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现行的物理课本中,有关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实验操作不方便、不利于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探究。为此,本文介绍自制“力的合成与分解”演示仪的制作方法、特点以及在物理教学中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过程,从而克服学生在物理实验学习中的困难,弥补高中物理课本中实验设计的不足。  相似文献   

2.
高一物理中“力的合成”和“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教学的起点,矢量及其运算是高中物理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这就需要从“力的合成”的教学抓起.而在“力的合成”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直接给出其运算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然后加以验证,学生印象不深,被动接受.笔者经过认真思考和多次实践,自制了一套可以探究验证力的合成的演示实验仪.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提出把二维矢量表示成极坐标式,能把矢量的大小和方向同时表示出来的概念.通过举例说明在矢量合成或分解的计算公式中,把各矢量用极坐标式的数值代入计算,对列和解矢量方程,都会带来极大方便,是矢量合成的快速计算法.  相似文献   

4.
罗章 《物理通报》2012,(2):60-61
根据物体在刚抛出时的速度方向不同,抛体运动分为平抛运动和斜抛运动.描述运动状态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物理量都是矢量,对运动进行合成与分解通常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进行.矢量分解法是解决力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在一般力学教  相似文献   

5.
指出解质点运动学问题中运用的所谓“速度合成与分解方法”有两种含义,第一种是只在一个参考系中求解,运用速度的矢量性,将速度矢量按平行四边形法则合成和分解,最常用的是在直角坐标系或其它坐标系中合成和分解;第二种是借助两个有相对运动的参考系,运用相对运动中的速度定理求解.同时澄清了有关文献中某些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6.
叙说了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教学中,如何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进行教学的体会。  相似文献   

7.
胡响明 《大学物理》2021,40(3):19-24
物理学专业四大力学中,相对而言常有学生反映学习《电动力学》面临的难度明显大一些.本文根据教学经历对此作一个粗浅的分析,表明难点就在于是否使初学者充分认识矢量及其矢量微分运算的特殊基础地位.因为“电动力学”要同时研究电磁系统的时间演化和空间局域作用,所以从基本方程的形式到方程的求解,从恒定场到电磁场辐射,各部分内容无一能够离开矢量及其矢量微分运算,因而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和相关的数学运算过程都相对比较复杂.只有充分理解矢量本身的定义,熟悉对它的矢量微分运算,才能合理表达和深刻理解各部分物理定律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1三角形在矢量计算中的应用在矢量的合成和分解中,我们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运算,其实在运算过程中,主要是运用三角形性质解决问题.那么,三角形在矢量运算中,有哪些应用?1.1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帅厚梅  鲁信 《物理通报》2017,36(8):27-29
以“ 力的合成与分解”为例, 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 谈谈如何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引导学生感悟“ 力 的合成与分解原因” . 以期通过这种方式, 引导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建构, 并能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和科学思维这一核 心素养  相似文献   

10.
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积分形式对电矢量和磁矢量仅有一个分量的情况进行求解,通过比照力学中机械波的波动力程,直接给出电矢量和磁矢量均是以波的形式在空间传播,即电磁波。这在普通物理教学阶段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讲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