模型.作为科学抽象的结果,理想模型也是一种科学概念,可是,它不同于一般的科学概念,如数学上的点与物理中的质点截然不同,因此我们一定要正确理解物理学中的理想模型,把握好这一概念的思维,掌握好这一概念的思维能力,就既能使问题得到了简化,又不影响问题的本质,让问题迎刃而解.下面通过几个例题,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控制太空是新的军事战略制高点太空是全人类的财产,和平开发与利用太空、造福于人类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然而,自从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世界各国已向太空发射的5000多颗卫星中70%是用于军事目的的。在现代战争中,从情报到侦察监视、从预警识别目标到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从天气预报到战场情况的核查、从通信到计算机网络的防御和攻击,都要利用太空资源。“谁能控制空间谁就能控制地球”。天战已不再是科学幻想。  相似文献   

10.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它们之间相互转换的一门自然科学,它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认识了自然现象而总结出来的。近几十年来,物理学的成就使自己成为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的基础科学。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与物理现象相结合,与生产技术相结合,给学生以巩固而系统的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物理学与生产实践联系的知识。使他们在学校内对现代生产就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一个中学毕业生对现代生产缺乏必要的知识,这是我们的教育所不容许的。所有有经验的教师都认为:在物理教学中恰当地介绍现代生产的知识是必要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相似文献   

11.
 前不久,召开了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表彰会议,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重视和支持科技书刊出版和图书情报事业的发展.在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工作中,科技信息的生产、采集、加工、储存、传播和利用,有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它是提高一个国家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关键之一.科技书刊的出版,图书资料的收集,科技知识的普及和利用是科技工作链条上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讲授要从实际出发。虽然课堂上不可能也不需要把所要讲的所有现象都让学生亲眼看见,但有些重要的物理现象,却必须让它在课堂上重现,这就需要演示。因此,演示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手段,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观念的基础,也是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的重要过渡。这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意义更大。几年来,在教学改革中大家都进一步认识到实验的重要性,实验仪器又得到不断的补充,一般学校都普遍重视和加强了课堂演示,一扫过去抽象讲述的陈腐教法,使物理教学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变。这不仅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也大大加深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各地教师还根据教材特  相似文献   

13.
  人类感知外部世界主要是通过视觉、触觉、听觉和嗅觉等感觉器官获取各种信息的,其中约80%的信息是由视觉获取的。很早以前人们就幻想“千里眼”,借助于它人们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一切。这一幻想在成像探测器出现以后已经成为现实。到今天人们不只是看到了千里之外人眼所能看到的一切,而且可以获取人眼看不到的信息。所有这一切都归功于成像探测器。  相似文献   

14.
创设探究性问题情景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探究式教学指的是让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理解科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方式.物理科学探究要素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到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科学探究式教学既可以渗透在教材中的知识教学,也可渗透在习题教学、实验  相似文献   

15.
 什么是信息?就是进行传递或交流的一组语言、文字、符号或图象.(参阅封三).在早期,信息不过是消息的同义语,其深邃的内涵却鲜为人知.在人类社会里,应该说,信息与物质、能量一样,有其重要的地位,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要素.现代社会,信息的地位日趋重要.因此,了解信息,掌握信息,懂得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也就变得非常迫切了.当然,给信息一个明白无误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  相似文献   

16.
 关于宇宙和我们人类所在的太阳系结构问题,是人类文化历史中最古老的课题之一。这些问题的科学研究,也就是天文学,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并且对哲学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今天,天文学已成为物理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认识宇宙以及构成它的所有宏观部分的形成和发展。这就需要把经验研究,就是观测和实验,与理论研究结合起来,这样就使天文学必然与许多物理领域产生必不可少的联系,特别是与粒子物理、原子核物理、原子物理和等离子物理的联系。然而,近几年宇宙化学和生物天文学也正在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7.
 自从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具有浓厚的电磁环境内涵。各种信息技术设备,都存在一个受外界高强度电磁场辐射袭击的问题。雷电、太阳风暴、核电磁脉冲是信息设备的“高空杀手”,它们会干扰信息设备的程序,削弱其性能,甚至使其处于瘫痪状态和烧毁状态。这个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已引起西方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迅速开展了研究、解决信息技术设备的电磁防护工作。我国近几年对此问题也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对此的研究也进入了高层次。一、雷电雷电是自然界中最强的一种脉冲放电现象,包括雷鸣和电闪。  相似文献   

18.
 时空的对称性是大自然的奇妙特性之一,这种特性几乎是无处不在。例如,从宏观的角度看,人和动物的形体结构是左右对称的,植物的结构也是左右对称的,飘落的雪花的结构也是对称的。从微观的角度看,所有晶体都是对称排列的,水分子的排列也是具有严格的对称性。对称性无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领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类的观念和思维,这点可以从人类建筑的对称结构和人的对称审美观来说明;尤其在物理科学的研究中,例如基本粒子的研究、半导体物理的研究等等,时空对称性都是处于核心地位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9.
闪电作为自然现象,各处地球人的老祖宗都早已注意到.在中文里说"闪电是电"象是废话,但若用英文表达"lightning is electricity"就没有这种效果.不过"闪电是电"这句话传递一个重要的信息,就是"电"作为科学概念足被传播到中国的,而非中国人自己倒腾出来的."闪电是电"不仅不是废话,它还是人类认识自然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各种侦察手段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探测系统和精确制导武器的相继问世,使得未来战场上的各种武器装备面临着来自于敌方陆、海、空、天四维的全方位、全天候、多方式、高精度的侦察和窥视的威胁,与之对抗的隐身兵器重要性与日俱增,从而促使隐身技术得以快速发展,也使得隐身技术在现代信息战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